《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治大头痛,用酒煨大黄及黄连、芩、甘草、黍粘子煎汤,细细呷之之类是也)。 
〔《局方》〕x养正丹x(方见眩运门) 
(垣)x柴胡调经汤x 一妇人经候黑血凝结成块,左厢有血瘕,水泻不止,谷有时化,有时 
不化。东垣云∶经漏不止,是前阴之气血已下脱矣。水泻数年不愈,是后阴之气血下陷,亦 
已脱矣。是病患周身之气,常行秋冬之令,久沉久降,当大举大升,以助春夏。次用四物, 
随显证加减。(调经汤方见血崩) 
〔丹〕一妇人产后有物如衣裙,半在腹,半在席,医不能晓。先生曰∶此子宫也。气血虚 
,随子而下不能入,即与黄 、当归之剂,而加升麻举之,仍以外攻之法,而用五倍子作汤 
洗濯,皱其皮使缓敛,顷之子宫上。先生慰之曰∶三年后可再生儿,无忧也。已而果然。 
〔《灵》〕陷下则灸之(东垣云∶陷者皮毛不任风寒,知阳下陷也。其脉虽数,中必得细 
,强而紧小,或沉涩覆其上,知其热火陷下也。虽脉八九至,甚数疾,而阴脉覆其上者,可 
灸。阴脉者细强紧小沉涩是也)。 
〔《素》〕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五常政大论》) 
〔丹〕∶一男子病小便不通,医以痢药治之加剧。丹溪云∶此积痰病也。积痰在肺,肺为上 
焦,而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乃以 
法大吐之,吐已,病如失。又治一老人泄痢,百方不应,膈闷食减,丹溪与吐剂,吐出胶痰 
升许,而痢止。(详见久痢。此上贰法,亦下者举之之意。夫小便不通,气血壅塞于下 
焦也。泄泻日久,气血降沉于下焦也。今大吐之,则一身血气皆升浮而复于上焦,则下之壅 
塞者流通,降沉者升举,故皆痊也) 
病在上,取之下,如哕逆、喘满、上气者,灸脐下丹田、三里,引气下降,其病立痊之 
类是也。 
〔王注〕∶上盛不已,吐而脱之。下盛不已,下而夺之。 
〔《保》〕仲景云∶伤寒三四日,邪气未传于里,止用瓜蒂散吐而瘥,岂可汗也。又伤寒 
六七日,胸中微闷,不欲言,懊恼昏眩,无下证,仲景栀子汤吐之立可。又云∶中风不知人 
事,亦不须发汗,喉中呷喝有声,用稀涎散吐之。又云∶风头痛,若不吐涎,久则瞽目而不 
治,用瓜蒂散吐之,三吐而瘥。又暴嗽风涎上壅,咽塞不利,茶调散吐之;阳痫久不愈 
,未成痴呆,用导涎散吐之;又阴痫,用三圣散吐之。又膏粱之人,多食生 ,化虫伏 
于胸中,胸膈不快,噎食不下,用藜芦散吐之。又久患胁痛,诸药不能治,用独圣散加蝎梢 
半钱吐之。诸痫不时发作,不知人事,用半生熟汤吐之。暗风病久不瘥,发过如旧,用郁金 
散吐之。 疟久不瘥,发寒热无时,用常山散吐之。蛟龙瘕痛,腹胀如鼓,久不愈欲死 
,用糖球散吐之,吐出其物形如蜥蜴,长七八寸,亦可。一人初患伤寒,饮冷,心腹闷,身 
热,见食则 ,用赤小豆散吐之。妇人筋挛急痛,用神应散吐之。或曰∶筋病吐之何为 
?答曰∶木郁达之。所谓达者,令其条达。或又有打扑坠损,先吐之,用金花散;后下之, 
用承气汤。盖承者,顺也。偏枯证半身不遂者,用追风散吐之。头风后,有目疾,眼有半明 
可救者,用防风散吐之。小儿上喘嘲热,先用郁金散吐之,后用镇涎散下之,立效。治颠狂 
病久不已,用三圣散吐之,后大下之。诸风掉摇,目直不知人事,便可用悬头膏吐涎,立效 
。胸膈满,背痛,或臂疼,可先用祛风汤吐之,后服乌药散。厉风或疮疡恶疮,便用三 
圣散吐之,后服苦参丸。诸厥气,中风不省人事,便用神圣散鼻内灌之,吐出涎立效。破伤 
风牙关紧急,角弓反张,亦用神圣散吐之,吐后汗下之,效。三法俱用之者,乃上古高医, 
神妙莫测,今庸下之流,止看诸方,不知治法,不识源流,不行圣人法,去圣日浸远矣。可 
惜悲哉! 
〔丹〕凡吐,取逆流水调药吐之。凡药升动真气者,皆能吐。如防风、桔梗、芽茶、山栀 
、川芎、萝卜子,以姜汁、醋少许,瓜蒂散少许,入齑汁温服之,以鹅毛钩探之。 
〔子和〕x稀涎散x 
猪牙皂角(不蛀者,去皮弦,一两) 绿矾(五钱) 藜芦(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贰钱,斡开牙关,浆水调灌之。 
〔丹〕吐食积痰,用萝卜子五合,油炒擂,入浆水摅汁,入桐油、白蜜少许,旋旋半温, 
用帛紧束肚皮,然后用鹅毛搅喉中令吐。又法,用虾带壳半斤,入酱、姜、葱等料物煮汁, 
先吃虾,后饮汁,以鹅翎钩引即吐,必须紧勒腹肚。吐肥人湿痰,用益元散齑汁调下,探引吐之。 
〔世〕x豆参散x 吐痰轻剂。 
赤小豆 苦参 
上为末。酸浆水调服,用鹅翎探之。 
〔丹〕吐法单药 
桔梗芦 人参芦 艾叶 末茶 瓜蒂 藜芦 附子尖 砒 
此数味皆自吐,不用手法探引,但药汤皆可吐,虚病症用人参芦吐之。 
〔子和〕x三圣散x 
防风(贰两,去芦) 瓜蒂(三两,拣净,炒微黄) 藜芦(《圣惠方》减用之或一两,或半两 
,或三钱) 
上各为粗末。每服约半两,以齑汁三茶盏,先用贰盏煎三五沸,去齑汁,次入水一盏, 
煎至三沸,却将先贰盏同一处熬贰沸,去渣澄清,放温,徐徐服之。以吐为度,不必尽剂。 
〔丹〕一方用 
郁金(半两) 藜芦(一钱) 苦参(一钱) 
上为末。齑汁调吐,如吐不止,丁香一粒止之。又不止,葱白汤呷之。 
治风涎用天南星一枚,中开一窍如粟米大,好醋纳于中,焙干,如此三次,藜芦贰钱半 
,并为末。酒糊丸。每三五丸,空心温酒下,一饭时自吐。如未吐,再三丸。如涎尽呕不止 
,冷葱白汤止之。 
〔仲〕瓜蒂散(方见“伤寒香港脚上冲”。《活人》服瓜蒂法,附于后) 
《衍义》云∶凡用瓜蒂,良久涎未出者,含砂糖一块,下咽即涎吐之。 
〔子和〕x贰仙散x 
瓜蒂 好茶各等分 
为细末。每服贰钱,齑汁调下,空心用之。 
〔《衍义》〕瓜蒂,此即甜瓜蒂也,去瓜皮,用蒂,约半寸许,暴极干,不限多少,细末 
,量疾,每用一贰钱,腻粉一钱匕,以水半协议调匀,灌之。治风涎暴作,气塞倒卧,服之 
良久,涎自出。或觉有涎,用诸药行化不下,但如此服,涎即出。 
〔《和剂》〕x碧露丹x 
石绿(细研,九度飞过,十两) 附子尖 川乌尖 蝎梢(各七十个) 
上为末。入石绿令匀,糊丸鸡头大。每服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丸。更以酒半合温服之 
,须臾吐出痰涎。 
上吐痰热剂。凡吐痰,用寒剂,累累吐不透者,必用热剂吐之方透。丹溪用瓜蒂、栀子 
、苦参、藜芦等剂,累吐许白云先生不透,后以附子尖和浆水与之,始得大吐也。 
〔子和〕x独圣散x 
用砒不以多少,为细末。每服一字,以新水调下,斡开牙关灌之,寻常勿用。 
〔世〕治痰喘。 
砒一钱,面贰两,清水捏饼,香油煮黄色为末。每用末子一铜钱面,江茶三铜钱面,调 
匀,五更井水调下。如不吐,可添半铜钱面,次日再服。 
〔子和〕x青黛散x 搐鼻取涎,神妙(方见《头痛》。气实痿热结,吐难出者,必先贰三次 
用苦梗开之)。 
〔丹〕吐法 先以布搭膊勒肚腹,于不通风处行之。凡用探吐鹅毛,须浸以桐油,却以皂 
荚水洗去油,晒干待用。 
〔子和〕疗痰者,以钗股鸡翎探引。不出,以齑投之。不吐,再投之。且投且探,无不出 
者。吐至昏眩,慎勿惊疑。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如发头眩,可饮冰水立解。如无 
冰水,新汲水亦可。强者一贰吐而安,弱者可作三次吐之,庶无损也。吐之次日,有顿复者 
,有转甚者,盖引之而上未平也,数日当再为之。如觉渴者,冰水新水瓜梨凉物皆不禁,惟 
禁食过饱,硬物干脯难化之物。一医吐一妇人,半月不止,命悬须臾,予煎麝香汤解之,下 
咽立止。或问麝香何能止吐?予谓之曰∶瓜苗闻麝香即死,吐者,瓜蒂也,所以立解。如藜 
芦吐者不止,以葱白汤解之。如石药吐者不止,以甘草、贯众解之。诸草木吐者,可以麝香 
解之。(丹溪云∶丁香、甘草、白术总解诸药)。吐药之苦寒者,有豆豉、瓜蒂、茶末、栀子、 
黄连、苦参、大黄、黄芩。苦辛而寒者,有郁金、常山、藜芦。甘苦而寒者,有地黄汁。辛 
而寒者,有轻粉。酸而寒者,有晋矾、绿矾、齑汁。酸辛而寒者,有胆矾。酸咸而寒者,有 
青盐、白米饮。甘咸而寒者,有沧盐。甘而寒者,有牙硝。甘而微温且寒者,有人参芦。苦 
而温者,有木香、远志、浓朴。辛苦而温者,有薄荷、芫花。辛而温者,有谷精草、葱根须 
。甘而温者,有乌头、附子尖。酸而温者,有饭浆。咸而温者,有皂角。辛而热者,有蝎梢 
。酸而平者,有铜绿。甘酸而平者,有赤小豆。凡此三十六味,惟常山、胆矾、瓜蒂有小毒 
,藜芦、芫花、轻粉、乌附尖有大毒,外贰十六味,皆吐药之无毒者。各对证用之,宜先小 
服,不吐,积渐加之。 
病势剧危,老弱气衰者,不可吐。吐不止,则亡阳。血虚者,不可吐。诸吐血、呕血、 
咯血、衄血、嗽血、崩血、失血者,皆不可吐。病患无正性,妄言妄从者,不可吐。主病者 
不辨邪正之说,不可吐。性行刚暴,好怒喜淫之人,不可吐。 
〔海〕脉尺中按之有力,当吐之。若尺中按之无力,不可吐也。有力则阳气下陷于阴中, 
为阴中所遏,故吐之使阳气得上升也。 
〔垣〕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 六元正纪论曰∶木郁则达之者,盖木性当动荡轩举,是其 
本体,今乃郁于地中,无所施为,即是风失其性,人身有木郁之证者,当开通之,乃可用吐 
法以助风木,是木郁则达之之义也。又说木郁达之者,盖谓木初失其性,郁于地中,今既开 
发行于天上,是发而不郁也,是木复其性而有余也。有余则兼其所胜,脾土受邪,见之于木 
郁达之条下,不止此一验也。又厥阴司天,风木旺也。厥阴之胜,亦风木旺也。俱是脾胃受 
邪,见于上条,其说一同。或者不悟木郁达之四字之义,反作木郁治之,重实其实,脾胃又 
受木制,又复其木,正谓补有余而损不足也。既脾胃之气先已不足,岂不因此而重绝乎。明 
胸中窒塞当吐。气口三倍大于人迎,是食伤太阴,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则 
死。以其下部无脉,知其木郁在下也,塞道不行,而肝气下绝矣。兼肺金主塞而不降,为物 
所隔,金能克木,肝木受邪,食塞胸咽,故曰在上者因而越之。仲景曰∶实烦,以瓜蒂散吐 
之。如经汗下,谓之虚烦,又名懊 ,烦躁不能眠,知其木郁也,以栀子豉汤吐之。昧 
者不知,膈咽不通,上支两胁,腹胀胃虚不足,乃浊气在上,则生 胀之病,猛浪吐之 
。况胃虚必怒,风木已来乘凌胃气,《内经》以铁烙镇坠之,岂可反吐助其风木之邪,不宜 
吐而吐,其差舛如天地之悬隔。唯窒塞烦闷者,宜吐之耳,治下实,大承气汤,在前表里条。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诊五脏虚实
属性:《灵》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本神论》)。肝实则两胁下痛引少腹,善怒。虚则目KT 
KT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经文见《刺虚实法》) 
〔《素》〕春脉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颠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 
满。(《玉机真藏论》。背者肺之分野,肝木不及而肺金乘之,故胸痛引背) 
〔《灵》〕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本神篇》)。心实则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 
肩髀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经文见《刺虚实法》) 
〔《素》〕夏脉太过,则令人身热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 
泄。(《玉机真藏论》) 
〔《灵》〕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本神篇》)。脾实则身 
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 ,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经文见《刺虚实法 
》) 
〔《素》〕脾脉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玉机真 
藏论》) 
〔《灵》〕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本神篇》)。肺实则喘咳 
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 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 
干。(经文见《刺虚实法》)。 
〔《素》〕秋脉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 
气见血,下闻病音。(《玉机真藏论》) 
〔《灵》〕肾气虚则厥,实则胀(《本神篇》)。肾实则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 
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经文见《刺虚实法》) 
〔《素》〕∶冬脉太过,则令人解 ,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 
病饥, 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玉机真藏论》) 
木不及,其病内舍 胁,外在关节。火不及,其病内舍膺胁,外在经络。土不及, 
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金不及,其病内舍膺胁肩背,外在皮毛。水不及,其病内舍 
腰脊骨髓,外在溪谷 膝。(《气交变论》)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 
生也,故其气来 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玉 
机真藏论》) 
〔《难》〕春脉弦,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 
,是谓不及,病在内。(《十五难》) 
〔《素》〕帝曰∶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 
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