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文化教育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文化教育史-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仪以及气质温和,这乃是一个有教养的绅士所最不可缺少的外在的与内在的 

  品质。他指出,儿童在“容貌、声音、言辞、动作、姿势以及整个外表的举 

  止”都能优雅有礼,他便能博得别人的好评,“使那些与我们交谈的人感到 

                  ② 

  安逸与高兴” ,这是绅士在社交活动中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保证。因此, 

  他提出:那些粗暴的言行,对别人的轻蔑和无端的非难、揶揄别人,或者故 

  意反驳与刁难别人等等没有礼貌的做法,都是与“最能使人喜爱的社交德行” 

                                                                           ③ 

  毫不相容的,“有礼貌的人较之有用的人更能得到别人的欢迎”。总之,他 

  认为德行本身之所以受人尊重,就是因为它能增进人们的幸福。洛克所提出 

  的这一系列见解,既是当时正在迅速发展的英国资产阶级对其新一代人的道 

  德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洛克要求把当时英国社会生活中仍然到处盛 

  行的贵族道德的古老传统,纳入到绅士教育的体系之中。洛克思想中的妥协 

  因素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也是很明显的。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洛克提出一些在当时来说有进步意义的主张。例如, 

  他重视道德教育的“及早实践”,提出必须在儿童很小时就重视对他们的道 

  德教育,并要重视通过实际道德行为的锻炼来培养德行,而反对让儿童死记 

  道德规则与口头教训。他提出了“榜样”作用在德育方法中的重要地位,他 

  在谈到培养礼仪问题时向家长们提出:“你对于你的儿子,尽管尽量去作关 

  于礼仪的谈话,但是他的伴侣是个什么样子,他的仪态就会是什么样子。”① 

  他主张把好、坏榜样都放在儿童面前,让他们实地去识别美与丑,善与恶; 

  他指出:榜样所起到的吸引或阻止儿童去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 

  大而深刻。他甚至认为:利用榜样进行教育,不仅应在儿童年幼时使用,只 

  要他们还在别人的教导之下,任何时候都应继续使用。 

       在德育方法上,洛克还反对体罚,认为体罚只能培养儿童的奴性、拗性 

  和怯懦的精神。如果儿童因避免皮肉受苦而趋向于规矩,那也并不就是养成 

  他的德性了。不过,他又提出:在万不得已时,在儿童表现出特殊的“自我 

  观念”而一味反抗时,也可以施行体罚,目的是用受了体罚后的感到“耻辱” 

  的这种心情来制裁他的不道德行为。 

       在洛克的德育理论中也包含灌输宗教思想的内容。他反对一般经院主义 

  式的神学教育。但却主张让儿童了解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力量,是世界的创造 

  者,人只能从上帝获得一切“善”的思想与信念。他要求儿童从幼小时就应 

  每天用平易、简朴和适当的方式祷告上帝,以逐步形成他们的宗教观。不过, 

  他坚决反对,让儿童具有神灵鬼怪的印象和观念,以致会产生畏惧的心理。 

  总的说来,洛克是要用“上帝”的概念和形象作为对儿童思想、行为进行约 

  束的一种规范。尽管他所理想的上帝形象与封建社会时期旧教教会所宣传的 

  有很大不同,但仍然反映出他世界观中的唯心主义成分。 

       总的说来,洛克的德育理论的阶级性是明显的,是对资产阶级利益的敏 



① 《教育漫话》,第123 页。 

② 同上书,第125 页。 

③ 同上书,第127 页。 

① 《教育漫话》,第129 页。 


… Page 51…

  锐反映。但他在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见解中,又都含有合理的因素, 

  尤其是在德育方法上的一些主张,有许多是切实可行,在教育史上也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第三论智育 

         《教育漫话》的后半部,着重论述了智育问题。 

        洛克既然要求绅士是有才干的,是善于处理世务的人,因此就必须使他 

  们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学问,并使其聪明、智慧和本领都得到发展。他把智 

  育放在次于德育的地位。认为,读书、写字和学问也是必需的,但并不是主 

  要的。他说:“我想如果有人不知道把一个有德行的、或者有智慧的人看得 

  比一个大学者更有无限可贵,你也会觉得他是一个大傻瓜的。”“学问是应 

                                                                                  ① 

  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只能作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 由此可 

  见洛克关于智育的基本主张是:首先,把道德放在知识之上,认为绅士最首 

  要的品质应该是德行。因而把贵族教育的道德礼仪等训练,看得比传授科学 

  知识还要高。指出,如果不能在儿童的行为与心灵上排除不良与邪恶的习惯, 

  那么,文学、科学以及教育上的一切成就都没有用处。其次,把掌握知识与 

  发展智慧割裂开来,首先重视智力理性的发展与训练,然后才是读书、写字 

  和学问。他在1706年所写的《关于理解的指导》一书中,就明确提出智育的 

  主要任务“并不是使年轻人在任何一门科学知识上达到完善的程度,而是发 

  展他的智力,使他在需要时能够很好地学习所要学的学科。因此,他说:他 

  重视儿童理解力的发展,不是使青年们掌握知识的宝藏。而是发展他们的思 

  维与思维的自由。总之,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心的活动与能力,而不是 

                         ① 

  扩大心的所有物。”洛克这种把强调智力发展与掌握知识割开的观点是不科 

  学的,后来在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中所出现的“形式教育目的”(着重发展智 

  力)与“实质教育目的”(着重掌握知识)之争,正是受了洛克这种思想的 

  影响。再次,在论述知识教育时,依据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要求,主张学习 

   “有用”的、能“获取个人幸福”的知识,而反对把学习古典语文作为重要 

  学科。为了适应将来社会交往、置备财产、选择职业等各种资产阶级生活的 

  要求,洛克为青年绅士选列了范围相当广泛的各科知识,例如:阅读、写字、 

  图画、语言、文法、外国语、地理、历史、自然哲学、几何、算术、伦理学、 

  年代学、天文学、法律、速记等等。此外,也要学习骑马、跳舞、击剑等知 

  识与技巧。洛克在他那个年代就提出如此广泛的知识教育的范围,这在智育 

  理论发展史上是有重要进步意义的,也反映出在文艺复兴以后,资产阶级重 

  视占有知识的普遍要求。但是,洛克在论述学习各种知识的重要性时,都是 

  以当时上层人物的生活与经营事业的需要为出发点的。他以为读、写、算等 

                                       ② 

  知识是“种种经商处世的本领”,尤其在多数商业上、各种生活中都有极大 

  的用处;学习文法是为了说话得体,切合文法,否则,就“很不合于一个绅 

               ③ 

  士的身份”;“历史是持重与公民知识的主宰,是绅士和事业家应该研究的;” 

  ④                                                                                   ⑤ 

    学习伦理学是为了使青年们养成一种“爱好名誉而不爱满足自己欲望”的 



① 《教育漫话》,第133 页。 

① 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年版,第90 页。 

② 《教育漫话》,第143 页。 

③ 同上书,第152 页。 

④ 同上书,第163 页。 


… Page 52…

  习惯;青年能够学好民法,“他就可以出而问世,很有把握得到职业,到处 

  受到重视了”,而且作为一个未来的绅士,不论处在什么地位,他必须懂得 

                                                                         ① 

  法律,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从一个保安官一直到总长”,都需要法律;学 

                                                                                             ② 

  习跳舞可以培养绅士“终生终世具有一种优雅的动作”和“一种丈夫气概”; 

                                                              ③ 

  而击剑与骑马被认为是一个绅士的教养所必备的 ;学习商业算学,则能帮助 

                                       ④ 

  一个绅士“保持原有的财富”,等等。可见,洛克把学习各种知识的目的都 

  集中在如何更有效地把资产阶级青年子弟培养成为合乎要求的绅士,从而发 

  展为国家未来的主宰。 

        在论述知识教育的内容时,洛克作为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提出了让青 

  年学习木工、园艺、农业等技艺,并且指出,这看起来似乎与培养绅士的教 

  育目的是不相容的。但是,必须有这种技艺学习。当然,洛克决不是从劳动 

  教育的角度来理解这种学习内容的,他把它看作是促进健康,进行消遣娱乐 

  活动的一种过程。此外,洛克也说到了让儿童去做一些体力劳动,但这仍不 

  是从正面的劳动教育出发,仍然是利用它作为防止儿童在学习中“偷懒”的 

  一种惩罚手段。他说:儿童不好好读书,就让他去做“有点难做,有点可羞” 

                                                                             ⑤ 

  的体力工作,这样他就会“回到书本”而“肯去用功读书了”。他公开写道: 

   “(儿童)读书越是有恒,这种劳动就越可以减少,最后,到了他们闲荡不 

                                                                           ⑥ 

  肯读书的毛病完全治好了的时候,它就可以完全取消了。”足见在洛克的绅 

  士教育中,体力劳动只不过是一种从消极方面督促读书的办法而已。 

        洛克在论述各科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详尽而具体地论述了教与学的原则 

  和方法,而且因为贯彻了唯物主义的主张,其中许多见解是有实际意义的。 

        例如:他强调要在教学中重视发展儿童热爱求知的习惯。指出,教师的 

  职责不是要把世上可知的东西全教给学生,而是着重于培养他们要爱好知 

  识、尊重知识,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求取知识。因此,他要求教学中应当诱导 

  儿童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发问与主动地探索、求知,不要强迫他们学习,更 

  不要靠教鞭的威吓,而要利用在学习中可以得到的快乐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他把锻炼法应用于智育过程,非常重视对事物的实地观察,以及通过现 

  实的事物现象与活动感受取得的各种知识。因而,在洛克那里,各科知识并 

  不是或并不全是通过各种书本教材来学习,而主要是通过各种有关的实际活 

  动来求得实际知识。如:通过地球仪与地图学习地理知识;通过实际的计数 

  活动学习算术;通过了解本国历史、古代法律以及当前的国家宪法来学习法 

  律知识等等。对年纪幼小的学生,要注重寓学习于游戏之中,要注意让他们 

  读有插图的、能引起兴味的书籍等。 

        此外,洛克提出旅行对培养绅士的重要作用。他说:“我承认到国外去 

                                 ① 

  旅行是有很大利益的。”他认为好处有二:一则可以更多地与人接触,通过 



⑤ 同上书,第165 页。 

① 《教育漫活》,第165 页。 

② 同上书,第178 页。 

③ 同上书,第180 页。 

④ 同上书,第187 页。 

⑤ 同上书,第114 页。 

⑥ 同上书,第114 页。 

① 《教育漫话》,第188 页。 


… Page 53…

对各种各样人的了解,从而在智慧与持重上获得长进;二则在旅行中可以多 

多获得各种知识,特别对学习语文、外国语方面有更多的益处。但他认为, 

出国旅行的年龄不要太大,最好在7岁到16岁之间,即在他容易接受陪同他 

的导师教导的时候,或者年岁较长,无需导师的时候。洛克之所以重视旅行 

的教育作用,是由英国那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当时英国统治阶级子弟作 

为宗主国主人后代,是有条件到殖民地或其它国家去生活,活动的。 

     总之,洛克在教育方法上提出的一系列主张与见解在当时说来,是有进 

步性的,是对经院主义教育那种脱离实际、扼杀儿童主动思维和不重视培养 

儿童求知方法的教学的一种否定。 

     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在西方教育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资 

产阶级各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虽然,它只是为英 

国资产阶级——贵族统治者而提出的教育理论,反映的是统治者的利益,但 

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却提出许多重要的、反映了一定教育实际的教育理论与带 

有规律性的结论。基于对教育的剖析,他第一次从现实生活出发,对智、德、 

体诸育内容与方法作了细微的,带有唯物主义因素的论述,这也是有一定实 

践和理论价值的。 



     (2)洛克在 《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中的教育思想 

     英国从17世纪末,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无产者的残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