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很快就攻陷了承德、张家口、大同、绥远、包头等地,在中国人民的血泊中建立起察南傀儡政权,为日军而后向中原大举进犯建立了稳固的侧翼,也为觊觎苏联提供了战略要地。察哈尔兵团由于在东条指挥下“战功卓著”而被称为“东条兵团”。东条的所谓临阵指挥的实战才能也被日本军国主义者大肆吹嘘,成了他加官进爵的资本。1938年5月,东条晋升为陆军次官,6月调任陆军航空本部长,12月任陆军航空总监兼陆军航空本部长。东条步步高升,逐渐进入了日本军界的上层。这使他愈发骄横不可一世,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更加膨胀起来。1940年7月,东条出任第二届近卫内阁陆军大臣,从此具备了左右日本政界的政治力量。在任期内,他主张推行法西斯战时体制,“整顿国内组织,确实使战时体制臻于完善”,加速日本法西斯战争机器的运转,支持近卫推行法西斯“新体制运动”。1941年1月8日,出任第三届近卫内阁陆军大臣的东条颁布由他制定的《战阵训》。这个典型的法西斯战争条例,宣扬狂热的法西斯武士道精神,号召全体官兵为法西斯战争卖命,不惜用生命效忠天皇。《战阵训》在日本广泛流传,毒害极深,而东条却由于对天皇制法西斯独裁政治“忠的发狂”而备受青睐。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以“闪击战”方式发动了侵苏战争,并在战争初期取得了惊人的战果。日本法西斯十分羡慕希特勒的胜利,急呼“不要误了公共汽车”,急于迈出南进的步伐。东条的心情尤为迫切,强硬地反对在日美谈判中做出让步,坚决主张立即对美英开战。而此时作为首相的近卫权衡美日的实力,感到立即对美英开战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反对立即开战。东条对近卫的表现极为不满。针对美国提出的以日本从中国撤军为条件的妥协办法,东条以陆相身份断然说:“对陆军来说,在驻军问题上决不能让步。”“撤军问题是要害。如果完全屈从美国的主张,中国事变的成果就将毁于一旦。满洲国也将难保,朝鲜的统治也将陷入危机。”针对近卫“必须谨慎行事”的主张,他说到:“有时候我们也要做点非凡的事情,像从清水庙的平台上往下跳一样,两眼一闭就行了。”十足地表现了他的赌徒心理。东条甚至公然声称,“近卫只有愿意合作才能留任,否则必须下台”。在东条咄咄逼人的压力下,近卫被迫辞职。近卫内阁垮台后,经宫内大臣木户幸一推荐,天皇授命东条组阁。在主张立即对美英开战的军国主义者的拥护声中,刚晋升为大将的东条于1941年10月18日完成了组阁工作。为强化法西斯战争领导体制,实现总体战的目标,东条获得大将军衔,并兼任内务大臣、陆军大臣等职,集政府和陆军领导权于一身。东条上台的第二天,就公开宣称:“完成支那(中国)事变,确立大东亚共荣圈……为帝国既定的国策。”要全体国民“在皇威之下,举国一致,为完成圣业而迈进。”在东条的推动下,御前会议在11月5日做出12月上旬对美英开战的决定。为配合军事行动的秘密展开,东条加派来栖三郎为特使赴美国协助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继续同美国谈判,以欺骗舆论,麻痹对手。1941年12月8日拂晓,在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一支以航空母舰为作战主体的日本海军舰队偷袭美国的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与此同时,日本陆军以21个师团的兵力向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发动了猛攻,将北界西伯利亚、南濒太平洋、东起中途岛、西迄印度洋的广大地区置于自己的铁蹄之下。为确保“大东亚战争”的胜利,东条内阁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战争机器。1942年11月,为加紧掠夺占领区的资源,东条内阁专门成立部级机构“大东亚省”,负责建立“大东亚共荣圈”。1941年12月11日,德日意三国缔结共同对美英作战和不单独讲和的协定。次年1月18日,又签订了德日意军事协定,强化了法西斯轴心。东条内阁为加强国内的法西斯统治,先后制定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临时取缔法》、《战时刑事特别法》等。在军事上,日本侵略者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旗号,残酷屠杀亚洲各国人民,在太平洋战场上则进行一系列新的冒险。


第三部分东条英机 大将(3)

东条英机自杀未遂

但是,东条内阁对内对外的种种倒行逆施并不能挽救其必然灭亡的下场。被占领土上的广大人民没有被日本侵略者的屠刀吓倒,他们奋起反抗,不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使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1942年6月,日军进攻中途岛的失利,使太平洋战争发生了转折。日军在随后的一系列战役中连吃败仗,走上了失败的道路。东条为挽回败局,频繁地改组内阁,企图通过把权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到自己身上而加强法西斯政治独裁。东条内阁先后通过《战时行政特例法》和《战时行政职权特例》等法令。1943年10月,东条兼任商工大臣,11月又兼任军需大臣,1944年2月,又兼任参谋总长。为了压制反战情绪和倒阁势力,东条还加强了宪兵和警察活动,对那些对政府和军队政策进行批评和不满的人严加监视,一经检举即予以严厉镇压,对他的政敌也进行盯梢甚至威胁。但是,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加强挽救不了东条垮台的命运。日本帝国主义节节败退,战局一败不可收拾。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元老重臣和一些海军将领积极策划迫使东条下台。广大人民对东条内阁的不满更是与日俱增,“击落英机”的双关语被广为流传。众叛亲离的东条内阁被迫于1944年7月18日辞职。东条下台后,其战争狂热毫未减退。他和陆海军的一些顽固分子大肆叫嚷“一亿玉碎,本土决战”,企图顽抗到底。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底,在麦克阿瑟将军统率下,美军以盟军的名义占领日本。盟国在东京成立了远东委员会。在有关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强烈要求下,麦克阿瑟下令逮捕首批被指控的40名战犯。东条英机被列为首位。9月11日,在美军实施逮捕之前,东条开枪自杀未遂。1946年1月19日,旨在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中美英苏等11国代表组成。从1946年5月到1948年4月,对东条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审讯。东条顽固坚持法西斯立场,拒不认罪,竭力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辩护。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东条死刑。12月23日,东条英机被处以绞刑,受到了正义的惩罚。(纪胜利)


第三部分杜聿明 中将(1)

杜聿明(du yuminɡ,1904—1981),字光亭,国民党军中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5军军长、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第5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等职。杜聿明于1904年11月28日出生在陕西省米脂县的地主家庭,父亲杜良奎为清末举人。他从小受到旧文化的熏陶。五四运动后,接受了社会新思潮的影响,立志投笔从戎,挽救时艰。1924年4月,杜聿明考入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黄埔军校,不久加入国民党。10月,参加黄埔学生军平息商团叛乱。1924年12月,黄埔第一期学员毕业,以他们为骨干,成立了两个教导团,杜聿明来到第一团当见习官兼军需士。因办事认真细致,不久即升任副排长。但因对士兵要求过于严厉、苛刻,不得士心,处境尴尬。1925年春,孙中山下令东征,讨伐陈炯明,杜聿明被调到宣传队参加战斗。当时国民军第2军军长胡景翼想仿照黄埔的做法,在河南开封创办一所同类的军校,请广州方面派人协助。杜聿明等四人被派到开封帮助胡景翼会同苏联顾问筹办开封军校。因胡景翼旋即病逝,军校停办。杜聿明无处安身,怏怏回到陕北老家。不久,加入国民军第2军,任副营长,并参加守护孙中山灵柩的工作。后来,因与团长高桂滋不合,被撤职。他一气之下跑到武汉,在张治中手下担任连长。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杜聿明因不明确表示反蒋,被武汉国民政府囚禁。他设法越狱逃到南京,通过张治中见到蒋介石,被任命为总司令部训练处的校阅委员会中校委员。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下野,张治中出国,杜聿明又遭失业。1928年夏,杜聿明任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杭州预科大队第2中队中校队长。同年冬,任新编第1师第2旅参谋主任。1929年初,任南京中央军校第7期第4队中校队长。他的才干颇受张治中的赏识,1929年蒋介石建立教导第2师,张治中兼任师长,杜聿明在张的手下任中校营长。1930年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进行中原大战时,杜聿明已升任上校团长。1930年冬,教导第2师改为陆军第4师,杜聿明担任团长,以全副精力投入治军,被师长徐庭瑶倚为骨干。1932年初,该师开入大别山围剿红军,杜聿明表现了较强的军事才能,反败为胜,扭转了战局,被提升为少将团长。从此徐庭瑶对他更加另眼相待,“这是杜一生事业的关键”。1932年冬,徐庭瑶升任第17军军长,杜聿明任属下第25师第73旅旅长,不久又升为该师副师长。1932年1月,日军侵占山海关。2月,日军分兵三路进攻热河。3月,杜聿明曾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 疟笨谝淮叩?000人左右。1933年秋,杜聿明进入南京中央军校教育班(培养中级以上军官)进修学习。1936年毕业,襄助徐庭瑶创办南京陆军交辎学校,培训指挥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军官。1937年,国民党建成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为第一任团长。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杜聿明率装甲兵团两个连协同步兵在上海汇山码头阻击企图登岸的日军。1938年,装甲兵团撤到湖南湘潭整训,补充了大批武器装备,扩编为第200师,约有兵力2万人,杜聿明任师长。1938年12月,第200师又扩编为新编第11军,下辖3个师,徐庭瑶任军长,杜聿明任副军长。全军从湘潭移到广西全州,继续练兵。不久,新编第11军又改番号为第5军,杜聿明升任军长。该军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初期惟一的机械化军。


第三部分杜聿明 中将(2)

中国远征军官兵正在接受美军的训练

从1939年夏天开始,日军以截断我国西南国际交通线为目的,开辟华南战场。11月11日,日军在防城、北海登陆,进攻南宁,杜聿明奉命率军迎战。24日,日军攻占南宁。12月4日,占领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杜聿明分析当时的军情,认为日军孤军深入,后援一时跟不上,故向重庆最高统帅部建议主动出击。12月16日晨,杜聿明奉桂林行营发出的第1号攻击命令:以郑洞国的荣誉第1师担任正面主攻;戴安澜的第200师为总预备队;邱清泉的新编第22师迂回敌后,孤立昆仑关之敌;先破昆仑关,再收复南宁。杜聿明经过周密部署,于18日晨,命令担任正面主攻的荣誉第1师在战车、炮火掩护下向昆仑关的日军发动猛攻,经过一昼夜血战,占领昆仑关。19日午后,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又夺走昆仑关。此后双方反复争夺,昆仑关阵地几经易手,双方伤亡都很惨重。杜聿明及时调集各部,对昆仑关形成包围圈,决定采用要塞式攻击法,一步步地把包围圈缩小,最终困死敌军。经过一系列攻坚战,各大小阵地均被我军攻占,到12月31日,昆仑关战场的所有日军全被肃清。这次战役日军损失巨大。据日军战后公布的材料,日军第5师第1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该旅团85%以上将士被打死,日军共计伤亡4000余人。我军大获全胜,杜聿明当居首功。1940年9月,日军侵入越南,截断中越通道进而威胁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当时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为对付日军的强大攻势,中英双方在1941年12月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2年3月,仰光失守,中国方面正式成立“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率军入缅抗日,杜聿明被任命为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十分艰苦,但广大官兵同仇敌忾,在同古战斗、斯瓦抵抗战等战斗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由于中英双方在战略上存在分歧和矛盾,英国方面只想到利用中国军队为其安全撤退做掩护,不积极配合,导致失去许多战机,致使中国远征军蒙受重大损失。杜聿明对战役的失败负有一定责任,但因缅甸战场的最高指挥权掌握在英、美手中,加上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的失职,杜聿明回国后,向蒋介石请罪,蒋介石不但未加处分,反而擢升他为第5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日本投降后,杜聿明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负责“接收”东北。1947年7月,他离开东北,到上海养病。1948年6月,出任徐州“剿总”副司令兼第2兵团司令官。9月,辽沈战役开始,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0月15日,蒋介石调杜聿明到东北进行顽抗。11月上旬以失败撤出东北。紧接着,人民解放军又发动淮海战役,杜聿明以赴刑场的心情上战场,但最终无法挽回国民党军队必然失败的结局。1949年1月,杜聿明在河南永城县陈官庄被俘。由此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涯。1959年11月,杜聿明被宣布作为首批特赦战犯予以特赦。1961年开始,杜聿明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文史专员,主要工作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文字。他所写的《辽沈战役概述》、《淮海战役始末》、《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等先后在《文史资料选辑》上发表。1963年5月,经过女儿杜致礼、女婿杨振宁的努力以及有关各方的协助,杜聿明的妻子曹秀清从美国回来与他团聚,使他重新有了家庭生活的幸福。1978年杜聿明当选为五届人大代表,出席了人大会议。1980年,杜聿明发表《纪念“二•;二八”寄语台友》一文,呼吁其在台湾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们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不幸在北京逝世。(丁方晓)


第三部分伏罗希洛夫 元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