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墨索里尼是支持中国蒋介石反对日本的,但随后觉得有必要让日本在东方牵制英美时,便断然从中国撤回了军事、经济使团。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2月,墨索里尼宣布退出国联。 希特勒很早就有建立一个德意志人统一国家的宏大计划。1938年3月,墨索里尼帮助他实现了。早些时候,墨索里尼充当着奥地利的“朋友和保护人”,的确在1934年也曾保护过,但此时,他却宣称奥地利对意大利是无关紧要的。于是,希特勒就兵不血刃地回到了他出生的地方。然而,希特勒是贪得无厌的,他又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了领土要求,而后者一向与英法关系密切。由于墨索里尼对希特勒的坚定支持和英法的绥靖政策,一场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骇人听闻的勾当就在慕尼黑完成了。希特勒如愿以偿,得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1938年,墨索里尼下令取消议会,在国内完全建立起他个人的独裁恐怖统治。墨索里尼自称为“国际主义者”,但他的国际主义就是要恢复古罗马的疆界、地位,把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法西斯就是侵略,墨索里尼也是要向外扩张的。虽然墨索里尼在1939年4月抢先侵占了阿尔巴尼亚,但他觉得还没有做好打一场世界大战的准备,而且缺乏信心,因此,当希特勒通知他要求意大利一起准备向英法作战时,老奸巨滑的墨索里尼拒绝了。1939年5月,齐亚诺奉墨索里尼之命在柏林与里宾特洛甫签署德意军事同盟条约,号称“钢铁同盟条约”。1939年9月,希特勒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墨索里尼并没有跟随德国向英法宣战,而是宣布他的国家处于“非交战状态”。同时,他对希特勒所取得的成就既羡慕又嫉妒,但他仍缺乏信心。希特勒在巩固东线之后,又在西线发动进攻,获得巨大胜利。这位意大利独裁者终于认为参战有利可图,为了和希特勒平分秋色,共享赃物,他不顾意大利的经济、军事力量不足,不顾意大利的资源贫乏,下定决心宣战。1940年5月,墨索里尼组建最高统帅部并出任最高统帅,掌握大战时期意大利的最高权力。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墨索里尼的历任总参谋长为彼得罗•;巴多格利奥(1940年6月至12月)、乌戈•;卡瓦莱罗(1940年12月至1943年1月)、维托里奥•;安布罗西奥(1943年1月至12月)。意军在巴尔干向希腊发动突然袭击,企图占领巴尔干半岛,控制出海口,以便将来和希特勒讨价还价,但由于意军实力不足,很快遭到失败,被迫撤回阿希边境;在北非,单凭意大利军队明显是无法取胜的,但是墨索里尼不愿德国人来分享他所统率的军队的“伟大胜利”,便轻率地拒绝了德国的援助。意大利法西斯的虚弱本质立刻暴露出来了,战争进行半年后,意军被迫从进攻转入防御。希特勒为使墨索里尼不致单独媾和,决定插手巴尔干。潮水般的德军疯狂涌向希腊,两星期之内,希腊便投降了。隆美尔将军接过了北非的军事指挥权,一下子便把英军赶回埃及边界。墨索里尼大肆吹嘘这是意军在德国人帮助下取得的胜利。


第七部分墨索里尼(6)

执行解救墨索里尼任务的德军飞机

1941年墨索里尼还派遣精锐军团参加对苏联的进攻,但是意大利军队实在太糟糕,被打得大败。是年底,日本在东方向英美开战,墨索里尼也曾心花怒放了一阵,但由于他不愿放弃在北非的指挥权,英军在北非又取得重大胜利,德意法西斯的军队最终在阿拉曼受到决定性的打击。失败主义情绪像阴冷的寒风袭击亚平宁半岛,墨索里尼威信扫地,法西斯政权也处于瓦解之中。墨索里尼察觉到昔日的亲信们甚至女婿齐亚诺对他的信任都在动摇。为此,1943年2月,他对政府进行了大改组,几乎所有的部长都被解职,换上了好战的法西斯军人。1943年初,意大利本土遭受盟军进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墨索里尼开始正视欧洲战场对法西斯势力的不利局面,呼吁希特勒向苏联求和,然后集中兵力于西线对付英美军队,但是希特勒拒绝了。7月10日,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意大利全国一片慌恐,墨索里尼也陷入绝望之中。他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24日,在大多数成员的要求下举行的法西斯大议会会议以19票对8票通过对墨索里尼的不信任案。次日下午,墨索里尼去觐见国王,国王告诉他鉴于军事失败不可避免,军心涣散,巴多格利奥元帅将接替首相职务。墨索里尼随后被逮捕关押。墨索里尼的倒台使希特勒大为震惊。在巴多格利奥的政府宣布投降后,希特勒于9月12日派遣滑翔机部队从监禁地救出了墨索里尼。墨索里尼通过电台宣布重新执掌政权,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史称萨洛共和国)。从此,墨索里尼再也没有回过罗马。1945年4月,墨索里尼认为有被盟军、游击队生擒的危险,为逃避正义的制裁,遂化装逃跑,但被意大利游击队认出而遭逮捕。1945年4月28日下午,墨索里尼和情妇克拉拉•;贝西塔等15人在科摩湖岸被枪决。墨索里尼的尸体被拖到米兰中心广场,倒悬于加油站外的木椽上,真是罪有应得。(曾小华 孙艳魁)


第七部分穆兰(1)

让•;穆兰(Jean Moulin,1899—1943),化名勒克斯(Rex)和马克斯(Max),法国政治家和民族抵抗运动英雄。穆兰出生在大学教授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穆兰身材瘦小,皮肤黝黑,有一对诙谐的眼睛;精明果断,敢作敢为,富有爱国心。早年在法国蒙特利尔学习法律,后来进入政界。1930年穆兰是法国最年轻的区长。1936年人民阵线执政时期,他出任空军部长皮埃尔•;科特办公室主任。1937年,穆兰成为法国最年轻的省长。西班牙内战时期,穆兰同情和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慕尼黑协定签订后,穆兰极力反对法西斯德国的扩张政策和英法奉行的绥靖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穆兰正在法国北部厄尔—卢瓦尔省任省长。面对希特勒军队的侵略暴行,穆兰义愤填膺,渴望弃政从军,重返自己以前呆过的空军部队,为国效劳,但最终没有得到内务部长的同意。1940年6月当德军进入沙特尔城时,穆兰以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坚守领导岗位,沉着冷静地指挥当地居民的疏散,有条不紊地安排没有南撤的群众的生活。同年6月17日,穆兰被德军逮捕。德军企图利用他来侮辱法军,但最终没有得逞,这位省长什么也没说。后来穆兰被投入监狱,受到毒打,但他并不屈服于敌人的强暴。他当时曾想引颈自杀,以身殉国。敌人终于无计可施,遂将他释放。穆兰忠于祖国和人民,坚信最后胜利属于法兰西民族的行动并没有得到维希政权的同情和支持,不久即被解职。此后,穆兰更加广泛地接触人民群众,经常与爱国人士来往,与各阶层抵抗者保持密切联系。通过这种活动,穆兰进一步深入社会,体察战火中的民情,关切着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存亡。1941年9月,穆兰偷越国境,取道西班牙、葡萄牙,然后在英国人的帮助下到达伦敦。英国情报部门对穆兰极为重视,花了六个星期的时间,试图争取他返回法国为英国服务。但穆兰决心已定:投奔戴高乐将军,效力自由法国。正因为如此,穆兰到达伦敦不久便得到戴高乐将军的重用。


第七部分穆兰(2)

法国抵抗组织的游击队员学习武器使用

1941年12月31日晚至1942年1月1日,时年43岁的穆兰作为戴高乐和自由法国的代表,只身伞降到法国南部萨龙地区。穆兰肩负的使命是:建立自由法国与国内抵抗组织的联系,协调这些抵抗组织的言行,在法国南部三派主要抵抗组织(“战斗”、“南方解放”和“自由射手”)的基础上,组建一支秘密军,并使之直接服从戴高乐将军的领导。这是一项困难重重而又极其冒险的使命。除了德国占领军的搜捕和维希政权的干扰之外,这三派抵抗组织彼此存有成见,互相争吵,地方游击习气严重,在对敌斗争方面时常表现步调不一,各行其事,往往干扰了国内的抵抗运动。他们将驻伦敦的戴高乐将军当作一种名义或象征,根本不愿让他直接领导各自的抵抗力量。面对这种形势,穆兰以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出色的组织才能,经过长期艰苦的思想工作,最终说服H。弗雷内(战斗派领导人)、E。维热里(南方解放派领导人)和J。莱维(自由射手派领导人)等人,成功地使他们接受戴高乐将军对各自抵抗力量的直接领导,并将各自的准军事力量纳入统一的抵抗运动中来,共同建立起一支秘密军,从此结束南方各派抵抗力量之间的激烈争吵。在此期间,穆兰还为抵抗运动建立了一些联合组织:“研究委员会”(旨在为未来的和平谈判做准备)、“新闻出版局”(负责地下刊物的编发)、“团结委员会”和负责空投与登陆的机构。穆兰坚信法国定将取得最后胜利。他不但把南方非占领区的各派抵抗力量组织起来,而且还动员各党派联合行动。法国共产党本是抵抗运动的有生力量,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抵抗组织不愿 肫淞稀3て谝岳矗诘挚雇獾忻媲埃ü膊秤肫渌挚棺橹苁歉鞒梢惶澹?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组织上,相互之间都没有联系,甚至还存在各种矛盾。然而,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的穆兰,能从民族利益出发,捐弃前嫌,决然与法国共产党联系并统一行动,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不仅如此,穆兰还想方设法与旧政府军队(指原来的投降部队)中的部分爱国军人接触。穆兰也注意发动和团结工人。当德国抓法国的劳工时,穆兰依靠工会尽力阻止这一行动,发起成立了反流放委员会,专门为抗拒劳役者提供身份证、避难所和路费。通过各种努力,穆兰成功地团结了一部分法国工人,壮大了抵抗运动力量。


第七部分穆兰(3)

法国抵抗组织游击队在行动

1943年2月14日,穆兰第二次抵达伦敦,其主要任务是向戴高乐将军汇报一年来法国本土形势和抵抗运动开展情况,听取戴高乐将军的指示,同时还考虑成立酝酿已久的、能代表整个抵抗运动的权力机构——民族抵抗委员会。该委员会统管现有的非占领区和占领区的两个协调委员会,是法国抵抗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穆兰担任该委员会的首任主席,并于1943年5月27日亲自在巴黎主持召开第一次会议。民族抵抗委员会的成立不啻是穆兰对法国民族抵抗运动的重大贡献。此举向盟国表明,在抵抗纳粹德国的斗争中,在戴高乐将军与维希政权的冲突中,一支团结一致的抵抗力量是法兰西民族的精英,是坚定地站在戴高乐将军一边,高举抗德大旗,争取法国的彻底解放的。1943年3月21日,穆兰返回法国,根据戴高乐的指示精神,立即投入到新的斗争。他组织召开各种会议,接见各派组织与政党的领导人,解决各派抵抗运动力量之间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和部署下一步的工作,积极开展法国南方和北方的抵抗运动。出于工作的需要,穆兰还担任过秘书、联络员,经管过来往人员的住宿、战地电台。穆兰还为一些抵抗组织募捐、分发活动经费和武器装备。可以说,穆兰的生活离不开抵抗运动,抵抗运动也离不开穆兰,“在让•;穆兰到来之前,法国曾有一些抵抗者,在让•;穆兰到来之后,法国有了抵抗运动”。穆兰极能适应秘密的生存环境。他精明谨慎,多次躲过敌人的搜捕。自从他所信任的同事 德莱斯特兰将军被捕后,穆兰时刻处于危险的境地。穆兰的同事曾多次提醒他去伦敦躲避以保证安全,但都被他拒绝。穆兰仍坚持留下来,按期完成自己的工作。穆兰终于被出卖了。1943年6月21日,正当穆兰与其他十二位同 乱豢樵诶锇航记范囊桓鲆缴募依锞傩?会议时,盖世太保逮捕了他们。穆兰先被关押在蒙吕科堡。他的战友曾设法帮助他越狱,但没有成功。不久穆兰又被押往法国的讷伊。当地的盖世太保头子巴比下令对他施以酷刑。面对敌人的毒打,穆兰守口如瓶,什么也没说,保护了自己的同志和抵抗运动力量。在他生命 弥留之际,德军把穆兰送往德国的法兰克福,不久他即死在那里。后来穆兰的遗体被运回法国,在巴黎拉雪兹神甫墓地火化。1964年,穆兰的骨灰盒安放在法国潘特翁的先贤祠。(吴东风)


第七部分尼米兹 海军五星上将(1)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Chester William Nimitz,1885—1966),美国海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战后出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1885年2月24日,尼米兹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弗雷德里克斯堡。其父在他降生之前病逝,其母后来再婚,因而尼米兹与爷爷的关系极好。尼米兹中学毕业后曾在旅馆任职。1901年9月,尼米兹考入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四年之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赴战列舰上实习。实习期满即获海军少尉军衔,成为帕奈号炮艇艇长。尽管曾因工作疏忽大意而受到警告处分,仍于1909年越级晋升为海军上尉并改任潜艇军官。1913年,尼米兹与凯瑟琳•;弗里曼结婚。作为海军的高级柴油机工程师,尼米兹婉言谢绝了地方柴油机公司的高薪聘请,因为“我不想离开海军”。1917年8月,尼米兹海军少校由油料供应船副船长调任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罗比森的工程副官,受后者的影响而开始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指挥和人事方面。1918年秋至1919年初,就任海军作战部潜艇设计委员会高级成员。此后出任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副舰长。1920年6月,奉命前往珍珠港修建潜艇基地。同年年底,晋升为海军中校,就任基地司令兼第14潜艇分遣队司令。1922年,尼米兹进入海军军事学院深造。在听课和演习之外,广泛阅读战略战术著作、战争史、海军史和名人传记,接受了以航空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