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仅释迦牟尼可称为佛陀,其它世人在得到解脱后,仅称为阿罗汉,是为修行 

的最高标准。此时,摩竭陀国一著名比丘大天认为原始佛教把阿罗汉作为修 

道的最高品位不正确,因为阿罗汉仍存在局限性,内容是:①“余利诱”, 

即虽脱离一切烦恼,但仍有人的生理机能与情欲;②“无知”,虽已继绝了 

产生烦恼的“无明”,但仍有无知之处;③“犹豫”,对修道解脱虽无任何 

疑虑,但对世俗某些事物仍存疑惑;④“他令入”,虽已证知罗汉品位,但 

必须经他人指点:⑤“道因生起故”,即必须不断发出悲苦的叹声,至诚称 

苦,始符合教义。这些主张遭上座资深长老们的反对,被斥为“五事妄言”。 

由此附合大天“五事”的僧侣逐渐演化为大众部,上座长老则成为上座部。 

     关于两部分裂的原因,南传与北传佛教文献记载虽有不同,但是其原因 

既有教义的分歧,也有戒律要求差异。实际上,这些差别早在佛陀在世时就 

已存在,其弟子中已有重戒律者与重教理者之异,佛陀之言多因材施教、因 

人而异,对症下药进行说教,故逐渐产生了对教义理解的差异。有的尊内容, 

重自由,有的则重形式、尚保守。且在佛陀逝世百余年后,在佛教流传过程 

中,师承有异,时代有变,各地区语言风俗亦不尽一致,凡此种种,均造成 

分裂之加剧,而导致最终分裂。 



      (3)阿育王护法 


… Page 64…

       阿育王是印度佛教史中著名的护法王。相传,他最初不信佛,在多年征 

  战,特别是征服印度南部羯陵迦后,痛感战争杀戮之残酷而皈依佛法,大力 

  宣扬佛教,并在各地刻石铭文,至今尚遗存30余处。他还为保障信仰与正法, 

  设置正法大官,主持社会道德与慈善事业。为宣扬佛教,广建寺塔,据说他 

  曾建84000座塔寺,著名的鸡园寺即建于此时。当他发现佛教教义发生分歧, 

  僧团内混有许多外道信徒不守佛制时,曾在华氏城举行千人结集,编订一书 

   《论事》,列举了两部派的不同论点,勘定是非,成为研究部派佛教之必读 

  之书。 

       此次结集后,阿育王派出使团前往各地传教,公元前3世纪时曾派僧团 

  将佛教南传至锡兰 (今斯里兰卡)和缅甸,北传至阿富汗及中亚地区。1世 

  纪时传入中国,又由此传入朝鲜、日本,佛教遂发展为世界宗教。 

       至公元前2世纪,两大部派又多次发生“枝末分裂”,各分成若干小部 

  派,南传佛教约分裂出20个部派,北传佛教约分裂为18个部派。 



                            6。大藏经与佛教的三次结集 



         (1)大藏经的产生与王舍城结集 

       佛教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典藉,全部典藉的总称为大藏经 

  或三藏。“藏”之原意为盛放物品的竹箧。大藏经即全部佛教经典或佛经全 

  书。“三藏”因其内容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而得名。“经”为释迦牟尼 

  所说的教义;“律”为佛教僧人与信徒应遵守的规则与戒律;“论”是对教 

  义观点的解说与论述。 

       佛陀生前所宣讲的教义并无书面记载,亦无文字戒律,一切由佛陀亲自 

  统领,对僧众提倡和合为本、事事从众、从法的原则。 

       僧团内部不分等级,遇有争论与不同意见,实行表决,僧众和睦相处。 

  据说佛陀已预见到其去世后可能产生分歧与分裂,故在其遗训中重申一定要 

  以法为师。公元前485年佛陀去世后,即有些僧侣不愿受戒律约束,为所欲 

  为,对教义佛经亦有所曲解。为此佛陀的入室弟子认为有必要召集会议,统 

  一教义与重申戒律。遂由佛的大弟子大迦叶在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郊的七叶 

                    ①                                            ② 

  岩召集500长老 ,进行了第一次结集,又称王舍城结集 。由佛陀弟子阿难 

  和优波离分别背诵经、律,然后相互校正。因佛陀在世时仅口头布道,诸弟 

  子皆凭耳闻记忆,口口相传,很难完全一致。会诵时,由具有权威的弟子分 

  别背诵,共同鉴别甄定,以统一佛经。这些权威性的弟子均为曾亲自听到佛 

  陀言教而得道的弟子,又称为“声闻弟子”。此次结集又称“五百结集”, 

  由于参加者均为得道的长老,在佛教中已达罗汉之地位,故后世佛教所建的 

  罗汉堂均为500罗汉,其根据即来源于此。第一次结集得到摩竭陀国王阿阇 

  世(约公元前493—前462年在位)的支持。经会诵得到公认的教理部分, 

                      ③ 

  为今之《阿含经》的主要内容;其戒律部分,后成书为《八十诵律》,但已 



① 佛教称腊长德高的僧侣为长老,“腊”即“法腊”,指出家归入佛门的时间,“腊长”即入教时间长, 



非以年龄为标准。 

② 结集来自梵语Sāngtti,意为合诵或会诵,由僧众齐诵佛陀之言论,取长补短、互相补充,取得一致意见, 



亦即编纂佛教经典。 

③ 梵文为gamas&tr
… Page 65…

  失传。佛陀在世时,并未严格区分教理与戒律,此次结集,始加以区分。但 

  此次统一的教理与戒律仍为口传,未写成文字,正式记录于文字的佛经约成 

  书于公元前1世纪。至于“三藏”中之论藏,此次结集尚未涉及,独立成卷 

  于部派佛教后期。 



        (2)经、律、论 

        “经”来自梵语意为线,能以之贯穿花束而不散落。佛教认为佛陀的教 

  理累累,应用线把它们连串起来,故汉译为“经”。第一次结集会诵一致的 

  教理部分的经典,其名称在南传与北传佛教中有所不同,且其形成亦非一次 

  会诵的结果,最早的内容是佛陀之言行、生活记录以及对佛陀说教的注释。 

  其后由于南、北传承与地区之差异,记述经典的语言的不同,分为巴利语① 

  和梵语两大类,虽传承有所不同,但均认为是佛陀亲说的言教。北传佛教为 

  梵语经典,汉语音译为“阿含”,意为“结集教说之经典”。其基本内容确 

  定于第一次结集,内容为论述四谛、八正道、五蕴、十二因缘、因果报应、 

  生死轮回等。具体经典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 

  一阿含经》,分别由不同的部派所编纂。《长阿含经》共34篇,其中每篇经 

  文均较长,有些篇章据说是佛陀亲口之言教,亦有若干篇为其历代弟子对旧 

  资料的整理。《中阿含经》为152篇中型经文的经集,据佛教学者研究,它 

  是最古老的一部经文,许多说教,极似出自佛陀之口。它阐述了佛教深奥的 

  教理。《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以多项标题把佛陀的言教分类阐述, 

  其中还常引用一些《长阿含经》的文字,说明其成书晚于《长阿含经》。南 

  传巴利文经典主要成书于斯里兰卡,相传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之子摩晒陀将 

  巴利语经典传入该地,公元前1世纪末僧众举行结集,将口传之巴利文佛经 

  首次以僧伽罗字母音译刻于铜片和贝叶上,后流传于东南亚诸国。其佛经名 

  称为 《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与《十部》,总称为五 

  尼柯耶。其内容与北传之《阿含经》在教理方面大体一致,具体细节亦有许 

  多共同点,可谓同源。 

       律藏是佛教僧团规定的戒律与道德生活规范,它根据各教团之需,戒律 

  日益严密,加以系统化而成,至部派佛教时期,形成为独立的律藏。目前流 

  传下来的主要是南传巴利语之律藏,较完备的内容有“禁戒”,包括戒律条 

  文与仪式,以防非止恶,较轻的过失称为“波逸提”,此类过失经忏悔可赦 

  免。最重的罪错称“波罗夷”,犯者应逐出教团;“犍度为修行及受戒仪式 

  及日常礼仪的具体规定;“附篇”为以问答形式对戒条作的解释。这些戒律 

  的主要内容见于汉译之《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和《摩柯僧祗 

  律》。 

       论藏,音译为阿毗达磨,是部派佛教时期各部派依本部所传之经、律加 

  以分类、注释、提炼而成的专门论著。佛教学者对论藏有不同看法,主要分 

  歧在于它是否为佛陀亲自言教。第一种意见是“三藏”皆为佛言,进而认为 

  佛陀之真谛寓于论藏之中,故其地位应居经、律之上。第二种意见则认为它 

  是后世之产物,不具权威性,应在经、律之下。事实是,佛陀生前并未象经、 

  律一样,直接阐述“论藏”,仅是后来部派形成后始将此部分独立成篇。不 



① 佛教称腊长德高的僧侣为长老,“腊”即“法腊”,指出家归入佛门的时间,“腊长”即入教时间长, 



非以年龄为标准。 


… Page 66…

  过,佛陀生前曾倡导弟子之间开展法义问答,作分类、对比的研究。论藏的 

  研究促进了部派的兴起,而部派之兴起又加强了论藏的研究,但它成为三藏 

  一部分的具体时间,尚无明确资料说明。 



        (3)第二、三次结集 

       佛陀逝世百余年后举行的第二次结集,实际上是分裂的结集,也是佛教 

  内部部派分裂的开始。公元前4世纪,由于戒律导致僧团内部的分歧,“十 

  事”争议的焦点是比丘能否接受金钱布施与私蓄金银财物,以耶舍为代表的 

  资深长老反对“十事”,在毗舍离召集700僧众结集,宣布“十事”为“十 

  非法事”,坚持传统戒律,因参加者多系主事的上座,故又称“上座部结集”, 

  从而产生了上座部派。坚持“十事”的僧侣不承认这一决议,于是又单独召 

  集万人参加的会议,决定十事为合法。因参加此会的人数众多,故又称为“大 

  众部结集”。所以第二次结集,实为分裂为部派的结集。它反映了各地区差 

  异、佛学观点之不同,因为传统的戒律亦很难保持统一。此后,两个部派中 

  又开始出现一些小部派。 

       第三次结集为阿育王时期。据说当时鸡园寺中住有比丘万人,其中既有 

  部派的分歧,也有许多外道信徒,因而在教义、戒律方面经常发生争端,于 

  是阿育王邀请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1000名德高望重的长老,于华氏城的阿育 

  王寺举行千人结集,又称为第三次结集。重新合诵佛教经典,并编出一部《论 

  事》。论事,即争论的问题,把不同部派的论点加以整理,有正反两面的观 

  点各500条,共1000条,但流传至今者仅百余条,从中可看出佛教两部派内 

  部又有进一步分裂,争论十分激烈。 

       第三次结集为南传佛教文献所记载,北传佛教中无此记载,故不承认此 

  次结集。 



                            7。僧团制度与礼仪、节日 



        (1)僧团制度 

       佛教的宗教组织为僧团,音译僧伽,佛教之能留传至今,主要依赖于这 

  一宗教组织。乔答摩·悉达多成道时,既无信徒,又无法典,随着弟子的增 

  加,始有僧团。佛教僧团是由出家人与修行者组成的教团。它由比丘(和尚)、 

  比丘尼(尼姑)、沙弥、沙弥尼组成。沙弥、沙弥尼是不满20岁出家的未成 

  年人,至20岁始可成为比丘与比丘尼。信奉佛教但未出家的修道者称为居士 

            ① 

  与女居士 。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与未出家的居士、女居士常在一起活动,合 

  称“僧伽四众”,但僧团的正式成员是出家人。佛教的僧人与世俗信徒的关 

  系较其它世界宗教有所不同,僧团成员并非祭司或充当神与人之中介,他们 

  只是为了追求更高尚的生活理想而出家,并无指导信徒宗教生活之义务,而 

  只是宣传佛陀的教义;出家僧人最终修道可达阿罗汉,而一般信徒 (居士) 

  仅可达涅槃。 

       僧团出家人有其别于居士的制度,对比丘与比丘尼要求三皈依,即皈依 

  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僧即参加僧团,弃绝一切世俗生活。据传佛陀在 

  世时要求僧团实现“六和”,即见解相同之“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① 居士,梵文为Up āsaka,音译优婆塞,意即皈依者;女居士梵文为Up āsikā,音译优婆夷。 


… Page 67…

   “意和同悦”、“身和同住”、“戒和同修”、“口和无诤”。此“六和” 

  为僧团的行为准则。最早的僧团仅是一批游方托钵僧,他们遵循佛陀的教导, 

  既反对享乐,又不主张苦行,而行“中道”,在生活上过着俭朴的生活,穿 

  百纳衣,吃百家饭 (乞食),住在树下。他们在雨季来临时,则群集一处, 

  称“安居”,共同寻觅食物,讨论共同遇到的信仰的问题,并付诸实践。印 

  度僧人所以在雨季安居,一方面因交通不便,另一方面据说雨季是百虫滋生 

  之季,行走会伤害生命。后来由于佛教的传播,受到各界的重视,国王与大 

  商人经常有所捐赠,遂有了寺庙,房屋与田地,始结束游方生活。但比丘仍 

  无个人的私有财产,个人持有的财物,仅有三件僧衣、一根腰带、一个食钵、 

                                          ① 

  一把剃刀、一个针线包和一个滤水器 。个人接受的其他布施,均须交给僧团 

  公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