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思想家伯阳甫首先提出自然界的现象如地震仅仅是阴阳二气“失序”的结果, 

并非神的安排,从而把天道解释为自然的规律(参见《国语·周语·上》)。 

越国范蠡曾说:“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下》)。晋国 

史墨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此意即日月运行是天之常道,君臣的地位变化是人间事务的规律,天道与人 

事并无必然联系。公元前645年(周襄王七年)宋国发现陨石与六支鸟倒飞, 

有人认为此象反常,兆国家之灾难。周内史叔兴说:“是阴阳事,非吉凶所 

生也,吉凶由人” (《左传·僖公十六年》),他公开说明了自然现象与人 

事吉凶没有关系。鲁国闵子马也说:“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左传·襄 

公二十三年》),即福祸乃人间之事,与天无关。鲁僖公二十一年鲁国大旱, 

僖公为减除旱灾,欲将宗教神职人员烧烤,以祭天求雨,鲁大夫臧文仲说, 

这并不能消除旱灾,应组织抗旱,厉行节约,互通有无才可能解决旱灾 (参 

见《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在“天人分离”思想产生的同时,一些思想 

家又提出了与“重天”相对立的“重民”思想。他们对人间的吉凶福祸不再 


… Page 86…

从“天”那里寻找根据,也不把“天”视为决定性因素,而是转向现实的人 

的因素,认为人重于天,随国大夫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 

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在这里他把人视为主要因素, 

而神是属于第二位的,虢国的史嚚说:“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他把重民还是重神视为判断一个国家兴衰的 

根据,如听命于鬼神,必然亡国。他还更明确地说神“依人而行”(《左传·昭 

公十八年》),体现了典型的重民思想。这些思想家虽然并未完全否定“天” 

及“天命”的作用,但对周代国家宗教所敬仰的“天”的绝对权威是个极大 

的冲击。将它改造为人事重于天命,对天的信仰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在此基 

础上前进一步,便会产生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著名军事家孙武表达了当时的无神论思想,他认为明君贤将所以能克敌 

制胜,不是求鬼神善占卜,而是善于用人,了解敌情(《孙子兵法·用间》), 

在其著作中亦谈到“天”,“知彼知已,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孙子兵法·地形》),并对此解释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 

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孙子兵法·计篇,》),这说明其天为自 

然之天,而非最高主宰。 

     这一历史时期的疑天、怨天、恨天思想与天人分离、重民乃至无神论思 

想的萌芽的产生,导致对最高神“天”的信仰的动摇。国家宗教一统天下的 

瓦解,新思潮不断涌现,从而在宗教领域内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诸 

子百家在批判继承周代国家宗教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宗教观,为后世宗 

教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3。儒家人本主义的宗教观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宗教观,以儒家影响最大,特别是在汉武帝时 

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对中国的宗教思想的发展与影响至深至远。 

孔子为儒家之首,但在他之前已有儒者,他们从周人国家宗教中的神职人员 

 卜、史、宗、祝中分化而来。在春秋时代,由于国家宗教的动摇,他们已失 

去以前的尊贵地位,流落民间,为富贵之家治丧持礼。但孔子除熟悉周礼外, 

还私人办学,广招弟子,并提出了成一家之言的哲学、政治、伦理、教育与 

宗教的观点。此后凡追随孔门之道者均称为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 

者除孔子之外,还有孟子、荀子。 

      (1)孔子的人本主义宗教观 

     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 (今山 

东曲阜南)人。其祖先原为宋国贵族,后迁至鲁。鲁国为周公的封地,具有 

使用天子礼仪的特权,各种宗教官职、典籍与乐器齐备。至孔子时代,其家 

境已败落。“吾少也贱”(《论语·子罕》)。他在青年时代以儒为业,为 

人办丧持礼。但他不满足于此,尚尽心研究历史、典籍,关心国家大事,提 

出自己的理论,并与当时诸侯混战、社会不安定的形势相联系,提出其以“仁” 

 “礼”为中心、“仁里礼表”的治国主张,其中也表达了其宗教观。 

     春秋时代,各家对周代国家宗教争论的问题,集中于三点。第一,以最 

高神“天”为首的天神、地祇、人鬼系统是否存在?第二,彼岸世界的具体 

情况如何?包括人死后的情况如何?第三,天是否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最 

高主宰而影响着人类社会、国运与人的命运,亦即是否承认天命?以及人如 


… Page 87…

何对待与探知天命?在此问题上孔子批判继承了一些固有的国家宗教的观 

念,并发展了淡化彼岸世界而重人世的人本主义宗教观。 

     孔子在理论上承认最高神“天”的存在与天的意志,即天命。他曾说: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死 

生有命,富贵在天” (《论语·颜渊》),这说明孔子认为天具有决定人类 

命运的最高意志与能力,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但孔子的最高神天与天命具有 

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天的哲理化。孔子解释“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 

言哉?”(《论语·阳货》),这显然是把天视为自然界的最高主宰,他又 

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在此他又把人世间的国运 

与人运归之于天命,从而概括了一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高主宰的哲理性的 

天,这也是对未知世界神秘化的必然结果。 

     其二,对彼岸世界的不可知论。孔子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概括出了最 

高神“天”,承认它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与命运之神,但他对彼岸世界以及鬼 

神系统采取了淡化态度与不可知论。“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子 

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在此他对彼岸世界采取了避 

而不谈的态度,但明确表达了重人事的人本主义宗教思想,其宗教观的重点 

在于现实世界。 

     第三,人可知天命的人本主义思想。孔子重视天命,认为天命决定了人 

生的贫富贵贱,事业成败。但他对中国宗教思想最重要的发展是认为人可以 

掌握与探知天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在 

此提出人只要通过学习、修身即可了解天命,而学习与修身之根本在于“仁”, 

 “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天虽然决定着人的命运,但只 

要对人间之事以“仁”为原则便可知天命,孔子的“仁”观的内容相当复杂, 

包括政治、经济、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宗教伦理方面的内容是恕道, 

具体内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仁者应爱人”。如果人们能关心 

他人,以爱心进行修身养性,便可了解自己的命运。天命是神秘的,但可通 

过个人的思想行为而探知这一秘密,知晓一个人今生的寿命与事业。这是人 

本主义在其宗教观上的体现。此点在某种角度上颇似基督教的加尔文主义,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信心,事业有成以及道德完善,便可知上帝的最高 

决定,了解自己的命运。 

     这几个特点说明孔子重视现实社会,对无法探知的鬼神世界的具体问题 

保持谨慎与理智的态度。他对现实世界人与人的关系特别重视,亦是“仁” 

的主要内容,而对“仁”的学习与实践则是知天命的钥匙,从而奠定了儒家 

宗教观的基础。 

     孔子虽然不重视彼岸世界,但却重视“礼”治,一切以周礼为准,大力 

提倡祭祀。他认为祭祀非常重要,他所立者是“民、食、丧、祭”(《论语·尧 

曰》)。人生除以食为重外,其次便是丧祭。孔子祭祀的标准是周礼。“子 

贡欲去告朔之 (xi,音希,生牲之意)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 

其礼” (《论语·八佾》)。孔子在此把祭祀的形式提高到是否符合周礼的 

高度,说明他对礼的重视。在这里出现了一个矛盾,他一方面避而不谈彼岸 


… Page 88…

世界与鬼神系统,却又大谈丧葬与祀神的礼仪。据史学家研究,这与孔子政 

治上的保守主义有关。他在政治上极力挽救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周礼,因 

为周礼是以奴隶制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礼仪,坚持周礼就意味着力图挽救周代 

的宗法制度,因而在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但孔子为自圆其说,提出了“务 

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其意为对鬼神应 

尊敬与虔诚地举行祭祀就可以了,不必考虑其它。他还说:“祭如在,祭神 

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论语·八佾》),这表现了孔子重 

人生、重现实世界的思想,祭祀是对祖先的怀念,使人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祭神祭祖是为了活人精神上的需要,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宗教观。 

     孔子的人本主义与敬鬼神而远之的宗教观,吸引人们重视现实社会与人 

生的价值,尽管他承认天与天命,但人只要学习与作到“仁”,便可知天命, 

使儒学脱离了传统的宗教,打破了西周宗教大一统的地位,哲学与政治学开 

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其敬鬼神、重视祭祀礼仪的态度则促使传统宗教向 

礼仪化的方向发展。周代的国家宗教虽然经春秋战国时期对天的信仰发生动 

摇,但并未烟消云散,经儒家的改造,天的观念、敬天祭祖的传统,在中国 

延续了两千余年。此外,孔子对彼岸世界的淡化,使儒学得以长期保持理性 

思考,注意现实社会的治国安邦之道,并抵制迷信与巫术活动,这些观念对 

后世中国的历史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宗教观影响深远。此后,在中国历史上 

从无一种宗教成为国教,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基本上是敬鬼神而远之。 



      (2)孟子内省式的天命观 

     孟子 (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 

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仅低于孔子,号称“亚圣”。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人本主 

义宗教观,和敬鬼神而远之的对宗教的态度,并加以发展。 

     孟子和孔子一样肯定天及天命的存在,天决定国运与人的命运,人不能 

违背天命,“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他认为天是一种永 

恒的规律,但人可以探索和认识。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 

之道也” (《孟子·离娄》)。他还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 

致者,命也” (《孟子·万章上》)。在这里孟子把一切不依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现象称之为天命,具有浓厚的哲学气息,而与传统的天已大为不同。同 

时,在事业上,他更加强调人自身的努力奋斗,他说:“君子创业垂统,为 

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梁惠 

王下》)。此意为天虽然最终决定人的事业的成功,但人不能消极等待,而 

应努力奋斗,把个人应作的事情作园满。此后这一思想便逐渐强化为尽人事、 

听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为对中国知识界影响深远的一种生活哲学。 

     孟子对儒家宗教观的重要发展上提出了内向式的天命观,孔子将天及天 

命观视为一种外在的神秘力量,孟子则主张内省式的天命观,“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孟子主张性善论,即 

人的天性原本是善良的,尽心即人们只要能够探求,扩充自己的善心,就能 

认识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生来即有称为“四端”的美德(仁、义、礼、 

智),人如认识到这些美德不是外在力量强加于人的,而是人们心中所固有 

的,便认识到“天”了。总之,孟子认为人只要发掘与扩大自己内心固有的 

 “善端”,便知自己的善性,也就会知天与天命。这就是说人心即天命,天 

在我心中,人通过心中的内省,便掌握了天命,天与天命在人内心中合而为 


… Page 89…

一,这对天的神秘性有所降低,而主要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既坚持了孔子的 

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又保持了冷静的思考。同时孟子对宗教活动与礼仪亦 

予以肯定,使传统宗教沿着重礼仪化的方向发展。孟子的宗教思想对后世儒 

家的影响很大,他们中的多数持守此道。 



      (3)荀子的神道设教观 

     荀子 (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 

继承了儒家淡化彼岸世界、重视现实社会的人本主义宗教观,并批判地吸收 

了道家的自然无为的天道观,从自然的角度解释天及天命,大力抨击迷信活 

动,具有无神论思想的趋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