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袖。推行秘仪意味着给同盟城邦的农业生产带来福祉;在宗教上增强雅典之 

  地位,在经济上亦可获益。公元前420年,埃琉西斯圣所宣布,不仅雅典人 

  要交纳首产贡品,以敬奉德墨特尔,而且,结盟城市也应以同样的方式送来 

  首批物产……把贡品送往雅典。……议事会要给各城邦发出公告;……献祭 

  要用神圣麦粒制成,同时也要有三个动物作为牺牲,其中祭献的牛的角要彩 

     ② 

  绘 。埃琉西斯密教给雅典人带来如此大的利益,它受到城邦的重视与提倡, 

  就不足为奇了。 



                                7。柏拉图的宗教思想 



       柏拉图 (公元前427年至前348年)是古希腊三大著名哲学家之一,唯 

  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年至前399年)的学生。 

       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与宗教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理念或译 

  为观念、概念,在柏拉图看来,它是现实世界中一切具体与抽象事物的原型, 



① 提洛同盟建立于公元前478 年,是以雅典为首的、为继续抵抗波斯而建立的同盟,因开会地点在提洛岛, 



故名。参加该同盟的城邦达250 个,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城邦有海外利益的城邦。 

② 沃尔特: 《希腊宗教》,第67 页。 


… Page 22…

世界上首先有了“理念”,然后才有具体的事物,例如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 

桌子,而且不断变化,但桌子的理念不会变。正是因为世界上先有了桌子的 

理念,才产生现实世界的各种桌子。 

     理念论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现实的世界,一个理念世界, 

理念世界由各级理念所组成,它是真实的、永恒的,先于现实世界而存在, 

现实的世界仅是理念世界的一个影子、仿制品,因而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美的。例如圆、方、直、德性均各有其理念,而现实世 

界中的圆、方、直、德性均有缺陷,只有理念世界中的圆才是绝对的。具体 

的圆只有向理念的圆靠拢、贴近,才能接近理念的圆,而并不能成为理念的 

圆。他还认为理念世界中有其级别,例如方桌与圆桌是不同的理念,但都归 

属于桌子的理念、桌子的理念高于方桌与圆桌的理念。而家具的理念又高于 

桌子的理念,这样层层上推。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中最高的理念是“善”, 

具有创造一切的属性。由此观之,柏拉图的理念论只不过是把寓于具体事物 

之中的共性或概念,说成是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实体,实际上是哲学式的 

彼岸世界,创造一切的最高级理念“善”只不过是哲学式的最高神。柏拉图 

还主张,人的灵魂在理念世界里是自由和有知的,一旦轮回转世为人,灵魂 

进入肉体的牢笼,他便遗忘了原已知道的一切,所以,人只要回忆即可重新 

获得知识。因此,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彼岸世界)与轮回转世观已将他的哲 

学引向宗教,亦是哲学与宗教相结合的产物。 

     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对原始基督教上帝论、人的罪性 

论等神学思想具有重大的影响。 



                       8。马其顿统治下的希腊宗教 



     按照国家统治形式发展的规律是由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发展为统一的王 

国,而与之相适应的宗教形式将由城邦的国家宗教发展为王国的国家宗教, 

然而古典时代的希腊城邦在政治上始终处于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争霸局 

面。尽管曾出现一些地区性的联盟,也出现过居于领导地位的雅典、斯巴达、 

底比斯等城邦,但始终未完成统一事业,内耗殆尽,终在公元前337年被北 

方来的马其顿人所统治,中经亚历山大帝国及其内争,于公元前276年,安 

提柯王朝 (公元前276至前168年)统治了希腊各城邦。 

     在此期间希腊宗教出现了两种新的动向。第一,王权神化。自亚历山大 

 (公元前336至前323年在位)始,即受东方宗教上影响,被奉为神,王权 

神化。以后的安提柯王朝诸王亦仿效之。但在希腊本土影响不深。因为在马 

其顿统治下,希腊在政治上并未形成统一的王国,各城邦反马其顿的斗争连 

绵不断,王权神化并未真正成为希腊宗教的组成部分,加之希腊各城邦的人 

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传统很深,大多数城邦仍保持传统的多神教信仰。 

     第二,密教的继续流传与发展。在此期间,埃琉西斯密教在希腊地区继 

续流传。而俄耳甫斯教不仅流传至东方,而且出现了“救世观念”。该教崇 

拜之再生神札格列欧斯被认为是少年的狄奥尼索斯,并获“救主”之称,演 

化为救世之神。这一观念很可能是来自东方犹太教的影响。 


… Page 23…

                        三、公元前8—前3世纪 

                             古罗马的多神教 



              1。公元前8—前3世纪古罗马历史与宗教概况 



      (1)历史与宗教 

     本时期包括古罗马历史上的两个阶段:(一)王政时代(公元前8—前6 

世纪)。公元前753年古罗马人在意大利中部拉丁平原的第伯河畔建城,进 

入了军事民主制时期,并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 (二)早期罗马共和国的前 

期(公元前510—前3世纪上半叶)。公元前6世纪中期罗马进入阶级社会, 

于公元前510年建立了罗马共和国,经历了200余年的征伐,于公元前275 

年战胜了周围强敌,统一了意大利,此后,开始向东地中海扩张。 

     古罗马宗教的特色与其历史及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古罗马建城之初,仅 

为意大利中部拉丁人的小城之一,在拉丁人周围,尚有萨宾人等众多民族。 

当其建国时,意大利已有中部的伊达拉里亚人,南部的希腊人建立的高度文 

明与城邦国家。伊达拉里亚人对罗马宗教有直接影响。它不仅是罗马的近邻, 

而且在公元前6世纪曾统治罗马数十年,罗马民间宗教的许多神祇来自伊达 

拉里亚。但希腊高度发展的文明对罗马宗教的影响更大,罗马宗教与希腊宗 

教的共性多于差异,从神话到神祇多方面地接受了希腊影响。 

     但是,罗马并未形成泛罗马的宗教。它以一个城邦小国,经200余年的 

武力征伐,兼并诸城邦,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统一后,并未建立统一的国家, 

仅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进行统治。这一现状反映到宗教上,就是罗马国家宗 

教居于统治地位,其它民族的宗教即民间宗教仍然保留,而且有些神祇亦被 

吸收到罗马宗教中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因此罗马宗教仅具有两个层次, 

居于统治地位的国家宗教,与从王政时期至早期共和国前期的民间宗教并 

存。 



      (2)古罗马宗教的特点 

     由于罗马进入文明时代较希腊晚,故而受到希腊宗教的影响较深,前述 

的古希腊宗教之特点,罗马宗教均程度不同地具备。与古希腊宗教比较,除 

具有其共性外,尚具有以下之特点。 

     ①缺乏独立的神话体系。希腊、罗马宗教均无系统的教义,但作为希腊 

宗教基础的神话丰富多采,瑰丽多姿,而罗马的神话主要是接受并依据希腊 

神话加以改编附会而成的神话故事。其特点主要是与希腊神话人物攀亲,不 

仅诸主神与希腊主神融为一体,甚至把他们传说中的始祖伊尼阿斯亦与希腊 

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相联系,说他是特洛伊一王子与美神维纳斯所生。 

     ②多神教的原始性强于希腊。主要表现为其神祇具有强烈的万物有灵 

论,具体神祇多如牛毛,抽象神发展较晚。例如,罗马主管儿童之神即达43 

个,婴儿与儿童的一举一动均在神的保护之下:婴儿降生有初啼神瓦提坎努 

斯;初语神法布利努斯;初步神 (走第一步路)阿贝娜;司儿童骨骼健壮为 

斯塔塔努斯;司身材挺拔为女神卡尔娜;保护儿童上学之神为伊特达卡,司 

放学回家之神为多米达卡。罗马宗教最初亦无统一的门神,门的守护神有三, 

门板神,门槛神与门环神。甚至认为每一河流、森林、道路、路口均有具体 

之神,男女成年人亦各有自己的保护神。至王政时代末年,始出现对具体之 


… Page 24…

神的抽象概括的过程,在具体森林神之上出现了森林保护神,在三门神之上 

出现了统一的门神。其神的拟人化亦较希腊为晚。公元前5世纪前,主要以 

实物作为神像,战神玛尔斯的形象为长矛,最高神朱庇特为石箭。后在希腊 

的影响下,始出现拟人化的形象。 

     ③罗马宗教的开放性较显著。在从一小邦至统一意大利的过程中,不断 

吸收外来神,初期吸收了萨宾人,伊达拉里亚人的许多神抵。建国后,又大 

量吸收泛希腊神祇,并依奥林匹斯十二主神谱系,建立罗马的十二主神,其 

中绝大多数与希腊主神相等同,仅名称不同而已,如希腊的宙斯即罗马的朱 

庇特,阿芙洛狄蒂即维纳斯。 

     ④罗马祭司的地位略高于希腊的祭司。他们组成不同的祭司团,属国家 

公职人员,虽不直接参与政治,但诸如主管历法,记录火灾,充外交代表, 

占卜等项均由祭司团担任,且这些职务,最初均由贵族担任,随着平民与贵 

族斗争的胜利,平民始能担任部分祭司。 



      (3)本时期罗马宗教的史料 

     古罗马约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始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拉丁文,故本时 

期的文献资料较少,遗存者多为铭文与祷词。但公元前后产生的两部神话, 

对研究本时期的宗教具有参考价值。维吉尔(公元前70—公元19年)的《伊 

尼阿特》全诗共12卷,描写了特洛伊英雄伊尼阿斯的故事,其中叙述了罗马 

祖先源于希腊主神的神话。诗人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18年)的《变形 

记》,全诗共15卷,是罗马神话与传奇之精粹,描述了罗马神话中的创世说, 

由混沌变为秩序的过程,以及各天神变为物态,以谈情说爱的故事。其它古 

罗马作家如普卢塔克的《传记集》等,亦有参考价值。此外大量考古发掘的 

神庙,祭坛,神像等均为研究本时期宗教的重要材料。 



                       2。罗马民间宗教的多神崇拜 



     罗马王政时代的宗教为多神崇拜,伴随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产生了罗马 

国家宗教,但许多民间的多神崇拜依然与之并存。 



      (1)玛纳崇拜与拉尔崇拜 

     玛纳崇拜即祖先崇拜,包括对家族与氏族首长亡灵的崇拜。玛纳意为亡 

灵,家族或氏族之亡灵被视为神,全体成员崇拜之。与此有关的是佩纳特崇 

拜,即家庭守护神之崇拜。佩纳特原意为食品,后演化为抽象的家庭守护神 

和炉灶的守护神,形象为火,各家庭、氏族、部落乃至城邦均有其佩纳特崇 

拜。至共和国时期,演化为全国性的女神维斯塔。玛纳崇拜有家庭、家族、 

氏族不同范围的崇拜,由族长主持,敬拜祖先于家族灶旁。伴随国家的形成, 

一些贵族氏族的玛纳神,成为全体罗马人的主神。玛纳崇拜持续时间相当长, 

直到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皇帝狄奥多西才于392年下令取缔祖先崇拜。 

     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的拉尔(意为精灵)崇拜在罗马亦广为流行。他们 

认为一切事物皆有其精灵,包括人的成长过程,森林、田野、道路、路口、 

航海、征战以及各行各业,均有其保佑,故此崇拜亦极为盛行。精灵崇拜亦 

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国家宗教形成后,有的抽象精灵亦纳入国家 

的主神。 


… Page 25…

      (2)农牧崇拜 

     古罗马人是农牧业为主的民族,所以自王政时代对农牧之神的崇拜即已 

流行于民间,特别是在务农放牧者与平民中,更为兴盛。农牧崇拜在罗马宗 

教中的地位相当重要。罗马国家宗教十二主神中有四位主神均起源于农、牧 

神。如战神玛尔斯最初仅为农牧业守护神和丰产神,每年三月举行庆典;女 

神赛丽斯本身即为谷物丰收之主神;女神维纳斯初为司园艺与葡萄种植之 

神;最高神朱庇特亦与农事有关,曾被奉为葡萄保护神。此外,尚有牧人守 

护神法努斯,初为司森林、田野、牧场和牲畜之神,每年牧草返青之时,牧 

人举行祭仪;司播种之神萨图努斯,每年12月行将播种之际,为其举行祭祀 

盛典。古罗马关于农业的节日亦很多,如四月的播种节,敬奉赛丽斯;四、 

八月纪念朱庇特的葡萄丰收节、八月的收割节等。 



      (3)冥世崇拜 

     罗马人的冥府观与希腊人大致相同。人死后亡灵之乡为冥府,其主宰为 

奥尔库斯,亡灵在此失去人间的乐趣,仅少数“善者”之灵可入“乐土”, 

但无具体之描写。古罗马人认为亡者之灵与肉体始终相伴随,与生者亦有联 

系,故罗马人之墓地多在路旁,以利祭祀。 



                  3。罗马国家宗教的三主神与十二主神 



     罗马宗教之神祇来源不一,其神祇除罗马最古老者之外,多数来自异邦。 

随着罗马之建国、扩张以及统一意大利,不断将外来神吸收入罗马宗教,但 

其最主要的外来神多来自伊达拉里亚人与希腊,如其十二主神有四个来自伊 

达拉里亚,并均与希腊天神相对应。其主神或城邦保护神之数目与神名亦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