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脾胃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14-脾胃论-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 、脏 ,是人之受天外客 
邪。亦有二说∶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络归外热,故以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 
;非止风寒而已,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受邪,各有背上五脏 
以除之。伤寒一说从仲景,中八风者,有风论;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肠 ;中湿者,治在胃 
;中燥者,治在大肠 。此皆六淫客邪有余之病,皆泻在背之腑 。若病久传变,有虚有 
实,各随病之传变,补泻不定,只治在背腑 。 
另有上热下寒。经曰∶阴病在阳,当从阳引阴,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血。若阴中火旺, 
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 
去矣,慎勿独泻其六阳。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只去阴火,只损血络经隧之邪,勿误 
也。 
阳病在阴者,病从阴引阳,是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饮食失节,及劳役形 
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营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是 
五阳之气先绝于外,外者,天也。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忧、恐, 
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当从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扬之 
,以伸元气,故曰从阴引阳。若元气愈不足,治在腹上诸腑之募穴;若传在五脏,为九窍不 
通,随各窍之病,治其各脏之募穴于腹。故曰,五脏不平,乃六腑元气闭塞之所生也。又曰 
∶五脏不和,九窍不通,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曰阳不胜其阴。凡治腹之募,皆为元气 
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若错补四末之 ,错泻四末之余,错泻者,差尤甚矣。按岐伯所 
说,况取穴于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脏六腑之 ,岂有生者乎?兴言及此,寒心彻骨! 
若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穴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 
之言下工,岂可不慎哉。 

卷中
三焦元气衰旺
属性:《黄帝针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中气不 
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 ,补足外踝下留之。 
此三元真气衰惫,皆由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之所致也。加之以喜、怒、悲、忧、恐 
,危亡速矣。 

卷下
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属性:《黄帝针经》云∶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皆属足阳明胃。小肠之穴,在巨虚下廉, 
大肠之穴,在巨虚上廉,此二穴,皆在足阳明胃三里穴下也。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 
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溉灌皮毛,充实腠理。若饮食不节,胃气不及,大肠 
、小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涸竭焉。《内经》云∶耳鸣、耳聋,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此 
胃弱不以滋养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故有此证。然亦止从胃弱而得之,故圣人混言肠 
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谓混言肠胃所生,亦有据乎?予应之曰∶《玉机真脏论》云∶脾不及 
,令人九窍不通,谓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上充皮毛,散入四脏; 
今脾无所禀,不能行气于脏腑,故有此证,此则脾虚九窍不通之谓也。虽言脾虚,亦胃之不 
足所致耳。此不言脾,不言肠胃,而言五脏者又何也?予谓∶此说与上二说无以异也,盖谓 
脾不受胃之禀命,致五脏所主九窍,不能上通天气,皆闭塞不利也,故以五脏言之。此三者 
,止是胃虚所致耳。然亦何止于此,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 
运之气,而百病生焉,岂一端能尽之乎。 

卷下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属性: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 
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又天气、人气、地气,乃三焦之气。分而言之则异 
,其实一也,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 
饮食劳役所伤,自汗小便数,阴火乘土位,清气不生,阳道不行,乃阴血伏火。况阳明 
胃土,右燥左热,故化燥火而津液不能停;且小便与汗,皆亡津液。津液至中宫变化为血也 
。脉者,血之府也,血亡则七神何根据,百脉皆从此中变来也。众之百病,莫大于中风,有汗 
则风邪客之,无汗则阳气固密,腠理闭拒,诸邪不能伤也。 
或曰∶经言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又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又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又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利,肠胃之所生也。请析而解之?答曰 
∶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主静而不动;胃者,阳土也,主动而不息。阳气在于地下, 
乃能生化万物。故五运在上,六气在下。其脾长一尺,掩太仓,太仓者,胃之上口也。脾受 
胃禀,乃能熏蒸腐熟五谷者也。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也,平则万化安,病则万化 
危。五脏之气,上通九窍。五脏禀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六腑者,在天为风、寒、暑 
、湿、燥、火,此无形之气也。胃气和平,荣气上升,始生温热。湿热者,春夏也,行阳 
二十五度。六阳升散之极,下而生阴,阴降则下行为秋冬,行阴道,为寒凉也。胃既受病, 
不能滋养,故六腑之气已绝,致阳道不行,阴火上行。五脏之气,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养 
皮肤血脉筋骨,故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是六腑生气先绝,五脏无所禀受,而气后绝矣。肺 
本收下,又主五气,气绝则下流,与脾土叠于下焦,故曰重强。胃气既病则下溜。经云∶湿 
从下受之,脾为至阴,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窍之源,使不能上通于天,故曰五脏不 
和,则九窍不通。胃者,行清气而上,即地之阳气也,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 
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者也。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 
利。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 
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劳役动作,饮食饥饱,可不慎乎。凡有此病者,虽不变易他疾 
,已损其天年,更加之针灸用药差误,欲不夭枉得乎? 

卷下
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属性:夫脾胃虚,则湿土之气溜于脐下,肾与膀胱受邪。膀胱主寒,肾为阴火,二者俱弱,润 
泽之气不行。大肠者,庚也,燥气也,主津;小肠者,丙也,热气也,主液。此皆属胃,胃 
虚则无所受气而亦虚,津液不濡,睡觉口燥咽干,而皮毛不泽也。甲胆,风也,温也,主生 
化周身之血气;丙小肠,热也,主长养周身之阳气。亦皆禀气于胃,则能浮散也,升发也; 
胃虚则胆及小肠温热生长之气俱不足,伏留于有形血脉之中,为热病,为中风,其为病不可 
胜纪,青、赤、黄、白、黑五腑皆滞。三焦者,乃下焦元气生发之根蒂,为火乘之,是六腑 
之气俱衰也。腑者,腑库之腑,包含五脏及形质之物而藏焉。且六腑之气,外无所主,内有 
所受。感天之风气而生甲胆,感暑气而生丙小肠,感湿化而生戊胃,感燥气而生庚大肠,感 
寒气而生壬膀胱,感天一之气而生三焦,此实父气,无形也。风、寒、暑、湿、燥、火,乃 
温、热、寒、凉之别称也,行阳二十五度,右迁而升浮降沉之化也,其虚也,皆由脾胃之弱 
。 
以五脏论之,心火亢甚,乘其脾土曰热中,脉洪大而烦闷。《难经》云∶脾病,当脐有 
动气,按之牢若痛。动气,筑筑然坚牢,如有积而硬,若似痛也,甚则亦大痛,有是则脾虚 
病也,无则非也。更有一辨,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亏弱也。且心火大盛,左 
迁入于肝木之分,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其脉洪大而弦,时缓,或为眩运战摇,或为麻木不 
仁,此皆风也。脾病,体重即痛,为痛痹,为寒痹,为诸湿痹,为痿软失力,为大疽大痈。 
若以辛热助邪,则为热病,为中风,其变不可胜纪。木旺营运,北越左迁,入地助其肾水, 
水得子助,入脾为痰涎,自入为唾,入肝为泪,入肺为涕,乘肝木而反克脾土明矣。当先于 
阴分补其阳气升腾,行其阳道而走空窍,次加寒水之药降其阴火,黄柏、黄连之类是也。先 
补其阳,后泻其阴,脾胃俱旺而复于中焦之本位,则阴阳气平矣。火曰炎上,水曰润下,今 
言肾主五液,上至头,出于空窍,俱作泣、涕、汗、涎、唾者何也?曰∶病痫者,涎沫出于 
口,冷汗出于身,清涕出于鼻,皆阳跷、阴跷、督、冲四脉之邪上行,肾水不任煎熬,沸腾 
上行为之也。此奇邪为病,不系五行阴阳十二经所拘,当从督、冲、二跷、四穴中奇邪之法 
治之。 
五脏外有所主,内无所受。谓无所受盛,而外主皮毛、血脉、肌肉、筋骨及各空窍是也 
;若胃气一虚,脾无所禀受,则四脏经络皆病。况脾全藉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 
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卷下
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
属性:夫饮食劳役皆自汗,乃足阳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故汗出小便数也。邪之大者,莫若 
中风。风者,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虽然,无虚邪,则风雨寒不能独伤人,必先中虚邪, 
然后贼邪得入矣。至于痿、厥逆,皆由汗出而得之也。且冬阳气伏藏于水土之下,如非常泄 
精,阳气已竭,则春令从何而得,万化俱失所矣。在人则饮食劳役,汗下时出,诸病遂生。 
予所以谆谆如此者,盖亦欲人知所慎也。 

卷下
忽肥忽瘦论
属性:《黄帝针经》云∶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夫气虚不能寒,血虚不能热,血气俱虚,不能 
寒热。而胃虚不能上行,则肺气无所养,故少气;卫气既虚,不能寒也。下行乘肾肝助火为 
毒,则阴分气衰血亏,故寒热少气。血上下行者,足阳明胃之脉衰,则冲脉并阳明之脉,上 
行于阳分,逆行七十二度,脉之火大旺,逆阳明脉中,血上行,其血冲满于上;若火时退伏 
于下,则血下行,故言血上下行,俗谓之忽肥忽瘦者是也。经曰∶热伤气。又曰∶壮火食气 
。故脾胃虚而火胜,则必少气,不能卫护皮毛,通贯上焦之气而短少也。阴分血亏,阳分气 
削,阴阳之分,周身血气俱少,不能寒热,故言寒热也。《灵枢经》云∶上焦开发,宣五谷 
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此则胃气平而上行也。 

卷下
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属性:《阴阳应象论》云∶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然岁以春为首,正,正也;寅,引 
也。少阳之气始于泉下,引阴升而在天地人之上,即天之分,百谷草木皆甲坼于此时也。至 
立夏少阴之火炽于太虚,则草木盛茂,垂枝布菜。乃阳之用,阴之体,此所谓天以阳生阴长 
。经言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在乎升浮也。至秋而太阴之运,初自天而下逐,阴降而彻地, 
则金振燥令,风厉霜飞,品物咸殒,其枝独存,若乎毫毛。至冬则少阴之气复伏于泉下,水 
冰地坼,万类周密。阴之用,阳之体也,此所谓地以阳杀阴藏。经言岁半以后,地气主之, 
在乎降沉也。至于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洌,此则正气之序也。故曰∶履 
端于始,序则不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气也。 
设或阴阳错综,胜复之变,自此而起。万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 
准绳阴阳。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 
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 
也。若夫顺四时之气,起居有时,以避寒暑,饮食有节,及不暴喜怒,以颐神志,常欲四时 
均平,而无偏胜则安。不然,损伤脾胃,真气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 
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于此求之,则知履端之义 
矣。 

卷下
阴阳寿夭论
属性:《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夫阴精所奉者,上奉于阳,谓春 
夏生长之气也;阳精所降者,下降于阴,谓秋冬收藏之气也。且如地之伏阴,其精遇春而 
变动,升腾于上,即曰生发之气;升极而浮,即曰蕃秀之气,此六气右迁于天,乃天之清阳 
也。阳主生,故寿。天之元阳,其精遇秋而退,降坠于下,乃为收敛殒杀之气;降极而沉, 
是为闭藏之气,此五运左迁入地,乃地之浊阴也。阴主杀,故夭。根于外者,名曰气立,气 
止则化绝。根于内者,名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皆不升而降也。地气者,人之脾胃也,脾主 
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 
中出也。故动止饮食,各得其所,必清必净,不令损胃之元气,下乘肾肝,及行秋冬殒杀之 
令,则亦合于天数耳。 

卷下
五脏之气交变论
属性:《五脏别论》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难经》云∶肺主鼻,鼻和则知香臭。洁古云 
∶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天之气,而外利于九窍也。夫三焦之窍开于喉,出 
于鼻。鼻乃肺之窍,此体也;其闻香臭者,用也。心主五臭,舍于鼻。盖九窍之用,皆禀长 
生为近。心,长生于酉,酉者肺,故知臭为心之所用,而闻香臭也。耳者,上通天气,肾之 
窍也,乃肾之体,而为肺之用,盖肺长生于子,子乃肾之舍而肺居其中,而能听音声也。一 
说,声者天之阳,音者天之阴。在地为五律,在人为喉之窍,在口乃三焦之用。肺与心合而 
为言出于口也,此口心之窍开于舌为体,三焦于肺为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