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清朝三百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清朝三百年-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名王名臣列传    
  王是最高爵位,一般赐与皇子。因为世袭的原因,子孙也能享有王爵。此外,清初一些有大功的人也获赐王爵。   
  清初名王,属于皇帝子侄的有太祖次子礼亲王代善、太祖侄郑亲王济尔哈朗、太祖弟庄亲王舒尔哈齐、太祖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太宗十二子阿济格、太宗五子承泽亲王硕塞、太祖孙克勤亲王岳托。晚请名王,属于皇子的有道光帝六子恭亲王奕䜣、道光帝七子醇亲王奕,乾隆帝重孙庆亲王奕劻。因袭爵而为王,有名的,满人有杰书(代善孙,袭封康郡王)、勒尔锦(勒可得浑子,袭父爵)载沣(奕子,袭封醇贤亲王)、载垣(康熙帝13子胤祥5世孙,袭封怡亲王)、端华(济尔哈朗七世孙,袭封郑亲王)。蒙人则有僧格林沁(袭科尔沁郡王爵)。清初汉人有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义王孙可望等。睿亲王、礼亲王、郑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以及克勤、顺承两郡王有世袭罔替之权,被誉为铁帽子王。   
  大臣指高级官员。清朝高级官吏,据严复的统计有2748人。有名的,如顺治朝范文程、洪承畴、陈名夏、冯铨等,康熙朝有鳌拜、索额图、图海、赵勇、赵良栋、张伯行、李光地、施琅、张廷玉、明珠、靳辅、于成龙等,雍正朝有鄂尔泰、李卫、田文镜、隆科多、岳钟琪、年羹尧、张广驷、讷亲、梁诗正等,乾隆朝有傅恒、阿桂、于敏中、梁国治、纪昀、和⒏?蛋病⒑@疾斓龋吻斐欣毡!⒍罾盏潜!⒀钣龃骸⒑榱良龋拦獬胁苷耧蕖⒊ち洹⒘衷蛐臁⒌送㈣濉⒐靥炫唷⒁睹 ㈢啤㈥扔⒌龋谭岬叫呈逼谟卸攀芴铩⑺嗨场⑾蛉佟⒃⒆笞谔摹⑸蜉徼濉⒗詈枵隆⒑忠恚俾弧⒃驮蟆⒐造狻⒘踅跆摹⒍O椤⒎胱硬摹⒃揽取O旅嫣舫銎鹆斯丶饔玫氖肝幻趺剂⒋K鞘嵌喽颉⒎段某獭⒂诔闪⒍醵⒄磐⒂瘛⑻镂木怠⒘衷蛐臁⑺嗨场⑸窳智摺⒃⒗詈枵隆⒆笞谔摹F渌褂幸恍┒郧逋醭跋旖洗蟮拿趺既缭揽锤亲帕⒋脑颍撬堑闹饕录T谑橹卸加辛私樯堋!
多尔衮列传 
  多尔衮像多尔衮对清朝来说是个极重要的关键性人物。他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他不仅战功赫赫,协助皇太极统一了东北蒙古,臣服朝鲜,而且率清军入关,建立了统一全国的清王朝。   
  多尔衮(1612-1650),努尔哈赤十四子,15岁封为贝勒。年轻时经常随皇太极出征或亲自率兵出征,身经百战。天聪二年(1628)出征察哈尔多罗特部,立大功,封墨尔根戴青号(聪明王)。三年九月随皇太极从龙井关(靠近喜峰口)进入明边,与贝勒莽古尔泰等攻下汉儿庄,二十日在接近北京广渠门外击败明援兵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接着又在蓟州歼灭山海关援兵五千。天聪五年(1631)初,后金设六部,多尔衮主持吏部。同年又跟随皇太极围明大凌河,六年五月出征察哈尔,八年五月随皇太极攻明,克保安、取朔州。九年与岳托招抚蒙古察哈尔林丹汗子额哲,获元玉玺。崇德元年进封为睿亲王。皇太极令多尔衮偕同多铎攻打山海关,牵制明兵,协助阿济格掠夺北京附近城镇,使阿济格打了56个胜仗。十二月,多尔衮跟随大军进攻朝鲜,在江华岛俘获朝鲜王妃与其2子,国王李倧投降。三年八月与豪格等分8路大举伐明。从山西到天津,出青山关(喜峰口旁边)回,攻克城池40多座,俘获25万人口,掠得金银无数。五年,皇太极开始做攻打松山、锦州准备。五年多尔衮受命屯田义州,攻克锦州城西九台。六年受命率兵围困锦州,多尔衮因擅自下令让士兵轮流回家,使城里的军民得以自由出入,被皇太极处罚,降为多罗郡王,罚银万两。由济尔哈朗替代他围城。几个月后,皇太极才让他继续围城,将济尔哈朗换下来。   
  说多尔衮是政治家,一是在选择皇太极嗣位者时出现政治危机,他善于改变策略,避免了清廷的分裂,使形势恢复正常,二是他听取范文程的劝告,率兵顺利入关并使清廷建都北京,建立起统治全国的政权。他摄政7年,使清朝统治中国开了个好头。   
  崇德八年(1643)四月,皇太极暴卒。清廷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正黄、镶黄两旗拥护皇太极长子豪格,并得到索尼、鳌拜的支持。多铎、阿济格支持多尔衮。双方争得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多尔衮认识到,自己这方不如对方。他马上改变主意,建议立皇太极九子福临,得到对方同意,避免了清廷的分裂。   
  福临即位,是为世祖,以多尔衮与济尔哈朗辅政。顺治元年春,多尔衮计划率师伐明。四月四日与十五日,清大学士范文程两上“进取中原”之策,特别强调要改变过去入关抢劫、掠夺的做法,要申明纪律,秋毫无犯,要注意安抚百姓和明朝宗室。为了改变八旗兵惯于抄掠的军风,多尔衮给每个士兵发了两个月的粮饷。下令“勿杀无辜,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   
  由于明平西伯吴三桂因其宠妾陈圆圆为李自成部下刘宗敏夺去而大怒,改变投降李自成的主意,转而投降多尔衮,以借其力报复农民军。四月十五日,吴三桂派人向多尔衮乞师,得到承诺。二十一日晚多尔衮领兵到山海关。翌日四月二十二日凌晨,吴三桂到清营拜见多尔衮。当日农民军与吴三桂军大战。农民军与吴三桂激战多时,精力耗得差不多时,多尔衮以精力旺盛的阿济格、多铎两支军突入,农民军大败(详见《入关之战》)。五月多尔衮到达北京,通过为崇祯帝发丧,吸纳了一批明宗室投降人员,如冯铨、龚鼎孽、陈名夏等,免除明三饷,安抚了民心。   
  多尔衮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后,没有让兵马停下。十月十九日他令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统军经山西入陕,征讨大顺军。吴三桂、尚可喜随征。二十五日,他又令多铎统军征讨江南,孔有德、耿仲明随征。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失败后,多尔衮又移师东南和西南,征讨残明政权和与农民军结合的残明抗清力量。在多尔衮去世前,除福建厦门以及川、鄂、桂、滇、黔部分地方还掌握在残明政权与农民起义军手中外,全国已经为清朝所统一。   
  入关后在国政方面,多尔衮利用其摄政王的职权完成了一系列管理国家的基础工程:   
  顺治元年开始以“详译明律,参酌时宜”为方针,于三年完成《大清律集解附例》,使清朝有了第一部全国遵守的成文基本大法。   
  吸收明官为清朝效劳。清廷入关后需要大批政府官员。当时惟一快速有效的途径是吸收明朝官员。多尔衮大胆吸纳明官。“顺治初元,遣官征访遗贤。车轺络绎。吏部详察履历,确核才品,促令来京。……明季故臣,如谢陛、冯诠、党崇雅等,纷纷擢用,中外臣工,启荐除授,得官者,不可胜数。”   
  效法明制,设立职官,并根据清朝自身特点作了必要的改革,使国家机器得以顺利运行。顺治四年还确定了官吏的“四格六法”的考绩办法。嘉庆八年才作修订。   
  恢复科举考试。“顺治元年定以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二月。”顺治二年实际恢复科举考试,这一举措有助于吸纳汉族知识分子,有助于巩固政权。   
  顺治五年准许满汉官民联姻,这个规定有助于消弭民族隔阂。   
  顺治六年,为解决土地不足问题,令各地垦荒,永为己业。   
  多尔衮独裁,顺治四年济尔哈朗被罢辅政,次年因其曾拥立豪格,被降为郡王。五年,幽禁豪格,削爵籍没,死于禁所。   
  多尔衮禁止诸王与政府机关官员来往,以免他们干涉国家事务。   
  多尔衮为维护八旗和满族贵族利益,采取了一系列民族压迫政策:强迫汉人易衣冠,剃发,圈占汉人土地,引起汉人强烈不满,激化了民族矛盾。   
  多尔衮权力迅速上升。顺治元年擢摄政王,次年追赠皇叔父摄政王,三年又尊为皇叔父摄政王。随着地位的上升,他越来越贪图享乐。睿王府本来雄伟辉煌,他不满足,在古北口建避暑城,加派百姓钱粮。   
  多尔衮死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年39岁。第二年正月,顺治追赠他为成义皇帝。一个月后,苏克萨哈等人控告他“谋篡大位”。多尔衮被削爵,财产入官,暴尸示众。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为他平反昭雪。 
范文程列传 
  范文程(1597-1666)在关外尤其是开国时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范文程是辽东沈阳人,字宪斗,号辉岳,明生员。好读书,灵敏沉毅。曾祖范,明正德(1506-1521)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其兄范文寀一道降后金。得知他是明朝名臣之后,努尔哈赤十分器重他。努尔哈赤攻打辽阳、四平、广宁,范文程一直相随。   
  皇太极即位后仍让他跟随左右。天聪三年,跟随皇太极攻打明朝。进入蓟门,攻克遵化。范文程自己率偏师配合作战,进攻潘家口、马兰峪、三屯营、马栏关、大安口。这5处都为他攻克。不久,明师包围大安口,范文程以火器解围。皇太极率兵进攻永平,留范文程守遵化。明军大兵掩至,范文程力战退敌。范文程以此被授予游击世职。   
  五年,后金兵包围大凌河,明别将占据西山顶峰,负险坚守。范文程单骑赴敌垒,晓以厉害,竟然使这支军队投了降。   
  此后范文程数次为后金军事活动献策。   
  崇德元年,后金改文馆为内三院,范文程担任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所管是机密要务。每次范文程被召入宫问计,很晚才能出宫。有时范文程还没来得及吃饭就被召入宫内议事。皇太极让大家推举固山额真(旗主),有人推举范文程,皇太极说:“范章京才能的确能胜此职,但固山额真只管一军之事。我正把他作为我的左右手,你们考虑其他人吧。”   
  顺治帝即位后,范文程隶镶黄旗。   
  不久多尔衮率师伐明。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说:过去伐明,深入后又返回,中原人民一定以为我们没有攻占全国的大志,只是想抢些金帛子女罢了。于是他们与我们不同心。这次伐明,一定要申明纪律,秋毫无犯,把进取中原的打算给他们讲清楚。明官复其职,老百姓复其业,录用贤能,体恤那些孤苦无处投诉的人。这样,黄河以北的土地就是我们的了。   
  崇德八年十一月,李自成攻克西安,顺治元年正月,多尔衮为农民军的声势所震慑,连忙派迟起龙为使者跟农民军联系,提出双方“协谋同力,并取中原”的意见,农民军未予理睬。范文程定调子,将农民军看成敌人,说:清“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当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消息传到东北后,多尔衮立刻召正在盖州汤泉驿养病的范文程商议对策。范文程表示对农民军要征讨,并分析了农民军失败的3个因素:   
  闯寇涂炭中原,戕厥君后,此必讨之。贼也虽拥众百万,横行无惮,其败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缙绅,拷劫财货,士忿矣;掠人赀,淫人妇,火人庐,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破也。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恤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   
  他主张火速入关,直取北京。多尔衮听了范文成这一席话后决定立刻起程。   
  接着范文成提出了两项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止嗜杀,安百姓。   
  好生者天之德也,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国家止欲帝关东则已,若将统一区夏,非乂安百姓不可。   
  第二天,范文程到军营起草晓谕明朝吏民文告,写上他的姓名并注明他的官阶。文告把清军进入关内夺取全国政权说成是“为尔复君父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诛者为闯贼”,并一再表明“师行以律,必不害汝”,要他们见清军时能安下心来并给予支持,共同对付农民军。下面就是要吏民归附的话:“吏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   
  清军占领北京后,范文程提出了一系列开国要则,全部为多尔衮所采纳。例如为崇祯帝发丧,安抚遗民,任用明官,定律令,征求赋税册籍,建议减少赋税等等。   
  清军入关以及建国,多尔衮都是按照范文程的意见行事。一、命令旗兵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民宅,不听命令要处罚。二、吸纳明官。三、为崇祯帝发丧。四、取消明末三饷。   
  为奖赏他的功劳,朝廷赐他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阿思哈尼哈番,爵位名,即“男”),加拖沙喇哈番(拖沙喇哈番为八等爵),赐号巴克什,接着又赏给二等精奇尼哈番(精奇尼哈番为四等爵)。   
  顺治二年南方抗清斗争基本被镇压下去,范文程上疏,说:“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请再行乡、会试,广其登进。”朝廷又接受了他的意见。当年就举行了乡试。   
  顺治八年,多尔衮去世。多尔衮被控告“图谋不轨”,范文程被革职留任。   
  九年范文程遇恩诏,再授世职,赐一等精奇尼哈番,授议政大臣,监修太宗实录。   
  清初,农业生产收入不好,钱粮征收困难,范文程提出了在湖广、江西、山东、陕西、河南等主要产粮区实行屯田的建议,顺治帝赞成。   
  十一年八月,顺治帝加范文程“少保兼太子太保”,范文程以病辞谢。九月,顺治帝封他太傅太师,允许他的退休要求,派人给他画像。   
  康熙五年范文程病逝,终年69岁。康熙帝为其祠题额“元辅高风”。 
于成龙列传 
  于成龙(1617-1684),山西永宁人,字北汉。崇祯年间副贡(副榜录取的贡生)出身。顺治十八年开始任官,先后担任广西罗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