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坟-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代刚被代玲扯住胡须,喊疼道:“玲儿乖,快放开爷爷的胡子,疼死爷爷了。”

  代玲狠狠的拔了代刚一根花白色的胡须这才收手。代刚看着代玲满心欢喜道:“玲儿,你看吴华如何?”

  代玲脸更红了,羞答答的说道:“他,他,他和哥哥们都一样坏,只不过比哥哥他们好看而已。”

  代刚哈哈大笑道:“原来丫头你芳心大动!”

  代玲辩解道:“我才没有!爷爷你胡说!”

  代刚此时把代玲抱在怀中,慢悠悠的说道:“玲儿,此子心思缜密,虽然如今火候尚浅,但是成长起来,成就恐怕会超过他的父亲。爷爷这样也是为你考虑,想为你找一个如意郎君。不想你以后长大去联姻,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如果你对他不满意,爷爷为你另寻他人便是。”

  代玲喃喃道:“玲儿年纪尚小,还不想嫁人。我要多陪陪爷爷。”

  代刚脸上笑起了皱纹道:“玲儿真懂事,那玲儿就多陪陪爷爷,来给爷爷亲一个。”

  别院中传出代刚爽朗的笑声以及代玲清脆银铃般的笑声。

  而吴华离开代府,心中却满是惆怅。和代刚一谈话,不仅知道了当年许多的事情,而最为让吴华不能接受的是自己竟然是李阀留下的一颗棋子。但让吴华无奈的是,自己明知自己是颗棋子,还不得不做一颗称职的棋子。吴华幽幽的叹了口气,回到了将军府。

  吴华此时坐在书房内,整理整理思绪,嘴上叨念道:“本以为代家可以成为制衡毛道之最强的力量,哪知这如意算盘全是落空了。如今怎么样才能让毛道之露出狐狸尾巴呢。唉,难啊。父亲,你怎么不留下点有用的东西。除了《道德经》七篇残篇以及《吴家枪法》,可惜其中一篇已经被毛道之夺去。还有什么东西拿的出手啊。”

  《道德经》乃道家经典,残篇对道家来说更是求之不得,如果让宋国的道士知道残篇在吴华这,指不定做出什么举动呢

  吴华又继续说道:“这《道德经》残篇有什么用,孩儿虽然已经把九九八十一篇《道德经》读完,却依旧没有练成绝世神功,一掌打平一座山头啊。唉,如果那些道士知道这些残篇全在我手上,还不得和我拼命啊。等等,《道德经》残篇。《道德经》残篇!”

  吴华忽然战了起来,走出书房,急忙找到吴伯。

  吴华对吴伯道:“吴伯,立马派人散播消息,《道德经》残篇之一在毛道之手里!”

  吴伯道:“《道德经》残篇!那可是道家毕生所追求的东西!道家听到后毕定会到大唐找毛道之索要,甚至会有贼人想尽办法得到此物,然后去青羊观换的巨大利益!如此一来,毛道之必定是分散精力去管理此事!”

  吴华笑道:“吴伯真是聪明一点便知。”

  吴伯道:“可是这《道德经》残篇已经消失很多年,少爷是如何知道在毛道之手里?”

  吴华很想说是自己送到毛道之手里的。本想让宋道长送到玉鼎真人手里然后换取一个条件,毕竟不是人人都想做掌教,所以青羊观可以满足送还经典者一个条件。可是吴华自知宋道长此行凶险,最后果真死于非命。

  吴华只得道:“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你要知道,一件事本来子虚乌有,说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真的了。”

  吴伯赞同的点点头,然后下去办这件事了。

  几日之后,《道德经》残篇在太师毛道之手里的消息传遍开来。先是大唐境内的道观向长安蜂拥而至,虽然唐人不信神佛,但是依旧有宋国的道士,明国的和尚在大唐境内修建道观和寺庙宣扬各自的思想。长安城内。而且不仅是道士,就连佛教,甚至江湖人士也涌进长安。一切都是为了道家经典《道德经》残篇。

  此时的宋国青羊宫内,青羊宫当今掌教玉鼎真人正在原始天尊像前,与众道友商量大事。

  玉鼎真人道:“如今《道德经》残篇之一相传在大唐太师毛道之手中,不管是真是假,我们青羊宫作为道教的发源地,此事一定要去探查究竟。如若真在毛道之手中,我们定要讨要回青羊宫以供奉。不知哪位道友愿去一趟大唐?”

  众人议论,忽然一个声音道:“我举荐太莲道友!”

  随即有人附和道:“太莲师姐为人谦逊,且与人和善,在青羊观中资历颇深。而且曾去过大唐,是不二人选。”

  玉鼎真人点了点头道:“不知太莲师妹意下如何?”

  此时走出了一位女性道士,面色和蔼,手持拂尘,缓缓道:“既然玉鼎师兄发言,那我就走一趟大唐。不过,我需要带我的徒儿希荷同去。”

  玉鼎真人答道:“希荷天资聪慧,多出去历练历练也是好的。那便与太莲师妹同行,也互相有个照应。”

  太莲真人行了一礼道:“谨遵掌教师兄法旨。”

  玉鼎真人又道:“毛道之乃大唐太师,位高权重,还望师妹劳心,想法说服毛道之。”

  太莲真人答道:“这是自然,请掌教师兄放心。”

  大殿内众道士手掐道印,齐声道:“无量天尊。”

  青羊观一厢房内。太莲真人正在收拾包袱,而一旁便是小道姑李希。

  李希听闻将随师父远去大唐,有些兴奋道:“师父,大唐是什么样子?和宋国一样到处都是道观吗?”

  太莲真人摇了摇头,看了看东方道:“大唐,那里是个没有神佛的地方。”

  
 第八章  此时誓言 '本章字数:2264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13 13:46:25。0'
  长安城内的道士忽然多了起来,原本难得一见的道士,如今在长安城却是越来越多,更有三教九流之辈,武林中人,甚至和尚也比平时多了许多。这自然都是因为《道德经》残篇问世。此时的毛府,却是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毛府外人声繁华,热闹非凡。但毛府依旧大门紧闭。

  这时,毛府的大门忽然咯吱一声打开,然后便钻出一管家模样的人,然后对着人群喊道:“各路豪杰静一静,我家老爷说了,《道德经》残篇确实在他手里,他会在三日后在黄鹤楼举行大典,《道德经》残篇会给予有才华有品德之人。如今还请各位散了吧。”

  说完,管家便回到毛府中再次紧闭大门。于是乎,在毛府门前听到此消息的江湖人士奔走相告。就连寻常百姓都知道三日之后太师毛道之将在黄鹤楼举行大典,将《道德经》残篇给予有才有德之人。

  吴华得知这个消息后自然是感叹毛道之老谋深算。不仅打消了各路人士的惦记,而且威望又上升一大截。吴华没想到毛道之如此之快便想到了对策。不过吴华也不在意,如此盛事,自然要去参和参和。

  不过吴华此时要做的却是前往代府。找代家的掌权人代刚!

  吴华再次到了代刚的别院,却见代刚正在练武。一股惊天的气势让吴华感到有些可怕。代刚手执九环虎刀,刀影翻飞,武的虎虎生威,犹如一只猛虎下山之势不可挡。吴华在一旁看的是惊异连连,果然不愧于代老虎之名。代刚又被称作代老虎,可谓是山中一霸。他手中的九环虎刀便是他的成名之器,因用此刀杀出一片地位,所以又名代老虎。

  代刚慢慢停下手中的九环虎刀,然后长吁了一口气,这才收敛了身上散发的气势,然后笑到:“怎么?肯改变主意了。如果你现在肯娶玲儿,那么我还是愿意帮你。”

  吴华此时自信的笑了笑道:“即使我不娶代玲,先生你也不会置之不理的。”

  代刚颇有兴趣道:“哦?何以见得?”

  吴华回答道:“先生助我的原因有二。第一,如今毛道之想造反,如果代家参与,如果成功,你代家虽然有功,但是毛道之绝对不会让你们代家长久下去,夺得皇位后,代家必然是第一个铲除的目标。”

  代刚问道:“你怎么确定毛道之夺得皇位后就一定要铲除代家呢?”

  吴华回答道:“因为代家是极其不稳定的因素。如果毛道之想安稳的过皇帝生活,你们代家这个不稳定的因素他一定会除而后快。”

  代刚点点头道:“不错,这点你倒是说对了。其实毛道之早就把我们代家看做皇室一边。那第二点呢?”

  吴华道:“第二点,便是代家帮助我对付毛家,然后毛家坐拥造反之名,然后在大唐,恐怕就没有毛家了。那么代家便会一家独大。先生,你说这是不是极大的诱惑?”

  代刚笑了笑道:“你能想到这么多实属不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毛家失败,皇室会让代家一家独大吗?那么他们一定会扶起一股新的势力来制衡代家。而且这股势力,很有可能就是你!”代刚认真的看着吴华。

  “我?”吴华有些惊诧,道:“为何是我?”

  代刚说道:“首先你是军神后裔,有名声在外。其次,你是当今圣上的好友,你可不要告诉我你与当今圣上关系一般。这两点,很有可能毛家衰败后,你就将真正的崛起。而为师可以助你帮助李义铲除毛家,但是为师只有一个条件。”

  吴华道:“倘若真是如此,还请先生讲。”

  代刚叹了口气道:“如果代家今后陨落,还请你不与代家为敌,有力而助之。”

  吴华有些不解道:“先生怎会如此讲?”

  代刚叹了口气道:“毛家与代家唇亡齿寒。如若毛家衰败,那么代家便也离衰亡不远。当今圣上李义,不简单啊。所以为师请求你到时一定要帮代家一把。如果实在不行,还请保住代家的香火。”代刚此时已经用上了请字,像是把代家的命运交给吴华了一般。

  吴华恭敬道:“如果真有那时,学生一定会谨记先生之话。”

  代刚此时看着吴华,然后一字一句的说道:“包括圣旨,你也敢违抗吗!”

  吴华听后一惊,不过随即眼神坚定道:“吴华抗旨也会守住代家的血脉!吴华以父亲军神之名发誓!”

  “好!”代刚听此一言,精神大震,忽然走到兵器架前,拿起一杆梨花长枪,扔到吴华手里道:“让老夫看看你学了你父亲的吴家枪几成!”

  吴华接过梨花长枪,便是一招蛟龙出海,长枪在吴华手中翻飞波涛,就如一条巨龙在云间奔腾。

  代刚看着指点道:“使枪要注意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以点带面,以你自己为中心,把枪当做自己另一支手臂,坐到收发自如,招由心生…………”

  如此,吴华便在代刚的指点下练习吴家枪法,到夜幕降临,吴华发现自己竟然对枪的理解又加深许多,代刚不仅用语言,而且手持诸多类兵器与吴华拆招。使得吴华对吴家枪有了一个深的认识。

  结束练武,吴华抱拳感谢道:“多谢先生教诲,学生受益颇丰。”

  代刚摆了摆手道:“不用多说,你以后无事便来练枪,而且不仅是练枪法,刀剑斧钺这十八般兵器你都要熟用。虽然你父亲创的吴家枪招式精妙,但是难免不碰上意外情况。多学学总是好的。”

  吴华点了点头道:“学生记住了。对了先生,毛道之将在三日之后举行道经大典。”

  代刚道:“这事我知道了,这件事原因还是由你起,这件事你自己去解决吧。到时候把代雷带上,代雷这小子虽然看起来年纪颇大,却也只年长你三岁。而且代雷算是他们四兄弟中见识最广的,到时候和你一起去,总没坏处。”

  吴华答到:“代兄见多识广,与学生同去自然是极好的。那学生告退了,明日再来拜访先生。”

  代刚点了点头,待吴华走后,代刚看着天空中忽然有一颗流星坠落,代刚长叹一口气道:“大限将至了么?咳咳咳……”然后代刚一声闷哼,喉咙顿时一股血腥味传来,代刚拿起石桌上的手帕,鲜血赫然印在手帕之上。

  代刚无奈的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这身体终究是不行了,唉,吴华,在我大限之后,希望你能守住大家的血脉。”

  代刚慢悠悠的走回卧房,身子佝偻,神色憔悴。此时的代刚,是一位真正年事已高的老人。

  
 第九章  城隍风雨 '本章字数:2631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12 09:54:27。0'
  道经大典明日就将举行,到时候《道德经》残篇便会决定其归属。而这两日,吴华都在代府让代刚指点其武艺。吴华也看的出来代刚身体每况愈下,但是代刚并没有说出来,对于代刚来说,说他身体不行便是羞辱,这是军人的尊严。吴华知如此,所以只是悉心接受代刚的教导,十分刻苦。

  吴华从代府出来已经是夜幕降临,想着毛道之安排的道经大典明日将在黄鹤楼举行,吴华不由的想起了城隍观的宋道长,宋道长因吴华而死,吴华并不是害怕人死,而是害怕无辜的人死,而宋道长,便是第一个因吴华而死的无辜人。想到这,吴华突然想去城隍观看看,便骑上快马,朝着城隍观而去。

  宋道长虽然已经归天,但是吴华派有人去打扫照看道观。吴华还记得当初向宋道长保证过的不让神像前香蜡熄灭的约定。

  吴华在马上奔驰,不一会儿便到了城隍观不远处,吴华可以看到城隍观露出的微微烛光,当即扬了一鞭,白马又飞奔而驰。

  白马听到城隍观前,吴华一跃下马,却见你小道姑出门道:“这位善信,不知深夜拜访有何事?”

  吴华有些诧异,怎么会出现一个小道姑,不过随即道:“在下吴华,此道观原是宋道长之观,我乃宋道长之友,不过宋道长不日前已经驾鹤西去。今日在下突发然想起,所以才来看看。不知道姑从何而来?”

  小道姑道:“小道道号希荷。从宋国青羊宫而来,跟随师父太莲真人前来大唐,是为《道德经》残篇而来。”

  吴华点点头道,如今长安城的道士,都是为《道德经》残篇而来,如果说不是,才会让人觉得诧异,吴华自然不会有太过惊讶。

  吴华道:“既然太莲真人与希荷道姑在此。在下便不打扰。这就离去。”

  希荷施了一礼道:“深夜无光,还请吴善信小心。”

  吴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