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理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增长理论-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厌了。我们开始渴望稳定;我们反对实利主义,又恢复到精神至上,等等。因此,社会
态度是时而赞成增长,时而反对增长,社会制度也同样不断变化。然而,这种理论除非
能使态度的变化和制度的变化联系起来,否则就无法说明社会变革的原因。因为制度是
通过各个集团的人的努力发生变化的,通常是因为制度改革对他们有利(包括物质的、
政治的和宗教的),而这种改革遭到其它集团的抵制,因为他们希望保持现状。因此,
对于任何社会变革的理论,都必须从具有不同利害(不一定是物质利害的社会集团的角
度去理解。
    从社会集团的角度来看,周期理论也许是理想主义的,也许是实利主义的。就像我
们刚刚研究过的理论那样,理想主义理论认为,人的信仰是在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之间
摇摆的。
    我们或者赞成改革,或者赞成稳定;或者希望得到自由,或者支持权威;或者关注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或者热情地牵挂着上帝,等等。当时无论哪种信仰占上风,便能站
住脚根;有那种处世哲学的人便会获得权势,体制度是按照他们的思想制定的。然而,
过不多久,人们便开始起来反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人生观失去了在当初确立时所
富有的那种朝气;
    贪污腐化现象开始出现;哲理思想不适应的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出现了对立的学
派,一些个性激烈的人迟早将建立一种得到广大群众支持的“新的”信仰。那时,我们
就会进行一场宗教改革,或者一场政治革命,或者是不管什么形式的改革和革命。这些
理想主义的理论认为,人的行动是受到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的思想所支配——从政治、
宗教或浪漫的角度来说都是这样。这些思想本身如与物质利益不一致,便能引起社会改
革;如果这些思想同物质利益相一致,那么,这些思想在社会改革中是主要的,而这些
思想所吸引的利益则是次要的(例如,是希恃勒吸引了资助者,而不是资助者造就了希
特勒)。
    另一方面,实利主义理论主要是从不断变化的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变革的。
这些理论可能采取两种方针。它们可能认为,开始促使经济加速增长的新经济阶级——
    “新”人——到一定的时候会转而反对进一步改革。它们还可能认为,经济增长会
引起由于这种增长而遭到损失的那些人的反对,因此,这些人到一定的时候会组织起来
限制进一步增长。
    第一种方针可表述如下,当新人取得权势时,他们积极主张“门户开放”。他们支
持竞争、扩大贸易、纵向流动,等等。然而,一旦他们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他们开始关
心保护自己的地位,而不是确保为他人开放门户。过去的自由贸易者现在却鼓吹征收关
税,过去主张进行竞争的人现在却千方百计地实行垄断。过去在社会上一心向上爬的人
现在把他们的子女送到那些只限于某些人可进的学校去上学,试图确保他们拥有进入经
济界的特权。激进派变成了保守派。因此,社会制度开始僵化。此外,经济状况也发生
变化。使新阶级变得富有和拥有权力的那些机会趋向消失;因为技术、需求和供给来源
都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是对一系列刺激的反应,每一个刺激都可能得到不同于上一个
刺激的对待;这个阶级可能无法使自己适应这些接连不断的变化;它可能感到它的财富
受到了威胁,因此可能采取措施来防止发生不利的变化。一个统治阶级之所以渐渐失去
自己的适应能力是因为它受了自己传统的束缚;它总是夸耀使自己掌权的那些箴言和技
术,总是向后看,总是把作为先驱的祖先的做法理想化。因此,当条件发生变化,需要
新的技术时,这个阶级就无法应付,因此成了前进道路上的阻力。当这一阶级刚刚崛起
时,它的新人必须首先向当时正在台上的统治集团进行挑战,然后才能最充分地利用他
们的机会,而现在他们反过来可能变得同过去的统治集团一样,渴望保护自己不受新一
代新人的挑战。
    第二种方针是由于经济加速增长而受害的那些人的行为产生的。首先,有些人所掌
握的技能只适应于老的技术或需求,他们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条件。有些手艺人建立了
工会保护自己,他们对学徒或增添新手施加种种限制,坚持严格划分哪些是只有他们才
可以做的工作。还有一些小店主对大规模零售业的发展感到愤慨;因此他们为了保护自
己而联合起来对制造商施加压力,或者到处游说要通过法律来控制联号商店。还有许多
各种不同的集团受到变革的影响,其中有许多集团组成协会和施加压力,以制止或减缓
使他们深受其害的变革进程。因为我们每个人作为生产者都有可能受到变革的影响,所
以经济增长所招致的敌人同所吸引的朋友一样多。当社会制度建立不久、并显示出具有
提供商品的能力时,人们对它热情支持。但是,随着持不同政见者人数的增多,统治阶
级再也得不到被统治者的忠诚。社会出现分裂,出现一场新的权力之争。在斗争过程中,
统治阶级往往对自己失去信心,并放弃它形成时所依据的原则,为了保护将受到变革损
害的那些人的利益而设置障碍。于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就减慢下来。
    毫无疑问,这些事情都可能发生。同样,我们不能说这些事情必然会发生。如果存
在着周期,由于我们无法完全解释清楚的原因,这个周期在某一些社会中比在另一些社
会中完成得更为迅速。如果我们问:为什么“A”社会能如此长期地保持着自由,而“B”
社会却如此轻易地丧失了自由,我们常常不得不作出这样的解释:“这些人不那么走极
端”,或者说“这些人政治意识比较强”,等等。但是,如果“A”社会能比“B”社会
坚持的时间长的话,它也许能无限期地坚持下去,从经验教训中懂得存在着哪些隐患。
也许这种“无限期”的差限太长;但是,不管怎样,我们显然无法预言这种周期将有多
长或多短,如果制度变革的时间推迟得太久,那么,经济增长可能由于不是由制度变革
拿本身所引起的许多原因中的这个或那个原因加速或减慢。总之,制度有可能以有利于
经济增长或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对往事的一种反作用,也
可能不是。如果它是对往事的一种反作用,可能会很早出现,也可能拖延很久。关于变
化的方向,我们所能说的大概就是这些了。

 
序章



  促使经济增长的近因是:努力节约、知识积累和资本积累。在前两章中,我们从价
值以及从制度两个方面对努力节约进行了论述,价值大的节约看来是值得履行的,制度
既能鼓励努力节约也能使这种努力不起作用。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知识的积累和应用,
下一章将论述资本的积累。在序言中,我们业已着重说明,这三个因素所以分开论述仅
仅是为了分析的方便;这三者是同样重要的,是相互依存的。
    经济的增长既取决于有关事物和生物的技术知识,也取决于有关人和人际关系的社
会知识。前者往往在这个范围内加以强调,而后者也是同样重要的,因为增长取决于学
习如何管理大规模组织或创建有利于努力节约的制度之类的事情,就像增长取决于培育
新的种籽或学习如何修建更大的水坝一样。
    本章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论述知识积累的过程;第二部分论述知识
在生产上的应用;第三部分论述培训。这样划分也仅仅是为了分析起来方便一点。知识
的积累和应用是相互促进的,有一方面落后,另一方面也必然落后。
 
第一节 知识的增长



  知识的增长是因为人生来就有求知和喜好实验的本能。
    人的求知欲使得他要探询事物的究竟,因为这些事物引起他的注意,虽然它们与他
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无直接关系。正在实施的实际任务和他们提出来寻求解决的种种问题,
也大大刺激了他要求进行实验的愿望。
    因为每一代人都要靠其先辈遗留下来的知识,有助于知识积累的最重要的发明就是
文字的发明。在文字发明之前,每一代人只能把头脑中能够记忆的事情传下来——如果
我们拿在有一个特别指定的历史学家阶层的原始社会中文盲历史学者留传下来的多少历
史,同文明社会留传下来的历史的数量相比——例如比较一下19世纪的这两种历史——
我们就能发现口传下来头脑能记忆的东西是多么微不足道。甚至更为重要的是文字艺术
在描述抽象概念时的差异。譬如,数学的进步要是没有文字是不可能的(许多未开化的
社会甚至没有词汇来描述十二以上的数字),而在其他每个研究领域,目不识丁的人的
知识必定停留在抽象的最初阶段。
    使知识增长率出现各种差别的第二个发明是科学方法的发明。这确实是哲学家们的
功绩。逻辑和玄学的发明起源于古希腊,但是直到近两千年以后,文艺复兴重新打开这
些研究领域时才得到发展。从那时起,知识的增长率比之以前出现过的任何增长率都是
非常高的。
    因此,人们在考虑知识增长时必须区别三个时代,即文明前时代,有文字而无科学
方法的时代和科学方法的时代。同样,我们还必须根据社会是否开化和社会的文化与哲
学是否具有科学观点来区别各个社会。
    关于适合知识增长的条件的论述,有很大一部分涉及第二阶段的社会——开化而处
于科学前的社会。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国家在这个阶段的进步比另外一些国家的进
步要快,或者在同一个国家里,某几个世纪的进步比其它世纪的进步快。关于处于开化
前阶段的国家,也可提出类似的问题,虽然我们对这类问题不提得很深,因为开化前的
各族人民的技术成就没有那样大的差异(他们发明)同样的工具、农业、熔炼和其他技
术工艺,主要差别是他们是否使用轮子,是否有本事用石头造房子),也还因为实证太
少。在开化而处于科学前的社会,差别比较大,实证也比较多。不过,要回答问题同样
不容易,由于它们对我们时代的实际问题没有什么影响(现在各个国家都可分享科学革
命的成果),我们在这类问题上将不花费大量的时间。

    (一)科学前的社会

    广义地说,科学前社会,在识字人中知识增长率似乎取决于他们的哲学态度和他们
的阶级结构。
    知识的增长要求具有推理、提问、实验的头脑。这一态度也许在一定的环境中得到
最好的发扬,但是什么样的环境最有利,我们只能猜测了,我们不能希望在这一问题上
得出靠得住的结论。在宗教信仰具有竞争性的国家,就是说有多种宗教信仰可供公民自
由选择的国家,善于探索的头脑也许比在宗教是专制和垄断的国家更加活跃。同样,在
政治和经济权力分得很散和自由行使的国家,爱问根究底的头脑将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这对于社会制度领域内的自由思索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经常遇到多种多样经历
的环境中,头脑也会保持和发展询问的习惯;在游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城镇而不是在乡村
中,头脑以不同的方式保持和发展询问的习惯;
    在从事对外贸易经常得知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办事方式的社会中,或者在拥有各种各
样资源,提供各种各样职业,从而产生不同世界观的地区也是这样。知识通过各种文化
的交流而大大增长起来,所以我们应预计到地理位置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还有一种
长期的模式:据说一个年轻的怀有抱负的民族善于实验,然而随着它顺利成长起来,它
会墨守陈规,会为它的过去、它的种族、它的宗教和它的制度感到自豪,并对自由探索
的美德失去信念。我们并不知道科学前的社会发展探索头脑的条件是什么,而且我们现
在要找出这些条件同样是不可能的。
    阶级结构对知识增长的影响也具有同样的情况。在这方面,人们根据他们认为新的
工序是由上层阶级发明和应用的,还是由农民和工匠发明的,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至于
上层阶级,有人认为科学的进步依靠有闲阶级的存在,他们有时间从理论进行思考并进
行实验,但这种见解是值得怀疑的,其部分原因是在这样的社会中,在农活做完以后,
几乎人人都有半年的闲暇时间,另一部分原因是在这种技术水平上,进步来自人们在干
活过程中进行的观察和实验,而不是来自理论上的思考。也还有人认为,奴隶社会上层
阶级对采用节约劳力的装置感兴趣的可能性不如自由社会的上层阶级大,但是我们已经
提出(第三章第四节(二)),这个论点在商业奴隶社会是不成立的。至于农民和工匠
的态度,看来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取决于允许他们保留多少劳动成果。如果地主和王公贵
族不管他们生产多少产品,除了留下糊口部分之外,肯定会把他们的劳动果实统统拿走,
那么他们就没有什么积极性从事发明或采用增加生产的办法了。这大概是在那种社会中
影响技术进步的最大的一个社会因素了,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人们对工作的态度或许比
有闲之士进行理论上推测重要得多。另一个“阶级”因素在这类社会中也许是重要的,
那就是知识受垄断到什么程度。虽然我们称这些社会为开化社会,但事实上仅有一小部
分人是有文化的,主要是僧侣、行政官员和商人。在许多社会中,有文化的人都小心翼
翼地保守他们的秘密。没有文化的人也组成了行会,不让他们的手艺外传。如果知识成
了少数人的秘密,知识就不会迅速增长了。
    不管可能出于什么原因,各个社会赋予学者的地位,以及学者受尊敬和爱戴的程度
大不相同——例如,考虑一下学者在中国或文艺复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