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文 第三十八章 购买陈家大宅(1)

    过了十五,农村人的年就过完了,天气即将转暖,路上已经有三三两两荷锄的农人去地里忙乎。陈长庚又开始准备栽树,海叔和长命也套着牛车跟着去地里。

    去年试着移栽了几棵野桃树,这一年长得更好,口感味道也没有变化。茵茵决定把那山沟里的都移出来,她还要用剪下的枝条进行扦插育苗,争取能做出更多的罐头。

    陈长庚从村里找来几个男的,帮忙挖树坑,鲁妈和鸭蛋在厨房做饭,桂枝也跑前跑后地帮忙,茵茵也想插手,三个女人死活不让。

    “小姐,你看书,看看还有什么挣钱的法子,那比蒸馍做菜要紧多了。”鸭蛋吃力地使劲揉着面,鬓角都有汗水渗出,鲁妈一边把揉好的放进面盆里,一边对茵茵说话。她是唯一不识字的,对茵茵的崇拜,是那种最原始最彻底的。

    “就是,小姐。我们能忙得过来。再说,厨房那么小,她俩在里面,都已经转不过来了。”桂枝快言快语地说,她把菜板放在外面的小饭桌上,正切着咸菜。

    “小黑,回来!”小黑闻到厨房的饭味儿,颠颠地往过跑,听茵茵喝止,它身子一顿,摇着尾巴回到茵茵脚下。这狗极灵性,非常好驯,就是嘴巴刁地很,闻不到荤腥味儿的东西,它根本就不吃。茵茵让陈长庚找了好些骨头,在碾子上碾碎,掺了些面粉,揉成小粒,蒸熟晒干,作为狗粮。

    茵茵回到住室,她要做个近期的规划,把能创收的项目全列出来,看看一年的时间里,什么时候忙,什么时候闲一些。再说,现在收入高了,往那个方向投资也重要,她不能当个只知道以数钱为乐的土财主,茵茵想了半天,还是觉得,应该在镇上开个铺子。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多,都由王成辉销售不好,对他倚靠太重,他说不定什么时候不高兴,卡住脖子,茵茵就会很难受的。王成辉不知足,茵茵把罐头的价格调高了一百文,他后来见茵茵时,脸儿就变成皮笑肉不笑的了,茵茵心里很不舒服。一年下来,他光从茵茵这里最少也能赚两百两银子。镇上和他一样的门面,一年有三五十两银子的进项,掌柜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吃过饭,茵茵让桂枝把长富叫进来。陈长富和鸭蛋正值新婚,两人好得蜜里调油,年前王成辉店里太忙,他婚后第三天就去镇上,过了十五那边闲了,长富这才请了几天假,住在了南落,早上,他跟着哥哥去地里栽树了。

    “长富,你到镇上也一年了,有什么想法没有?”

    “咳咳,东家你想知道哪方面的?”长富清了一下嗓子,他见茵茵的时候少,还是有点紧张,茵茵让他坐下说话,他也只坐了个椅子边。

    “生意方面的。”

    “东家我说什么话不妥当,你要么骂我,要么不理会,千万别生气,好吗?”陈长富先为自己铺后路。

    “说吧。”茵茵觉得,他没有一年前朴实了。

    “我觉得,东家应该在镇上有个铺子。”长富看了茵茵一眼,茵茵遮着面纱,他那样,也就是个习惯吧,“镇上,经常有西省的商人过来,咱们家的东西摆那儿,说不定就有人要货,我们不用操很多心,价格也好谈。”长富想让茵茵知道王成辉给的价格偏低,但他不敢直接说,茵茵见他的心还是向着这边,嘴角就微微翘了一下。咱家,不错,他使用这个词,看来这个人还是可靠的。

    “那,你看,咱们是在镇上租一个门面呢,还是买一个?”

    “看东家的意思了。如果你想尽快开起来,就先租。不容易买到的。如果东家嫌租别人的麻烦,那就得等。”

    “嗯,那你给留意着,或租或买都行。先租,有合适的,就买下来。”茵茵想尽快着手此事,一年让王成辉赚去的银子都可以买个铺子了。

    “东家,镇外一家宅子要卖呢,房子是很有点年头,但很大,要价五百两银子,镇上买得起的嫌不好,几个想要的买不起,你看看,你要不?”

    “怎么回事,你说说。”

    “镇子以前叫陈塘镇的,河水改道,才叫了渡口镇。陈家后来人丁不旺,最后就只有一个小姐,嫁给了外县的一个秀才,那秀才考中当了官儿,搬家到京城了,现在陈小姐也有六十多岁,回不来了,子孙也没人愿意回这乡下。据说陈小姐三十多还没儿子,是祖坟不利于子孙繁茂,当时就都迁走了。这宅子一直由个老仆守着,几年前就要卖掉的,镇上人都知道。”长富一边思索,一边把他知道的,尽量详细地给茵茵说。

    “宅子怎么样?”

    “就是房子显得挺旧,宅子很大,有三四进院子。陈家宅子外面的路,就通往渡口。有人想买几间房当门面,陈家人不答应,拆开卖,一是嫌麻烦,二是价钱就贱了。”

    “她那房子,怎么没盖间铺子呢?”

    “那条路也是这几年,渡口扩大才有的,这两年走的人才多了些,远没有另一条通正街的热闹。”

    “渡口到镇上,几条路?”

    “两条,这条人少。但这条路近,坐车、推车的人喜欢那条宽阔平整的,挑夫驼队,就喜欢这个了。”

    “嗯,你不要栽树了,过去接洽一下,问问什么时候,我能去看看。”不亲自查看,光听说,很不够。

    “好的。我马上去。”茵茵见陈长富穿的是娶媳妇那天穿的衣服,就问他:“鸭蛋没给你缝一件新衣?”

    陈长富脸一红,摇摇头。

    “去吧。”茵茵摆手,这个鸭蛋该说说了。

    五百两银子,去年收入的还不够,再加上去年还存了几千斤粮食,添置了一些农具,又修房和购买院子,还花了几十两银子,就差更多了。想到那房子还要进行改造,又是一笔钱要出去,茵茵沉吟起来,思索着若是看上房子,是现在购买,还是过段时间,等杏子成熟后再说。茵茵开始在纸上一项一项地列出收支,

    陈长富走地满头大汗,家里人都吃过饭时,赶了回来,鲁妈她们已经把厨房收拾好了,见他会来,赶紧将小灶台的火升起来,准备给他下挂面。

    “我给东家说一声就过来。”长富还是习惯叫茵茵东家。

    桂枝跑着进了主院,给茵茵通报去了。

    “赶紧做饭,先给你叔叔到杯水呀。”茵茵见长富这么拼,有点过意不去。桂枝叫了长富进来,给他端杯茶水,还按茵茵的意思,端上一盘炸的油饼。鲁妈和桂枝现在,不仅给茵茵加菜,还给她做了一些零食,这油饼就是早上刚炸的,尽管是很简单的面食,也常让茵茵觉得感动。

    “先吃点垫一垫。”茵茵让长富坐下,把油饼推到他面前,见陈长富不动手,她佯怒道:“我还有好多事儿指望你办呢,这是想饿坏了,不跟我干活是不是?”

    陈长富一愣,紧接着就笑了,露出雪白的牙齿,茵茵终于知道鸭蛋为何这么钟情于他了,这笑脸实在灿烂,都快赶上苏君青了。

    陈长富抓起一个油饼,三口两口就下了肚,试了试茶水不烫,也是端起来一饮而尽,他接过桂枝送上的布巾,擦了手脸,这才开口说道:“那位陈家小姐的小儿子最近到西省游历,路过时会到老宅来,打前站的仆人带来消息,说只要一下付清银子,他们可以再让出二十两来。”

    陈长富又把桂枝端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看来他急着赶路,实在是渴了。

    “不要着急,你先吃饭去吧,估计鲁妈把面下出来了。”茵茵语带关切。

    “东家,我再说一句,那边,说你今明两天,随时可以去看,那个看门的老仆专门留在宅子里等你。”

    “哦,好,我知道了。”茵茵知道他为何着急了,他这么赶回来,就是为了茵茵下午就可以去看看。

    陈长富退出去,茵茵派桂枝通知陈长庚,让他把牛车备好,下午,她就去镇上看房子。

正文 第三十九章 购买陈家大宅(2)

    唉,亲们喜不喜欢我这样写?有意见提一提啊,喜欢投投票吧。

    (鞠躬感谢五十六朵花的粉红票!!鞠躬感谢yy738155的平安符!!!)

    ##########

    陈家大院坐北朝南,孤零零地矗立在镇外,远远望去,高大巍峨,黑压压占了一大片地方,随着牛车吱吱扭扭地一步步走近,荒凉的景象渐渐进入茵茵的眼里。

    房檐、墙头上,站立着经过了一冬天风霜雨雪的荒草,在春寒料峭里,凄然地抖动。大门上油漆斑驳,门口几株泡桐,尚未发芽,粗狂的枝桠,无助地伸展着,除了大门口,其他地方,也全被破败的荒草簇拥,看到这种景象,茵茵心里也是一凉,这也能要五百两银子?

    长富停了牛车,上前敲门,大门沉重地呀呀着,就像一个喘息不已的老人,动作迟滞缓慢,茵茵以为会出来一个发须俱白的老者,没想到,她看到一个和长命差不多大的年轻人,那年轻人也不问长富要做什么,神态还有点倨傲的样子,淡淡地说:“陈伯让我替他一会儿,你们进来吧。”

    长富把牛车栓在大门口的石狮子上,跟着那年轻人,茵茵带着鸭蛋,走在他们后面。

    年轻人也不介绍自己是做什么的,沉默地走在前面,茵茵、长富和鸭蛋跟着他,一走进去,他们立刻惊讶地睁大了眼。

    院里和外面完全不一样,青砖铺就的大院,清扫地干干净净,一根荒草也没有,房子很旧,油漆剥落,但雕梁画栋的原貌,依然处处透出奢华和雍容,就像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老人,年纪虽老,气势不减。房子的墙壁,都是用石头砌到一人高,上面才是砖,所以虽经历多年风霜,也没有多少风化,门窗都是很厚实的木料,只有油漆剥落了,木板依然完好。

    外院大概占地一亩的样子,南边,是佣人住的倒座房,一排六间,内大门两旁,也建有过厅,茵茵她们跟着进到内院,一个很奢华大气、四周带抄手游廊的四合院进入眼帘,尤其是正对内大门的正屋,高大轩敞,庄严肃穆,正屋门口,有一株树木,树干有几分像藤类,让人弯成一个拱门状,茵茵认不出是什么树。进到正屋,这房子中间是个客厅,两边各有一个住室,茵茵推开西边这个房间,里面空荡荡的,很大,显得很空。她看见对面墙上还有一个房门,就走过去推开,住室外还有一间书房,看来这是男主人居住的了。

    从最东边的穿廊过去,是后院儿,一排后罩房,应该也是仆人居住的,最西边,大概是马厩一类。

    年轻仆人见茵茵她们看完了,伸手做了个请出的姿势,还是他在前面先行,茵茵她们后面跟着,来的内大门旁边的过厅。

    过厅里摆着一张八仙桌,一对官帽椅,擦拭地挺洁净的。

    “您请坐,陈伯很快就来。”仆人说着很标准的京话,茵茵大概久违这样的声音,觉得很好听。

    年轻仆人刚端上茶来,过厅的大门就打开了,一个须发俱白的老者,走了进来,茵茵看他年纪虽大,但面色红润,脚步一点也不迟滞,知道他身体状态应该不错。

    “临时有点小事,慢待贵客了。”老人对茵茵行礼。

    茵茵起身还礼:“老人家不必客气。”

    “看过房子了?”

    “嗯!”

    “这房子还是老老爷致仕回乡时建的,也有七八十年了,你看这建的多结实,几十年来发了四五次山洪,甚至那年河水改道,这一大片都淹了,陈塘村的房子,除了这院儿,一间都不见了,这房子却没有丝毫的损坏,真是好啊。”

    茵茵示意老人坐下,他摇摇头,表示还是站着说话。他从怀里掏出几张纸,交给茵茵,原来他们早就写好了转让的字据,茵茵仔细看了看,觉得很是合理,就点头说道:“就照你们字据上所写,我三天后,就是正月二十三,先交一百两定金,在二月二十日前,把剩余的四百两付清。”

    “那你记着,来时带上中间担保的人,最好是这镇子上的,我们也会请一个中间人。过了正月二十三,你不来,我就不等侯了。”

    茵茵点头,说好二十三辰初见面,她带着长富和鸭蛋离开。

    陈长富和鸭蛋见茵茵这么快就做了决定,很诧异,但这房子看着确实好,也能理解茵茵冲动的心情。和来时一样,长富赶着牛车,茵茵和鸭蛋坐在后面。

    “长富你知道陈家大院旁边,为何不种庄稼呢?”

    “那里是原来的陈塘村,水冲了之后,只有上面一层沙子,下面尽是些砖瓦石子,收拾起来太麻烦,夏天雨水多的话,陈家宅子西边都是水。东边没有水,但是泛碱很厉害,庄稼苗这么细细的,收的还不如种子多。”

    “那这地是谁的?”

    “无主。陈塘村当年的人,死的死,逃的逃,这些也不知谁的。”

    “哦!,哎,从镇子中间过去。”来时,陈长富为了赶时间,从镇子南边绕过来的。

    “是!呔!呔!(让牲口左拐,嚄,是右拐)”陈长富赶着牛车进镇子。

    渡口镇不大,镇中还显得很繁华的,店铺一间挨着一间。这时已快到打烊时间,各家店铺都没什么顾客,街上行人到不算少,有些挑担买卖的,还存着最后一线希望,在那里偶尔吆喝一声,卖饭的摊贩显得很忙碌,风箱扯得咚啪咚啪的,锅碗瓢盆也碰得脆响。

    “这就是成辉哥的铺子。”长富指给茵茵和鸭蛋看,是一间很小很不起眼的店面,里面还没上灯,看不到人影。

    “这镇子西边的铺子都比东边的新。”茵茵说道。

    “嗯,西边好些都是这些年才盖的。尤其是去年盖得最多。有人从小路上来,就从西边进镇子呢。”

    “河就在西边,大路怎么从南边过来呢?”鸭蛋很奇怪。

    “县城在南边,以前渡口就在县城那边,河水改道,慢慢移过来了。”长富给鸭蛋解释,牛车继续前行,拐弯向南,长富继续刚才的话题:“这条路就通往县城。”

    “那咱们去县城,比渡口镇近了?”

    “嗯。咱们去县城要三十里,渡口四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