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科技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科技史-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强的抗菌性。因此他们认为百浪多息能在体内降解,释出氨苯磺胺,而产 

生治病效果。以后的实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 

     随着人们对磺胺类药物的认识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科学家发 

现磺胺是抑菌作用的基本结构,它具有广谱抗菌效能,于是以磺胺为母体合 

成了许多衍生物新药,如1937年英国制出了“磺胺呲啶”,1939年美国制 

出了“磺胺噻唑”,1941年又制出了“磺胺嘧啶”等等。于是人们在新的合 

成药物中发现了磺胺类这个大家族。由于磺胺药物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因 

而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各国都进行大量生产。  1935 

     年—1944年可以说是磺胺类药物的兴盛时期。特别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磺胺药物的生产达到最高峰,年产量高达4500吨。磺胺类药的合 

成与广泛应用使当时许多细菌性感染,如肺炎、脑膜炎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治 

疗,这无疑是人类医药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成就。 

     从六○六的诞生到磺胺药物的大量生产,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 

断总结经验的结果,也是不断地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生动体现。 

     ③抗生素的合成。抗生素指微生物产生的物质经高度稀释后对其它微生 

物所产生的对抗作用。抗生素的利用古已有之。在中国古代就有用豆腐上的 

霉菌治疗疮、痈的记载。在欧美等地亦有用发霉的面包治疗溃疡和脓疮的土 

方妙法。但真正搞清霉菌治病的机理,并开始人工制取各种抗生素用于医疗 

事业,则是从弗莱明(1849—1945)开始的。 

     弗莱明是世界著名的英国医学科学家。他最早发现了青霉素,即配尼西 

林,从而揭开了世界医药发展史的新篇章。 

     1928年,弗莱明将在英国圣玛丽医院进行葡萄球菌 (化脓菌)的研究。 

偶然一天,弗莱明发现葡萄球菌培养皿中有一种新奇的现象:在培养皿中出 

现了一些青色霉菌。凡与青色霉菌接触的地方,葡萄球菌都被杀死了,恰好 

形成了一个空圈。实验后发现,这种青色霉菌的培养液稀释500倍仍有很强 

的杀菌能力。在此之前,他曾发现了一种能杀死细菌的物质——“溶菌酶” 

 (实际上也是一种抗生素)。因此弗莱明断定这种物质是普通面包菌(氯色 

霉菌)的产物,并将其命名为“青霉素”。弗莱明这一研究成果写成论文, 


… Page 72…

作了如实的报道。遗憾的是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弗莱明未能将青霉素提取 

出来,而这一重要成果当时也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暂时受到埋没和冷落。 

     随着磺胺药物的广泛使用,有的细菌对其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因此需要 

更为有效的抗菌药更新换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急需大量的抗感染药投 

入使用。在这种情势下,人们又想到了弗莱明有重大意义的发现。 

     1939年,病理学家英藉奥地利人弗洛利(1896—1968)和德国出生的英 

国化学家钱恩(1906—1968)在弗莱明的支持和许多科学家的配合下开始了 

分离、提取青霉素的工作。工夫不负有心人,弗洛利和钱恩历经艰辛,终于 

从大量培养物中分离、提取出一小匙青霉素,为淡黄色粉末状物质。经稀释 

后实验,对多种细菌都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为了找到提高产量的方法以实现 

工业化生产,1941年,弗洛利前往美国,他到处寻找青霉素菌种,终于在垃 

圾堆一个腐烂的甜爪上找到了理想的青霉素菌种,此后青霉素的培养和提取 

技术不断得到改进,青霉素的产量也随之得到大量增加。 

     青霉素的发现和成功使用,极大地引发了人们对抗生素进一步研究的兴 

趣,因而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寻找抗生素新 

药的高潮,同时迎来了合成法制药的新时代。从此许多肆虐人类的细菌都被 

青霉素所降服,以往令人无可奈何的疾病,诸如肺炎、胸膜炎、白喉、梅毒 

等,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自青霉素之后,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数 

百种抗生素陆续研制成功。 

     由于弗莱明、弗洛利、钱恩在青霉素研制工作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45 

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④维生素的合成。磺胺药物的合成与大量生产,使医学进入了化学疗法 

的新阶段。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和大规模制取为抑制细菌感染,延长人的寿命 

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某些微量物质对人 

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这种特殊的营养成分就是维生素(又称维他命)。 

维生素的种类多达几十种,20世纪以来它们先后被发现和分离出来,但人工 

合成维生素主要是在30年代实现的。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认识到有些疾病,如夜盲症、坏血病、脚气病、糙 

皮病、佝偻病等都与微量物质的缺乏有关。各国的生物化学家采用不同的方 

法分离出这种微量物质,1920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德鲁蒙德提出了维生素这一 

概念。随之根据得到的先后及其作用命名了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 

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后来又根据维生素的不同性质,将它们 

区别为水溶性(如B族、C族)和脂溶性 (如A、D、E、K等)两大类。 

    维生素有的可从植物中提取,有的可从动物的乳液和肝脏中分离得到, 

但要作为医药使用,就必须实现工业化生产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维生素的 

人工合成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生物合成方法,二是化学合成方法。第一个 

人工合成的维生素是维生素C。1933年,以木糖为原料合成维生素C取得成 

功。同年,维生素A也用合成法制得。  1935年,维生素B2;1938年,维 


… Page 73…

生素E;1939年,维生素K陆续实现人工合成,只有维生素D实现人工合成 

较晚(1951年)。因此20世纪30年代是维生素人工合成取得辉煌成果的时 

期。 


… Page 74…

                       六、核能的开发和利用 



    早在1905年,爱因斯坦在创立狭义相对论时就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 



           2 

关系式E=MC,从理论上预言了物质内部蕴涵着极大的能量,预示了核能利 

用的可能性。然而,直到1938年,人们发现了重核裂变现象后,才打开了 

核能库的大门,开始了核能开发和利用的新时代,而重核裂变现象的研究还 

得追溯至中子和慢中子效应的发现。 



                    1.中子和慢中子效应的发现 



    19世纪20世纪之交,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 

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又发现自然界中的一些重元素如镭、铀等可以自发放 

出射线而蜕变为其他元素,这些重元素发出的射线有α射线、β射线和γ射 

线,而α粒子是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氦核,β射线和γ射线,则分别是带负 

电的电子流和中性光子流。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想,轻元素不能象重元素那 

样产生自发蜕变,如果施加强的外力作用,例如用重元素释放出的高能粒子 

进行轰击,轻元素能否发生被动蜕变呢? 

    1919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镭放射出来的α粒子做“炮弹”去轰击氮 

原子核。检测发现,氮原子核受轰击后,衰变为氧,并释放出带一个单位正 

电荷的质子。实验可用以下的公式来表示: 

    4                       14                           17                      1 

    He           →+        N              O              +         H 

    2                           7                        8                       1 

    卢瑟福的实验第一次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利用人为的方法把一种元素转 

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由于这个实验是一个吸收能量的变化过程,人们便没有 

将其与核能开发的可能性联系在一起。1921年至1924年,卢瑟福用实验证 

明了,有十几种轻元素在α粒子的轰击下都可以象氮元素那样发生人工衰 

变,放出质子,同时转变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下一个元素。于是人们认为,质 

子应该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那么,原子核全部由质子构成吗?进一步的分 

析推翻了这种可能性。从氦原子看,其中有两个电子,要保持电中性,原子 

中必有两个质子,如果氦核全部由质子构成,其质量应等于2个质子的质量, 

而实际上,氦核的质量是单个质子的4倍。 

    1920年,卢瑟福预言,原子核内部可能存在质量与质子相同的中性粒 

子,他认为这种粒子能“很容易地打入到原子核内,或者和原子核结合起来, 

或者在它的强大场内蜕变”。卢瑟福设计了一些实验,试图验证中子的存在, 

但没有成功。12年之后,他的预言得到了证实。 

    1932年1月,伊伦·约里奥—居里(1892—1956)和她的丈夫约里奥— 

居里 (1900—1958)用钋源放射出的α粒子轰击铍时发现,铍蜕变时产生一 


… Page 75…

种穿透本领很强的不带电粒子流。他们未曾注意到卢瑟福关于“中子”的预 

言,而认为这种中性粒子流是光子。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1891—1974) 

是卢瑟福的学生,自然透彻了解其老师“存在中子”的思想。当他得知约里 

奥—居里夫妇的实验结果时更猜想,铍蜕变时放出的中性粒子可能就是中 

子。他立即利用放射源钋发射的α粒子来轰击铍金属,对铍放射出的中性粒 

子进行鉴别后发现,这种中性粒子具有静止质量,而且速度也比光速小。因 

此,查德威克确定,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的中性粒子流不是光子流,而是 

卢瑟福所预言的中子流。 

     1932年2月,查德威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发现中子的札 

记。后来的实验证明,正如许多轻元素人工蜕变时均放出质子一样,许多元 

素受到外来作用都会放出这种中性粒子。人们因此确认了,原子核是由质子 

和中子组成的。中子的发现不仅对于人们认识核结构有重要意义,而且更重 

要的是它送来了打开核能库大门的钥匙。不过,当时人们并未认识到中子的 

发现在这一方面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1932年,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两个青年人瓦尔顿和考克罗夫特在卢瑟 

福的指导下,设计了一架巨型机器,被称为“当代炼金术”,采用几百万伏 

电压来加速质子,并用高速质子来轰击金属元素锂,结果一个动能为30万 

电子伏的质子被锂俘获后,形成一个原子量是8的不稳定的原子,它很快又 

分裂为两个原子量为4的氦原子并各拥有约860万电子伏的动能: 

     7             1                 8             4                  4 

     Li  →+ N →BeHe  +                           He 

     3             1                 4             2                  2 

     反应后多出的1690万电子伏能量应该是贮存于核中的能量所提供的。 

卢瑟福在皇家学会上报告了实验结果,这是直接用人工方法加速质子而未利 

用放射性元素所实现的核反应,不少人乐观地预感到原子能时代即将到来 

了。 

     但是,由于当时从人工核反应中得到的能量只相当于实验所消耗能量的 

一个零头,还由于真正实现核能的开发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存在许 

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因此,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如卢瑟福、玻尔等,对核能利 

用的估计都是很悲观的。1933年9月,卢瑟福在不列颠协会的演说中说:“一 

般说来,我们不能指望通过这种途径来取得能量,这种生产能的方法是极端 

可怜的,效率也是极低的。把原子嬗变看成是一种动力来源,只不过是纸上 

谈兵而已”。他还断言,人类永远也无法利用原子中的能量。 

     卢瑟福对核能开发的这种错误估计被认为是“他的一帆风顺的科学生涯 

中走错了几乎是仅有的一步”。1936年,玻尔也认为:“我们关于核反应的 

知识越广,离原子能可用于人类需要的时间越远”。这种悲观的估计在核裂 

变现象发现前是很难免的。 

     1934年1月,约里奥—居里夫妇利用钋源放射出来的α粒子去轰击铝。 


… Page 76…

他们发现,铝靶受轰击后有质子和少量的中子发射,停止用α粒子轰击后, 

发射还能持续几分钟,放出的是β射线。原来,铝核与α粒子结合后,变成 

一种原子序数为15的新原子核,是天然状态下不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磷: 

     27                4             30                1 

     Al  +→ HeP  +                   n 

     13                2             15                0 

     这种很不稳定的同位素,继续发射出电子进行β衰变,最后变成稳定元 

素硅。他们还用α粒子轰击硼和镁,得到放射性同位素氮和放射性同位素 

硅。1934年1月,约里奥—居里夫妇公布了用α粒子轰击轻元素,产生人工 

放射性元素的实验结果。放射性元素可由人工产生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约 

里奥—居里夫妇也因此获得1935年化学诺贝尔奖。 

     人工产生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开辟了一个新的实验研究领域,人们对寻找 

更多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是,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