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金匮要略浅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98-金匮要略浅注-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上冲之咳而属于肝也。又有先吐血。后咳嗽者。吐血则足厥阴肝脏内伤。而手厥阴心 
包亦虚。致心包之火。上克肺金。心包主血脉。血脉虚。夜则发热。日则咳嗽。甚则日 
夜皆热皆咳。此为虚劳咳嗽。先伤其血。后伤其气。阴阳并竭。血气皆亏。服滋阴之药 
则相宜。服温补之药则不宜。如是之咳。百无一生。此咳之属于心包也。又手太阴属肺 
金。天也。足太阴属脾土。地也。在运气则土生金。在脏腑则地天交。今脾土内虚。土 
不胜水。致痰涎上涌。先脾病。而地气不升。因而肺病。为天气不降。咳必兼喘。此咳 
之属于脾与肺也。又胃为水谷之海。气属阳明。足阳明主胃。手阳明主大肠。阳明之上。 
燥气治之。其气下行。今阳明之气。不从下行。或过于燥而火炎。或失其燥而停饮。 
咳出黄痰。胃燥热也。痰饮内积。胃虚寒也。此为肠胃之咳。咳虽不愈。不即殒躯。治 
宜消痰散饮。此咳之属于胃也。夫痰聚于胃。必从咳出。故咳论云。聚胃关肺。使不知 
咳嗽之原。而但以清肺清痰疏风利气为治。适害己也。外有伤风咳嗽初起。便服清散药。 
不能取效者。此 
为虚伤风也。最忌寒凉发散。投剂得宜。可以渐愈。又有冬时肾气不足。水不生木。致 
肝气内虚。洞涕不收。鼻窍不利。亦为虚伤风。亦忌发散。投剂得宜。至春天和冻解。 
洞涕始收。鼻窍始利。咳嗽大略。其义如是。得其意而引伸之。其庶几乎。 又云、咳嗽 
俗名曰呛。连嗽不已。谓之顿呛。顿呛者、一气连呛二三十声。少则十数声。呛则头倾 
胸曲。甚则手足拘挛。痰从口出。涕泣相随。从膺胸而下。应于少腹。大人患此。如同 
哮喘。小儿患此。谓之时行顿呛。不服药至一个月亦愈。所以然者。周身八万四千毛窍。 
太阳膀胱之气应之。以合于肺。毛窍之内。即有络脉之血。胞中血海之血应之。以合 
于肝。若毛窍受寒。致胞血凝涩。其血不能澹渗于皮毛络脉之间。气不煦而血不濡。则 
患顿呛。至一月。则胞中之血一周环复。故一月可愈。若一月不愈。必至两月。不与之 
药。亦不丧身。若人过爱其子。频频服药。医者但治其气。不治其血。但理其肺。不理 
其肝。顿呛未已。又增他痛。或寒凉过多。而呕吐不食。或攻下过多。而腹满泻泄。或表 
散过多。而浮肿喘急。不应死而死者。不可胜计矣。 
x苓甘五味加姜辛夏杏大黄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二两)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 半夏 杏仁(各半升) 大黄(三 
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水停心下。当知其先后之分。何以为)先渴(水能格火。火独行而上烁喉舌。则为 
渴。可于未呕之前。追溯其为水停心下。何以为)后呕。(渴必多饮。饮多上逆则必呕。 
可于既渴之后。实指其)为水停心下。此属 
饮家。(医者不管其已过之渴。只据其现下之呕而治之。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此于咳嗽后。忽又言及水饮。以水饮为咳嗽之根。故言之不厌其复也。 
x小半夏加茯苓汤方x(见上) 

卷五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属性:厥阴(为风木之脏。中见少阳相火。若风郁火燔。)之为病。(脏燥求救于水。则 
为)消渴。(消渴者。水入不足以制火。而反为火所消也。又须旁参他证。方知其为真 
厥阴之病。其)气上冲心。心中疼热。(火生于木。肝气通于心也。胃受木克。而求救 
于食。则)饥(然既受克而致虚。虚未回。则虽饥)而(仍)不饮食。(即强)食(之。 
)则(随肝气上冲而作)吐。(此 
厥阴消渴证外兼见之证也。虽内经有云。二阳 
结。谓之消。二阳。阳明也。阳明之消。得下则止。而此属之厥阴。)下之不肯止。 
此节与伤寒论厥阴首条。末句二句三字不同。其义迥别。盖以消证后人有上消中消 
下消之分。而其病源总属厥阴。夫厥阴风木。中见少阳相火。风郁火燔。则病消渴。内 
经亦有风消二字。消必兼风言之。亦即此意。且上消系太阴者。心热移肺也。中消系阳 
明者。火燔土燥也。下消系少阴者。水虚不能制火实。火虚不能化水也。时医俱不言及 
厥阴。而不知风胜则干。火从木出。消证不外乎此。师故于开宗处。指出总纲。次节言 
寸口脉。即心营肺卫之部位也。厥阴横之为病。则太阴受之。言趺阳脉。阳明之部位也。 
厥阴纵之为病。则阳明受之。三节言男子消渴。男子两字。是指房劳伤肾而言。厥阴病。 
乘其所生。则足太阴受之。以厥阴为主。分看合看互看。头头是道。师未出方。然无 
不可于乌梅丸、及伤寒中各条悟 
出对证之方。 
寸口脉浮而迟。浮(不因表。)即(气不敛而)为虚。迟(不因寒。)即(营不充而) 
为劳。(气既不敛而)虚则卫(行脉外之)气不足。(营既不充而)劳则营(行脉中之 
)气(亦)竭。(心营肺卫。膈消之治法可悟也。然营者水谷之精气。卫者水谷之悍气。 
虚而且迟。水谷之气。不上充而内郁。则胃热矣。此上消中消。可分而可合之旨。更 
诊其)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经所谓热气蒸胸中是也。)数即(为气盛。气有 
余。便是火。火盛则)消谷而大坚。(坚则不能消水。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也。 
且夫)气(之)盛(即火之盛也。火热本足消水也。水入本足救渴也。今胃中坚燥。全 
不受水之浸润。转从火热之势。急奔膀胱。)则溲数。溲数则坚。(愈数愈坚。愈坚愈 
数。)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此以寸口诊营卫。而上消之证含于其中。趺阳诊阳明。而中消之证详而不漏。然二 
证实相因而起也。师未出方。今补拟其略。大抵上消证。心火亢盛。移热于肺。为膈消 
者。用竹叶石膏汤去半夏加栝蒌根之类。或不去半夏。喻嘉言最得其秘。心火不足。移 
寒于肺。为肺消者。用炙甘草汤。或柴胡桂姜汤加人参五味子麦门冬之类。中消证。责 
在二阳。以人参白虎汤送下脾约丸颇妙。然亦须随证变通。不可胶柱也。 
(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水消于上。名上消。食谷多而大便坚者。食消于中。名中消。 
饮水少而小便反多者。水消于下。名下消。上中二消属热。惟下消寒热兼之。以肾为水 
火之脏也。)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中无火化可知。以)肾 
气丸主之。(从阴中温养其阳。使肾阴摄水。则不直趋下源。肾气上蒸。则能生化津液。 
何消渴之有耶。) 
此提出男子两字。是指房劳伤肾。为下消立法。而以肾气丸为主治也。尤在泾谓水 
液属阴。非气不至。气虽属阳。中实含水。水与气未尝相离也。肾气丸内有桂附。所 
以斡旋肾中颓坠之气。而使上行心肺之分。不然则滋阴润燥之品。同于饮水无济。但益 
下趋之势而已。驯至有降无升。饮一溲二。久而小便 
不臭。反作甘气。此肾败而土气下泄也。更有浮在溺面如脂者。此肾败而精不禁也。 
皆为不治。赵养葵谓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惟以六八味。专主水火津液之源而救之。 
然亦在治之于早。而大剂以进。或全料。或半料。加人参两许。煮汁。一日夜服尽为妙。 
此后人近理之言。亦可取以并参也。 
x肾气丸方x(见妇人杂病) 
(更有似消渴而非真消渴者。姑附之以备参考。若病发于表。为)脉浮。(水 
停于中。为)小便不利。(因表邪不去。而发)微热。(因停水不能化。而为)消渴。 
(此与真消渴悬殊。治者)宜利小便发汗。(以)五苓散主之。 
此言外邪内水之渴。与真消渴不同也。 
x五苓散方x(见痰饮) 
(热)渴欲饮水。(饮过多。热虽消而水不行。以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 
(此因渴而生出呕病。更与真消渴证无涉。亦以)五苓散主之。 
此言因渴而生呕。更与真消渴不同也。 
(太阳病应发汗。而以水 之。外寒制其内热。以致)渴欲饮水不止者。(非味 
咸质燥。不能渗散其水气。以)文蛤散主之。(此更与真消渴证相隔霄壤也。) 
此言外寒制其内热而为渴。又与真消渴不同也。 
x文蛤散方x 
文蛤(五两) 
上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淋之为病。小便(短而频数。尿出)如粟。(米)状。(病在下焦。及肝则)小 
腹弦急。(及肾则)痛引脐中。 
此言淋证之病状也。后人有石淋砂淋血淋气淋膏淋之分。此则统言之也。 
(淋病为下焦之热。而下焦则大于中焦。趺阳者。胃也。)趺阳脉数。胃中有热。 
即消谷引饮。大便必坚。小便则数。(数而无度。茎中不痛。是热气燔烁。消渴之渐 
也。频数而短。茎中作痛。是热气下注。淋病之根也。) 
此言淋病由于胃热下注。与消渴异流而同源也。师篇中凡复言叠叙之证。皆有深意。 
淋家(热结在下。)不可发汗。(若)发汗则(阴液重伤。水府告匮。热逼于下。必小) 
便(出)血。 
此言淋家不可发汗也。 
(膀胱为通身之水道。今)小便不利者。(为膀胱之气不化。便知其)有(停而不 
行之)水气。(设令不渴。则病止在于膀胱也。)其人若渴。(是中焦土弱。津液不能 
布散于上。而转输于下。且上焦有热而干涸。其气化不达于州都也。以)栝蒌瞿麦丸主 
之。 
此言小便不利。求之膀胱。然膀胱之所以能出者。气化也。气之所以化者。不在膀 
胱而在肾。故清上焦之热。补中焦之虚。行下焦之水。各药中加附子一味。振作肾气。 
以为诸药之先锋。方后自注腹中温三字。为大眼目。即肾气丸之变方也。 
x栝蒌瞿麦丸方x 
薯蓣(三两) 茯苓(三两) 栝蒌根(二两) 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 
利腹中温为知。 
(若无水气而渴。止是)小便不利。(其证不杂。其方亦不必求深。审系湿热。) 
蒲灰散主之。(若系血分。即用)滑石白鱼散。(若欲驱除阴分之水湿。)茯苓戎盐汤 
并主之。 
此为小便不利。并出三方。听人之随证择用也。 
x蒲灰散方x 
蒲灰(半分) 滑石(二分)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x滑石白鱼散方x 
滑石 乱发(烧) 白鱼(各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x茯苓戎盐汤方x 
茯苓(半斤) 白术(三两) 戎盐(弹丸大一枚) 
上三味。先将茯苓白术煎成。入戎盐再煎。分温三服。 
(虽然。治病之道。循其所当然者。更当求其所以然。淋证小便不利。病在水也。 
然金为水母。肺热则涸其源。胃为燥土。胃热则塞其流。今)渴欲饮水。口干燥者。 
(肺胃热盛也。治求其本。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肺胃热伤之方治也。 
x白虎加人参汤方x(见 病) 
(且胃热为脉浮。为热。为渴。为小便不利。与太阳之五苓证不同。阳明之)脉 
(大而)浮(肌肉上蒸蒸)发热。渴(则)欲饮(冷)水。小便(因热盛液干而)不利 
者。(与太阳五苓证。发汗利水。两解其表里者迥别。故不用五苓散。而以)猪苓汤主 
之。 
此因脉浮发热小便不利二句。与五苓节文同。故又分别其为猪苓汤之方治。盖二证 
二汤。毫厘千里。学人不可不细心研究。 
x猪苓汤方x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卷六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属性: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此言肤肿病。内经概言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 
足颈肿。腹乃大。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而不分别为言。然而 
病因不同。则治法迥异。师故立五名以为大纲。而脉证标本变化之微。详悉于下。 
风水(之脉证奈何。)其脉自浮。(浮为风。故)外证骨节疼痛。(风尚在表。故) 
恶风。皮水(之脉证奈何。水行皮间。内合肺气。故)其脉亦浮。外证 肿。按之没指。 
(其邪既去经而在皮间。既去经故)不恶风。(在皮间故)其腹(外实中空)如鼓。 
(肿在皮外。而未及肠脏。故)不渴。当发其汗。(俾皮间之水从汗解。) 正水(之 
脉证奈何。三阴结。而非风结。故)其脉沉(水属阴。故其脉)迟。(三阴结而下焦阴 
气不复与胸中之阳相调。水气格阳在上。故其)外证自喘。(喘为此证之眼目。至于 
目窠如蚕两胫肿腹大。与石水证相同者。不必言也。)石水(之脉证奈何。水聚于下而 
不行。故)其脉自沉。(水在下而未伤中气。中未虚冷。故但沉而不迟。病专在下。而 
不及于上。故其)外证(少)腹满。(而)不喘。(不喘为此证眼目。与正水所同等证。 
亦不必言也。) 黄汗(之脉证奈何。水邪内郁。故)其脉沉迟。(心受邪郁。故 
)身发热。(热伤在上。故)胸满。(阳部之邪从阳。故)四肢头面肿。久不愈。( 
则邪气侵阴。荣气不通。)必致痈脓。 
此于五条分晰其脉证也。 
(试详风水之证。而别其相似之病。)脉浮而洪。浮则为风。(风者。天之气也。) 
洪则为气。(气者。人之气也。是皆失其和者也。)风气相搏。(若)风强(于气。) 
则(气从风而浸淫 
肌肤。而)为瘾疹。身体为痒。痒者(藉瘙而稍疏浅。)为泄风。久(则生虫。)为痂 
癞。(若)气强(于风。)则(风从气而鼓涌水液。而)为水。(水成则肿胀喘满。) 
难以俯仰。(若)风气(并强。两)相(维)系。(而水液从之。以致)身体洪(大而) 
肿。(盖风为虚邪。自汗恶风。乃其的证。今因)汗出乃愈。恶风则(邪之属)虚。( 
无有疑议。故直指之曰。)此为风水。(彼夫)不恶风者。(表无风也。)小便通利。 
(非风水之相搏也。)上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