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元前11世纪,迁徙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建立了犹太王国,开始了奴隶 

制社会的历史。约公元前935年王国分裂,南部仍为犹太王国,北部为以色 

列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人征服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 

征服亚述,灭犹太王国。新巴比伦把犹太人的贵族、工匠和一部分贫民掳到 

巴比伦,强迫他们做苦役,即所谓“巴比伦之囚”。从此犹太国不复存在, 

犹太人和以色列人并称为同一民族。但是,由他们创立的犹太教对后来的基 

督教与伊斯兰教产生和发展起了重大影响,在宗教史上占着极重要的地位。 

     被押到巴比伦去的犹太人,一方面过着当牛作马的亡国奴的生活,绝望 

中又希望得到解救;另一方面巴比伦人的神界观念又影响了他们原有的神界 

学说,特别是新巴比伦人的马尔都克神的至高至尊地位更会使以色列犹太人 

重新设置自己的宗教观念。 

     纵观以色列犹太人的宗教即犹太教的发展轨迹,大体为:亚伯兰时期基 

本上是主神教,摩西时期是一神教,到新巴比伦时,宗教观念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耶和华神变成了宇宙神,即“天地间唯一的最高神”、天国与人间的“上 

帝”;二是上帝要派遣弥赛亚(即救世主)来拯救犹太人,复兴犹太国(后 

来基督教中的弥赛亚指拯救灵魂,而不是“复国救主”的意思)。因此,新 

巴比伦时期的犹太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色列犹太人寻求摆脱苦难的呼 

声。 



      (2)犹太教主要经典、节日和礼仪 

     犹太教的主要经典是《希伯来圣经》。基督教诞生以后把它作为《圣经》 

中的一部分,即《旧约圣经》。“约”指上帝耶和华与人订的“契约”。犹 

太教和基督教认为人与上帝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作为立约的一方即人遵 

守规定,另一方即上帝就会降福于人。因为上帝先同犹太人亚伯兰、摩西订 


… Page 61…

过契约,所以基督教把这叫作《旧约圣经》。 

      《希伯来圣经》,一说是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之间的作品;一 

说除《摩西五经》和《先知书》以外,其余各卷是公元前9世纪至前2世纪 

中叶陆续成典的。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考证,大体说来这部著作体现了从 

以色列人出走埃及到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罗马帝国依次统治犹太人的 

历史和宗教信仰,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上不同祭司手中编纂整理而成的文献。 

      《希伯来圣经》(指《旧约圣经》)共39卷,929章(篇)。有《创世 

纪》,讲宇宙和人类起源;《出埃及记》,讲犹太人出走埃及国的经历;《利 

末记》,讲摩西在西奈半岛同反叛者的斗争;《民数记》,讲犹太人在西奈 

沙漠和迦南地区的生活;《申命记》,讲摩西所规定的律法。以上五卷为“摩 

西五经”,称为正经,它是《希伯来圣经》的主体部分。其中,“摩西十诫” 

 (亦“上帝十诫”)成文最早,见于《出埃及记》,有的说该故事发生在公 

元前15世纪,有的说是公元前13世纪,成文于公元前7世纪以前。它既是 

古以色列人的法律,又是他们的基本宗教思想,由此奠定了统一的犹太教神 

学体系。它规定了除耶和华外“不可拜别的神”,“不单单敬拜耶和华的, 

必须处死”,以及节日和戒律。《摩西五经》是在这基础上经过不同历史时 

期逐渐形成的。在“五经”之外,还有“先知书”和“圣录”,各又分为若 

干卷,或记上帝的“默示”,或记先知、圣者们的言行,例来研究者对故事 

发生的时代和成文的时间说法不一,大体是“先知书”是在以色列人成为“巴 

比伦之囚”时期整理的,“圣录”是在以后整理的。 

     犹太教的主要节日有: 

     逾越节:为纪念耶和华上帝佑助犹太人胜利逃出埃及,在犹太教历尼散 

月(公历3~4月间)14日举行,庆祝7~8天。住棚节:为纪念犹太人在西 

奈沙漠住帐篷的艰苦岁月经耶和华的指点渡过难关,每年犹太人教历提市黎 

月(公历9~10月间)15日举行,庆祝7至9天。五旬节:为庆祝农作物的 

收获节日,每年开镰收割小麦之日起,连续7周庆收获,又称七七节。除上 

述三大节日外还有许多,如安息日:每周第7天。说耶和华上帝创造世界万 

物时用了6天时间,第7天休息了,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也不要工作,专事敬 

拜上帝;安息年:6年种田,修理葡萄园,第7年不可耕作,让土地休息。 

上述每种节日都向上帝献供品,如宰杀公羊羔、烧烤羔羊肉、吃苦菜和无酵 

饼等方式向耶和华上帝献祭,表忠心,而犹太人在神面前要尽情欢乐,尽情 

吃喝。 

     犹太教的礼仪有: 

     割礼:用刀割损诞生第8天的男孩生殖器阴茎包皮,表示向耶和华立约, 

不受割礼的男人要从犹太教中开除。祈祷:平常念“巴比伦之囚”的哀歌(《诗 

篇》第137篇),在节日里念从巴比伦回到耶路撒冷后对耶和华赞歌 (《诗 

篇》第126篇),平时每天早晨、下午和晚上祈祷,节日到特定地方祈祷。 

食物禁忌:不许吃分蹄不反刍(指猪)和反刍不分蹄(指兔)、无鳞无鳍(指 

鱼的一种)和地上爬行(指蛇、壁虎等)的动物,因为它们都是不洁之物。 

献祭的目的在于向神赎罪或求平安,可用规定动物进行血祭,也可以用农作 

物产品进行素祭,献祭人必须把手按在祭物上面 (动物指头上),表示自己 

的罪恶转嫁给祭物身上,一部分祭物烧掉,另一部分留下作为祭餐吃掉。犹 

太教的礼仪较多,还有婚礼、丧礼,不一一例举。 


… Page 62…

                       7。波斯帝国的琐罗亚斯德教 



      (1)琐罗亚斯德教的产生 

     波斯帝国是中亚伊朗高原的国家,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就有人类居 

住。从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马其顿人征服波斯,是波斯帝国的宗教, 

即琐罗亚斯德教。公元前9世纪居住在札格罗斯山地区的米底人社会内部产 

生了阶级,并在公元前7世纪末形成国家,征服伊朗各氏族部落,同新巴比 

伦一起打垮了曾统治过他们的亚述帝国。这时,伊朗各部落的宗教崇拜中没 

有偶像,没有寺庙,但各部落都有祭坛,信仰战神的威力,以一柄铁剑表示 

战神。在居鲁士消灭米底后,他的继任者冈比西斯(公元前529—523年)以 

武力统一伊朗,出兵征服埃及和西亚诸国,建立横跨亚非的波斯大帝国,在 

这个时候,宗教信仰上出现了主宰宇宙的天神,即最高神阿胡拉·马兹达。 

继冈比西斯之后的大流士王把自己的一切行为都说成是秉承神的意旨,并把 

琐罗亚斯德教奉为国教。 

     琐罗亚斯德宗教的创始人是琐罗亚斯德,该教以他得名。“琐罗亚斯德” 

在古波斯语中又为查拉图斯特拉 (希腊语就是这样称呼的),意为“像老骆 

驼那样的男子”、“骆驼的驾驭者”。关于他的生卒年代不详,一说为公元 

前6世纪早期的人。根据传说琐罗亚斯德诞生于波斯西北部米底亚区的一个 

名叫斯比泰玛骑士家庭,早年从事祭司职业,20岁弃家过隐遁生活;30岁创 

建琐罗亚斯德教,但信教者不多;42岁得到大夏国王的支持,该国宰相之女 

嫁他为妻,在王族大臣的纷纷加入下,琐罗亚斯德教兴旺起来;他晚年在同 

 “异教徒”的斗争中和一批祭司一起被杀,活了77岁。此种说法不可全信, 

可能是后人编排出来的。但从波斯古经《阿吠斯塔》的内容来看,其教义可 

能源于伊朗高原原始社会后期,因为该教的一位主神即阿胡拉·马兹达是同 

火的崇拜、太阳神和阿姆河女神联系在一起的,它可能发源于中亚细亚南部, 

以后传到伊朗各地。由此推断,琐罗亚斯德可能是该宗教派别的最后完成者, 

而并非始于他。 



      (2)教义与经典 

     琐罗亚斯德教全然不同于埃及、西亚诸国、地中海沿岸诸国的宗教。它 

的基本内容是:有两尊善恶相对立的最高神,属二元主神多神论宗教。其一 

是阿胡拉·马兹达神,属善,绝不作恶,代表火、光明、清净和生;其二是 

阿里曼,属恶,绝不作善,代表黑暗、恶浊、不净、破坏和死。人在善恶两 

种的争执中有自由选择决定自己命运的意念与权力。但是,该宗教虽然认为 

人有选择权,可是人死后善神阿胡拉·玛兹达将对所有死者审判,根据死者 

生前的言行通过“裁判之桥”把善者送上天堂,让恶者到地狱受苦。并且, 

善恶二神通常是势均力敌,当世界末日来临时阿胡拉·玛兹达就打败了恶神 

阿里曼,这时正直的人就会享福,坏人被判入地狱受大火焚烧。在世界末日 

前夕,会出现一位救世主神,他会把一切工作作好,只等善神阿胡拉·玛兹 

达最终胜利。因此,它要求人们忠诚、正直、至爱互助、从善避恶,欢迎弃 

暗投明,其道德箴言是“善思、善行、善言”。由此,又有人认为该教属于 

主神多神教。 

     琐罗德亚斯的经典是波斯古经《阿吠斯塔》,是公元前4世纪阿契美尼 

德王朝末期编辑成的,其内容可以上溯到公元前6世纪以前久远的年代。该 


… Page 63…

书在希腊亚历山大入侵波斯时被焚,仅存一卷,后来公元3至7世纪又重新 

编纂,用东波斯语写作,现存《阿吠斯塔》就是这时的版本。该经典共21 

卷,主要记叙琐罗亚斯德的生涯和教诲,是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全书可分 

为六部分:(1)耶耶那:对神的赞歌,其中《雅什特》、《伽提》是该书最 

古老的部分;(2)维斯柏拉特:小祭仪书;(3)维提吠达特:驱魔书;(4) 

耶耶特:对神祗(指次神界)和天使的颂歌;(5)库尔达:短的赞歌或祈祷 

书;(6)伊朗民族的起源、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等。 



      (3)拜圣火、节日、礼仪与组织 

     该教的初期形态的主要行为是礼拜“圣火”。它的祭司阶层的人物称之 

为麻葛,火是阿胡拉·玛兹达善神的象征,代表光明。拜“圣火”时由麻葛 

组织,通过专门的仪式,向善神敬拜,表示得到了光明。 

     该教在发展过程中又十分崇拜密特拉神。密特拉是太阳神,原为阿胡 

拉·玛兹达神的辅助神,是小神。或是因太阳与火相近,或是因人们的宗教 

观念中对主神产生了不信任感,反正稍后的波斯人又把密特拉作为一位最崇 

拜的神。由此开始把每年12月25日看作密特拉的“生日”,把一周的星期 

日看作密特拉赐福的时间,信徒们在每周星期日向密特拉神献祭品,进行祈 

祷仪式,每年12月25日要举行盛大的节日庆典活动。 

     琐罗亚斯德教的主要礼仪有: 

     天葬:人死之后对尸体的处理方式。波斯人没有棺木,不造墓穴,没有 

随葬物品,琐罗亚斯德教视水、火、土为神圣的东西,所以反对水葬、土葬、 

火葬,而实行“天葬”。形式是在山丘等地建造一座“寂没塔”,塔顶安放 

一块石板,周围用石或砖砌成围墙,塔中央设天井,塔分三层,分别放置男、 

女和小孩的尸体。当尸体送来后,先放在石板上,让秃鹰啄食尸肉,留下尸 

骨,等晒干后放入井内。此举可能是象征通过秃鹰能到天空的光明之地,而 

尸骨有一个安息之地。新生礼:琐罗亚斯德教规定人到10岁时要举行聚会, 

会上由祭司授予“圣带”和“圣衣”,并且必须终生穿戴,表示是真正教徒。 

     琐罗亚斯德教的组织: 

     该教初期阶段可能是没有寺庙,只有神坛,后来在奉为国教的前后也有 

大量神庙出现,在初期的神庙中只设置没有偶像的崇拜物,后来才出现拟人 

化的神像。主持祭祀的神职人员叫“麻葛”(祭司),意为“从神那里得到 

恩惠或恩施的人”,是神与人的中介人物。他们一般来自圣职家族,并世代 

相传。祭司阶层的组织人员有大祭司长、祭司长、助理和事祭司长的一般祭 

司等等级区别。祭司们领导并组织日常的和节日的祭典活动,传达神谕,为 

人们作祈祷和巫术,拥有解释神意的权力,因此祭司们的权力很大,在公元 

前522年大祭司高墨达曾想自立为王,发动反对冈比西斯的叛乱,后被大流 

士王镇压下去。 

     琐罗亚斯德教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 

播,在波斯本土逐渐衰落,以后在南亚次大陆,中国有一定影响。 

     西亚地区及波斯的古代宗教,就两河流域的国家来说虽属于不同民族和 

不同时期,但基本上承袭了苏美尔的宗教,只是神灵界的主神发生转换,在 

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的巫术更为盛行,寺庙的建筑越来越巨大。巴勒斯 

坦地区的犹太教和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都不同于两河流域,他们重视人的解 

救,讲世界末日。 


… Page 64…

                             五、古印度的宗教 



     他 (婆罗赫曼)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与双脚相应 

地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与首陀罗。 

                                       ——摘自 《摩奴法典,姓别》第1条 


… Page 65…

                               1。印度河文明 



     据考古发掘材料表明,印度河流域是世界最为古老的文明地之一,在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