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净,祭官边洗边念咒语,然后由人跟随马匹到田野上四处游荡1年,期满系 

于祭柱,等王和后来到之后,婆罗门僧侣(即祭官)行法术诵咒语,旁边有 

一位或几位首陀罗种姓的人扮作魔鬼待立在周围,首先杀死或烧死一头野 

羊,作为马见天神的导引,再烧马,礼仪结束。在这里,马是作为有神妙功 

能的动物,它能直接见天神,所以马祭即是向神献祭。这个礼仪相当隆重, 

关系于神对国王、城邦的佑助。 

     b。苏摩祭 

     这是古印度人的另一大型祭祀活动,以苏摩汁做的酒为供品而得名,因 

陀罗和祖先是受祭者。相传由4位祭官和12位副祭官来主持苏摩祭,首先是 

婆罗门僧侣唱吠陀赞歌、颂文,请神到祭场;再咏歌祈求苏摩酒神给人降神 


… Page 78…

秘力量;第三步是让祭者带着妻子并低诵吠陀祷文到祭场,说出自己的心愿; 

第四步是由祭官称颂因陀罗的威力,念祷文颂歌,至此结束礼仪。 

     大概每个雅利安人都可采用苏摩祭,而马祭只有国王才能采用。这时雅 

利安人肯定还有一些城邦祭形式,可惜文献记载不多,其中的苏摩祭是为让 

雅利安人受到因陀罗神的保护,所以把它列在此条目中。 

     (2)修行礼仪。婆罗门教主张雅利安人都按照固定礼仪进行修行。这些礼 

仪即是婆罗门教对教徒们的规定,中心是学习吠陀经典、实行吠陀指出的道 

路、舍弃世俗的各种欲望。最主要的规定有: 

     第一,四种姓之间各自有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职业,道陀罗种姓不许同其 

他三种姓通婚,不许学吠陀著作。前三种姓可以诵读吠陀经并参加宗教祭祀, 

在修行中遵守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等戒律。 

     第二,全祭。离家为僧侣要把自己的财产和妻子布施给婆罗门教,到森 

林中修道,表示舍身修行。 

     第三,入法礼。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种姓的人在少年期到婆罗门教 

老师那里学吠陀经典,带21束柴作学费,穿新衣到老师那里举行入法仪式, 

师生共同围绕“圣火”边唱颂歌边舞蹈,祈求火神、雷雨神、太阳神赐给有 

知识和力量的生命,标志从此是位正式婆罗门教徒。 

     (3)主要节日。婆罗门教的节日很多,每个节日都有一尊神受到敬拜。在 

节日里或是祈求消灾降福,或是请求赎罪,或是表示受到神的恩惠,都有固 

定的目的和要求。从程序来说,除了祈祷、献祭、禁忌等一系列活动外,还 

要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其中全国性的节日有: 

     a。娑罗室伐底节 

     印历的磨佶月或星月(公历1月、2月)举行。娑罗室伐底是梵天之妻 

子,据说是梵语与天城字母的创造者。为文艺、智慧、语言、雄辩之女神, 

一说又为河神。在节日为她造像,其形象为白脸色,4只手,手持琴、书稿、 

念珠、莲花,坐骑为天鹅或孔雀,举行此节日可能是为了得到知识。 

     b。洒红节 (亦称好利节) 

     印历颇勒寠努月(公历2月、3月)举行。内容是祈求一年得到丰收, 

形式是信徒成群结队载歌载舞,跳篝火,向人群撒红粉或红火。开始可能是 

为了求太阳神的佑护,后来印度教专门在此节日里祈求毗湿奴的第八化身黑 

天神,在每年公历8月8日举行,节日里信徒不吃饭,在河中沐浴、油身, 

并礼拜诵经、布施,命为“黑天生日节”。 

     C。其他 

     位于印度与孟加拉国境内的恒河被婆罗门教视为“圣水”、“福水”, 

一说为从毗湿奴的脚尖流出,经湿婆把它分为几条支流;一说湿婆神在与梵 

天神战斗时把梵天的一张脸面或一个头砍下,在恒河中游左岸赎罪并得到解 

脱。与恒河相联系的节日有“除十节”、“沐浴节”等节日,恒河中游左岸 

是“圣地”,每年均有百万人来此朝拜、祈祷、沐浴、撒亡者骨灰等。这些 

节日和宗教行为虽盛行于印度教、佛教,但可能是在这些宗教的前身即婆罗 

门教的后期出现的。 

      (5)修行阶段 

     古婆罗门教没有神庙神殿,教徒们的修行是在流动中进行的,并且修行 

的途径和方式是过苦行僧的生活。修行的主要内容是信奉吠陀,并把吠陀作 

为知识的圣典去学习和实践。 


… Page 79…

     修行分4阶段(即“四行期”)完成: 

     第一阶段是在少年和青年期,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不同年岁段向婆 

罗门教的导师行入行礼,表示从此作个婆罗门教徒。离家同导师相住,在导 

师指导下学习吠陀著作和教规,时间或长或短,直到导师认可才是合格教徒; 

第二阶段是青壮年期,从导师那里返回家园,娶妻生子建立自己的家庭,成 

为一家之主、一家之父,主持一切“家庭祭”的仪式,这种仪式日日、月月、 

年年都要举行,有人统计共有20几种。同时,修行的教徒作为一位有学问者, 

不仅可以从事各种职业为家庭聚积财富,而且既能为家庭成员又能为别人举 

行宗教仪式;第三阶段为中老年时期,需要弃家出走,在山林等地游荡,找 

人对话辩论,继续学习吠陀,主持各种祭祀活动;第四阶段为老年时期,它 

同第三阶段分得不十分清楚,有人把这个时期的特点概括为苦行,前一阶段 

为退隐,实际从第三阶段开始就云游四方,以乞食为生,不计生死,只求解 

脱。 

     婆罗门教的修行有严格规定。首先,每个教徒必须走完4个阶段,否则 

不仅没有好的“业报”而且会从原来的种姓沦为下一个种姓;其次,修行要 

严守“五戒”,要祈祷诵经举行祭祀活动,不可有任何懈怠;最后,以自愿 

苦行的生活去获得神通,领悟梵的真义,让自我的情欲物欲受到净化,达到 

 “梵我同一”境界,使自己免受轮回之苦。在他们看来,这种苦行僧的生活 

是每个婆罗门教徒的必经之路,是最高的圣洁行为。 


… Page 80…

                         5。两部史诗的宗教意识 



      (1)史诗的内容 

      《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成 

书于公元前3世纪,由蚁垤(一说为神人,一说为语法学家)编辑而成。《摩 

诃婆罗多》是在公元初定型并加上广博(传说中的“圣人”)的名字。但是, 

这两部史诗所反映的时代大约是公元前6~5世纪以前的事情,甚至于更早。 

相传《罗摩衍那》的作者蚁垤为古印度最早的诗人,并接受了梵天神的神力, 

而广博作为古印度的圣人,还是《吠陀广博》的作者。推断起来,这两部史 

诗的成书时间较晚,但内容基本上是吠陀时期,也有人把它们归之于吠陀文 

献,所以我们把它们看作古印度的宗教意识。 

      《罗摩衍那》共7篇,约2。4万颂词,主要讲传说中罗摩王子的故事, 

即由于王后吉迦伊的嫉妒,王子被放逐14年,妻子悉达和弟弟罗什么曼那随 

行,在森林中魔王抓住悉达,送往锡兰,后罗摩在猴王的帮助下夫妻团聚, 

经千辛万苦又恢复王位;颂词主要是歌颂罗摩王子的英勇和悉达的贞洁。 

      《摩诃婆罗多》共18篇,附录1篇,有10多万颂词,主要讲传说中潘 

达瓦一家 (亦“斑族”)同考拉瓦一家(“俱卢族”)的战斗。黑天神(可 

能是毗湿奴的化身之一)支持潘多瓦族,亲自为一个王子驾车参加战斗,结 

局虽然以潘达瓦族胜利告终,但冲突的双方基本上全部阵亡,幸存的潘达瓦 

五兄弟带着一妻一狗到喜马拉雅山去寻找天国,很有点凄惨。 

     两部史诗都尊毗湿奴神,罗摩王子被视为此尊神的化身之一,潘达瓦族 

的胜利也是他支持的结果。这两部史诗就其情节来说是早期吠陀时代的事 

情,《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体现原始社会末期部族的社会结构和社 

会状况。据研究,罗摩王子家族的人物为雅利安人,他被抓到锡兰去意味着 

雅利安人由北向南的迁移,以及征途中的困难。潘达瓦和考拉瓦两家大战可 

能就是公元前1400年前后在现今德里附近的一场战役,而潘达瓦五兄弟共一 

妻的风俗并不是当时雅利安人的婚姻,可能是蒙古人种进住印度。不过,故 

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已经渗透了后人的思想,反映了公元前6世纪前后一些 

人对神的看法和与婆罗门教有差异的宗教观念。 



      (2)史诗的宗教观念 

     从总的来讲,两部史诗的情调较为悲观。罗摩王子的爱妻悉达在夫妻团 

聚回国以后,丢下王子被大地吞没,在吠陀文献里她先是以农业女神,后是 

以吉祥女神出现的;潘达瓦虽然战胜了考拉瓦,但最后只剩下五兄弟共一妻、 

共一只狗,悲凄地离开战斗过的地方。在宗教意识方面,它们推崇毗湿奴神, 

但否认这尊神的神力是万能的。罗摩王子为此神的化身,可是他必须在猴王 

的帮助下才从魔王那里救出悉达,潘达瓦族受到此神的全力支持,但除五兄 

弟及妻子外全部阵亡。所以,这种宗教意识不是乐观的,而是悲观的。 

      《摩诃婆罗多》史诗第6篇 《毗湿摩》,后来演化为《薄伽梵歌》,这 

是后来新婆罗门教的经典之一,其主要思想又被后来佛教所吸取。全书共18 

章,约公元初成书。该书尊黑天神,认为他是宇宙大神、“最高的宇宙精神”, 

而因陀罗神怀有嫉妒之心。据说黑天神本为毗湿奴神的第八化身,幼年为一 

牧童,先杀死国王派的妖魔,后在兄长罗摩的帮助下又杀死国王,救出被囚 

禁的父母,夺回被别人霸占的爱人,受到湿婆神的尊敬而为大神。黑天神曾 


… Page 81…

与一位军事首领人物阿周那有段对话,探讨战争、生与死、修行之路等问题。 

黑天神主张,打仗是作为武士种姓人的义务,人修行的最低一级就是尽这份 

义务;生与死都是短暂的,只有灵魂是不灭的,生命和肉体不一样,生命即 

灵魂,他是杀不死的;灵魂是不受约束的,较高一级的修行是虔诚崇拜、躬 

身反省,完全不受“祭司的训戒的干扰”,不考虑报应;最高一级修行是放 

弃自我,使个人的灵魂和宇宙灵魂“梵”相结合,超越生死,达到涅槃境界。 

 “涅槃”,是《薄伽梵歌》的最高理想,后来佛教接受了这一思想。这个概 

念的意思是“灭”、“灭度”、“寂灭”、“无为”的意思。《摩诃波罗多》 

以此为最高境界的人生目的,实际上放弃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两部史诗与古婆罗门教教义的区别在于,它不重视业报和追求解脱灵 

魂轮回之路;它讲“梵”但不大讲梵天神,而将黑天神置放在古婆罗门教的 

诸神之上,对婆罗门祭司僧侣的教义持怀疑态度,这表明当时人们对婆罗门 

教开始不满。 


… Page 82…

                      6。反婆罗门教的宗教意识兴起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初,南亚次大陆出现了列国纷争的局面,持续了两 

个多世纪。当时印度思想界十分活跃,在宗教意识方面有两股大思潮:一为 

传统的婆罗门教及其不同派别,一为非婆罗门教的思潮,史称“沙门思潮”。 

 “沙门”原意为“努力的人”,意指“勤劳”、“劬劳”、“净志”、“息 

恶”、“修道”等,佛教专指僧侣,在这里指反婆罗门教正统学说的各种宗 

教观点和宗教派别。在沙门思潮中有政治、哲学、法律等社会意识形式,其 

中宗教社会意识形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外道六师”、耆那教和佛教。 



      (1)“六师外道” 

     这个名称来源于佛教,佛教兴盛时把其它的宗教学说统称为外道、邪道。 

 “六师”指6位宗教思想家,他们的生卒年月不详,约是公元前6世纪至前 

4世纪期间的人氏,稍早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其思想可见于佛经 

 《长阿含经》卷17、《增一阿含经》卷32、《摩诃止观》卷10,这些经卷 

一是来自后人,二是把他们的思想视为邪说而加以贬低。实际上“六师”的 

思想在当时动摇了婆罗门的教义,具有较广泛的影响,对后来中国和东南亚 

一带的佛教宗教史有一定影响力。 

      “六师”宗教理论究竟代表社会那一部人的要求不十分清楚,一说是富 

裕工商阶层,一说是城市贫民和破产自由民,还有一说为被压迫的奴隶阶级。 

他们的学说比较杂乱,宣传怀疑论、不可知论、命定论和偶然论,某些方面 

还有婆罗门教的影响,宿命论的观念也比较突出。他们组织僧侣集团,四处 

云游,到处辩论,是当时十分活跃的宗教学说。 

      “六师”的基本宗教理论是: 

     (1)富兰那·迦叶。据说出身于奴隶。他认定世界万事万物“无因无缘”, 

生前无论罪恶、布施、祭祀和在恒河南北两岸有何行为,都不会得到“罪报” 

和“福报”,否定因果报应的学说和主宰神的存在。 

     (2)末迦梨·拘舍罗。据说是公元前388年以前的人氏。他否认后世报应 

之说,主张“无有今世,亦无后世,无父无母,无天无化,无众生”。不过, 

他承认灵魂的存在,又认为灵魂虽存在于自然现象之中,可是各种原素的结 

合,已是“无因无缘”的;他主张命定论,苦与乐“流转轮回”,人要乐天 

听命。 

     (3)删阇夜·毗罗伲子。据说他有250个弟子,因大部分人后来归依佛教 

他气愤而死。他认为业报之说“此事非异非不异”,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