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中国医籍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06-中国医籍考-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兰溪县志曰。张柏。字世茂。原歙人。祖迁于兰。少习博士业。已而以父病痞久。遂弃而读内经本草群书。 
从事于医。延治多验。大概主参术补法而随时定方。父病得延期年。而医道着行矣。为人长者。不浓责报。人以 
病请。即夜十数起弗辞。事亲有礼。抚弟侄友爱。分给田宅。有古人风。诊脉断疾。生死深浅。辄有奇验。平生 
所着。有医案。 
〔冯氏(可)众妙仙方〕未见 
自序略曰。往不佞居里。邹尔瞻氏自白下以简便方遗之。曰。愿以是广仁术也。不佞拜受而笥藏之。已。 
居粤涪陵。方伯文公又惠救急易方。用药所苦罔不瘳。是年两粤间 大发。 溷腐浊之气。中人肤也。往往致湿 
造热。令人内若结 。而外若被醒。先后毙者。几以泽量。 椟积如基矣。中丞广陵公。直指南昌涂公忧之。命 
有司给精给饵。罔不左顾。粤俗争尚鬼。病则倾橐事 禳。不急医。即医亦多耳学臆断。不程方。无论内经灵枢。 
玉函金匮。与桐君所录。雷公所记莫之探。即近代刘朱数家所铨综者。亦漫不识为何物。民不幸为二竖所虐。六 
贼所侵。不以其身委于茫寐不可测之神。则以其身试于庸下不可托之医。其能成三折。而起一匕者。何几哉。不 
佞往以童子侍先廷尉。得案上一帙。尝操以自卫。兹复参以二书。荟蕞成集。念粤无良医。不敢秘也。谋付诸剞 
氏广其传。命曰众妙仙方。袭先名也。(冯元成选集) 
〔蒋氏(宗 )慈济易简方〕未见 
按上见于浙江通志。 
〔秦氐(昌迈)大方折衷〕未见 
松江府志曰。秦昌迈。字景明。上海人。天资警敏。少善病。因遂学医。治婴儿疾称神。已而遍通方脉。不 
由师授。妙悟入微。常行村落。见妇人淅米。使从者挑怒之。妇人忿诟。昌迈语其家人曰。若妇。痘且发。当不 
治。吾激其盛气。使毒发肝部耳口下。暮时应见于某处。吾且止是为汝活之。及暮如其言。乞药而愈。青浦林氏 
子年方壮。昌迈视之曰。明年必病瘵。三岁死。明年疾作。逾两春竟死。昌迈所克时日皆不爽。其或病至沉笃。 
时师张口眙目。昌迈投剂 
能立起。名动四方。往来无宁晷。然未尝自多。尝谓法当死者。虽卢扁不能为。苟有生理。勿自我死之可矣。为 
人潇洒自适。预知死期。年六十余卒。所着大方。幼科。痘疹折衷。行于世。 

卷六十二
方论(四十)
属性:〔黄氏(承昊)折肱漫录〕七卷(明志作六卷)存 
自小引曰。古人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意在济世也。予少年病羸。徽 一二十年。备尝诸苦。少不知医 
多误药。苦乃弥甚。当茹荼时。苦极而悔。侮极而恨。惝恍HT 。几滨于死。私自矢曰。吾病得愈。吾年得老。 
必揭此以告同患者。使毋蹈予之覆辙。有所苦随笔记之。久而成帙。迨后病得渐瘥。更得致身云路。碌碌世缘。 
未暇问此。且念吾年未老。阅历未深。恐识见尚有误以误人。姑笥而藏之。今归田无事。年已六十矣。阅历深。 
识见定矣。庶可灾黎以告同患乎。乃搜故簏所存。而益以近记。题曰折肱漫录。盖取三折肱成良医之义。一曰养 
神。一曰养形。一曰医药。非身所亲历。口所亲尝。目所亲亲。都不敢混载以欺人。盖予生平凡方书所载之症。 
十患四五。本草所载之药。亦十尝四五。夫岂剿陈言。拾道听。以侈观览者。予官虽不甚显。而宦辙所致。必孜 
孜以利济为事。今梓是编。亦一片婆心所使。上不能为良相。而颇存良相之心。下不能为良医。而略明良医之 
道云尔。崇祯乙亥菊月 。乐白道人黄承昊题于乐白轩。 
程永培跋曰。黄履素前明万历丙辰进士。幼而赋质虚弱。年至七十余岁。自云药品十尝四五。则一生无日不 
在病中矣。有妄投峻剂。为医误者。有调理不善。而自误者。历 
验亲切。遂着折肱漫录一书。一则曰养神篇。一则曰养形篇。一则曰医药篇。其意是惕病者之鉴戒。原非为医家 
立说也。曾收入杏林法海书目中。盖欲医与病者。皆不可粗忽也。沈存中有五难之说。此非二难乎。如阴亏质弱之 
人。或一流览。则病情不致于固结。医药不致于轻试。则此书之功。亦不浅矣。但养神篇。虽所采皆子史。傍及 
释道。其说颇杂。莫如案头置鹤林玉露等书更胜矣。故不刊木。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古吴瘦樵程永培跋于紫藤花下读 
书轩。 
四库全书提要曰。折肱漫录六卷。明黄承吴撰。承昊字履素。号暗斋。秀水人。黄洪宪之子也。万历丙辰进 
士。官至福建安察使。承昊体羸善病。因参究医理。疏其所得。以着是书。分养神养气医药三门。其论专主于补 
益。未免一偏。 
〔聂氏(尚恒)奇效医述〕一卷 存 
自序曰。医术肇自圣神。其效可以安危而起死。乃民生寿命之急需。而造化功用。所不及者。赖之以赞助也。 
古有达则为良相。不达则为良医之语。盖谓其与燮理同功耳。然古今高明之士。多视为小技。而漫不究心。一旦 
身有病。与所亲之人有病。则悉付庸愚之手。使庸愚之陋识。反得以握贤智之生死。岂不谬哉。闻有涉猎斯术者。 
又自恃聪明。不肯究极精深。仅知粗浅。而即自信自用。反致误己误人。其害尤甚也。此二者。古今之通弊。余 
尝鉴之而思为身计。又思为身所亲者计。是以究心于斯术。数十年来博取而精研之。深思而透悟之。自觉有入于 
神妙者。因病制方。不胶于古方。得心应手。不拘于成说。其初聊以自为。久而有知。信者以躯命来托。不论亲 
疏贵残。皆尽心为之调治。是以每每取效。而其效又多奇也。效何以奇。凡病有易治者。皆求治于时医。不求余 
治也。其有病危难治。时医束手者。然后求救于予。余不计其危而治之。十尝治其八九。与寻常功效不同。此其 
所以奇也。或有一二不治者。则病已在膏肓。而入骨髓。扁鹊望之而走耳。然余且为之委曲求生。至于必无生意 
而后已。岂忍为扁鹊之走乎。余归休颇有暇日。因取从前医而效。效而奇。详述而录之。病情与治法俱备。令人 
可对勘也。俾览者咸知某病已危。用某药得宜而获安。某病滨死。用某药中 而回生。庶令后之病证。有相类者。 
可以触类而通。合宜而用。则于天下后世之疾苦沉 。未必无裨也。此余刻医述意也。兹刻仅录其往者。而来者 
犹可以续刻。用是引诸其首。时万历丙辰秋仲之吉。前知福建汀洲府宁化县事清江久吾聂尚恒识。 
〔医学汇函〕十三卷 存 
〔邹氏(元标)仁文书院集验方〕七卷 存 
引曰。是书凡四种。其一为剑江李司马亲验方。其一为麻城刘司马彰赐堂集方。其一为焦翰撰墨宝斋集方。 
其一予所得贺大学所集海上奇方。侍御孙公刻以传者。盖诸公卿家奇人奇书多有。故足述也。是书大者如琼林武 
库。无所不载。单者如以短兵接战。取胜在人自择不耳。间常窥世之病道多涂。而不病病之方寡。方及寡又多庸 
医。虚实阴阳罔辨。立置人死地者。实可哀怜。予力既不能济人之生。又不忍视人之死。故托朱君侯仁者以广传。 
因忆古人杜门集方。良有以也。泰昌元年菊月吉旦。吉水邹元标。 
冯嘉会序曰。闻之医者意也。然则自轩岐来。所博取于洪纤。而详研于 腑者。尽意之云乎。夫天下意与法。 
原自 
相持。意缘法以行。而后驭之精。法传意以出。而后垂之永。凡事皆然。不独医已。若不措法内之意。而第骋意 
外之法。以之应事。未有不续堕。而以之用药。未有不人费者。今庸医辈病政坐此。余每谓天地好生。民生实难。 
世无善意之医。医无可守之法。 张就毙。累累而是。思欲掇拾诸方。传布宇内。以为调燮之大端。所不可废者。 
而苦无善本。会余当抚大梁。大中丞南皋邹公以所汇仁文书院方见示。余欣受而梓之。以广公志。时毗陵段生以 
儒术工医。从余使院。复取其肘后一册附于后。噫。是刻也。邹公所辑凡四种。余一种法。大略具是矣。亦俟夫 
善意者之取筏焉。而勿第曰医行意也。天启二年桂月吉旦。瀛海冯嘉会书。 
〔卢氏(复)芷园覆余〕一卷 存 
题词曰。覆余原名病呓。辛亥病中六月风雨之夕。偶拈者。皆平日见闻。及一二自得语。期就正有道。而未 
逮也。癸丑刻金 释文。暇将检校授剞劂。不意为门人覆瓿矣。仅从瓿上得数叶。聊付刻以竟予就正之志。因名 
覆余。癸丑仲夏自记。 
钱塘县志曰。卢复。字不远。习岐黄兼通大乘。与子之颐善疗奇疾。凡尸蹶 风。投剂无不立愈。 
〔芷园臆草勘方〕一卷 存 
题词曰。甲午学医。读诸方括。头昏心塞。求解不能。及见医方考。如儿方尝甘草。喜不自胜。久之转增懊闷。 
闻素社论仲景方有省。信手拈弄一二则。兴尽且止。虽披沥肺肝。多惭折袜。呈似博识。少佐解颐。壬戌长至日 
自记。 
〔芷园臆草存案〕一卷 存 
题词曰。辛酉病间。出寄紫芝禅室。忆自疾作案。它日反复展视。似觉有启于中。因思二十年作医。其昭着 
人耳目。真实得意处。颇有限量。因随记数则。其望古人一着不虚。岂不愧杀。普请博识大方。洞察一生败阙。 
癸亥夏孟自记。 
〔曹氏(秉铉)杏园医案〕未见 
武进县志曰。曹秉铉。字公辅。喜读书。有济世之志。因父病遂学医。曰。我姑寿此一方民。以延亲寿。庚 
申辛酉两年大疫。秉铉不避危险。治之不取其值。所到处赖全活。着杏园医案行世。 
〔沈氏(应 )明医选要济世奇方〕十卷 存 
〔张氏(鹤腾)伤暑全书〕二卷 存 
自序曰。夫医九流一技也。而回夭札。与安乐。跻寿域而补造物之不逮。厥功博已。顾五行在手。则夭可延。 
阴阳未分。则延者促。已审之在跬步。而适之则燕越可畏哉。寒暑均天地之厉气。伤寒伤暑二病。均厉气之能生 
杀人者。素问因寒因暑之说。昭昭为万世的。顾伤寒书。创自张长沙。详于朱南阳也。反复精析于陶节庵。其全 
书若眉列然。学人类能据籍按方而施治。故往往取效。若伤暑一证。医书止勒小款中。世皆忽之。一遇是证。率 
目为伤寒。以发散等剂投之。间加衣被取汗。甚灸以致伤生者。累累不悟。可不悲欤。予诸生时。万历戊子夏患 
兹证。势极气索。瞀然自愦。庸医以为脾胃内伤。或以为劳役中折。几不自持。徽医汪韫石适在旁。蹙然曰。心 
烦面垢。此暑证也。何多指。闻之皆骇其名。予于瞀中微解。根据之服益元散二剂而苏。仍调以加味香薷饮。数剂 
而愈。遂着伤寒伤暑辨一篇。刊于暑月印布。兼施药饵。其捷效若谷响。乃发愿搜罗群书。着为全帙以济世。惧 
阅历未久。不中 期。五十以后。方就笔研。戊 
申自计部以目恙请告。杜门静摄。得毕志于性命黄老诸家。昕夕 。无逸晷暇。即焚香兀坐。间入圜内视。百 
日不佞目愈。后至天启壬戌。感仙师教就笔研。挟古诸名家。参考编集而成帙。拮据十余载。约二万余千言。分 
为上下两卷。议论皆常语。不敢钩深。以便医家览解。方多遵古无它奇。宜证则灵菽粟。岂珍惜而食。其时百骸 
理宜也。要在于燕越歧路处着力耳。平高贡除妒忌。澄心察理。审证投咀。医之上计乎。宁独医人一心耳。虚与 
实相反。拗与圆相仇。古今成败之大关也。秉国成者。与谋国计者。身系社稷安危。操万姓命脉。虚心圆智。盖 
可忽乎哉。予因医而广其说。天启三年。岁次癸亥。孟夏朔旦。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户部陕西司郎中颖郡张鹤腾 
撰。吴伟业曰。颖州之难。副使张公鹤腾骂贼死。(绥寇细略补遗) 
〔李氏(盛春)病机要旨〕一卷 存 
〔治杂证验方研悦〕一卷 存 
〔张氏(介宾)景岳全书〕六十四卷 存 
林日蔚纪略曰。先外祖张景岳公名介宾。字会卿。先世居四川绵竹县。明初以军功。世授绍兴卫指挥。卜室 
郡城会稽之东。生颖异。读书不屑章句。韬钤轩歧之学。尤所淹贯。壮岁游燕冀间。从戎幕府。出榆关。履碣石。 
经凤城。渡鸭绿。居数年无所就。亲益老。家益贫。翻然而归。功名壮志消磨殆尽。尽弃所学。而肆力于轩岐。 
探隐研神。医日进。名日彰。时人比之仲景东垣云。苦志编缉内经。穷年缕析。汇成类经若干卷问世。世奉为金 
匮玉函者久矣。全书者。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得之玄微。以自成一家之书。首传忠录。统论阴阳六气。先贤可 
否。凡三卷。次脉神草。择诸家珍要精髓。以测病情。凡二卷。着伤寒为典。杂证为谟。妇人为规。小儿为则。 
痘疹为诠。外科为钤。凡四十卷。采药味三百种。人参附子熟地大黄。为药中四维。更推参地为良相。黄附为良 
将。凡二卷。创药方分八阵。曰补。曰和。曰寒。曰热。曰固。曰因。曰攻。曰散。名新方八阵。凡四十卷。集 
古方分八阵。名古方八阵。凡八卷。别辑妇人小儿痘疹外科方。总皆出入古今八阵。以神其用。凡四卷。共六十 
四卷,名景岳全书。是书也。继往开来。功岂小补哉。以兵法部署方略者。古人用药如用兵也。或云。公生平善 
韬钤。不得遂其幼学壮行之志。而寓意于医。以发泄其五花八门之奇。余曰。此盖有天焉。特老其才救世。而接 
医统之精传。造物之意。夫岂其微欤。是编成于晚年。力不能梓。授先君。先君复授日蔚。余何人斯。而能继先 
人之遗志哉。是岁庚辰携走粤东。告方伯鲁公。公曰。此济世慈航也。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捐俸付剞劂。 
阅数月工竣。不肖得藉慰先人。以慰先外祖于九原。先外祖可不朽矣。外孙林日蔚汝辉敬跋。 
四库全书提要曰。景岳全书六十四卷。明张介宾撰。是书首为传忠录三卷。统论阴阳六气。及前人得失。次 
脉神草三卷。录诊家要语。次为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痘疹诠。外科钤。凡四十一卷。又本草正二 
卷。探药味三百种。以人参附子熟地大黄。为药中四维。更推人参地黄为良相。大黄附子为良将。次新方二卷。 
古方九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