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货币资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3-货币资金-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计错弊防范手册

货币资金
                   目录
        一、现金核算会计错弊与防范
        二、备用金核算会计错弊与防范
        三、银行存款核算会计错弊与防范
一、现金核算会计错弊与防范
现金收入核算会计错弊与防范
    现金收入构成现金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现金收入的会计操作中,容易出现的会计错弊及其查证与调整方法如下所述:
    1。对应通过银行转帐结算的业务而用现金结算。根据规定,对于超过1000元的支出业务,应通过银行转帐的方式进行结算。在实际中存在着对于超过此限额甚至超出几倍、数十倍的支出业务收方以现金(当然,主要问题在于付款方)。对此,可先审阅“现金日记帐”收方记录金额,将超过上述限额,尤其是大幅度超过限额的收款业务与据以登帐的会计凭证进行核对,根据收款业务的具体内容判断是否违反了上述规定。对于查证的此问题,一般不需要作帐务调整。如果金额巨大,性质严重,应以此为线索,追索查证付款方在此问题上的责任及其造成的具体过程。
    2。出纳员收到现金后未给付款方开具收据,从而将现金贪污或置入单位的“小金库”。出纳员收到现金后必须给付款人出具收据,否则,就容易造成上述问题。对此,可通过调查询问业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来发现问题的线索,然后,结合该线索所涉及到的经济活动及其会计反映进行追踪查证。
    如查证人员调查了解到某单位出纳员在收到本单位某业务员交回剩余的借支差旅费款后,未出具收据,这时,查证人就应以此为线索,审阅该业务员借支差旅费和报销差旅费的会计处理过程。着重检查、核对报销差旅费原始凭证的费用总额与记帐凭证中的费用金额(经营费用或管理费用)是否相符,是否将收回的剩余款挤入费用,从而将其贪污。或者审阅“其他应收款”总帐下该业务员明细帐或明细记录的内容,有无挂帐的情况。如有,再通过调查出纳员与该业务员,查证是否剩余借支款未入帐,而将其贪污,从而造成“其他应收款”挂帐的问题。
    上述问题查证后,应根据其具体形态作出调整。如对于多列费用贪污的问题,可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回贪污人的赃款)帐户,贷记有关费用帐户。对于“其他应收款”总帐下该业务员明细帐仍存在挂帐的问题,应调整其明细帐记录,即借记“其他应收款”(贪污人)帐户,贷记“其他应收款”(其业务员)帐户。
    3。出纳员以假复写的形式贪污收到的部分现金。在实际中,有的出纳员以在复写纸下放置废纸的假复写手法,使现金收据存根和收据方作记帐用的记帐联上的金额小于实际收到现金金额以及付款方作记帐用的记帐联上的金额,由此,贪污了差额款。对此,应将会计部门的现金收据存根或记帐联与交款人手中的收据或收据单位作原始凭证入帐的收据进行核对,从而发现并查证问题。如果交款人未保留此收据,可以将收据存根或记帐联与有关的会计资料进行核对来发现和查证问题。如与交款员推销产品的产品出库单进行核对等。
    问题查证后,应将赃款与罚款,一并记入“其他应收款”帐户,即借记“其他应收款”(贪污人)帐户,贷记“营业外收入”帐户及有关帐户。
    4。出纳员销毁现金收据或交款单进行贪污。对此,查证人员在审阅会计资料和分析有关问题时,有时可发现被查单位收款次数和额度有异常反映。在核对检查现金收据存根或交款单的编号时可发现不连续。以此为线索,可调查询问出纳员、交款员及其他有关人员查证问题。
    问题查证后,也应对贪污款及罚款作出收款的帐务记录,于收到该款时再作相应转帐。
    5。出纳员收现金后,未及时编制收款凭证并登记入帐,从而挪用公款。
    按照规定,对于现金收款业务(当然也包括现金付款业务),应及时编制收款凭证并于当日登记“现金日记帐”。如果未及时制证或虽制证但未及时登帐,那么,就给出纳员提供了挪用公款的机会。对此,可以将现金日记帐中收入方记录日期与收款凭证上的制证日期进行核对,将收款凭证上的制证日期与所附的原始凭证(收据)上的制证日期进行核对来查证问题。另外,对于出纳员保存的尚未入帐的收款凭证也应检查其制证日期与检查日是否相距太远,有无到检查日仍未编制收款凭证或尚未登记入帐的问题。
    对于过去的未及时编制收款凭证或未按时登记现金日记帐的问题,如果没有造成其他损失,可以不作调整;对于到检查日仍存在的此类问题,应令被检查单位或出纳员及会计人员即刻作出调整,未编制收款凭证的即刻编制收款凭证并登记“现金日记帐”,对已编制而尚未及时入帐的收款凭证应即刻登记入帐。对于有关人员挪用公款的问题应作出恰当的处理。

    现金支出核算会计错弊与防范
    现金支出业务的会计操作是一个更容易出现错弊的环节。在现金支出的会计操作中,容易出现的会计错弊及其查证与调整方法如下所述:
    1。对应通过银行转帐结算的业务而付以现金。它是与上述“对应通过转帐结算的业务而收以现金”的问题是相对的。对此问题,可先审阅“现金日记帐”付方记录金额,将超过1000元,尤其是大幅度超过此限额的付款业务与据以登帐的会计凭证进行核对,根据付款业务的具体内容判断是否违反了现金使用范围。
    对于查证的此问题本身一般不需作出帐务调整。若由此造成了其他错弊,应根据其他会计错弊的具体形式及性质作出恰当的调整。
    2。在根据若干份原始凭证汇总编制现金付款凭证上多汇总,以此贪污现金。如五张费用报销凭证上的金额合计为215元,而在付款凭证上却为512元,并据此登记有关帐簿。
    对此,当然可分析其是否为数字颠倒(因为在编制记帐凭证时发生,所以不会影响帐户之间的平衡关系)。但是,对此应着重分析判断是否故意多汇总的问题,因为这样处理,在帐帐相符,只是证证不符的情况下贪污了差额款。而证证不符尽管是一个明显的弊端马脚,但会计凭证是最繁多的一类会计资料,偶尔有所不相符,要想使其得到查证,无异于大海捞针。
    因此,这种情况属会计弊端居多。正如上例所述,查证此类问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只要在别的方面(如“现金日记帐”付方记录的金额过大等)发现了问题的线索,或根据别的方面的查证工作的需要进行详细的证证核对,就不难查证问题。
    此类问题查证后,应针对问题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如对于上述将215元汇总成512元的多汇费用、贪污公款的问题,单就应收回的贪污的赃款而言,应调帐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贪污人员 297
      贷:管理费用(或有关费用帐户) 297
    3。以现金作不合理不合法的支出,如以现金支付不合理不合法的“好处费”,或以现金搞不正当请客送礼等。对此类问题,可先审阅“现金日记帐”付方记录内容。如金额较大,摘要中的业务内容说明模糊不清,再调阅会计凭证,通过帐证核对查证问题。如果会计凭证中的内容也有模糊之处,或有其他异常现象,则还应调查询问开具发票、收据等原始凭证和编制付款凭证的单位或人员来进一步查证问题。
    问题查证后,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一般情况下,对原帐务处理不作帐务调整。
    4。以伪造、涂改凭证的方式进行贪污。如涂改现金支出原始凭证中的金额或其他内容进行多报多支费用,伪造职工加班加点的考勤记录虚支现金等。对此类问题,一般需在审阅会计凭证时发现线索或疑点,然后,再通过调查分析有关情况。必要时,对会计凭证中的有关记录进行技术鉴定来查证问题。
    问题查证后,以贪污公款的性质作出相应的帐务调整和处理。
    5。在现金支出过程中虚报、重复报销、冒领等。如会计人员在没有原始凭证的情况下编制付款凭证并据以登记入帐,从而贪污公款;有关人员替他人冒领工资、奖金等:将某发票或收据重复报销等。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在“现金日记帐”或其他有关帐簿中发现问题的疑点,然后再核对帐证、证证查证问题。但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在审阅核对会计凭证时发现问题的线索。
    如对于虚报的问题,在审阅核对会计凭证时,可以发现付款凭证未附原始凭证,从而发现问题的线索并进而使其得到查证。对于重复报销的问题,如果原业务只有一张原始凭证,那么,重复报销后,就会使原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中,也是只有记帐凭证,没有原始凭证;如原经济业务包括若干份原始凭证,而重复报销的只是其中部分原始凭证,这样,就会造成原经济业务会计凭证中,记帐凭证与原始凭证不相符。在审阅、核对会计凭证中,若发现上述记帐凭证未附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与原始凭证不相符的问题,可以此为线索或疑点,结合调查、分析等方法来追踪查证问题。
    问题查证后,应根据其具体形态作出调整。如对于重复报销的问题,可以借记“其他应收款”(重复报销人)帐户,贷记有关费用帐户或其他帐户;对于冒领一般不需作出帐务调整;对于虚报也应作出重复报销相似的帐务调整。
二、备用金核算会计错弊与防范
备用金的核算内容
    错弊:将不属于备用金的内容列作备用金。如个人借款用于个人生活需要或投资等其他活动,其性质属于挪用企业现金。一般表现为提要模糊不清。
    防范措施:将“其他应收款”的明细帐与各部门备用金的专门负责人核对,查明其真实性,是否存在以假冒备用金为名,挪用现金的现象。

    备用金的使用
    1。错弊: 不按备用金用途使用。如用备用金购买控购商品或者用于个人消费,虚报虚领。
   防范措施:复核以备用金支付的各种原始凭证,检查其是否超出备用金的使用范围。
    2。错弊:挪用备用金。如专职备用金保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本部门的备用金为个人服务。
    防范措施:从“其他应收款”明细帐中,检查有无长期挂帐现象,若有,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备用金使用部门进行突击检查,查明有无挪用备用金问题。
    3。错弊:贪污备用金。贪污备用金的主要形态与贪污现金基本相同,主要有:
    (1)涂改发票金额;
    (2)利用假发票、假收据;
    (3)私人购物、公款报销。
    防范措施:
审查凭证中的有关疑点,进一步调查了解、取证。在取得关键性的证据后,对其所经管的备用金进行突击检查。
三、银行存款核算会计错弊与防范
存入
    1。错弊:存入的现金来源不合法。
    防范措施:可以根据现金收入凭证上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结合现金收入金额的大小进行查证企业银行存款的合法性。如有疑问,可查询调查付款单位的经济业务。
    2。错弊:未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全部、及时地送存银行。
    防范措施:审阅“银行存款日记帐”中的摘要及余额记录,分析有无收款不正常的业务内容或模糊不清的摘要叙述,如有,应进行帐证核对,了解付款单位与本单位是什么关系,有无可能发生业务往来,然后在调查付款基础上查证问题。另外,可结合审查银行存款减少过程的情况来查证问题。
    3。错弊:进行假存或少存多记的舞弊行为。如会计人员将销售款贪污后,而在帐上仍作银行存款和销售收入同时增加处理。
    防范措施:可将“银行存款日记帐”与“银行对帐单”进行核对查处问题;也可通过核对销售业务的记帐凭证与原始凭证来发现问题的疑点,然后再跟踪调查。

    结算
    1。错弊:通过银行划回的银行存款,有的不属本单位的款项错误地划到其存款帐户。
    防范措施:可检查银行转来的有关凭证上的收款单位是否为本单位的全称;审阅检查本单位的结算明细帐户上的有关内容,了解与其付款单位有无业务往来关系,惜以查证该笔款项是否确属为本单位所有。
    2。错弊:通过银行结算划回的银行存款不及时,不足额。
    防范措施:可将应收帐款明细帐户中的记录与银行转来的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进行核对来发现问题和疑点,然后再追踪检查该经济业务的整个来龙去脉,予以调整。

    支出
    1。错弊: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的用途不合法、不合理。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必须说明合理的用途,银行才能给予办理提款手续。但有时由于银行监督不力,在没有正常理由的情况下,也从银行存款中提取出现金,提款后,用于非法开支,如出借帐号后的提取现金,从中收取好处费。
    防范措施:检查提取现金的有关摘要上的说明,看其有无正当理由;提取现金后,核对其是否记入现金帐;然后根据“现金日记帐”和付款凭证上所反映的业务内容,以及和“现金”科目的对方科目来分析该笔现金的去向是否明确,是否合理合法。
    2。错弊:银行存款划出不合理、不合法。如为了购买按正常手续无法买到的社会集团专项控购商品,从银行将款项划给无需办理控办手续的某单位,从而达到非法目的。
    防范措施:审阅划出银行存款的会计凭证上的付款理由是否正当,收款单位与本单位有无正常的业务往来;调查询问收款单位,从而查处问题。
    3。错弊:银行存款支出后不记帐以掩盖非法开支。
    防范措施:进行“银行存款日记帐”与“银行对帐单”逐笔核对,如有问题,立即改正。
 
老土制作
一杯好茶,一本好书,一个安静的夜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