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仲景伤寒补亡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66-仲景伤寒补亡论-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之。 
又曰。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 
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 
泻心汤。庞氏曰。前加附子。是汗出多而恶寒。表将解而里结未除 
也。此证是发汗无汗而恶寒。故先须解表也。朱氏曰。结胸与痞。表 
未解者。不可攻也。 
又曰。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 
汤主之。庞氏云。汗出呕吐下利。是胃中津液燥。里有结实。非胃虚 
也。故大柴胡汤下之。 
又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 
覆代赭石汤主之。朱氏曰。有旋覆代赭汤证。其人或咳逆气虚。先服 
四逆汤。胃寒。先服理中丸。次服此汤良。 
又曰。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 
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又曰。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 
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常氏云。可服茯苓 
甘草白术生姜汤、振痿汤。(此汤未见方。恐是误写。) 
又曰。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 
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 
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朱氏曰。此汤尤难用。须是表证罢。 
身凉不恶寒者。乃可用。若表未解者。切不可用也。雍曰。十枣汤乃 
攻里大峻药也。非和里药也。设或误用。杀人过于承气。常氏言。此 
证传写之误。故朱氏亦畏而戒之。宜代用槟榔散。 
又曰。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 
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 
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常氏云。痞者。可生姜泻心汤。 
发热恶寒。可小柴胡汤。火逆。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 
汤。 
又曰。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 
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又曰。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 
俞。慎勿下之。雍曰。其详见并病中。 
又曰。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 
吐。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常氏云。可生姜半夏二泻心汤。雍 
曰。此证汗出。发热恶寒。表证不罢。宜先服柴胡桂枝汤。次服枳实 
理中丸。 
又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 
下之。必心下结硬。常氏云。可增损理中丸、桂枝加芍药汤。 
又曰。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遂利不止者。死。 
常氏云。可半夏泻心汤也。已攻而利者。四逆汤。 
又曰。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 
下之。宜大承气汤。 
活人书曰。已痞。服泻心汤不愈。然后可用陷胸汤下之。 
又曰。外证未解。而心下妨闷者。非痞也。谓之支结。柴胡桂枝 
汤主之。胁胸满。微结。小柴胡加干姜牡蛎汤主之。 
王仲弓曰。生姜泻心半夏泻心二阳和平。宜常用之。 

卷十四
阳毒五条
属性:雍曰。伤寒阴阳二毒。最为疾势重者。张仲景有升麻甘草二汤。 
今竟不见于仲景书中。惟脉经载其论证二篇。千金方中略言之。今 
二汤用药加减。与仲景异同。金匮要略复合为一。曰。阴毒阳毒。升 
麻鳖甲汤主之。前后诸方书。皆无是说。然二疾。冰炭也。用药正相 
反。诸书之间。虽有升麻甘草二汤。方味皆同。又与要略异。以此不 
能无疑。惟活人书二方。用药不同。最为当理。第不见活人书升麻汤 
所出方书。想朱氏必有所据。今从活人书用二药。(士弱曰。二方载 
外台秘要。云出古今录验方。) 
王叔和脉经曰。阳毒为病。身重。腰背痛。烦闷不安。狂言。或 
走。或见鬼。或吐血下利。其脉浮动大数。面赤斑斑如锦文。 
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有伤寒一二日。便成阳毒。或服 
药。吐下后。变成阳毒。升麻汤主之。庞氏云。又宜葛根龙胆汤。雍 
曰。此疾常有之。不知治。多大吐下血而死。虽用助阴去热药。亦须 
有解毒在其中。则可用。 
活人书曰。阳毒病。阳气独盛。阴气暴绝。必发躁。狂言妄走。面 
赤斑斑如锦文。咽痛。或下利赤黄。脉洪实滑促。宜用酸苦之药。令 
阴气复而大汗解矣。葶苈苦酒汤、升麻汤、大黄散、栀子仁汤、黑奴 
丸。可选而用之。雍曰。表里皆大热证者。宜黑奴丸。审知热在里不 
在表。以朴硝大黄桃仁药下之。其物则多服升麻也。盖阳毒之作甚 
暴。非阴毒比。(下原文缺)雷时强人。(下原文缺)及小儿。便宜用升 
麻汤预防其毒。 
又曰。近人治伤寒。脉洪大。内外结热。舌卷焦黑。鼻中如烟煤 
者。则以水渍布薄之。叠布数重。新水渍之。稍挨去水。搭于胸上。须 
臾蒸热。又渍令冷。如前薄之。乃换新水。日数十易。热甚者。置病患 
于水中。热势才退。即已。亦良法也。 
雍曰。置人水中之法。势甚不得已。虽可用。亦难用。须内热少 
衰。势未解则可。不然。水迫外热。并归于内。则不可支也。大抵阳虚 
狂躁。与伤寒下证不同。下证只坐卧不安。阳毒则必欲起走。且有 
力。人不能制。虽见江河。亦入也。亦有偶然得解者。非常道也。雍 
曰。岭南治热瘴。取蚯蚓研烂。新冷水渍取清汁饮之。此未试也。盖 
说言獭肝治热不治冷。余尝苦病后潮热。以冷水调少许末服之则 
止。然未尝用治大热也。漫书之以备用。 

卷十四
阴毒七条
属性:叔和脉经曰。阴毒为病。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瓦斯 
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 
紧数。身如被杖。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或伤寒病一二日。 
便结成阴毒。或服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甘草汤主之。雍 
曰。要略有咽喉痛字。千金二毒。并同脉经。金匮要略阳毒之为病。 
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吐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 
杖。咽喉痛。此与脉经证同语异。第语简而易明。故重录之。 
庞氏曰。阴毒之为病。因汗下药性冷所变。多在四五日也。或素 
来阳气虚冷。始得病便成阴毒。或始因伤寒冷物。便成阴毒。服甘草 
汤。仍作返阴丹。喘促吐逆者。入口便定。服药三五服不退。便于脐 
下一寸半灸之。大炷百壮。未愈。可至二百壮。若手足极冷。小便涩。 
小腹硬痛。囊缩。即须于脐下四寸。如前灸之。仍用当归四逆加吴茱 
萸汤。同返阴丹。频频与服。内外逼逐。亦可解。稍缓则死矣。其阴毒 
气结在小腹。故小便涩。切不可用利小便药。有以炒盐及热药熨脐 
下者。其冷气在少腹之间。被热物所熨。无处通出。即冲上奔心。其 
死尤速也。当须预服温剂。然后熨之。非不当熨也。 
又曰。阴毒。脉沉微欲绝。四肢逆冷。大躁而渴不止。宜服附子 
饮子。仍下硫黄丸。尤妙。 
活人书曰。阴毒之为病。初得病。手足冷。背强咽痛。糜粥不下。 
毒瓦斯攻心。腹痛短气。四肢逆冷。呕吐不利。身如被打。宜服阴毒甘 
草汤、白术散、附子散、正阳散、肉桂散、回阳丹、返阴丹、天雄散、正 
元散、退阴散之类。可选用之。雍曰。升麻甘草二汤。观其用药。性甚 
缓。然诸家必先用之者。以古人治阴阳二毒者惟此二汤。故须用之 
以去其毒势。而后辅之以他药也。 
又曰。阴毒本因肾气虚寒。或因冷物伤脾。外伤风寒。内既伏 
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内伏阴。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 
头疼腰重。 
又曰。阴毒伤寒。心间烦躁。四肢逆冷。白术散、返阴丹皆主之。 
雍曰。朱氏返阴丹。比之庞氏加附子干姜桂心为六物。其灸法。先灸 
脐下一寸间。若其人手足冷。少腹硬。即更于脐下两边各一寸。三处 
齐灸之。仍与四逆返阴二药频服。方可解退。若加以小便不通。及阴 
囊缩入。少腹绞痛欲死者。更于脐下二寸石门穴火灸之。仍可服二 
药。切不可与寻常利小便药也。 
雍曰。从兄盛年恃健。不善摄生。因极饮冷酒食。内外有所感。 
初得疾。即便身凉自利。手足厥。额上冷汗不止。遍身痛。呻吟不绝。 
偃卧不能转侧。心神俱无。昏愦恍惚。呼医视之。治不效。予言兄曰。 
此疾证甚重。而病患甚静。又觉昏愦身重不能起。自汗自利。四肢 
厥。此阴病无疑也。又遍身痛。不知处所。出则身如被杖。阴毒证也。 
安得不急治。医者之言。缪误不可听。乃急令服四逆汤。灸关元及三 
阴交。未知。加服九炼金液丹。利厥汗皆少止。稍缓药艾。则诸证复 
出。再救急治。如此进退者三。比三日两夜。灸十余壮。服金液六十 
余粒。四逆汤一二斗。方能住火灸汤药。阳气虽复。而汗不出。证复 
如太阳证。未敢服药以待汗。二三日后。大烦躁饮水。次则谵语。斑 
出热甚。无可奈何。复与调胃承气汤。得利。大汗而解。阴阳反复有 
如此者。前言烦躁不可投凉药。此则可下证具。非止小烦躁而已。故 
不可同也。 

卷十四
发斑十三条
属性:论曰。发斑一证。缘仲景书遗逸不详见。故诸家之说无所统。大 
抵斑有数种。惟热毒入胃者当下之。非下斑也。下其胃中之毒也。而 
胃中之毒。由斑而后见也。若皮间暴作瘾疹。无他里热证者。不可 
下。当服平凉去风解肌药。及以摩膏治之。若在春末及夏。不宜火灸 
及重覆。随其浅深略分内外。不可一切用药。亦表虚不可发汗也。 
千金方载华元化之言曰。伤寒热毒之气。五日在腹。六日入胃。 
乃可下也。若热毒在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入胃。则 
烂胃也。然热入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胃中。胃若实。其热为病。 
三死一生。胃虚热入。烂胃也。其热微者。赤斑出。此候五死一生。剧 
者黑斑出。此候十死一生。 
千金又曰。病者过日。不以时下。则热不 
得泄。亦烂胃斑出。雍曰。发斑有下之太早者。有失下者。故王仲弓 
谓下早热入胃者斑出。下之迟失下之亦斑出。 
活人书曰。发斑有两证。温毒热病。皆有斑也。温毒发斑者。冬 
时触冒寒毒。至春始发。病初在表。或已发汗吐下。而表证未罢。毒 
气未散。故发斑。黑膏主之。又冬月温暖。人感乖戾之气。冬未即病。 
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气暄热。温毒始发。则肌肉斑 
烂。瘾疹如锦文。内攻心闷。但呕清汁。葛根橘皮汤主之。雍详发斑。 
有阳毒温毒热病。热病。即今之伤寒也。温毒发斑于三日之内。毒瓦斯 
在表时即出。以此验其温毒。非热病也。盖其毒久郁而发。病不在 
里。故不可下。必随表证治之。当用药解肌热。麻黄桂枝皆不可用 
也。如三日毒不解。其病入里。则同伤寒治之。 
又曰。热病发斑。与时气同。或未发汗。或已经汗下而热毒不 
散。表虚里实。热毒乘虚出于皮肤。所以发斑。雍曰。此证是温毒发 
斑也。与伤寒发斑不同。盖温毒之毒本在里。久为积寒所折。腠理闭 
塞不得出。及天气暄热。腠理开疏。乃因表虚郁发为斑。是时在里之 
毒发在表。故可解肌而不可下也。伤寒之毒。初亦在里。久不能出。 
及春再感温气。腠理方开。随虚而出于表。遂见表证。而未成斑也。 
医者昧于表里之证。下之太早。时内无毒瓦斯可下。所损皆胃之真气。 
真气既损。则胃为之虚矣。邪毒者。乘虚而出。乘虚而入者。以先损 
之虚胃。而当复入之今毒。力必不胜。而胃将烂。是以其华见于表而 
为斑。则伤寒之毒。初蕴于里出而之表耳。既见于里。又见于表。是 
毒瓦斯往来者再矣。诸经者。血脉之道路也。今邪毒往来于道路。而营 
卫气血不通。其人可久乎。此其所以不通也。然温毒之斑。惟感于动 
而发。从而散之。则去矣。伤寒之毒。已发而复遏之。又虚而复客之。 
即入于胃。如升堂入室。不复可逐。必使下泄于肠胃则可出。故必下 
之。所以救胃烂也。元化曰。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胃中是也。故温 
毒之斑。郁发之毒也。伤寒之斑。烂胃之证也。发则可去。烂则不可 
生。是以言五死一生。十死一生也。其烂如何。曰。毒热焚于内。则胃 
为疮烂矣。 
又曰。大抵发斑。不可用发表药。盖表虚里实。若发汗重令开 
泄。更增斑烂也。元参升麻汤、大青四物汤、猪胆鸡子汤。可选用之。 
雍曰。温毒发斑。感在表。惟可解肌。不可发汗。伤寒发斑。毒瓦斯在 
胃。当下不当汗也。故皆腹痛。眼睛疼。身体倦怠。四肢逆冷。额上手 
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二三日间。或可起行。 
不甚觉重。诊之则六脉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脉或大。若误服 
凉药。则渴转甚。烦躁急。有此病证者。便须急服辛热之药。一日或 
二日便安。 
又曰。若阴毒渐深。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脘腹转甚。或咽喉不 
利。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出不止。或时郑声。指甲面青色黑。六 
脉细沉而疾。一息七至以上。有此证者。速于气海及关元二穴灸二 
三百壮。以手足和暖为效。仍兼服诸丹散。内外逼逐。令阳气复而大 
汗解矣。若阴毒盛而阳气暴绝。则为阴毒。阳毒盛而阴暴绝。则为阳 
毒。大抵离绝阴阳。非大汗不能复其正气也。 
又曰。若阴毒已深。疾势困重。六脉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则无。 
一息十至以上。或不可数。至此则药饵难为功。但于脐中用葱熨法。 
或灼艾三五百壮。如手足不温。不可治也。如手足温。更服药以助 
之。若阴气散。阳气来。则渐减热药调治之。阳气乍复。往往却烦躁。 
切不可投凉药。烦躁甚者。再与返阴丹则定也。 
又曰。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而不甚疾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