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2005-1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书屋2005-11-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 目 录

书屋絮语书屋絮语古  今
史海钩沉辽东:毋忘1905马小军
史海钩沉 隔岸观火与隔岸助火戴问天
湖湘人物 蔡锷:不争主角争人格傅国涌
教育论坛 漫话中国大学校歌毛  翰
说长论短 革命的良心林子明
说长论短 图哈切夫斯基之死贾庆军
灯下随笔 善变的梁启超张家康
灯下随笔 君子绝交无恶言范  泓
人物春秋 “性博士”张竞生王开林
人物春秋 一代直声曾以亮
围炉夜话 润笔已曾经奏谢眭达明
来稿摘登 俄罗斯的东正教骆晓会
来稿摘登 刺进乌托邦咽喉的笔聂  茂
来稿摘登 热爱读书的民族华夫脱
来稿摘登 “青年”语源小考楚  人
编读往来 张学良的一两件事散  木
封    二 草地交响贾浩义 画
封    三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钟丕瑜 文画
预    告 2005年第12期目录


  《书屋》二〇〇五年第十一期
  作者:未知

  书屋絮语

  书 屋 絮 语
  ? 古
  今
  时下,我们常可听见人们不满当前各种社会怪象的激愤之辞:假如没有……医药费就不会居高不下;假如没有……房价就不会日夜疯长;假如没有……名目繁多的教育乱收费就不会层出不穷……而无数条充分的理由被完全假如以后的残酷的现实是,涛声依旧,那些喜欢或习惯于用假如善对一切的人们获得的只是无奈的叹息。年年岁岁人不同,但岁岁年年花相似啊!
  近日翻阅西洋书,当读到“总统是靠不住的”之时,不觉浮想联翩。在国人看来,总统一
  之主,乃道德与智慧的化身,他都靠不住,太阳底下,哪还有谁值得信任呢?
  西方的主流意识认为,作为存在物的个体的人,它首先应具有自然性,即趋利辟害、趋乐避苦应是其本性,在任何条件下,总是最大限度地呈现出这一特性来;然而,人又具有社会性,他的存在又受到社会各种关系的制约,即他的愿望与发展须满足或服从其他社会成员的需要为前提。因此,人实际上是一个由自然性和社会性和谐而成的矛盾体。作为人,总统也是肉身凡胎,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免不了脱俗,在月白风清、夜籁人静之刻,躺在温暖柔软的大床上,隐秘的灵魂深处偶尔也会冒出可怕的念头,因为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如何让“靠不住”的总统成为“放心”的总统,建立对权力的监督当是十分必要的。在西方文明史上,这一观念由来已久,到近现代日渐成熟,已成为国家一切制度安排的思想基础。
  在仁、义“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甚嚣一时的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却敏锐地觉察到了道德釉彩涂抹下的人性的斑斑点点。他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并直截了当地指出:“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与西方的哲人相比,其识见可谓毫不逊色。但可惜的是,先驱者灿烂的精神火花很快熄灭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里。更可悲的是,千年来,在各种错综复杂的作用下,这种由“人之初,性本善”奠定的道德论竟演变成杀人的理与礼,其阴魂久久不散,也是始作俑者未曾料到的。
  如果国人都能如魏源不敝帚自珍,敢于争眼看世界,如鲁迅不固步自封,勇于实践拿来主义,要之,我们民族那畏之似虎的千年死结会迎刃而解。
  我想!
  中国历代书法家——
  王
  铎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篙(松)樵、石(十)樵、痴庵、雪山,又号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史)等,孟津(今属河南)人,人称“王孟津”。幼家贫,“不能一日两粥”。三十一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等职。后拥立福王而仕南明弘光朝,授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旋降清,官礼部尚书、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为以气节自恃之明代遗民所鄙夷,并被清朝统治者列入《贰臣传》。博学好古,诗文书画皆精,而以书法独具特色,与董其昌齐名,时有“南董北王”之称,世称“神笔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书家一道提倡取法高古,复兴书坛,一扫明末书坛因循守旧之风。其《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被目为第一流书家,甚至有“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之说;还衍发出一派别,称为“明清调”。
  王氏真、楷、行、草书皆工。其行草宗二王,正书出锺繇,认为“书不宗晋,终入野道”,得益于汉唐以降诸大家,博采众长,取精用宏,得其精神而能自出胸臆。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流转自如,长于布局,变幻狂放,笔力雄健,遒劲苍老,气势磅礴,力道千钧。尤擅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痛快淋漓。人称“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戴明皋《王铎草书诗卷跋》)。近代书画大家吴昌硕誉其“文安健笔蟠蛟璃,有明书法推第一”。启功先生盛赞其“可谓书才书学兼而有之,以阵喻笔,因一世之雄也”,“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林散之先生更谓其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
  其墨迹传世甚多,《王铎书法全集》收入王铎三百四十八件作品,可分为临帖、创作两大类。临帖历实临、意临而达轻松自如、不拘点画、传神洒脱之创临佳境。许多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最负盛名者为《拟山园帖》与《琅华馆帖》。其手卷苍劲跳跃,布势连绵,变化神出,六尺乃至丈二长条巨幅立轴,写来无不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布局取势,章法奇特,雄健悠肆,骨力畅达,运笔浓淡虚实,变化多端。
  (万 方 文)

  辽

  东:毋忘1905
  ? 马小军
  (一)
  1905年1月,整整一百年前,中国,辽东大地。
  冬日的太阳,冷冷地斜挂在西方的山际线上。西伯利亚的寒风,撕扯着一面面破碎的日、俄军旗。高天烽火,鏖战正急;尸积如山,大地疮痍。从头年(1904)的2月8日日军不宣而战算起,日俄战争迄今已打了将近一年,战争进入了白热化的胶着状态。
  是年2月,日本海军在朝鲜仁川和辽东旅顺海域突袭俄国舰队之后,日本陆军按预定计划在仁川登陆,经汉城向平壤挺进,并于4月28日强渡鸭绿江,突破俄军防线,进入中国东北境内。同时,由陆军大将奥保巩率领的第二军于5月5日在辽东半岛的貔子窝登陆,直逼辽东半岛的咽喉要冲、素有“旅顺门户”之称的金州地峡。此战斗俄军布防坚固,日军久攻不下。5月26日,日军趁雷雨之夜,以九倍于俄军的兵力再攻金州,经十四小时的艰苦激战,在付出四千多人伤亡的代价后,攻克金州及南山地区,从战略上截断了旅顺俄军的后援。5月底,日军占领大连湾。8月中旬,日军强攻旅顺数日未逞,遂改取围攻久困之计。与此同时,日军决定集中主力,抓住战机,先行展开辽阳会战。在经过极为艰苦的反复争夺战、日军付出近二万四千人的巨大伤亡之后,于9月4日占领辽阳。至此,日俄战争转入最为艰苦的第二战略阶段:旅顺会战。
  (二)
  所谓日俄战争,实在是肇端于十年前的那场甲午中日大战。甲午年发生的中日大战,战争由朝鲜始,结局是蕞尔小国日本一举打败了东亚中央帝国——清国,不仅一鼓作气地攫取了中国对朝鲜的千年宗主权,而且逼得老大清帝国赔款割地,国辱权丧。这样,大清帝国的战败,使远东国际关系的格局为之一变。而从中国手中夺取了对朝鲜的控制权,对于一心希冀跻身列强的日本来说,等于取得了远东的战略控制权。然而,远东国际关系与世界、欧洲和近东的局势关联紧密,一时间,个中情势诡谲多变,阴谋充盈。原本作壁上观的列强诸国,眼见一个以往被视为东亚猎物的小国日本,竟于眼皮底下在朝鲜和中国得手,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马关条约》对沙俄的远东政策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日、俄矛盾一时空前尖锐起来。战败之后的李鸿章则再施以夷制夷之策,乘机策动了一直对辽东不冻港和朝鲜怀有觊觎之心的俄国向日本发难。
  其实,《马关条约》签订前,内容已经泄露。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在听到清国将割让辽东的消息后向沙皇尼古拉二世表示:决不能容忍日本攫取中国任何领土,否则,“您所尊敬的父王曾作出过崇高而巨大的努力,但迄今尚未实现的极其宏伟的事业”将一同毁灭。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生前曾梦想建立一个庞大的“俄罗斯-中华帝国”。这一梦想成为尼古拉二世君臣孜孜以求的政治目标。1895年4月11日,沙皇政府召开特别秘密会议讨论远东局势。维持指出:日本图谋占领南满,是对俄国的威胁。俄国不能听之任之。与其日后可能与其发生对抗,不如现在就决然阻止日本。一旦日本拒绝俄国的要求,俄国就应向日本开战。参加会议的外交、海军诸大臣,也都赞成采取对日干涉还辽政策。会议决定先以友好方式劝告日本放弃对中国辽东的占领,否则即声明保留行动自由的权力,同时向欧美列强及中国发表正式声明,表明俄国坚持要求日本撤退在南满的驻军。这样,沙俄的干涉还辽政策遂告确立。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一直深切关注远东局势。他提出,日本的势力如果得到发展,就可能和中国结成同盟侵入欧洲,形成所谓“黄祸”(即臭名昭著的“黄祸论”)。为避免“黄祸”流入欧洲,他主张欧洲列强联合干涉日本。4月17日,威廉二世接到沙俄政府联合干涉日本的建议,即表赞成。他回信保证:德国将竭力安定欧洲,以使俄国无后顾之忧,保障欧洲不为黄种人侵入。在表示支持俄国攫取中国部分领土的同时,他也希望沙皇支持德国在华获得一个海港。在中日《马关条约》议和期间,法国政府担心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受到损害,曾不断与俄国交换意见,商讨遏止日本之策。但当时正值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二十五周年纪念,法国舆论不愿法国与德国结盟干涉日本。在权衡利弊之后,法国政府认为,拒绝参与干涉将使初成的俄法同盟遭到削弱,这反而对德国有利;而参与干涉既可巩固俄法联盟,又可加强法国在远东的地位,并进一步可在中国攫取好处。法国政府遂决定参与干涉,并向俄国表示,希望获得中国海南岛附近的某个小岛。英国虽明确表示不参加,但也不反对三国进行干涉,并且劝告日本对三国让步。英国政府的态度表明,干涉成败与否它都将从中获利。可见,列强在《马关条约》签字之前,已就干涉日本归还辽东问题确立了立场。就在《马关条约》签字当天,俄国正式向德、法提出对日本进行干涉的建议,两国即表响应。4月23日,三国驻日公使联袂赴日本外务省,提出备忘录。三国备忘录的内容大体相同,主要是指责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将经常危及中国首都,使朝鲜的独立变得有名无实,这将长期妨碍远东的和平,因此要求日本政府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有。在宣读完备忘录之后,德国公使即席发表威胁性的谈话。他说,现在日中讲和的条件实在过分,损害了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的利益,所以德国政府不得不联合俄法共同提出抗议,并且在必要时使抗议成为有效。他特别强调,如果日本同三国开战,将毫无希望获胜。为进一步向日本施加压力,三国联合出动海军,在日本海游弋。面对这种形势,军备空虚的日本不得不向三国妥协,最终放弃了对辽东的要求。最后,经过与三国的讨价还价,日本仍坚持要清政府偿付了三千万两“赎辽费”。而还辽之后,1898年3月,沙俄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强行租借旅顺口和大连湾,开始修筑旅顺口要塞,巩固自己在辽东的战略地位。同时,德国用同样的手法得到了胶州湾,法国得到了广州湾,英国得到了威海卫和九龙半岛。而他们得到的每一个“回报”,都又成为英、美、日要求给予“补偿”的借口。就这样,列强之间在中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他们竞相向清政府兜揽政治性贷款(“俄法借款”、“英德借款”、“英德续借款”),攫取筑路(中法广西龙州铁路、中法滇越铁路、中俄中东铁路、中比卢汉铁路、中英德津镇铁路、中英京奉铁路、中德胶济铁路、中美粤汉铁路)、开矿的权益,强租土地,长期占领。一时间,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所谓瓜分豆剖的狂潮,而俄日矛盾则在这进一步的争夺中日益加深。距今一百一十年前,日本江户马关春帆楼上签下的一纸条约,不仅成为记录中华民族国耻的见证,而且又一次掀起了远东国际关系的波澜,深埋下十年之后日俄大战的祸根。
  三国干涉还辽,将日本在花费了巨大的战争成本之后,本已倾入囊中的朝鲜和辽东的权益,化为水月镜花。在索取了三千万两“赎辽费”后,日本于1895年末极不情愿地退出了辽东半岛。对此,日本极不甘心,随即制定了十年扩军计划,意欲再度夺取辽东和朝鲜,以武力同俄国争夺远东霸权。1898年初,沙皇政府鉴于远东局势动荡不稳,日本军事力量发展迅速,并出现了英日结盟迹象,不得不在朝鲜问题上对日妥协。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中国政局动荡,八国列强联合入侵中国,俄军乘机大举入侵东北,引起日本的不满与警觉。围绕沙俄政府提出的“朝鲜中立化”政策,日本政府要求俄国从满洲撤出全部军队作为前提。日、俄之间的立场遂处于不可调和的状态。与此同时,中国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就谋求俄军撤出的所谓“交接东三省”事宜也展开了艰苦的谈判。
  俄国在辽东肆无忌惮的扩张行径,也加深了其在远东与英、美、法、德等国的矛盾。上个世纪之交,英国开始放弃长期奉行的孤立主义政策,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