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已进入普遍使用铁器的时代;后又传至地中海沿岸国家。印度进入铁器 

的时代不甚清楚,但在孔雀王朝初期,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已很普遍了。 

     冶铁的原理和冶铜的原理基本相同,所以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已 

为冶铁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最早的冶铁技术大多采用“固体还原 


… Page 18…

法”,即“块炼铁”。在冶炼时,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夹一层地放入炼 

炉中,经过长时间650~1000℃的高温烧炼和木炭的还原作用,矿石就冶 

成了固体状铁块。这种铁结构疏松、呈海绵状,孔隙中夹杂有许多氧化 

物,含碳量很低,性质柔软,不适于应用,中国古人称之为“恶金”。 

经过一段摸索过程,人们认识到块炼铁可以经过反复加热和锤打压延, 

挤出其中夹杂的氧化物而变得坚实并柔韧不脆,就可制成各种器物。而 

在反复锻打块炼铁的实践中,人们又总结出了块炼铁渗碳成钢的经验, 

这就是“块炼钢”的冶炼技术。中国战国时期,钢制武器已渐增多起来。 

     几乎在块炼铁出现的同一历史时期,中国就诞生和发展起了生铁冶 

铸技术。生铁是由铁矿石和木炭在高大的炉内通过高温熔炼而产生的。 

利用鼓风技术使炉温升高到1100~1200℃以上,就可得到液态铁水流集 

于炉底;其上覆盖的一层炉渣保护着铁水不被氧化。铁水从炉底流出冷 

却成块,就是生铁。 

     生铁的含碳量较高,在3%左右,质硬易碎,一般只能用来铸造一些 

粗笨的东西,锤锻则易坏。中国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已将生铁用于 

铸造了。生铁冶铸技术改变了块炼铁及其加工费时费力、生产量低的弊 

端,为铁器的推广和普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早期生产的生铁是白口铁,其中的碳是以硬度很高的化合态的渗碳 

体形态存在的,铁性脆而硬,铸造性能好,但强度不够。为了克服它的 

脆性,中国在战国早期就创造了白口铁柔化处理技术,也就是生铁铸件 

 “退火”处理技术。将铸件加热到高温,保持较长时间的缓慢冷却,就 

会适当减低其硬度和脆性,增加其可塑性和冲击韧性,从而得到可锻铸 

件。“退火”技术的发明,使生铁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加快了铁器代 

替青铜器的历史进程。中国在战国的中晚期,已将这种工艺普遍应用于 

制造农具和兵器;欧美国家直到18和19世纪才发明了白心韧性铸铁和 

黑心韧性铸铁,比中国晚了两千多年。 

     含碳量低的块炼铁经过渗碳处理可以炼出块炼钢;含碳量高的白口 

生铁铸件在氧化性气氛中脱碳退火,将含碳量降低到铁的范围,而不析 

出或很少析出石墨,也可以得到钢。中国在战国初期就发明了铸铁脱碳 

钢技术。块炼渗碳钢件或退火过分的铸铁脱碳钢件,其坚硬程度都可能 

不足,这就推动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钢件的“淬火”处理工艺。至迟 

在战国晚期,中国已广泛使用了淬火技术。所谓淬火,即将钢件加热到 

高温后使之急速冷却(如急速浸入冷水或冷油中)。经淬火处理后的钢 

件,质地就变得坚硬,刃部也更锋利。淬火所用的冷却物质,最早大概 

都是水,后来又扩展到用动物的尿和脂肪。由于尿中含有盐分,冷却能 

力比水强;用脂肪淬火,高温时冷却快,低温时冷却慢。所以用尿和脂 

肪淬水,可以得到性能良好的钢件制品。 



                        2。纺织、染色和酿造技术 



     (1)纺织技术 

     人类穿着衣服大约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最早人们为了御寒,只是 

把兽皮披在身上。在发明了针之后,就学会按人体形态缝制衣服。在中 

国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发现的一根大约是13000年前的骨针,长3。2厘 


… Page 19…

    米,最粗处粗约3。3毫米,针身光滑,针眼很小,表明当时人类学会缝 

    制衣服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已经掌握了利用植物纤维制成纺织 

    品。最早的纺线方法很简单,在麻纤维的一端拴上一个小锤子,把它垂 

    悬起来拉直纤维;然后把小锤捻转,于是就可把纤维绞结成一根长线。 

    绞结好的线缠绕在锤柄上,并不断续以离散的纤维,就可以绞捻出很长 

    的线来。至于早期的织布方法,现在已无从考查。很可能就是用的现在 

    某些落后地区仍在使用的踞织机一样的织具。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两河流域就有了织布这一手工业行业。他们要 

    用亚麻和羊毛纺织,产品远销小亚细亚等地,用以换取他们缺乏的金属 

    矿产和木材。 

         古埃及的纺织业也比较发达。曾经出土了一块第一王朝时期 (约公 

    元前3000年左右)的亚麻布残片,其经纬线的密度为每平方厘米63×74 

    根,表明他们的纺织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从一些图画上可以看出, 

    埃及早期曾经有一种比较简陋的卧式织机;到新王国时期 (约公元前16 

    —前11世纪),已使用一种悬式纺锭和由两人操作的立式织布机,可以 

    织出幅面较宽的布了。 

         古印度是棉花的最早种植者,棉纺织技术就发源在那里。在哈拉巴 

    文化时期,棉纺织业已较发达;虽然织物还很粗糙,但人们已经会给棉 

    布染色。到了孔雀王朝时期,印度的棉纺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出现了一些以棉纺织品著称的地区和城市,它们的产品远销国外许多地 

     区,成为当时出口的大宗货物。印度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由中国传入 

    的。在贵霜帝国(公元1世纪建立)时期,丝织业已在印度境内发展起 

    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相传黄帝之妻嫘祖发明 

    养蚕取丝,反映了中国丝织业生产的悠久历史。到春秋战国时期,蚕桑 

    丝绸业已有很大发展,缫丝、纺纱、织造和印整的成套工艺和手工机器 

    逐步完善。这是中国手工机器纺织业的形成时期。《禹贡》记载,黄河 

     中下游的兖州、青州、徐州、豫州和长江中下游的荆州、扬州,都盛产 

    丝绸。近几十年来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织品,无花纹的有绡、纱、 

    穀 (绉纱)、缟、纨;有花纹的有绮和锦等;还出土了丝棉被、丝绳、 

    丝带和刺绣等,充分反映了当时丝织业发展的高水平。至于蚕丝的种类, 

    战国晚期的《尔雅·释虫》中记载,野蚕有樗(chù,音出,即臭椿)蚕、 

    棘蚕、栾蚕、蚢蚕四种;家蚕只有蟓一种,即今之桑蚕。德国斯图加特 

    西北20公里高村,前些年在一个克尔特部落首领的墓中,发掘出死者衣 

    物上来自中国的丝绣品,其年代约在公元前550年前后。这是中国的丝 

                                           ① 

    织品在公元前6世纪传到欧洲的证明 。 

         利用麻类纤维纺织,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代。春秋战国时 

    期,丝绸一般只供贵族穿用,一般平民主要是穿麻葛织成的布,故称平 

    民为“布衣”。对于麻织品的质量,当时已有统一的纱支标准。计算纱 

    支的单位叫“升”。周代的麻布,布幅一般为二尺二寸(合现在一尺五 

    寸)。若含80根经线,就叫一“升”。专供丧服之用的为3升;奴隶们 



① 参见仓孝和《自然科学史简编》,北京出版社1988 年版,第257—259 页。 


… Page 20…

穿的是7升的粗布;15升的缌布是作吉服的材料;最细的30升的布专用 

于制冕。这种轻纱的经线密度已达每厘米50根,相当于今天的府绸了。 



     (2)染色技术 

     染色是一项古老的化学工艺。随着麻、丝、棉等纺织业的发展,各 

种纺织品的染色技术也相应发展起来。 

     中国很早就利用矿物、植物染料对纺织物进行染色,并在长期的生 

产实践中,总结掌握了各类染料的制取和染色的工艺技术。西周时代, 

在“天官”下设有“染人”一职掌管染帛。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工艺已 

有很大提高。 

     利用矿物染料对纺织品进行着色的方法称为“石染”。当时人们已 

发现了多种矿物染料。赭石即赤铁矿是最早用于染红色的染料,当时主 

要用于涂染作为囚衣的粗劣麻织物。朱砂 (硫化汞)的颜色红赤纯正浓 

艳,光牢度好,用于涂染贵重衣料。染黄的有石黄 (雄黄和雌黄);染 

绿的有空青(又名石绿,即孔雀石);染蓝的有石青(又名大青、扁青)。 

中国古代所用的植物染料种类很多,靛蓝是用得最早和最普遍的一种还 

原氧化染料。中国夏代已经种植蓝草了,蓝草中含有靛甙,从中可以提 

取靛蓝素。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掌握了用发酵法还原靛蓝。靛蓝染布 

色泽浓艳,牢度好,一直流传至今。茜草是染红色的主要染料,紫草是 

染紫色用的媒染性染料,染黄的植物染料更多。当时人们已经知道使用 

金属媒染剂了。植物染料和媒染剂的使用,大大丰富了颜色种类,在染 

色技术上是个重大突破。 

     在染色工艺上,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多次浸染的套色法,即将丝麻织 

物先后浸入溶有一种或多种不同颜色的染料中,从而染出不同深度的某 

种颜色,或染出其他各种变异色彩。若用两种不同染料套染,就可得到 

第三种色调。另外当时也已知道,青和黄可合为绿色,但以藤黄合靛青 

则为“苦绿”,即用不同的青色与黄色染料,合成的绿色也不相同。这 

些知识,都是从染工们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古埃及生产的亚麻布,作为衣料时染成红、黄、绿等色。所用染料 

大多是植物染料,如靛蓝和红蓝花。靛蓝可能来自东方国家。埃及人还 

常用茜根染成的布包裹木乃伊,表明他们也很早掌握了染色时使用含金 

属盐的媒染剂。 

     古巴比伦和亚述帝国,也使用了红蓝花染色,还制成一种名为“燕 

脂”的粉末状染料。波斯人在获得了蚕丝技术后,将染成红、绿、蓝等 

色的丝绢重价售往罗马帝国,因为罗马皇帝喜欢穿着彩色丝织品以向群 

臣和外国使者炫耀。 

     在古代地中海沿岸国家,盛产一种叫作“骨螺紫”的染料,是从海 

岸的一种蜗牛状贝类动物中提制出来的,能染出鲜艳的紫红色。这种染 

料远销欧洲各地,获利颇丰。在罗马帝国,这种价格昂贵的染料只有上 

层贵族才能享用。 

     印度古人也早就掌握了用各种天然染料染色。特别是印度产的靛 

蓝,古代就远销于中亚、西亚、北非一带,再被转运到地中海沿岸国家。 

东亚的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也以发达的染色技术制造出了多种染 

织品。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很早就用当地的原料制出过多种染料。 


… Page 21…

     (3)酿酒技术 

     酿造也是一门古老的化学工艺。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就掌握了 

用谷物酿酒作饮料的技术。到了奴隶社会,酒被广泛用于宴饮和祭祀活 

动。中国龙山文化遗址中,就有大量陶制的酒器;到了商周时期,盛酒 

和煮酒用的青铜器和陶器如尊、卣、壶、爵、角、觚等已大量制造,有 

些青铜器上还有关于用酒的铭文。周代已设有“酒正”、“酒人”等专 

门掌管酒曲和酒品生产的职务。一些著作中,已总结记载了当时在酿酒 

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技术经验。如《书经·说命》篇记载武丁的话:“若 

作酒醴,尔惟麴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醴”是一种甜酒,“麴 

蘖”即现在所说的酵母。《礼记·月令》更记载了造酒的六点注意事项: 

 “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 

从原料选择、制曲、渍料、蒸煮、用水、掌握火候到容器挑选,指点出 

各个环节的关键要求。特别应指出的是,古人通过长期酿酒的实践活动, 

总结出了利用某种微生物霉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先使少量谷物发霉成“酒 

曲”,酿造时再用酒曲使大量谷物糖化和酒化而酿造出各种美酒,确实 

是一个既经济又有效的杰出的技术发明。 

     在埃及和西欧,古代也采用谷物或水果为原料,用发酵的方法酿酒。 

古埃及人在3000多年前就造出了麦酒;埃及和希腊的葡萄酒一直闻名世 

界。在中亚、西亚各国,葡萄酒也是重要产品之一,并在公元前2世纪 

传入中国。同样,美洲大陆的原居民族,也早就酿造出他们所喜用的酒。 

     与酿酒技术发展的同时,古人也掌握了用发酵的办法从谷物中酿造 

出醋、酱的酿造工艺。醋在中国古代又称“醯”、“酢”或“苦酒”。 

 《周礼·天官》中记载有“醯人”,是掌管酿醋的官吏。《论语》中也 

有“或乞醯焉”之语。酱和酱清(酱油)也是古代酿造工艺的产品,供 

作食用调料。 



                           3。土木工程和建筑 



     (1)水利工程 

     水利建设自古就受到重视。古埃及根据尼罗河泛滥的特点,修建了 

一些大的灌区,把水储存起来,需要时再让水流回尼罗河。埃及历代国 

王都以在开凿沟渠、整修堤坝方面的功绩自夸。第一王朝的第一王美尼 

斯的一大功绩,即建造了孟斐斯城外的大堤坝和水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