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紫阳-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本是寻常女子,寻常之人行平常之事,不对也无错。你们缘分既尽,你可休书一封,断去名分。”阿九沉吟片刻出言说道。
    “我与她并未圆房,休书可免。我此时倒是庆幸将军府中那一干人等并不知道我是寻她去的,不然她势必要受到迁怒牵连。”莫问摇头说道。
    “你与林姓女子并无夫妻之实?”阿九惊讶的问道。
    莫问闻言面色微红,摇头作答。
    “既是如此,你们便不是夫妇,你千里寻她乃是圣贤之举,而她先前并未交身于你,移情他人也就不足为奇。”阿九出言说道。
    莫问闻言缓缓点头,与阿九的交谈令他舒缓了内心的苦闷,与此同时也让他理清了头绪,林若尘只是他人生的过客,彼此并不相欠,日后也无瓜葛。
    “大仇得报,你该欢喜才是,别再想了。这器物你真心不要?”阿九眼见莫问神色转晴,指着桌上的盒子转移了话题。
    “不要,即便寻常鼎器也可成丹,不过我倒好奇此物是何形状?”莫问侧目打量着那个木盒。
    阿九闻言探手掀开了盖子,取出里面的器物递给了莫问,莫问探手接过,发现这是一只四足雌鼎,确切的说并不是鼎,而是有些类似煮食的釜,鼎口呈圆形,鼎身比农人吃饭的海碗要大上少许,鼎身黄中泛红,左右两侧各铸有一条小巧游龙,两只龙头便是两只鼎耳,鼎内透着一股淡淡的药草香气。
    “我之前并未打开盒子,没想到是只雌鼎。”阿九不无遗憾的说道。
    “正合你用,天意如此。”莫问笑着将那丹鼎还给了阿九,他先前一直心境难平,经过与阿九的一番谈话心结松缓,不再怨恨林若尘,也不再为自己抱屈。
    “你歇息一下,我先回房。”阿九接过丹鼎起身告辞。
    送走阿九之后,莫问前往东山温泉沐浴并清洗了血衣,回返东殿时发现房间里已经放了一碗汤药,不问可知是阿九送来的。
    午饭时夜逍遥问那送饭的道童,得知玉玲珑已经在午饭之前离开了无量山。
    当日晚间,天降大雪,三更时分,莫问被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惊醒,众人的脚步声他早已熟悉,屋外传来的脚步声沉重而急切,并不属于另外六人和东殿的杂役。
    莫问疑惑之下便披上衣服推门查看,发现屋外已经无人,雪地里一串脚印消失在东殿门口,来人想必是进了东殿。
    “莫问,刚才是何人进了东殿?”住在对面的夜逍遥推门而出。
    “未见其人。”莫问迈步出屋,踏着积雪向东殿走去。
    夜逍遥随后跟出和他一同前往,前行之时莫问发现地面上的脚印有些怪异,脚印之间的距离远超常人的步伐间隔,根据脚印来看进入东殿的应该是习有轻功的练武之人,可是练武之人的脚步声不应该如此沉重。
    “外面的大门是关着的,此人是翻墙而入。”夜逍遥回头看了一眼,开口说道。
    莫问闻声止步,疑惑的看向三丈外虚掩的殿门,三更半夜翻墙而入,来人定然居心不良。
    夜逍遥见莫问止步,也随之停了下来,冲着东殿出声喊道,“是何人藏于殿内?”
    夜逍遥话音刚落,东殿大门便被人自里面拉开,一中年男子迈步而出,此人约莫四十岁上下,身穿黄袍,面无表情,其所穿黄袍与高功道袍有些类似,不过刺绣很是杂乱,人兽皆有,此外他头上也并不是道髻,而是俗人的发髻。
    “他穿的是何种等级的道袍?”莫问转头看向夜逍遥。
    未曾想转头之下却发现夜逍遥面色煞白,牙关打颤“那,那,那不是道袍,是寿衣……”
    
    第四十七章 死人传法
    
    莫问闻言微感疑惑,他知道寿衣是死人下葬时穿着的衣物,但他不明白为何一个身穿寿衣的人会令夜逍遥如此恐惧。
    “来者何人,深夜到此,意欲何为?”莫问高声喝问。
    站在殿门口的黄衣男子闻言并不答话,只是微微转头直视着他。
    莫问侧目打量着殿门口的黄衣男子,此人相貌平常,乃街头巷尾常见之貌,周身上下也无特异之处,只是天气严寒面色有些泛白。
    “都出来,殿里来了个僵尸。”就在莫问上下打量来人之时,旁边的夜逍遥高呼出声。
    莫问闻声皱眉看向夜逍遥,民间关于僵尸的传闻他也略有耳闻,据传僵尸肢体僵硬,行进时双足并行,而此人行动如常,只因他穿了一身寿衣就大呼小叫实是不该,无端的失了道门中人的风度。
    众人本已听到动静开始起身,夜逍遥叫喊过后众人很快到来,连那看门的瘸腿道人也带了道童前来。
    站在殿门的黄衣男子一直站立未动,任凭众人先后赶来,将他围住。
    “遇事不惊,从容有度,可成大器。”黄衣男子冲莫问点了点头,虽然言语之中带有嘉奖之意,面上却并无任何表情。
    黄衣男子此语一出,众人尽皆动容,此人说话的语气表明他极有可能是前来传授众人符咒秘法的上清尊长。在场众人最为惊骇的还是莫问,他注意到一个细节,此时极为严寒,众人无不呵气成霜,而此人说话时口鼻前并无气雾,也就是说此人不需要呼吸,不需要呼吸又穿着寿衣,那自然就是死人了。
    “七位上清准徒可曾到齐?”众人瞠目结舌之际,黄衣男子环视众人再度开口。
    “无量天尊,贫道天枢子,敢问尊驾何人?”莫问汗颜躬身,先前他没有慌乱是因为后知后觉没想到来者真的是个死人,而并非似来者说的那般‘遇事不惊,从容有度’,此时他便感觉脊背发凉,头皮发麻。
    “人亡则道号消,亡人已无道号,此番我借尸还阳乃是奉了祖师神谕,前来传授你等符咒之法。”黄衣男子摇头说道。
    “天枢子恭迎前辈。”莫问正式见礼,此人虽然诡异,却明了道门规矩,道门中人的道号是被循环使用的,除非飞升的仙人道号可以永久保留,其他道人死后,道号会被后人使用。此人明了这一点,无疑说明他是道门中人。
    其他众人见莫问见礼,也纷纷稽首见礼并报上道号。
    “尔等退下。”黄衣男子冲愣在一旁的瘸腿道人挥了挥手,抬手之间气度傲然,言语之中盛气凌人。
    瘸腿道人急忙躬身告退,带着小道童远远避开。
    黄衣男子站于殿门再度环视众人,目光所及众人尽皆垂眉,此乃道士适度的礼数,若与尊长对视则是无礼,若是低头则折了气度。
    “随我进殿,即刻开始。”黄衣男子收回视线转身进入东殿,众人闻言急忙跟随。
    莫问道号为北斗之首,七人中最先进殿,进殿之后他发现东殿正北的法台上多了一件长形事物,定睛细看竟然是一口长九尺,宽半丈的黑色石棺。石棺通体全黑,棺身并无纹饰,估其重量当不下数百斤,此人先前脚步声很是沉重,想必是因为扛负了这口沉重的棺材。
    随后进入的众人也看到了法台上的石棺,不明所以,面面相觑,此人深夜前来,行踪诡异,且是借尸还魂,这些已经令众人满心疑惑,暗自惊恐,未曾想他还带来了一口石棺,这又是意欲何为。
    先前传艺的那些尊长虽然性情各异,却并未超出人之常规。而此人是一死人,祖师为何遣一阴魂借尸前来传授技艺。
    “你们可知这棺中存有何物?”黄衣男子走到法台前抬手指着那口黑色石棺。
    众人闻言尽皆摇头,虽然各自皆有猜测,却不敢胡乱言语。
    “这口黑棺乃我百年阴居,”黄衣男子走上前去抚摸着棺身,“我生前所用的那支天狼毫亦在其中,你等习得符咒之后天狼毫将重见天日,辅随新主。”
    莫问闻言与身旁的阿九对视了一眼,这黄衣男子的意思是这口棺材里放的是他的尸首,但他为何要将这口棺材带来,此外他所说的天狼毫又是何物?
    “符咒乃道家镇派秘术,千金不予,万叩难得,你等七人福缘不浅,得修此术,定要专心凝神,好生研习。”黄衣男子出言说道。
    众人闻言齐声应是。
    “道家三清,上清,玉清,太清,三清之中以我上清一宗最精符咒之术,符咒与法术相辅相生,法术以灵气借乾坤,符咒以灵纸唤阴阳,法术自有旁人传授,我只传画符之法。”黄衣男子出言说道。
    众人直身肃立认真倾听,这些前来传授技艺的尊长皆无多余言语,一旦前来立刻开始传授技艺。
    “符咒品级与道人灵气品级相同,灵气修为不同所用符纸等级亦是不同,符纸可分为黄,红,蓝,紫,金五色,黄符动十步之气,止于镇宅定心。红符动一里之气,可降服鬼魅。蓝符动十里之气,可压制妖邪。紫符集百里之气,可逆天改命,请天兵临凡。金符威及千里,震动乾坤,金符一出,可令仙人却步。”黄衣男子言语之中大有傲气。
    在此之前莫问只见过寻常的黄纸符咒,并不清楚符咒还分为五个不同的品级,更不知道高等符咒有如此惊世骇俗的威力。
    “玉衡子,你有何话说?”莫问暗自心惊之际,黄衣男子冲百里狂风问道。
    “晚辈无话可说。”百里狂风摆手说道。
    “本座十岁入道,十五岁受艺,似你这般年纪已然可以驱神驭鬼,若非当年强书金符殃及万民,而今早已金身证道,今日蒙祖师神谕前来传授你等符咒之法以弥前失,你竟敢瞧我不起?”黄衣男子阴声说道。
    “前辈息怒,晚辈绝无此意。”百里狂风闻言连连摆手。
    “真人法鉴,祖师所选授艺尊长无一不是上清翘楚,我等蒙恩受艺,岂敢暗自腹诽。”莫问与百里狂风私交甚好,见他受难,急忙出言相帮。
    黄衣男子对莫问颇有好感,闻言不再训责百里狂风,昂头背手继续开讲。
    百里狂风感激的看了莫问一眼,莫问冲其点了点头,以眼神示意他好生听讲。
    黄衣男子初来乍到,莫问已然通过其言行举止对此人脾性有了大致的了解,此人虽然附身于中年男子,但他死去的时候可能年纪不大,应该在而立之年上下,年纪轻轻便将上清符咒习练的登峰造极,心性定然高傲,这一点可以由他气怒之下自称本座略窥一斑。另外听他言语,可以知道他生前犯过大错,这次前来传授法术是为了将功补过的,在这种心境的驱使下,敏感易怒也就在所难免。
    “道人画符通常使用狼毫,但狼毫取自兽类之身,污秽难免,难以通神,故此我等不屑用之。书写符咒通常以性洁竹篾为笔,上清所属各派皆是如此。
    书写符咒所用颜料可分三种,一者碳墨,为浅学者使用,二者朱砂,通神符咒所用朱砂需以天水调和,降妖驱邪所用朱砂以未见天日之地水调和,寻常画符所用,朱砂已经足够。若需加强符咒威力,可以自身气血画符,但此举无异于以命相博,若无必胜把握,万不可为之。
    画符时辰亦有天规,宜选亥时子时。此时乃阳消阴长、阴阳交接之时,天地灵气最重。其次午、卯、酉时亦可,其他时辰所画符咒灵气不足。
    符之承载以法纸居多,桃木,柏木、枣木、青石、土砖,麻布、绢丝亦可使用。承载符咒之物不同,使用方法亦自不同,木符钉挂,石符掩埋,纸符佩戴,纸符之外的其他符咒只有庇护之效并无追攻之威,若要降妖诛邪,只有纸符一途,符咒按威力大小可分为金紫蓝红黄五等,按用途可分为天地人鬼神五部,共有星宿大符二十八道,天罡中符三十六道,地煞小符七十二道,其下还有杂符千余……”
    黄衣男子侃侃而谈,所言皆为符咒精要,众人全神倾听,丝毫也不敢大意,此人脾性急切,很难相处,万难让他重复讲解。好在此人所讲虽然繁多却并不难懂,说的并非经文套话,而是自己的画符心得。画符与作法原本是相辅相成的,黄衣男子也懂得如何作法,但他剔除了作法所需的真言和指诀,只讲符咒,旨在让众人学以专精。
    符咒所书内容与真言类似,确切的说符指的是纸符,而咒指的则是真言,起效原理大致相仿,皆是以文字或者语言与对应的天地灵气或者神明产生感应并请为己用,不过纸符比咒语要正规,若单独分开,纸符的威力比咒语真言要大,但是纸符也有缺陷,符纸所写内容有限,往往需要多张符咒一起使用,而咒语是数句相连,施法更加简便。此外二者通常是配合使用的,也就是说相对应的真言和指诀应该也有一百三十六道。
    众人三更时分起身,一直于东殿站立听讲,直至五更鸡鸣黄衣男子方才停了下来,挥手遣散众人,“每日初更至此,五更离开。”
    众人闻言躬身道谢,转身出殿……
    
    第四十八章 三清符咒之正宗
    
    “天枢子留下。”众人即将走出殿门时,北侧法台传来了黄衣男子的声音。
    莫问闻声止步回头,其他人疑惑的看了莫问一眼,迈步出殿。
    “可曾带有法印?”黄衣男子问道。
    “回真人问,法印一直随身携带。”莫问回答。
    “这具尸身污秽不堪,不得画符,假你之手画符一张,暂缓尸身腐朽。”黄衣男子出言说道。
    莫问闻言暗自皱眉,黄衣男子并未传授具体的画符方法,他此时并不会书写符咒。
    在此之前无量山众人已经为众人准备好了学习符咒所需的黄纸和文房,黄衣男子见莫问发愣,便研墨提笔画了一张奇怪的符咒,“你誊抄下来,加盖法印便是。”
    莫问迈步上前,拿起毛笔铺纸准备誊抄,不料黄衣男子却摇头加以阻止,“尸身碰过的事物皆不洁净,用另外一副。”
    莫问闻言走到法台东侧,研墨之后按照黄衣男子所画誊抄了一遍,黄衣男子所画符咒龙飞凤舞极为流畅,而誊抄下来的符咒笔画时有断续,着墨也不均匀。
    “不知可还用得,请真人过目。”莫问抄完之后提起符纸请黄衣男子过目。
    黄衣男子看了一眼莫问所画的符咒,撇嘴一笑,“难为你了,加盖法印吧。”
    “盖于何处?”法印沾上朱砂之后莫问却不知该往何处盖印。
    “符脚。”黄衣男子随口说道。
    一张符咒由符头,符胆,符脚三部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