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紫阳-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五还想说什么,被莫问抬手阻止,“去端茶来。”
    老五闻言面露不快,撇嘴不动,莫问无奈解释,“我自己要喝的,不是拿来待客。”
    听得莫问解释,老五这才转身进了院子。
    此时脚步声已然到了门口,一身黑裘的公主率先出现,身后是两个高大的胡兵。
    莫问此时坐于前堂主位,正对门口,赵国公主到得门口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他,随后便愣在了原地,愕然瞠目。
    莫问见状微微皱眉,观这赵国公主的神情,她似乎并不知道住在此处的人是他。
    公主站立不动,身后的两个护卫也随之止步,止步之后尽皆低头,并没有无礼的打量莫问。
    莫问直视着站于门外的赵国公主,时隔两年,此女已经彻底长大,亭亭玉立,当有阿九七分美艳,此女有胡人血统,较汉人女子要高上许多,比龙含羞还要高上几分。由于出身皇室,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高贵,不输于周贵人。但他此时看到的并不是这诸多长处,而是此女面部那少许并不明显的胡人特征。
    “住在这里的人竟然是你?”黑裘公主愕然片刻终于开口。
    莫问闻言并未答话,亦无任何的动作回应,此女的言下之意是前来寻找住在此处的人,但她却并不知晓住在这里的人是他。
    黑裘公主见莫问面无表情,眉头轻颦面露踌躇,片刻过后方才移步上前,“多谢莫真人当日放我离去。”
    “此处是我的宅院,你不得入内。”莫问平静的说道,虽然言语平静,思绪却急速飞转,赵国不同于晋国,赵国的胡人崇尚道教,对于道人的称呼严格遵循礼数,道童就是道童,道长就是道长,真人就是真人,黑裘公主以真人称呼他,表明她已然知道他是渡过天劫的紫气真人。联系此女之前的那句‘住在这里的人竟然是你’以及两位胡兵的谦卑神情,莫问顿时明通了缘由,赵国在此之前已然知道有紫气高手住在此处,这位赵国公主此番前来乃是意欲求贤。
    黑裘公主试图进门遭到了莫问的拒绝,顿时面露尴尬,止步于门外踌躇不知如何自处。
    随后便是长时间的沉默,黑裘公主站在门口一直摇摆不定,忽而有转身离开之意,忽而有开口说话之兆。莫问心中亦有所想,到得此时他已经知道先前的那队胡兵到此是为了确定西阳县是否还有人居住,但是他想不通的是赵国是怎么知道有紫气高手住在此处的。斟酌良久似乎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晋国有人向赵国传递了消息,但这种可能不是很大,因为晋国的皇后族人即便跟赵国暗通消息,亦不会将他推荐给赵国,晋人是见识过他的能力的,将他推荐给赵国无异于资敌,而且是严重资敌,皇后族人不会做这种事情。况且如果是皇后族人向赵国暗通了消息,势必会说明他的出身和来历,可是赵国公主似乎并不知道这一点。
    沉默之际,老五端茶出来,放下木盘站到了莫问身后。
    “莫真人为何会偏居于此?”黑裘公主犹豫过后再度开口。
    莫问闻言仍未答话,反倒是老五疑惑的俯身耳语,“老爷,她怎么知道你姓什么?”
    莫问提壶倒茶,并未回答老五的问题,先前七位上清准徒下山之后遇到了胡兵,尽数杀掉胡兵之后在是否放走公主一事上众人产生了分歧,五人弃权,百里狂风主杀,他主放,在那时百里狂风曾多次直呼他的姓名,这黑裘公主自然是听到了的。
    “莫真人,能否准我进屋说话?”黑裘公主出言请求。
    “贫道说过了,此处是我的宅院,你不得进来。”莫问平静的说道。
    “莫真人说的是,可是这豫郡乃是我的封地,还望莫真人能略作通融。”黑裘公主弯腰行礼。
    莫问闻言微微皱眉,此时的公主与皇子享受同等待遇,皆有封地,且以封地为号,黑裘公主的名号应该为赵国豫公主,王爷之女在此时只能承受一县的封地,称之为县主。豫郡乃是大郡,此女之母乃是汉人,当非皇后,侧妃之女得此大郡乃破格册封,由此可见赵国皇上对她极是宠爱。
    “我们要是不通融,你想怎么地?”老五抖动鼻翼高声发问。
    “莫真人能住在此处乃是赵国荣耀,只是此处偏僻荒凉,当真是委屈了真人。”黑裘公主错开了话头,不与老五争辩。
    “我们这里原来不荒凉,你们胡人把这里的人都杀光了才荒凉的,你别从这儿假惺惺了,赶快滚,要是惹得我家老爷发了火,你们一个都走不了。”老五恶声驱赶。
    那黑裘公主闻言并未恼怒,反倒是其身后两个侍卫面露不忿,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强行忍耐,深埋其头。
    “莫真人曾于闵州习艺,不知这些年可曾回那无量山看上一看?”黑裘公主轻声问道。
    莫问闻言仍然没有答话,黑裘公主知道他曾于无量山学艺也不奇怪,毕竟先前差点被他们七人杀掉,皇家事后必定会追查,而七人行踪根本耐不住追查。不过黑裘公主的言下之意是朝廷并没有因为先前之事而迁怒无量山,这令他放心不少。
    “你到我们这儿来到底想干啥?”老五不耐的发问。
    “前些时日朝廷司天官吏夜观星象,见此处有高人隐居,此乃赵国幸事,故此前来拜访。”豫公主出言回答。
    莫问闻言心中豁然开朗,原来赵国有善于占星之人通过观星之法发现了他的存在,由于他所在的区域乃是无人之地,赵国便先行派出一队胡兵前来打探虚实,那些人初次到来的时候想必看到了老五背负慕青逃走,单看身法和衣着就知道老五和慕青不是乞丐之流,故此他们确定高人就在此处。
    回去禀报之后,豫公主便率众前来求贤,由于她只知道有高人在此隐居,却不知道此人是谁,故此见面之初她才会大感惊愕。
    “我们是汉人,用不着胡人拜访,快滚。”老五越俎代庖的驱赶豫公主。
    “既然莫真人今日无暇,我们便不多加打扰了,改日择时再来拜会。”豫公主再施一礼,转身要走。
    “日后莫要再来。”莫问出言说道。
    那豫公主闻言停了一停,转而移步离去。
    “老爷,她还没走。”老五跟随出去观察情况。
    莫问闻言点了点头,没有接话,且不管豫公主走与不走,他都不会为赵国效力。
    “不好,他们散开了,要包围咱们。”老五再报。
    莫问尚未来得及答话,老五便改了口,“不是要包围咱们,他们在城里瞎逛游什么?”
    莫问疑惑之下起身出门,只见那些胡人正分散开来自城中各个街道游走,行走之时左右观望,意有所寻,不过这些胡人并不进门,只是在街道上行走,小半个时辰之后方才回到原处,上马离去。
    “老爷,他们好像在找什么东西。”老五自大街上看着向北驰出的骑兵队伍。
    莫问摇头不语,那些胡人先前于街道上行走之时多有指点默念,不似寻找什么东西,况且此处也并无稀奇之物。
    “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还想求你帮忙。”老五迈步回来。
    “想必是东北战事吃紧,求贤若渴之下病急乱投医。”莫问说道,赵国与慕容燕国的战事已经打了数年,一直未曾停止,此时百里狂风便在燕国效力。
    “老爷,他们不会再来了吧?”老五问道。
    “两可之间。”莫问摇头说道,此番豫公主知道了住在此处的人是他,回去之后势必多方搜集他的情况,倘若得知他是被晋国撵出来的,势必还会再来恳求。此外她来与不来还要看东北战事吃紧的程度,此时百里狂风和刘少卿等人的修为也越发厉害,有他们的参与,赵国情势将更加不妙。
    “没杀他们都算好的了,还想来求你帮忙,真是痴心妄想。”老五余怒难消。
    莫问闻言点了点头,他先前一直在晋国王府,少有外出,此时又偏居在此,消息蔽塞,并不知东北战事究竟到了何种地步,不过根据豫公主先前的神情来看,想必战事是非常吃紧的,不然的话她不会发现住在此处的人是他,还试图礼聘招贤。
    此事过后,西阳县再度恢复了平静,确切的说是死寂,偌大的城中只有他们三人,到了晚间也只有一处光亮。
    半月之后上午辰时,前往水潭查看鱼筌的老五匆匆忙忙的跑了回来,“老爷,北面来了一群人。”
    莫问此时正在前屋饮茶,闻言皱眉侧耳,却并未听到马蹄声。
    “不是骑兵,是老百姓,拖家带口的,你快去看看吧。”老五上前拉着莫问出门。
    二人自北门出城,只见北侧荒野之中行来了一群百姓,扶老携幼,拖儿带女,牵牛拉狗,赶车挑担,队伍绵延数里,人口足有万余。
    “老爷,是逃难的吗?”老五抬手北指。
    “你何曾见过笑着逃难者?”莫问摇头说道,远处的那些百姓虽然风尘仆仆,脸上却有欢喜之意,不似难民。
    心中存疑,二人便站在城外北望,不多时慕青也赶了来,好奇的看着自北方浩浩荡荡走来的大片百姓。
    那些百姓来到城外径直进城,进城之后皆从身上各处取出一方形木牌沿街寻找,对号入室。
    “老爷,这到底是咋回事儿,怎么忽然来了这么多人。”老五侧身让开了一挑着笼屉的汉子。
    莫问闻言并未答话,到得此时他终于明白当日豫公主为何于城中滞留多时,原来她是想将西阳县恢复旧貌……
    
    第一百四十二章 厚礼
    
    豫公主此举无疑是在弥补胡人先前犯下的过错,但此举却令莫问感到厌烦,因为这些人并不是西阳县的百姓,这些人他一个也不认得。
    自城门处停留片刻,莫问转身向回走去,此时那些百姓已经开始清扫和整理各自分到的宅院和铺子,这些人虽然是一起到来,彼此之间好像并不熟识,各自忙碌,少与旁人说话。
    迁移到西阳县的这些人各行各业都有,且其落脚之处恰恰是他们先前从事的营生,住进豆腐坊的挑着箩筛菽豆,赶车拉着米粮的住进了粮铺,各补其空。这些人无疑是豫公主命令官府自各处挑选出来的。她没有自一处抽调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自一处抽调会造成其他县城荒废,二是自一处抽调的百姓彼此都很熟悉,住在此处会排斥他们三人。
    “老爷,我打听到了,他们都是官府派来的,住在这儿可以终生免税免役。”老五自后面跟了上来。
    “五哥,官府为何要派他们来咱们这里?”慕青不解的问道。
    “赵国的公主要讨好咱们老爷。”老五低声说道。
    “莫要胡说。”莫问横了老五一眼。
    “怪不得他们都乐意来呢,不用纳粮当兵,还不用受胡人欺负。”老五嘿笑着岔开了话题。
    “以后咱们这儿就热闹了呀。”慕青童心未泯,高兴的看着那些整理宅院,安家落户的百姓。
    “是啊。哎呀,不好,西院我还吊着肉呢,得赶紧收了。”老五说到此处撒腿就跑,慕青叫喊着等等我,与之一起去了。
    回到莫宅门口,莫问并未急于回屋,而是站在街头打量着周围正在修葺房舍的百姓,西阳县荒废了三年多,三年的时间并不足以造成房舍的倒塌,故此很多房舍都是完整的,而当年的百姓逃难时走的很急,留下了很多的物件,此番到来的百姓恰好可以物尽其用。
    “道长,这是你分到的宅子吗?”一个坐在板车上的中年妇人冲莫问问道。
    莫问闻言愣了一愣,转而微笑点头,那中年妇人羡慕的说道,“这宅子好大呀,你几口人住?”
    “憋不死你个贼婆娘。”拉车的汉子回头埋怨,那妇人闻声转身与男人拌嘴,二人吵闹着行远。
    此时仍有后来的百姓陆续进来,最后到来的是官差和坐轿的县官,走在前面的衙役见到莫问急忙冲轿中的县官禀报,“老爷,这里有位道长。”
    轿子里的县官闻言忙不迭的冲轿夫喊落轿,轿子落地之后,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从轿中钻了出来,扶正官帽转身向莫问走来,“敢问真人俗家可是姓莫?”
    莫问听他喊真人知道这必是豫公主所为,心中不悦却碍于礼数点了点头。
    “下官牛大生初来贵县,凡事皆由真人定夺,下官一定尽心辅佐真人。”县官点头哈腰。
    “贫道不理俗事,凡事皆由你做主,你且去吧。”莫问皱眉抬手。
    那县官虽是官场小吏却会察言观色,见状知道莫问心存厌烦,便不再啰嗦,上轿寻找县衙去了。
    未免再被人抓到说话,莫问转身回屋,此时老五和慕青正在到处悬挂风干的肉食。
    “老爷,这是她自己乐意的,咱不用承她情。”老五见莫问神色不悦,以为他为豫公主之事犯愁。
    莫问闻言摇了摇头,他此时并没有丝毫感激,因为豫公主自作聪明的举动破坏了他记忆中的西阳县,在此以前每当他闭上眼睛还能想到西阳县那些百姓的样子,可是现在并不是那些人了,这些人令他感觉很陌生。
    人多,自然吵闹,莫问很不适应,但此处是他的故乡,又不能舍弃,若是撵走这些百姓,他们又无法再回原籍,自上午到中午,莫问一直感觉很是烦闷,豫公主此举当真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下午未时,县官前来拜访,莫问直接不见,老五出面与之说话,说了一刻钟就没了动静,待得莫问出门,发现只有慕青自己在院中浆洗衣服,一问才知道老五领着县官为百姓分田去了。
    莫问闻言无奈叹气,全乱了,本来平静的生活全被打乱了。
    冬天天黑的早,到得日落时分,城中炊烟四起,不时会有呼唤顽童回家的喊声,到处可见灯烛光亮,西阳县重现生机。
    夜幕降临之后,老五晃悠回返。
    “那些乡间俗事,你不该参与。”莫问出言埋怨。
    “老爷,我刚才在城里转悠了一圈儿,发现人都住满了,只有一户宅子是空的。”老五转移话题。
    “学堂?”莫问问道。
    “不是,学堂也住了个先生,林宅没人住。”老五说道。
    莫问闻言陡然皱眉,林家之前是开绸缎庄的,是城中唯一的一家,时至今日存放布匹的台架还在,豫公主如此细心,不可能疏漏掉绸缎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