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艺术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艺术史-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描画得更为齐全、美丽。总之,这些琉璃砖艺术品在古代世界可谓独一无二。 

琉璃砖技艺后来由新巴比伦传给波斯,波斯又传到中亚各地,最后达于我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我国的琉璃砖在华丽威严兼备方面可和遥远的巴比伦 


… Page 14…

  原型相比,例如我国大同的九龙壁 (作于明代)和北京故宫、北海的九龙壁 

   (作于清代)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可与新巴比伦之作齐名的琉璃砖工艺精 

  品。 



                               3.波斯帝国的艺术 



       波斯人和米底人同属印欧语系,在血缘和语言上都很相近。米底成为西 

  亚强国不久,便被国内的波斯人的王朝取代,波斯不仅完全继承米底的版图, 

  还进一步攻占小亚、叙利亚等地,兵不血刃地进入巴比伦城,又南取埃及, 

  东进中亚直至印度,建立了比亚述帝国还辽阔的波斯帝国(公元前558—331 

  年)。在波斯治下,西亚、中亚和埃及的文化、艺术交流有所加强;影响所 

  及,西可达希腊,东可达印度。因此波斯帝国的艺术在古代世界有其重要地 

  位,在时间上是承先 (巴比伦与两河流域)启后(安息与萨珊),在空间上 

  是更为扩展的东(印度乃至中国)西(地中海世界)联络,充分显示了波斯 

  在历史舞台上的独特意义。 

       波斯帝国的建筑继承了亚述、巴比伦的传统,以王宫建筑为主,同时充 

  分发挥波斯高原山区多石的特点,并参考埃及、小亚、希腊建筑皆以石构为 

  主之例,大量使用石材,特别是广泛运用石柱,使历来以两河流域传统为核 

  心的西亚建筑增添异彩(两河传统极少使用石柱)。波斯建立帝国后,选巴 

  比伦、苏撒、厄克巴丹和波斯波利斯4城为国都,但新建王宫的措置各不相 

  同。巴比伦城在新巴比伦王国之时已建设得异常完美,波斯入主时又是采取 

  和平解决方式,全城丝毫无损,波斯便充分利用原有王宫,基本未作增修改 

  动;苏撒是埃兰故都,厄克巴丹则是米底故都,此两城较之巴比伦自然差得 

  很远,波斯在两地都新建一些王宫、官署,但规模都不甚突出,显然认识到 

  尚无条件使这两个古城赶上巴比伦,因而未作太大努力;剩下的便是波斯波 

  利斯这个在波斯人家乡兴起的都城,它是随波斯帝国的出现而“平地起高楼” 

                                  ① 

  般一跃而居天下名都大邑之首 ,帝国对它的建设最不遗余力,历代国王在此 

  都大兴土木,必欲这个“波斯城”(这是波斯波利斯一词的原义)以崭新面 

  貌和巴比伦一争高下。因此,完全可以说波斯波利斯的王宫代表了波斯建筑 

  的精华。 

       波斯波利斯位于今伊朗设拉子城东北约42公里,庞大的王宫是这个都城 

  的主要部份,它由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年)和薛西斯 (公元前 

  486—前465年)两位国王建成其核心宫室殿堂,这两位也就是发动了入侵希 

  腊的希波战争的国王,他们在位时波斯国势最盛 (薛西斯亲征希腊之役虽以 

  失败告终,但从帝国角度看这只是一次边境冲突,尚无损于大局)。此地位 

  居石山之坡,王宫奠基其上的高台便全靠开山凿石建成,显示了非同一般的 

  气魄,也把波斯建筑擅长石工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石头台基高16— 

  12米,长宽皆达500×300米,台基前面有宏伟宽阔畅通车马的梯道斜坡, 

  壁面刻以浮雕。高台基之设,显然是继承了亚述王宫的传统,然而,由于这 

  儿具体的地势和波斯人长期游牧生活以帐幕立营盘的习惯,王宫的总体布局 

  又和亚述、巴比伦之规整大不相同。这儿的地势是东有石山峭壁,因此台基 

  是由东向西展开,王宫台基的前面便是西面,但入口大梯道却不在西面正中, 



① 或说波斯波利斯为王都,巴比伦为冬都,苏撒为春都,厄克巴丹为夏都。 


… Page 15…

而是靠近北端,大梯道宽达4。2米,以百级台阶平缓地上达15米高的平台, 

因此车马皆可畅通。但由于王宫入口设在西北角,进入宫内主要殿堂的大道 

便呈曲尺形,即由西往东再折而向南,主要殿堂皆在入口广场的东南面,这 

种布局就有点草原营帐的味道。为仿效亚述、巴比伦皆有宏伟宫门之例,薛 

西斯在梯道入口不远特建一座“四方之门”,高达18米,比亚述、巴比伦的 

宫门高大一、两倍,在此方形拱顶门厅的东西南北四面各开大门,故有“四 

方之门”的美称。由于门洞过于高大,门边必有的守护神兽就不可能用整块 

石料刻成,而是以浅浮雕在大门墙面刻出,虽有损于一气呵成的壮实,却更 

见精美。由门厅广场往南,大道两边首先是两座接见大厅,靠西一座为大流 

士所建,称大会厅,靠东一座为薛西斯所建,称百柱厅,它们构成类似亚述 

王宫体制的外廷,两厅在整个高台上亦处中央位置。再往南,就是妃嫔寝宫 

和宝库组成的内廷,其中大流士的寝宫直接位于大会厅之南,薛西斯或日后 

诸王之宫则在东南和西南,东南角还有由100间库房组成的宝库,过道院落 

曲折回旋类似迷宫。贮藏室面积总计达8400平方米,收藏着帝国历代搜刮的 

金银珠宝,据说日后亚历山大攻掠此宫时所获金银即达120000塔兰特,是古 

代世界一处庋藏的最大财富。 

     大流士的大会厅和薛西斯的百柱厅都属波斯建筑中称为“阿帕丹纳”形 

式的厅堂,它们可能源于古代接见宾客的帐幕,后发展为木柱木顶的大厅, 

最后木柱变为石柱,木顶则依然保留,但规模发展到空前的宏大。大流士的 

大会厅呈正方形,边长约83米,中央是一座每边长约59米的大殿,殿堂和 

门厅共用72根石柱支撑,每根石柱高达21米,位居古代最高石柱之列,至 

今犹有13根石柱傲然峙立于遗址废墟之上。薛西斯的百柱厅则遵循大流士之 

制而略加变通,不设边墙门厅,直接以方形大殿迎接宾客,每边长68。9米, 

共立石柱百根,故得百柱厅之名。据推测,这些大厅上盖木构可能有五彩琉 

璃装饰,石柱间则可能悬挂毛毡以作帷帐,外表必然非常华丽。这里广泛运 

用石柱既是源于阿帕丹纳的古制,也是接受了埃及、希腊的影响,例如柱身 

的凹槽和圆条纹、柱头的涡卷纹来自希腊的爱奥尼亚柱式,柱头上部的双牛 

或双狮夹峙横梁的雕饰以及纸草花纹、棕榈纹之类则来自埃及。据说,建造 

这些宫殿时,波斯国王请来天下四方良工巧匠,其中就有来自埃及和希腊的 

高手。证之出土遗物,可知此言之不虚,这也反映了波斯文化和艺术融汇外 

来因素的特色。组成内廷的各座寝宫和宝库的仓房,基本制式奠定于西河流 

域固有传统,如庭院式的布局和砖墙平顶房舍之类,但门窗楣构和石雕则取 

埃及式样、室内装修和摆设也甚多外来之物。 

     波斯雕刻艺术的主要代表也集中于波斯波利斯王宫。这儿沿袭亚述旧 

制,墙面饰以护壁浮雕,但以用于外墙特别是梯道门口等处为多。最精美的 

浮雕作于大流士的大会厅各梯道和墙基上面,题材以表现国王仪仗、侍从行 

列、万邦进贡之图为主,不像亚述浮雕那样无所不包,并带有较浓厚的图案 

风格。但是,在具体的人物、景物的刻画上,仍然极其认真、细致,写实之 

余又不失典雅庄重的气质,在这方面,也可能较多地受赐于埃及和希腊的艺 

术。特别是公元前6世纪末5世纪初的希腊古朴艺术成熟期那种写实已有一 

定基础却又恪守一定程式的风格与波斯王宫浮雕的精致有其共通之处,这大 

概也是那些来波斯工作的希腊爱奥尼亚匠师的功劳。像通常的宫廷艺术那 

样,这些浮雕刻画国王、廷臣、卫士之流难免呆板重复,但描写各地部族贡 

献方物之景却生动有趣,他们或牵其土产的牛羊,或献来宫廷喜爱的骏马、 


… Page 16…

骆驼,衣冠各异,神态逼真,是可以和亚述浮雕媲美的珍品。在其他殿堂和 

宝库上的浮雕也有同样情况,显示出波斯石刻工艺精湛的特色。 

     在波斯帝国的艺术创造中,摩崖浮雕和石窟的雕凿具有重要意义,不仅 

因为它们本身有高度水平,对日后的中亚、印度乃至中国还有深远影响。摩 

崖雕刻是在高山悬崖上制作,在波斯可能有其悠久传统,但显然也受到埃及 

和赫梯的影响。大流士在厄克巴丹附近的贝希斯敦悬崖刻的浮雕和大篇铭文 

是最著名的,其铭文因有古波斯和巴比伦的三种楔形文字,而成为释读巴比 

伦楔形文字的关键钥匙。铭文上部的浮雕刻大流士审视9名被俘国王之像, 

高3米,宽5。5米,风格粗放,气魄宏伟,是同类作品中少有的巨构。波斯 

人还把摩崖浮雕与石窟陵墓结合起来,令人印象深刻。在波斯波利斯附近的 

纳克希·鲁斯坦,峭岩上凿刻了包括大流士、薛西斯在内的7位波斯国王的 

石窟墓,一般是从崖面凿刻柱廊式的陵墓门面,中开一门以通墓室,柱廊上 

留一大片崖壁刻群臣朝拜国王的浮雕。据近年考古发掘,可知这种柱廊式的 

坟墓也是波斯古制 (当然古时只用木柱木构),波斯帝国时参考了埃及石窟 

墓和石窟神庙的形制,发展成这种独特的波斯王陵石窟。要在峭岩绝壁刻成 

如此规整精美的柱廊和墓室,需要很高的石刻工艺。后来,这类摩崖石刻和 

石窟凿刻都传到中亚、印度等地,印度孔雀王朝兴起,对之摹效甚殷,日后 

遂有佛教石窟的制作。后来石窟艺术又由印度、阿富汗传入我国,便产生敦 

煌、云冈、龙门等世界艺术宝库的杰作。 


… Page 17…

                               三、希腊艺术的萌发 



                          1.产生希腊艺术的历史环境 



       在世界古代中期萌发并达到繁荣昌盛之境的希腊艺术,作为人类文化宝 

  库中的一颗明珠,对日后的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希腊艺术被 

  后世奉为“古典”,以“希腊古典为师”曾经是欧洲文艺界在过去数百年间 

  遵行不衰的原则,也是世界各族人民在自己的文化建设中乐于吸收借鉴的一 

  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人们对希腊艺术评价甚高,对产生它的历史环境自 

  然也怀着浓厚的兴趣。《世界全史》古代中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各卷对此 

  已有详细介绍,但为大家了解希腊艺术本身,我们仍有必要谈谈与希腊艺术 

  产生有关的一些问题。 

       在古代文明诸国中,东方的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西方的罗马, 

  都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并在其帝国时期达到文明的繁荣。但希腊却是一个例 

  外,它这个民族或地区始终以小国纷立的局面贯穿其发生、发展和繁荣的历 

  史,当时,希腊分成好几百个称为“城邦”的小国,城邦指的就是一个主要 

  城市连同它周围的郊区、村镇构成的独立国家。“小国寡民”可以说是它的 

  基本特点,即使是其中最大的城邦,例如雅典 (今日希腊的首都,古代时期 

  则是居领导地位的大邦),方圆亦不过百里,全国人口 (包括奴隶)也只有 

  40万,只相当我国的一个中小县城,和古代东方的埃及、巴比伦比起来,就 

  更显得微小了。可是,在雅典和其他希腊城邦的土壤中却产生了可以辉映千 

  古的文化艺术成就,因此恩格斯在谈到希腊这个“小民族”时指出,“他们 

  的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任何民族所 

                     ① 

  不能企求的地位”。这个国家大小和成就高低的显著反差,就把我们对希腊 

  历史环境的考察带进饶有兴趣的比较研究的领域。 

       从时代上看,世界古代中期的特点是进入了铁器时代,铁的使用意味着 

  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但是,对古代东方文明说来,它们在青铜时代已达到繁 

  荣时期,铁器使用的意义相对而言就不如希腊那样巨大。在希腊那种山多地 

  薄的情况下,只有铁器才能使农业生产出现比青铜时代更大的突破,因此希 

  腊在古代早期的克里特和迈锡尼的青铜文明阶段只出现少数几个东方类型的 

  王国,而且在青铜文明之末灭亡了。到了铁器时代,希腊各地才普遍出现数 

  以百计的新型城邦。有意义的是,铁器和许多珍贵的文化成果,都不是希腊 

  人自己从无到有独立发展的,它们起初都来自东方。当时已存在两千多年的 

  古代东方文明不仅把标志先进生产力的铁器传给希腊,还把字母文字 (腓尼 

  基字母)、各种高级工艺技术以及天文、数学、几何等科学知识传给希腊, 

  甚至在艺术方面,希腊人也是首先从学习东方开始,因此希腊艺术萌发之际 

  有一个“东方化”阶段。应该说,希腊对比于古代东方文明,只是一个后起 

  之秀,犹如一个聪敏好学的青年,在东方文明这个优秀教师指导之下进步很 

  快,终于取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这个师承关系又 

  不是简单的继续,而是在希腊具体条件下达到了和东方很有区别的创新,就 

  像希腊艺术在东方化阶段之后立即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那样,对东方文明遗产 

  的吸收只是使希腊的自我成长更为迅速。它的“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