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相-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头儿捋胡子的手一僵,疑惑道:“你当真是安言(苏晏字)的女儿?不是说是个魔王的性子?怎么这样不像?”
穆涧轻咳一声,道:“好了云老,说正经事要紧。”
一面抬手请诸长者坐了,伸手引着苏青到了上座。
云老一摆袖子,坐到了左侧首座。
却还是止不住的哼哼道:“穆家人总是这样正经,一点儿都不见灵巧。不好玩,真不好玩。”
在座诸位面上都有笑意,却无一人置一词。已是习惯了云老这样的孩童心性。
穆涧再度轻咳两声,见场面上安静下来了,方才稳稳道:
“今次请诸公来此,是要议一议二十年前定下的那一桩规矩。”
苏青耳朵微动,眼见座上诸人面上的严肃神色。不敢多说一字,只静听穆涧发话。
“二十年前,乾元三十年,余奉圣谕前来漠北,与时任漠北都统的安言(苏晏字)共同抗敌,侥天之幸,暂克北境。又一年。巩固边防,驱散离边方圆百里之内之北境故民,不意竟至此寒城。”
穆涧的话伴着一声叹息。
“余临行前,曾得陛下殷切叮嘱。言北靖之民虎视眈眈,北境之地自古多乱;而我大卫,建国已逾百年。久浸盛世,内忧已显。当此之时,为人为臣,未尝不心力交瘁矣。”
“然于北境,千里之师久暴于他国。驰革之乘南安于钝兵,不独畏馈粮之苦,车甲之俸,更恐萧墙之内,其心难一。是以胶漆之材,必得自足;宾客之用,务得自给,以免池鱼之灾。”
“故来此寒城,便有‘下木叶’之心。”
穆涧端起茶盏自啜了一口,同苏青道:“暮归,你起身,再拜拜在座诸公。”
苏青依言起身,对着列席之人一一拜了下去,举止规范,没有一丝偷懒。
座上的人岿然受了她这一拜。
只听得穆涧继续道:
“‘木叶’初以商而立足,来往人繁,有无相易。安言于军中挑选十数人来此寒城,贩卖制造,具有涉及。易老先生更开府设学,广收学子,讲授礼仪,不可谓无大公。”
座下的易先生拱了拱手。
苏青起身,再拜。
穆涧话说的隐晦,但是苏青一直在专注听,所以反应的很明白。
首先,文皇帝不满意顾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家族之间的彼此倾轧,和几个家族垄断官商之事都让文皇帝很反感。所以他才会说怕祸起萧墙,让苏晏和穆涧对北境的民用军资都多想些办法。
其次,在座的这些长者都是当时军中的剽悍人物,被碍眼穆涧瞒天过海送到了这里来。来做什么?肯定不会只是单纯的经商买卖开府授学的事情。这个地方三方势力夹杂,用度情报发展手下,肯定都有涉及。他们放弃自己立军功的机会,来隐姓埋名做这样的事情,的确值得敬重。躬身而拜其实都算轻的了。
再次,穆涧不会无缘无故强调易老的重要性,肯定有理由。开府授学能做什么?收纳学子,培养自己的势力!不管这势力能不能上明面,都是一张潜在底牌。
苏青抿了抿唇。
看来文皇帝要对顾家动手的心思早就有了,不过一直隐藏到了现在。而太子当时对苏晏动手,用的是顾家的势力,又焉知不是因为顾家知道了一些东西,所以想要灭口呢?
穆涧继续说话:
“初建此城,涧便与诸公有所约定,涧与安言二人不领此中兵马,为免拥兵之患。故能得此城机密之人,方为主上。”
穆涧转过头来看向苏青:
“暮归,你很幸运。”
苏青抿了抿唇。
她确实比较幸运。
要不是看见那个标记觉得有秘密,她也不会那么冲动的跑过来;要不是正好遇上卓图(且不论他的目的是什么),她也不至于能够支撑到这里;要不是这里有一个穆涧,她的接手过程大抵也不会这么顺利。
苏青微微一哂,带点自嘲意味,不过是有三分巧合罢了。到底不是自己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没有那样鲜明的成就感。何况和苏晏,和穆涧他们这些老人比起来,她还差的太远。
“暮归,起身行礼罢。”
穆涧见她只埋着脑袋,在心底叹了一声,提醒道。
苏青站起了身。
“等等,小老儿我不服。”
苏青抬眼,看见云老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第四十章 方将万舞
在座诸人对于云老此举显然不意,穆涧站起身来,宽大的袖子扫过桌面,隐于身后,自见一种岿然。
“云老何出此言?”
云老嘿嘿一笑,“小老儿不过说一句实话,又不是故意搅你的场子,作甚么拿气势来压我?”
他捋了捋他长长的白胡子,目光转向苏青,“小姑娘,你怕不怕?”
这些势力不是什么香饽饽,相反,是个烫手山芋。
不错,这势力是穆涧依着文皇帝当时敲点的话建立起来的,但是并没有过明面儿,要是有一招不慎,被人抖落出来了,就是全部人掉脑袋的事儿。
赢了才有功劳,输了就是乱臣贼子。
所以一步都不能错。
再加上顾家又是那样势大的,要是这其中有一点怯弱,头脑发热做出什么昏聩的决定,就相当于把所有人都推上了断头台。
苏青抿了抿唇,对着云老欠了身,“请云老指教。”
云老嘿嘿笑,“不错不错,至少知道不足,有份谦恭的心思。”随即眉目一挑,面上神色一变,“但你也需得记住:你才是主!就该有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决心和气度,一贯的唯诺,成什么体统!”
苏青身子一震。
穆涧看了看云老,拂了拂衣角,笑着坐下。问道:“那云老是何打算?”
却是没有往苏青那边看上一眼。
云老收敛了神色,立在下首,伸手比出了一根指头。
“一年。”
他双手背于身后,环视众人,“我会用一年的时间训练她,把她骨子里的怯弱胆颤剔除出去。一年之后,若不能见此成效,我自剃头来见,她亦不能接手这些势力;若侥天之幸。有了成果,我第一个拜行大礼!”
全场寂静。
其实他们也看出来的苏青骨子里不见锐气,但碍于当初定下的规矩,碍于穆涧脸面。碍于苏青是苏晏的女儿,所以愣是没有一个人敢提出来。除了云老这个从来天不怕地不怕的。
何况把自己的命和这个小姑娘绑在一起?他们自认还没这份胆气。
是以都埋了脑袋,却竖起耳朵,等着看穆涧反应。
半晌,才闻见“啪、啪、啪”三声拍手声响。
不源自穆涧,却是来自易老。
易老声线温润,带着读书人一贯的中正风骨:
“我以为云老说得有些道理,我们都是半身踏进黄土的人了,没了命不要紧,却不能让这份基业毁在我们手上。苏暮归——”他看了一眼苏青。缓缓道,“她还不够强。”
无褒无贬,温和却不带感情,陈述了一次事实。
穆涧的目光回转回苏青,“暮归。你预备如何?”
苏青抿了抿唇,交握于身前的双手,紧了紧。
她抬起头来:
“我接受云老的训练。”
她挺直了背脊,环视下面表情不一的众人,声音带三分清冽,两分漫不经心,以及五分似笑非笑:“但云老言语到底太张狂了些。还望日后,收敛些的好。”
说着轻轻欠了身,幅度却并不大。
穆涧唇边的笑意更深了些。
底下有不少人等着看他要怎么做,他却直接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苏青,准备看她的表现。
若她恭恭敬敬的应了,就只是个绵软性子。初见就没拿出气势来,以后也少不得要受揉捏;若是不应,却又是知不足而不肯轻易改的,就算回来了,恐怕也会是个刚愎自用不肯自省的性子。也不是个易相处的主儿。离心的,恐怕也就不少了。
谁知苏青到底没有让他失望,给了他们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碰。
何况云老那秉性,也确该压着些,否则谁都学了他这样老而不恭的,还成什么样子?
易老到底是文人出身,心思周纳,所以最后也才放了狠话,算是逼一逼苏青原本的性子。
云老却是带着笑意拱了拱手。
林林总总又商量了些事情,诸长老方才告辞。穆涧独留了苏青下来,在原位上坐着,笑问:
“今日感觉如何?”
苏青道:“怕是让穆叔叔失望了。”
穆涧摇了摇头,“你的事我知道得最清,怎么会不明白你?先前你在京中的经历我也不知,但你顶着这么一个身份,想来步步都是思前虑后的。凡事三思原无不可,但过了,也就失了血性了。”
他将茶盏放下,“今日能激起你的三分血性,其实就已足够了。”
苏青坦然一笑,“我心知这样的缺点,但这一年竟恍惚很久,隐忍成了习惯,反倒难以改正过来了。先前说那话时,也一直唯恐说得对不对。”
“那你是怎么想的?”
“毕竟是长老,态度若是过于强硬了,有蔑长之嫌;但若什么都不说,又到底真软弱了几分,日后怕是不可控。”
穆涧微微一笑,“不碍事,这样就很好。你是第一次思虑这样的事情,总归能让人体谅。日后浸淫就了,也自然就明白了。你身上现今少了自信,能得回这一条,今次这场子,就不算白来。”
“是。”
“但是若是跟着云老一年,离边那里又怎么办?何况我和璟瑜约好了一月之后比一场武,准备把乌夷手下的兵马拿回来。”
“乌夷的兵倒成了香饽饽。”穆涧一哂,“你不用担心,尽管跟着云老去就是了,离边那边,我会安排的。”
苏青便点了头。
又说苏府这边。
知归久等苏青也不见回,只好分报了苏峥和姬篱。姬篱讶然之下来了府上,问她先前都去了哪些地方。
苏峥这才把前日下午他于苏青出行的事情说了出来,正是西门外的地界儿。
姬篱皱了皱眉。
先前还是他和苏峥去的西城门外头,所以自然也知道那里有什么,他后来也按着那方向去找过,却没有结果。
又闻说苏青当时面色发白,姬篱便更肯定了心中的猜测。
抿了抿唇,道:“我会尽力找寻,但未必能成。”顿了顿,“何况我也得同苏兄另说说暮归的事情。”
苏峥讶然,“妹妹可是怎么了?当务之急还是先找着她的好,别的事情都可先放放。妹妹真要有个什么,我又怎么同父亲交代?”
姬篱不答,却朝外面唤道:
“苏信,去请韩嗣音公子(第十一章)过来。”
苏峥便是一怔。
 第四十一章 相去日已远
乾元五十二年夏,沈修蒙瑜二将破北靖楼烦王,石羊王兵马,生擒二王,扭送回京。
同年七月,楼烦王供出与卫官员勾结一事,递交往来书信,对卫俯首称臣。
八月,上以欺罔通敌之罪收监薛凯,北境大权由穆放总管。
八月中旬,薛凯于狱中畏罪自杀。
同月,南河洪水泛滥,瘟疫肆掠。
九月,上下旨赈灾,发令诸医正奔赴瘟疫之地为民救援。
十月,有东南人名越者,上京擂鼓诉状,言乾元四十八年焚城事件另有隐情,望帝明察。
帝闻之大怒,遣二皇子姬越至东南彻查。平宜俯首称罪,自尽狱中。
同年冬月,姬越查出平宜贪污赈灾款项之罪,广而寻之,罪十数官员。上情请帝严惩。
腊月,监察署钦差至彼,东南官员下马者数十人。
举国震惊。
与此同时,顾府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顾老爷有个远房亲戚深夜投奔,浑身破烂残旧,还带着血迹,只手中一块价值不菲的玉佩能证其身份。那人昏倒在顾府门口,昏过去的最后一句话是:
“拿……拿着这个……求……求见顾老爷。”
门房不敢怠慢,将玉佩递了上去,果不其然,顾老爷对此人分外重视,亲自出来将此人带了进去。
此时,这人正在东厢养伤。
今日正好醒来。
漱玉在屋内点燃了熏香,垂手关了门,退了出去。
床上的人挣扎着要起来行礼,顾女萝道:“不必起来了,节省些力气,说说北边的情形。”
“是,主子。”
“沈修蒙瑜战胜消息传回之后,薛凯在将军府设宴邀诸将同乐。并在欢喜楼找了胡姬来跳舞,酒过三巡之后,有胡姬舞剑,要刺杀薛凯。”
“薛凯并没有醉。拍手请出亲兵,要将胡女下狱。”
“不想穆放庭宣薛凯十项罪状,以兵士围住了大将军府。将薛凯下狱”
“属下们去救,正中穆放奸计,去者无一生还。”
“属下们回京欲报给主子,不想在离边南门外遭到伏杀,只属下一人生逃。”
那人说着脸色一白,闭了眼睛,显然是不想再回忆那一天的惨状。
顾女萝在他面上扫了一眼,“那群人什么来路。看得出来么?”
“属下不知。”
“那北境我们还剩多少人?”
“不足十人。”
何况北境如今固若金汤,进出不易,那十人就是不死,也没多大作用了。
顾女萝抿了抿唇。
武功高强的不明势力,受平宜牵连的顾家手下。一桩又一桩的受挫事件,让顾女萝近来心浮气躁。
但她到底是隐藏情绪的高手,所以也只是清冷地道:
“好了,我知道了。我会查明那些人究竟是谁,你好生休息罢。”
“谢主子。”
他埋了头,是一种服帖姿态。
顾女萝起身离开了东厢。
熏香越来越浓,渐渐堆满了整个房间。病榻上的人感觉空气越来越稀薄。他勉力想开口呼救,却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终于,他的手无力的垂了下去。
话分两头,最近北境也有一件新鲜事儿,也是来了一个新人。
话说沈、蒙破楼烦,石羊时候认识了一个少年英雄。此人武功高强,杀敌勇猛,但却总在面上带一个面具,不肯以真面目示人。
离边薛凯之乱后,穆放着力整顿北境之民。对可能是他方势力的都予以剔除,驱逐出北境,前前后后费了几个月的功夫,才终于将北境再度弄成铁板一块。
沈修曾说此人在战场上立了大功,但穆放以为此人身份不正,是以一直留中不发,只暗中观察,看此人能否堪得重任。
这日,穆放做东,请沈、蒙二位,并着蒙面人在欢喜楼吃酒,顺道在楼上看胡姬们跳舞。
胡姬一曲歌罢,穆放看了看蒙面少年面前尚满着的酒杯,笑道:
“看来欢喜楼的饭菜不大合萧盛公子胃口?”
蒙面公子道:“在下不沾酒水,让大将军见笑了。”
声音冷静自持,听不出情感。
穆放微微一笑,自顾跟萧盛碰了一杯,“不碍事。公子自便。”
言罢便将酒水一饮而尽。
萧盛默坐,没有见一丝动作。
十分地不给面子。
穆放面上却无愠色。
倒是旁边蒙瑜看着七上八下,嘿嘿笑道:“大将军,萧盛这小子从来都这样,你不要见怪。我是他的结拜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