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喜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女喜嫁-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董平来给童老太太号了脉,说她是心神不宁导致眼前出现了幻觉,一直胡言乱语。
给童老头入殓的是童知明,童知德和童知信去报丧,等回来了之后,三人一道布置了灵堂。
方翠微领着童朵儿等人,披麻戴孝的跪在旁边,给童老头守灵。
童花儿因为有了身孕,不好与白事冲撞了,来的便是王土。
方大林一家只来了方大林和姚氏。
其他的就是村子里的人。
童枝儿听着周围呜呜咽咽的哭声,自己的眼睛却是干涩的厉害,注意到老太太犀利的瞪视着自己的目光,童枝儿心头咯噔一声,狠狠地掐了自己的大腿肉一把,大声地哭了出来。
亲朋好友吊唁完毕,童知明、童知德和童知信三兄弟轮流守夜。
等第二天,便是出殡了。
精致的棺材叫村子里惊呆了。
棺材钱是童知信出的,人死如灯灭,而且他也有能力,便是给童老头准备了村子里最好的棺材。
童枝儿对此表示很是赞同。
童老头死了,别人不会说他生前怎么怎么样,不过,若是童老头的棺材太差了,别人暗地里也是会腹诽几句的。
童知信这般做。堵住了他们腹诽的嘴,也给童招银将来做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路敲敲打打,中午的时候到了村子里的葬场。
童老头的墓,童知信请了风水大师看过。是一个极佳的好位置。
黄土渐渐地成了一个小土丘,童知信等人抓了一把土扬了扬。
罗氏和方翠微在火盆里烧着纸钱。
童朵儿等人跪在身后。
一番忙碌下来,等天黑回了家,一个个都累的直不起身子。
家里有人过世,一般红事不在三个月之内完成,便是要等到三年之后。
因此,罗氏和童招银便是去了一趟周家,将情况与周老爷说了一遍。
童老头过世的时候,并没有去周府通知,是以。周府的人并不知道。
书房里,周老爷听罢罗氏的说辞,眉头皱得很紧。
随着他的沉默,书房里的气氛越来越压抑的厉害。
罗氏心头的不安也在渐渐的扩大。
“罢了,就三月二十六办喜事吧。你们把聘礼给准备妥当了!”良久。时间久到罗氏以为,周老爷会一直这么沉默下去的时候,他开了口。
周芸娘的年纪不小了,周老爷即便不想把女儿这般仓促的嫁了,可是再等三天……他确实不忍心的,只好将婚事给提前到了三月二十六。
也即是两个半月之后。
“一定一定,”罗氏连连答应道。
“你们打算怎么办婚礼?”周老爷又道。
罗氏看向童招银。
“周老爷。我们家打算照了村里娶媳妇的规矩来办。”
童招银说。
周老爷眉头拧了拧,半响才点了点头,“照村子里的办可以,不过,你要保证对我的女儿好。”
“周老爷你放心,我一定会的。若是我对周小姐不好,周老爷可以随时来教训我。”
“随时教训你?哼,”周老爷冷哼,看童招银的模样很是不爽,“我可没有那么多的功夫。”
“………是。我也不会给周老爷这个机会的。”
周老爷不由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这个童招银,有时候精明的厉害,有时候却又是傻乎乎的。
童招银和罗氏忙着准备聘礼,便是告辞了。
周府后院,一个小丫头匆匆忙忙的走到周芸娘的房间里。
“小姐小姐,老爷说,你成亲的日子定在三月二十六了。”
“啊?这么快,怎么会提前了?”
“童家的老头子去世了。”
周芸娘心头了然,原来是这么回事。
“提前了两个半月,可我的嫁衣都还没绣好呢,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意识到自己的嫁衣可能不能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制出来的,周芸娘的内心变得烦躁了起来。
“小姐,嫁衣去县里的布庄买一套就是了,小姐何必费那个神?”
周芸娘摇了摇头,“你不懂,嫁人只有一次,这嫁衣自然是自己亲手做的好。你先出去吧,等晚饭的时候再来叫我。”
周芸娘低着头,手指在大红的绸布上穿针走线。
“那小姐,你要注意保重身子。”
丫头转身出了屋,将门给拉上。
另一边,罗氏和童招银已经回到了家里头。
“怎么样?周老爷怎么说?”
方翠微起身,迎出来问道。
童知德给她倒了碗水,罗氏接过喝了几口,才道:“周老爷说,成亲的日子定在三月二十六号。”
“那好,招银早些成亲,也好打拼自己的事业。”方翠微笑着说。

 第161章 王杨氏
给周家下的聘礼,童招银除了当初聘礼单子上写的,还额外的买了一些胭脂和首饰。
他是真心的喜欢周小姐,想要将她娶到家里头来。
虽说成亲的日子周老爷那日已经定了,可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
罗氏和童招银挑了个好日子,便是备礼去了周家。
他们做事地道,不说人短,周老爷对童招银的脸色比之前好了很多,这次还留两个人在周府吃了饭,叫罗氏和童招银都很受宠若惊。
从周家回来,童招银整个人还有些晕晕乎乎的。
“娘,你说周老爷对我是不是不那么讨厌了。”
“是的。”罗氏点头。
童招银眼睛亮亮的,笑容有些傻气。
等童知德回了来,两人把这事说给他听,童知德也很是高兴。
周小姐要嫁过来,这屋子要整理,请柬要写,席面也要确定……忙活的事情非常之多。
好在,有童知信一家人帮忙。
毕竟周小姐出身富贵,不好同他们一道住在茅草屋里,童知德便打算给他们两夫妻做一个小木屋,一个堂屋连着两间厢房。
童招银虽然不太赞同这个,毕竟做房子是件累人的活,不过童知德和罗氏都同意,他也不好再反对。
林子里有现成的木头,童知信家里头也有做房子的工具。
童知德便是将童知信家的工具给借过来,砍树、刨木,一样样的来。
童招银每天从铺子里回来,便是会去树林里帮忙。
当然了,童知信也没有闲着,他负责将童知德刨好的木头和木板给运到茅草屋旁边。
三人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将木屋给搭好了。
地上铺了地板,踩上去很是舒服。屋子里透着一股木香,叫童枝儿闻了很是喜欢。
三人建造木屋的同时。写请柬的事情也在进行着。
执笔的人,自然是书法很好的季谷子。
普通的百姓不识字,给他们发了请柬也看不懂,是以。这请柬是送给知县老爷、村长、方大林一家、董平的。至于其他的人,村子里的人则是由童知德去说。童招银在一方酒楼干活时认识的伙计,还有童记烧烤店的伙计,则是童招银自己去邀请的。
去童花儿家报信的,是罗氏。
她早就惦念着去一趟女儿家,如今等到了机会,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去童花儿家的时候,罗氏是悄悄了去,为了观察童花儿在王家的实际生活,罗氏还特地的去了王家的左邻右舍打听。
得知他们对童花儿在王家的生活表示很羡慕。有个好婆婆,还有个疼人的丈夫,得知了媳妇怀孕,什么都不让干亲自伺候着,罗氏这才满意了。
童花儿没有骗她。她真的过得很好。
不过,对于他们口中的“好婆婆”,罗氏却是有些迟疑的。
童花儿的婆婆,罗氏也大概见过两三次。
一次是带着王土来童家提亲的时候,一次是她去王土的摊子买肉的时候,还有一次是赶集了偶尔碰上。
童花儿的婆婆,原本姓杨。嫁到了王家之后,便贯了夫姓。
这个王杨氏,脾气是个火爆的,每次罗氏听她说话,就好似炮竹燃烧一般,噼里啪啦的。说的人心里头咚咚的剧烈跳动,有些叫人害怕!
除此之外,王杨氏的人品,罗氏还是信得过的。
童花儿嫁到王家五年没有孩子,她没说什么。还是待童花儿如同开始嫁进来一般,罗氏对此便很是感激。
罗氏思索间,已是走到了王家大门口。
大门敞开着,里面的情形一览无遗。
童花儿的婆婆王杨氏在童花儿身边坐着,眼睛盯着童花儿平坦的小腹,眼眸中一片慈爱,更加罗氏惊讶的是,她说话轻声细语的,一点也不想那个张嘴便是炮仗的人。
“媳妇,饭已经做好了,我扶你过去。”
王土从厨房里走出来,拉着童花儿的胳膊便是遥望里面去,却是被王杨氏给截住。
“你毛手毛脚,做事每个轻重,还是我扶着花儿好,你一边去。”
王杨氏瞪眼,王土只好委屈的站在一边,沮丧的视线无意中瞧见在门口站着的罗氏,王土又变得兴奋起来,“岳母,你怎么来了?”
“娘!”童花儿开心的看过去。
“你怎么说话的?”王杨氏又瞪了王土一眼,松开搀着童花儿的手臂,笑着朝罗氏走过来,道:“亲家母,你来了。”
响亮的嗓门叫罗氏的脑袋晕了晕。
她想,刚才在院子里看到的应该是幻觉。
“娘,你不是说,说话太大声了会吵到媳妇肚子里的宝宝,你看看你现在!”
王土不满的嘟囔道。
王杨氏回头,罗氏瞧着对面王土慌忙的捂着嘴巴的动作,便是才到了王杨氏此刻是什么表情。
“亲家母,块五里面坐吧,吃饭了吗?我们正好做了午饭。”
罗氏点了点头,“我已经吃过了。”
“那亲家母再吃点吧,走了这么长时间的路,也该饿了。”
“是啊,娘。”童花儿也劝道。
罗氏笑着点头,跟着三人进到厨房里。
一张四四方方的木桌摆在厨房里,上头摆了三盘菜和一碗汤。罗氏将目光放在灶台上,灶台被擦得很干净,锅盖也是亮亮的。
罗氏对王土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娘,坐吧。”
童花儿拉着罗氏坐下。
王土傻乎乎的也坐着,等着王杨氏给添饭。
以往,他炒了菜之后,添饭的活都是王杨氏给做的。
不过今天,王杨氏却是在椅子上坐下,然后就没动了。
王土皱了皱眉。
在他开口前,王杨氏给了一个眼神,先瞟瞟罗氏,然后再瞟瞟空着的碗,最后眼角的余光往煮着米饭的锅里瞅了瞅。
王土憨厚,或者说是,有些傻气,王杨氏的这个眼神,他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
还好,童花儿提醒了他。
“相公,快给娘添饭吧。”
“可是……”
“相公,娘饿了。”童花儿眼巴巴的看着他道。
王土起身,端着桌上的四个碗,去了灶台,揭开锅盖,将碗里给添了饭。
“娘,媳妇,岳母。”
罗氏笑呵呵的接过。
王土这孩子虽然傻,可童花儿的话却是听得很,有童花儿在,王土的傻,也能够有人提点了。
这也是王杨氏为什么在童花儿嫁过来之后会喜欢上童花儿的原因。
王杨氏是个寡妇,儿子王土是在她相公死了之后才有的。家里的两个叔伯为了霸占他们二房的田产,便是诬陷她偷人,说肚子里的孩子不是王家的。
被逼无奈之下,王杨氏被赶出了王家。
一个寡妇,没人帮扶,日子总是艰难的。
王杨氏最开始的时候也是个害羞腼腆的姑娘,成了寡妇被赶出来之后,为了生活,便是变成了泼妇,叫别人不敢轻易欺负了他们母子。
王土三岁那年,生了病,因为没银子,大夫便没给开药。
王杨氏没有办法,用着土方子给王土降了温。等王土退了烧,脑子却是变得迷迷糊糊,等到后来,便是傻里傻气的。
王杨氏很是自责,她在心里头发誓,将来的媳妇不管相貌如何,一定要娶一个善心的姑娘。
童知德来她家提亲的时候,王杨氏很是诧异。
童知德的女儿,童花儿,王杨氏是见过的。
那是一个模样清秀的姑娘,而她的儿子在乡里打听打听,便知道是个憨傻的孩子。
童花儿那样的条件,怎么会想要嫁给她的儿子王土。
对此,王杨氏很是防备,一直担心童花儿是有什么毛病。
等去了童家,见了童花儿,与她说了话之后,王杨氏便是发现童花儿是个贤惠又乖巧的孩子,待人也客客气气的。最重要的是,王土被拌在了地上,她没有笑,反倒是紧张的将王土从地上给搀扶起来,然后拿了药和布给他包扎。
王杨氏想,寻找到一个真心对待王土,不介意他憨傻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她心头认可了童花儿,可却还是要问明白她自己的意思。
王杨氏记得,当时的童花儿是这样回答的。
“王土的眼睛很干净,他很善良,嫁给这样的人,我是愿意的。”
等童花儿嫁了过来之后,王杨氏暗暗地观察,她对王土的确是很好。
更叫王杨氏欣喜的是,王土不再像个孩子一般,他渐渐地有了新的变化。说话行事,也越来越稳重,像个大人一样,虽然,时不时的会冒出一些傻里傻气的动作和话语。可这叫王杨氏很是欣慰了。
童花儿对她的儿子好,她自然也对童花儿好。
这也是童花儿进门五年,知道去年才有了身子,却又不幸掉了,王杨氏一直待她如刚过门那时的重要原因。
饭罢,王土给几人倒了茶,然后乖乖的待在童花儿身边,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她平平的肚子瞧。
“来,你摸摸看。”
童花儿抓着他的手,按在自己的肚子上,笑着道。
王土却好似没针刺了一般,猛然的将自己的手给收回去。
他还记得,上次媳妇有了宝宝,就是自己碰了一下,然后宝宝就没了。
王土低着头,一言不发。
 
 第162章 成亲
他怯怯的瞧瞧童花儿的肚子,想要靠近,却又不敢靠近。
可怜兮兮的模样,叫罗氏和王杨氏心里头都有些不是滋味。
童花儿笑着,眼睛里却是有泪在闪。
她抓住王土的手,固执的往自己肚子上贴去。
王土挣扎着,可却不敢太用力,以免伤到了童花儿, 还有她肚子里孩子。
“媳妇,会出事的,会出事的,你别闹了……”
王土大喊道。
然后,他安静了。
童花儿抓着他的手,落在了自己的肚子上。
“相公,没事的,你看,我还好好的。”
一刻钟后,童花儿笑着道。
王土呆呆的,半响才笑着道:“你没事,你没事……”
“嗯,”童花儿点了点头,“只要小心一些,就没关系的,你也别怕了,多摸摸他,要不然,孩子以后出生了该不和你亲了。”
“啊?”一想到他的孩子不理财自己,王土心里头就难受的厉害,脸上也委委屈屈的。
罗氏看不够去了,对童花儿嗔道:“花儿,你就别逗他了。”
“亲家母,这你可是错过花儿了,”王杨氏挑了挑眉,接着道:“这孩子嘛,自然是要经常和他说说话,经常摸摸他的。”
罗氏看了看王杨氏,目光转向童花儿,最后落在眉毛直打结的王土身上。
“媳妇,我,我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