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克期悟证心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略谈克期悟证心诀-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你的贪嗔痴去指导你的当下这一念,那你的所有事情都是你下三恶道的果报,你如果一下子把他打死,他死了你也得枪毙,枪毙就是三恶道,关监狱就是三恶道,是人间地狱,是不是?所以我们要有很清楚的,叫你们修行要开佛知见为什么?开佛知见要得利益的,把佛知见开出来之后,要在生活中观照当下的每一念,不管任何事情出现的时候你要以正知正见指导你当下的这一念去处理这些问题那就是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了,你不会起烦恼,你所有事情都处理得那么圆满,周围的人都会得到你的利益,所以说我们这个要讲的就是要有这种愿心要有这种智慧心,最大的力量就是智慧。你以正知正见指导你的当下这一念,就是以你的大智慧指导你的当下这一念,所有的因果全部断,不管造什么业都不怕,怕的就是你不开智慧,怕的就是你没有正知正见,所以说如果你修习佛法开智慧是你最大的神通,因果都给你断了,然后所有的烦恼都给你断了,所以大智慧是大神通,人家说什么是神通,把你的烦恼弄通就是你最大的神通,烦恼都弄不通你没有神通,所以要有一个很正确很清楚的理念你们修习佛法就是为开智慧,开智慧的前提要修禅定,不修禅定这心静不下来,修禅定那就要持戒了,不持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本来是每天规定打一座最少了,每天打一座还不够,每天要打两座三座,这样用功的,你懒的,哦,今天有事情啊,今天可以不打了吧,哦,今天腿痛今天不打了,你就没持这个戒,这个规定就是戒,每天就是如法用功,这个就是戒,还有其它很多的戒要持,而且这个戒就是助你慢慢的培养你的定力,你的定力上来了,那么你的智慧,你的心慢慢清静,你的智慧打开,就明心见性,这个明心见性的道理指导你当下这一念,你所有的因都改变,不怕你造多少业,所以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是对的,就是看我们当下的这一念是不是放下了,当下的这一念放下的话,那就是当下就自在啊,所以今天我就是想讲这些问题,讲这些理念上的问题,大家一定要有很清楚的理念,学佛就是为了成佛,成佛就是为了两足尊,就是智慧和福报的圆满,那么首先要智慧圆满要修禅定,要持戒,智慧圆满,当你开大智慧了再去行菩萨道,每一念都是正知正见,每一念都是正确的知见指导你去处理问题,去弘法利生,那你的福报慢慢圆满,你的功德慢慢圆满,最后圆成佛果,就这么简单,修行就这么简单,不要搞复杂了,有些人就是越搞越复杂,最后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入手,不知道,糊掉了迷糊掉了,这个人这么说,那个人那么说,这个师父这么讲那个师父那么讲,最后还是神通总是好吧,追求神通去了,如果你有这么个正确的思路,这么讲的理念,你如果很听进去,你是坐在家里坐的非常地稳,换句话说就是释迦牟尼佛来了你也不动,你动什么?你就按这么用功,就是正知正见,佛祖来,他也是这样给你讲,也叫你自己去用功啊,他没办法教你成佛啊,他只是教你怎么去做啊,释迦牟尼佛来也是叫你这么去做啊,它不可能给你摸一下顶你就能成佛啊,要靠你自己用功啊,所以说就是哪个大活佛来,哪个大法王来你都如如不动。我就这么用功,修禅定,开智慧,明心见性,然后再用明心见性的道理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你就完全改变,直至圆成佛果。你心里很踏实,就这么用功,不会坐在家里不踏实,整天在外面去跑去求,这里求那里求,你求不到,所以今天呢就这么讲,大家如果听清楚了,我就非常欢喜,这几天也讲了很多,有些人听了,哦,师父你讲的我以前不太明白,我也悟了很多,但是呢,你这么一讲,感觉有头绪了,全部给理清楚了,我听到这样,我都很欢喜,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这样,但是呢有些人听不清楚的也没关系,慢慢来,因为你以前还没有一定根基的话,你要听师父这样讲一下听清楚也是不容易的,就慢慢来能听清多少算多少,记住还有一个要强调的,师父这样讲了你打坐的时候不要去想,有些人说,师父,我打坐时悟出了一个问题跟你讲讲,师父讲了,你打坐不要去悟,打坐时就一心念咒,一心听才能深入禅定,你打坐时还想师父怎么说怎么说怎么深入禅定?打坐的时候就一心用功死心塌地的用功,把手机也关掉,不要和家里,和外面断一段时间,不然的话外缘不静会干扰你,不然家里什么事,这里什么事,好,你坐不住,一定要死心塌地地用功,把这个心死下来觉得这几天自己已经死掉了,死在这个方丈室死掉了,不要出去,等你活过来的时候再出去,我那时闭关的时候就这样,闭的关房的门口写着一个死字,是怕自己跑出去,尽管那时候门口大的死字写在那里,后来这种子翻起来就想跑出去,跑出去把门一脚就踢开出去,直到在门口看到这个死字,你死了才能出去,现在没死自己不能出去,坐在那门口哭,哭的后来没有力气了,再回去,回到关房坐在那里,就过去了,就这样也是把自己看着自己已经死了,自己死了,这样才行,你说怕死,不要怕死,你要能死得了就好了,所以就要死心塌地地用功,所以今天给大家讲讲大致的,就要如法的用功,不要想这想那,下座的时候时时观照,观照你自己当下的这个念头,空而常照照而常空,空智极圆,就是说观照你的念头,念就是起念的那个头上,是谁起念,空灵的观是这样观,观念头不是跟着念走啊,有人说师父我看着念头我跟着他,那不是念头,念头就是起念的那个头上,没起念就是空灵的,你看着他空灵,念一起,啪一照就空掉,功夫就这样做下去,念一起来啪一照就空掉,下坐要时时这么观照,行住坐卧一直这样关照你就很容易打成一片,你不这样观照你跟着念头走,念头起来你就看不到,那放野马那没用,做功夫一定要这么对自己负责,就要这样自己如法的用功,
你如果一直这样用功的话,我们大祖师都讲了,王骧陆上师讲了三年,一定学这个法打成一片,这是借佛菩萨的力量修禅定,然后下座把这个定的功夫移到座下去,这么观照,观住了,又打坐时,打坐又把这观照的功夫移到座下去,这么观照你天天这么用功,三年绝对打成一片,打成一片叫不动的呦,所以说不要下座的时候跟着念头走,然后跟人家聊天就聊天走了,做那个事情多观照当下这一念,空空静静,所以我们大愚祖师,最后,他北京的女儿最后到成都拜她父亲的时候,她父亲就给她写了首偈叫: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做祖,无他秘密“,寂就是空,照就是观,就是知道他是空灵观住他,观住它保持空灵,就这样,但是切忌用力就是不要把看死了,不要太把他看得一点不动看死了,不要看死了,这样切忌,所以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做祖,没有其他的秘密,就这么用功就这样,这些诀窍全部告诉你们,你们听了把它记住,天天这么用功,你不要到处去求去,这就是修行的诀窍,今天就讲这么多,下面大家看还有什么问题,简单的有什么问题可以问问:
 
问:”师父,为什么愿力会大于业力呢?“
答:愿力就大于业力,愿是心,发心啊,那个业它是以前造的业在你心地的一个种子在那里留住,在那里自然的,因缘具足它才发动,而这个愿力是目前的这颗心发的那个心力,这个心力那肯定就完全超过你那个因缘,果报,因果的力量,心就要发绝对心,发愿就要发绝对愿,马马虎虎的发愿那不行,要发绝对心的愿,那个心力很强,你这样就能够改变因果,改变业力。
问:师父,菩萨的愿力可以改变众生的业力吗?
答:菩萨的愿力 这个菩萨如果真正发大愿的话,众生很多业力可以改变,但是有些业力不能改变,定业不可转。就是你造很重的业那没办法转,但是那些比较轻的业靠菩萨的愿力就可以转,帮你转掉,包括这整个世界如果很多的修行人共修的力量可以改变很多的业力,可以改变的,但是有些定业,人家说定业不可转,那些业太重了,那就没办法转,释迦牟尼佛在这个问题上他举过一个公案。就是一个弟子他的父亲死掉了,他的父亲死了呢,他来叫释迦牟尼佛给他超度,释迦牟尼佛当时看这个因缘,就是说,这个大家讲法,这讲法怎么讲,大家都是围绕外面野地坐坐,以说法如何,释迦牟尼佛就拿起一块石头扔到河里去扔到河里去这石头就沉下去,沉下去之后释迦牟尼佛就带着这些圣弟子跟着他念,绕着河念:“石头你浮上来,石头你浮上来“,走了很长时间,这石头浮上来没有?这石头没有浮上来,这石头怎么浮得上来?后来释迦牟尼佛又捡了一个干的果,这果已经干掉了,龙眼已经干掉了,他把这个干的果捡起来又扔到水里去,干果就沉不下去,他又叫大家跟着他念”果子沉下去,果子沉下去“,念了很长时间这个果子不沉下去,意思呢他就是告诉大家你如果造得业很重的话靠佛菩萨的加持没有办法,改变不了你,那如果你做的善业很多,那就是你真正修行,你念佛,修行啊,开佛知见,你修了很多,你有一定的道行,那样的话啊就是临走的时候你生病生得很重,你前面的因果都不空,最后你都能往生,不一定是你走的时候生病了,你就不能往生,不是那样  你造的这个善业,你造的这个福业,他这个业叫你往下沉你都沉不了,那三恶道就是沉,佛果就是升华,所以说靠我们自己,主要还要靠我们自己,那个是主因,主业,那是根本业,你一定自己要掌握,自己去做,所以我们要劝大家自己学佛,自己用功,那佛菩萨加持有的时候可以加持,念咒,那可能会消除一定的业,借助佛菩萨的力量,消除你一定的业,改变你一定的因缘,但是主业没办法要靠你自己,主业要靠自己,你如果说佛菩萨不可以改变每个人的业力的话,那有人拿起枪来扫了很多杀了很多,然后他自己举起枪,“啪”打死,完了叫佛菩萨超度他念咒,那你怎么超度得了,他杀了那么多的人,把自己也打死,造这样的业,那还不下三恶道,那没办法的,你造那么多的业,所以说我们造业有轻重之分,造得轻的业呢通过同修对你念佛,同修通过念佛助念就能帮助你往生,帮助你往生就有效果,你如果造的业很重,那念佛不一定有效果,所以念佛不一定能帮助你往生得了,所以说人家说助念超度这个能不能往生?这个不一定,看你本人业的轻与重,只能这么说。
 
师父,佛能够超脱因果,那么凡夫超脱不了因果,历经千百年,所作业不亡,那佛超脱因果是通过什么样的力量超脱因果的?
 “你没听我的话,我前面讲的法你没听进去,前面讲的话你没听进去,我前面怎么讲?
愿力能够超越业力
愿力能够超越业力,那么大智慧呢,佛是大智慧,大智慧当下这一念,处理这件事情,所有的因果改变,超不超?你没听清楚前面我讲的,当下一念以佛的正知正见处理这件事情,不管你以前造了什么恶业,当下一念以正知正见去处理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就有好果,那样其实就是超脱因果,明白吗,前面已经讲了,这个法已经讲了,你问的问题已经讲了,你再去领会去,所以佛是大智慧的,大智慧能每一个事情来的时候,当下这一念大智慧指导,他所有的结果都是佛果,但是呢他也可以显相,因果不空,比如说他也头疼三天,因为他敲了三下,所以他头疼三天,前面讲的公案,琉璃王带人来杀,他还头疼三天,为什么头疼三天,因为他敲了三下,所以他头痛三天,他要背这个因果,佛可以显这个相给你看,但是他可以不受,也可以受,自己说了算,那叫超越因果
 
 “前面讲的唯识还是很精彩的,以前没有听过这些课,就是你说的那个,白净识,是空净了,没有善没有恶了,阿赖耶识里面藏着种子,好的也藏,坏的也藏,他好像比阿赖耶识还高一层呢,但白净识里面什么也没有了,但没有了也要空掉。空掉了以后才能达到佛的境界,但是能不能阿赖耶识里面好的坏的别总是往里面装,装完以后翻腾翻腾,再装再装,那不是还是没有成就吗?
你还是没听清楚,师父讲话要很注意听,你才能听进去,你还是没有把那天师父讲的法听进去,师父讲的是第八识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有四个成分,见分,相分,证自证分和自证分,这四个成份,这四个成份就是阿赖耶识,白净识就有两个成份,一个是证自证分,再一个是自证分,自证分在没有进入白净识它就是佛性,就是我们的佛性,毕竟空,了了分明,证自证分就是无始无明,无始无明他是头上安头,本来这个佛性就是毕竟空,了了分明,他认为这个佛性这个觉性不是毕竟空,应该要有一个空明的东西照它才能够空明,所以就是头上按头,楞严经上讲叫觉明明觉,本来这个本觉智慧,本觉就是我们的佛性,本来就是觉悟的,本觉本来就是明了空明的,然后呢他说不知道本来就是空明的,而是认为本觉应该要去观照它,应该要去照它才能空明,才能觉了,所以说他是头上安一个空明,本来就空明再按一个空明上去,盖了一层,再盖第一层的变色镜盖上去,第一层的变色镜就是第一念,第一念无明叫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叫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和这个佛性也可以说是双胞胎来的,也可以说一个是佛母一个是佛父,为什么说是佛母佛父呢?佛性本来是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来不去,因为你无明之故,他才会产生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有我们这个人身才生出来这是由于我们无明之故,无明为父,生出这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由于一念无明一动,你说有啊,空的,怎么说是空的呢?有空就有有,马上相分就出来,动得厉害,然后就聚成相,相分出来,有相就分别这个相,见分就出来,分别这个相,高的低的,好的坏的,见分就出来,所以到第八识阿赖耶识就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