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次郎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次郎考-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由于如水、朝房不在,长政和镇房的会见地方是中津城。当时残留于城内的护卫家臣还有数十骑。但是镇房已经看出局势的不稳,不想牵连家臣为不得以前往。终,镇房被暗杀。我想当时的镇房,与小次郎前往岩流岛时的心情可能是一致的吧。然而,镇房的愿望还是未能达成。黑田势袭击了镇房的护卫,并且将全数人统统杀掉。据说成为激战地的合原寺墙上全被血染得通红。更者,长政抓住镇房父长甫,将之与鹤姬及侍女一起磔杀了。作为呼应,如水在熊本杀死朝房。这是一场有着周密谋划了的阴谋。仅仅朝房妻子竜子逃往英彦山并生下孩子,丰前宇都宫氏的血脉才得以保留。
  如镇房这般虽只善战却被领地人民所怀念的名将是没有时代的。镇房悲剧性的结局不能不令人同情。不过,是时代却不能容许他这样的存在吧。
  ※参考
  《北九州岛戦国史》八木田谦
  《添田町史》
  《呪诅の时空》则松弘明
  《九州岛戦国の武将达》吉永正春
  '3'、细川藩祖三代武芸
  《肥后武道史(熊本县体育协会编)》
  细川幽斋公深好,学兵法于冢原卜伝;学射芸于波々伯部越中守贞弘。次之三斋公将自天下无双流之捕手由桜场釆女正藤原広正相伝新阴流开祖上泉武藏守藤原信纲高弟疋田豊五郎藤原景兼入道栖云斋及当理流宫本无二斋信纲高弟塩田浜之助藤原清胜于丹后国召抱至。又在小仓召中条流达人松山主水及岩流兵法佐々木小次郎。栖云斋一门之上野左右马助藤原景用出的新阴流一直流传至今日。
  忠利公通过僧沢庵自学剑于“柳生但马守宗矩”,其剑法遍寻当时诸侯中无出其右者。于小仓召抱大江流军学者小田原入道夕庵又同流八十市太夫明贞,仰付为家中指南。召出剑术柳生流达人云林院四郎光成于小仓,召隆安函三流炮术中村助之进。宽永九年招熊本入城之二天一流开祖宫本武藏藤原玄信,自入其门终得同流之极意达。武藏一门由寺尾孙之丞胜信、同求马之助信行出将二天一流传至今日。
  
  
卷二严流剑术·小次郎剑历'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06…10…275:16:05)
  一、中条流
  中条流:室町时代初期由中条兵库助长秀(?~1384年)创始的武术流派。兵法三大源流之一。中条流除剑术以外还融合了小太刀及枪术的技术,是一门综合的武术流派。
  然而非常可惜,关于小次郎的剑历除了《二天记》以外我们再也找不到别的详细记述了。因此,《二天记》成为了我考证严流剑术的第一选择。
  《二天记》中笔录:
  “同国的富田势源之家人,少时聪慧好剑,学打太刀于势源。势源善于小太刀之技,曾以一尺五寸之小太刀取胜于使三尺余太刀之高手。而小次郎所悟却正好与之相反,常修乃大太刀之术,且在不断磨炼中逐渐领悟大太刀之神髓,以大太刀与众同门试合,无败。甚者,在与势源之弟治郎右卫门的试合中完胜,技惊四座。离开势源门下后,自创一派名曰岩流。岩流之兵法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小次郎巡游诸国遍访各路名家问剑,数度与人一决高下,从无败绩。其至丰前小仓,藩主细川三斋公闻其名召之,以为宝玉而挽留,指导门人兵法。”
  但从小次郎十八岁之同书所记述的矛盾看,小次郎不太有可能是势源的弟子(主要考虑到势源当时的年岁已大)。可如果不是势源,那小次郎的师范又是何许人呢?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主张与说法不定。
  而在这许多说法中,现在最具有说服力的见解乃是师承一刀流鼻祖伊东一刀斋之师钟卷自斋说。绵谷雪·;山田忠史所编的《武芸流派大事典》关于严流的记载中就有:“佐々木小次郎严流。乃岸流的世俗之说。传说乃越前中条流宗家富田势源的家人,但没有确证。后入仕细川三斋忠兴。庆长十七年四月十三日,在船岛与宫本武藏玄信的试合中被杀。享年十八岁。根据《肥后异人伝》所述,小次郎成为势源的家人时,富田势源已经年近七十。由势源门人钟卷自斋传授佐々木小次郎剑术及传书。如果从乃自斋的门人这点上看,小次郎的年纪不应该很大。大概宫本武藏所谓的青年是正确的吧。”
  而实际上也的确正是由钟卷自斋此人赐予了佐々木小次郎中条流传书。传书中的剑技名也正好与中条流的事实相吻合。同时,传书内容也与在《兵法一刀流(高野弘正著)》中所见的“五点(一刀斋得自斋所传的奥义之形)”表之形(电光、明车、円流、浮身、払车)大体上是相符的。如果这个传书是真实的东西,那不但是小次郎不详的剑历得以阐明,连带着还将揭开他出生之谜的线头也找到了。
  佐々木小次郎宛中条流伝书
  “中条流太刀法
  一、表电光·;车·;円流·;浮舟
  一、里金刚·;高山·;无极
  一、右七剑神文之上口伝伝授之事
  月日
  越前宇坂之住浄教寺村
  富田入道势源门流
  后学钟巻自斋('补1')
  佐々木小次郎殿”
  ※绵谷雪氏说明(图说古武道史):山田忠史君近来所发现的资料,包括了钟卷自斋传授与佐々木小次郎之传书抄本。这一线索打破了以前将佐々木小次郎视作为富田势源的门人的世俗之说。很遗憾,目次中没有传书的年代。不过,术名到是与富田流大致相符合。
  可是,这本传书就如绵谷雪氏所言,到底还是“抄本”而非现物。原田梦果史氏对此曾做了“不是能承受得起批判的史料”如此的断言(《真说宫本武蔵》)。的确,按照通说的观点来看这传书内容,从来没有资料显示其存在性的日月之书的录入就显得有些不自然了。而这“抄本”的发现人山田忠史和绵谷雪氏在考证中却没有考虑这点,其作为史料的可信性还是值得怀疑吧。
  至此,中条流与小次郎的关联中断了。
  二、山伏流剑法
  丰前岩石城,坐落于修验道之圣地英彦山以北的岩石山山顶。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岩石山同样成为了修验道之圣地。修验者在这里刻苦修行不但是为了增强肉体的强韧度,而且,还渴望通过修行以掌握独具一格的自身武术。坚信丰前说的原田氏、上村氏、谷口氏、高桥华王氏等从是从山伏流剑法入手去寻求小次郎之流仪的,并且得出了“岩石流这一流派,起源于圣地岩石城(原田氏)”这个结论。
  诚然,不得否认,如果将山伏视为一个集团,那其下诞生过武术的流派及忍术中的一派这也是事实。而且,已经到达新当流、新阴流、中条流、当理流等诸名流之极的细川忠兴,就曾将一批实力强大,依仗强靱膂力的山伏流剑士迎入藩中担任剑术师范一职。
  小次郎就是在岩石城周边掌握了山伏流剑术的可能性极高。但是,他在这里的洗练应该仅仅是为新兴剑术太刀打技的磨合吧。野战,也就是以山岳战为主要的实战剑术,作为一名藩士日常修行的流派是不合适的。我想,小次郎,修行山伏流剑法的目的还是寻求洗练剑技的提升和为将来修业的旅行做准备吧,并在不断的学得剑技后(通过山伏流之剑技的加味),终创出了严流一脉。
  三、岩流剑术
  对于小次郎本身究竟所学为哪个流派,到目前为止始终处于迷雾之中。我们也只能根据史料推测了。
  起先是中条流、山伏流,或许在眨眼间又要产生出新的可能……
  绵谷雪·;山田忠史所编的《武芸流派大事典》中有这样的记载:
  “岩流——文禄年间,由伊藤左近裕久创立。除代传之中条流外学得新阴流·;新当流等十八流派,归纳创出风车、虎切、献追三式。取“连在风中飘荡的柳絮也可令岩石破碎”之意得名为岩流。经丹后京极高次家臣·;多田善右卫门一至斋有闲传与香河信浓重信最后以鸟取藩为中心传播开了。重信之子香河政信就是有名的剑客。与佐々木严流的严流剑术相较,有所不同但却也有类似的地方。佐佐木使用的乃是大太刀,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在自斋颁与小次郎的免许状中只有小太刀和中太刀,惟独没有大太刀。而岩流剑术,却是以大太刀为主。岩流剑术极意“虎切”,据说与佐々木的燕返是同一招。而世间传说,多田善右卫门的弟弟——市郎在下关与宫本武藏比赛中得胜,武藏还成为了他的门人,不过后来却被武藏使用计谋所杀。”
  而另外在《击剑丛谈》中也有“小次郎的‘严流’与传到鸟取藩的伊藤左近裕久所创‘岩流’实际为同一流派。但在鸟取藩所传‘岩流’的传书中却没有发现有小次郎的名字。”以及“小次郎的弟子市川陈述‘岸柳以大太刀技虎切之时’即为俗称之小次郎胜负太刀‘燕返’。”这样的一些记录。
  这一切,都与佐々木小次郎有这样那样的关联,小次郎的流派或许还真的是“岩流”也说不定。
  “连在风中飘荡的柳絮也可令岩石破碎”……这句话是用来比喻岩流创始人伊藤左近裕久所达到的境地。“柔以制刚!”。刚柔为完全对立的两个不同面,什么是刚之极点,我是很难理解。不过,我们可以相信出在至刚下激荡的剑风会是如何地猛烈。而小次郎所用乃三尺余大太刀,他却可以利用天赋臂力将之激烈挥舞,顺利地使出小太刀灵活多变的技术。大太刀,至刚之器;小太刀技,柔之术也。两者矛盾的统一,这就是“柔以制刚”的最高境界。《丹治峰均笔记》中,有“严流秘传之太刀‘水车に振’专记”。所谓的“水车に振る”,乃是剑术中一种快速而猛烈的挥剑技艺。
  同书中还有小次郎和武藏的试合是双方不分胜负的结局这样的记述。“小次郎手中之刀,平行打向弁之助左脖”,据说周围的人没有一个可以真正地看清小次郎的剑是如何出手的,因为实在是太快了。据说当时小次郎以剑水平打的姿势,是剑术中胴打(躯干打)的一种,但却与一般的胴打不同的是小次郎是以反手势上立刃筋。这一点似乎与岩流的“虎切”有共通性。
  可惜,遗憾的是,在岩流的系图中却没有发现小次郎名字的存在。
  只是,将小次郎的流派与伊藤岩流视为同一流系的观点很早就已经存在了。《击剑丛谈》中“岸流”一项有“因州鸟取小谷新右卫门乃此流之师”的说法便足够证明伊藤左近的“岩流”传播之事。
  附录:岩流(鸟取藩传)名剑士
  流祖伊藤左近武久(富永坚吾氏著《史实宫本武藏》中称武久,《武道流派大事典》中称佑久,或称佑次)
  在《严流极意卷》记录一册中有严流目録五卷。极意之卷,在安永二年正月吉日,由小谷十左卫门继承;目録五卷,则在元文四年六月间由藤竹甚太夫入道不传信贞传授给了高浜胜平。然而双方的记载中皆无一言半语触及佐々木小次郎。传系双方一致以伊藤左近武久作为自己流派的祖师。流祖伊藤左近据说精通十八流兵法,更配以天生神力创立了严流。伊藤者,伊豆人士,居住于武州江户,门人多为当流之达人,当地有很高的声望。后被仙台藩以高禄邀请。参考传系,前者乃伊藤世代相达,小谷为伊藤后八代目;后者至三代前与前者一致,其后演为别系旁支,而此派的藤竹从伊藤算起为五代。但尊伊藤左近武久为流祖却是两派的共同点。
  极意之卷中兵法的根源及流派的起源,还有岩流法度诸条,与当流兵法免许状有多处相似之点,包括目録、当流之目録传记、修行之卷、深意之卷等等。
  只是,在这里有个很大的疑问,就是佐々木小次郎所称的严流,与伊藤之岩流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同一个?还是全然不相干的另一流派?从书卷全体来看,岩流与小次郎的关系完全让人觉得像是没有联系的两个不同流派。但也有说,是因为小次郎在严流岛的失败才使得岩流之人故意避开小次郎是岩流一脉的事实。不过,这一点始终是作为一个谜而继续存在着,以待后人的考证(富永坚吾《史实宫本武藏》)。
  香河信浓元和四年~延宝四年(1618…1676)岩流。鸟取藩士。名重信,又称平七·;半七,加贺信浓重常的三男。重常自身也是由多田有闲教授的岩流达人,不过,在重信九岁的时候去世了。后经香河家家臣松田六郎右卫门引进入丹后多田有闲门下,在承応三年(1654)获得印可。重信之剑,精妙绝伦,深得岩流精髓“以柔制刚”的妙招,并日夜钻研,终得掌握一拍子之秘技。以“深入神路之奥遍寻终得峰之松风”这一古歌命名他的新技为“峰之松”。藩主池田光仲见其技,甚是惊叹。重信后继承八百四十石的家禄,并担任普请奉行一职。延宝四年三月十九日逝,享年五十九岁(《全国诸藩剑豪事典》)。
  小谷十左卫门元禄十六年~安永五年(1703…1776)岩流,鸟取藩士。名成福,又称新右卫门。享保十一年(1726)继承家禄二百石,同十七年担任勘定闻役,历任郡奉行·;在吟味役等职位,在元文四年(1739),因农民一揆时的错误而被判禁闭。翌年得赦。享保三年(1743)转江户勤番。其后担当过在吟味役·;勘定头兼里判吟味役。宝历二年(1752)因病请辞。
  成福从青年时期起便酷爱武艺,先从松井番左卫门政方学习疋田阴流的枪术并获印可,后再从香河喜六伸卫学习岩流剑术,得岩流印可。担当剑·;枪二术指南役时,遭遇正巧旅行至鸟取的武蔵円明流传人冈本勘兵卫正谊,试合中成福败北,遂从冈本学武蔵円明流。终集三流派之大乘,身任三派的师范。虽然平时工作繁忙却从不疏怠武艺指南,因此深得藩主称赞。
  成福是位相当成熟的人,甚至将打败自己的冈本勘兵卫正谊推荐给了西分家。他的一生光明磊落,颇得世人尊仰。安永五年十一月十三日没,享年七十四岁。他的墓位于鸟取市戎町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