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3俄罗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3俄罗斯-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雷达发现了,刹那间,高射炮齐发,苏机命中数弹,苏军飞行员眼看飞机就 

要坠落,赶紧跳伞保存生命。 

     这里是德国后方,到处都是德军的部队,即使跳伞成功,仍要落入德军 

的陷阱,既然是遍地荆棘,那位飞行员干脆就降落到德国的机场上去。 

     机场是德军的防范重点区域,但他们万万想不到苏军飞行员会自投虎 

口,所以只在机场附近搜寻,而对机场却疏于戒备,居然让苏军飞行员安全 

地降落在空旷的机场上,很快隐没在黑暗之中。 

     苏军飞行员在庆幸之余,立即想到自身尚在重围之中,怎么办?要突出 

重围,谈何容易?他观察当时的形势,一面是漆黑一团的机场外围,一面是 

灯火辉煌的机场大楼。机场外围神秘莫测,而机场大楼又充满杀机,他当机 

立断,卸掉了降落伞,大摇大摆地向机场大楼走去。 

     他这一着果然灵验,途中也曾碰到了几批德军,但德军万万想不到面前 

走过的人是敌人,他们误以为这个飞行员是自己机场的工作人员。 

     苏军飞行员来到大楼附近的跑道上,跑道上有一架飞机正整装待发,里 

面坐满了乘客,可是驾驶舱里却空无一人,可能是驾驶员正在忙着什么事情 

尚未来到。苏军飞行员灵机一动,坐进了驾驶舱,他那身苏军的飞行服与德 

军的飞行服比较相象,机舱里的德方乘客,谁也没想到这人是敌人,丝毫没 

有引起警惕和恐慌,就在他们谈笑之中,飞机起飞了。 

     飞机飞出机场不久,就掉转了方向,向苏方飞去。当机上的乘客发现情 

况不对时,这架德军飞机和所有的德方乘客已成了苏军的俘虏。 

     苏军飞行员凭着胆略和机智,在危难之中,不仅解救了自己,还获得了 

一批战利品。 


… Page 31…

                              高空飞行的奇迹 



     一架先进的作战飞机,其造价是十分昂贵的,但优秀的飞行员,其价值 

比飞机更为贵重,因为培养一个飞行员,比造一架飞机更为困难,所以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作战双方都把击毙对方的飞行员和保护自己的飞行员作为重 

要手段。 

     1942年3月下旬,苏军茹甘中尉驾驶的飞机在完成了对德后方轰炸任务 

返航时,不幸被德军的战斗机击中了,机身进出一团火花,眼看就要坠落, 

他当机立断,命令机组人员立即跳伞。此时飞机高度大约在7000米上空,领 

航员奇索夫大尉在跳出机舱时,正遇到了一架德军战斗机横空飞来,梭梭机 

枪子弹向他袭来。他经验丰富,推迟开伞时间,使自身飞速下坠,避免了袭 

击。但由于没有及时开伞,他的身体陷于螺旋形的快速翻滚之中,随着下降 

的速度越来越大,翻滚的速度也越来越大,根本无法控制,也无法将伞打开, 

不一会,他就陷于昏迷之中。从这么高的空中坠下,看来是难逃厄运了。 

     再说,茹甘中尉跳出机舱后,也遭到了德军的袭击,但未被击中,他及 

时地打开了降落伞,平安地降落在一片林间的空地中。 

     这里已是苏联的领土,有几个苏联骑兵在林间找到了茹甘,茹甘感到很 

奇怪,怎么会有人主动来寻找他。 

     骑兵告诉茹甘,他们先发现了另外从机上降落的人员,所以闻讯前来搜 

寻的,接着,骑兵把茹甘领进了村子里。 

     在村子的一间屋子里,茹甘意外地发现了奇索夫大尉。他欣喜地欢呼: 

 “大尉同志,你后来终于打开了降落伞了吗?” 

     奇索夫指着屋角的降落伞说:“它原封未动地在那儿哩!” 

     这真是奇迹,从7000米的高空摔下来,不依靠降落伞,居然没有摔死! 

     原来,奇索夫摔在一条堆满积雪的山沟里,并且沿着山沟下滑,积雪阻 

滞了他下滑的速度,使他不仅保存了生命,而且一点都没有受伤。 

     奇索夫不无骄傲地说:“如果我打开了伞就可能被敌机击毙,就不可能 

产生这个奇迹了。” 

      “是的,”茹甘同意地说,“奇迹与智慧是联系在一起的。” 


… Page 32…

                              喇叭和大炮并用 



     一次,苏军著名将领瓦杜丁领导的方面军,将德军的一支部队压缩在一 

个山沟里。当时的形势是:如果硬打硬拼,还要损耗不少兵力和弹药;如果 

听其自然,德军当然不会束手就擒。瓦杜丁审时度势,决定采用软硬兼施的 

策略。 

     瓦杜丁将军对前线指挥员利雅鲍康中校说:“立即向德军喊话,让他们 

投降。” 

     利雅鲍康下令停止射击,他用喇叭向被困的德军高喊:“德国士兵们, 

你们已被围困在我军的后方,抵抗是徒劳的,投降将受到优待。快派代表来 

谈判!”回答苏军喊话的是一阵高亢的炮火,正如预料的那样,德军仍要顽 

抗下去。 

     瓦杜丁将军笑道:“光施恩惠是不行的,还要给他们一点威严,你们师 

还有多少喀秋莎炮弹?” 

     利雅鲍康回答:“还可打三个排发。” 

      “那就先打两个排发,看看什么反映。” 

     天空中顿时出现了威力强大的弧光,苏军的喀秋莎大炮怒吼了。两次排 

发之后,德军还在抵抗,但枪炮声明显减弱了,而已显得紊乱不堪。 

     此刻,利鲍雅康的喊话声又响起来了:“德军士兵们,你们面前的是整 

整几个师的兵力,难道你们想全部死于非命,葬身于这条窄小的山沟里吗?” 

     德国人仍然用射击来回答喊话,但枪声稀落,炮声全无,看来,他们的 

战斗力越来越弱了。 

     瓦杜丁满意地笑了:“再向他们加点压力,把最后一个排发喀秋莎炮弹 

赏给他们,让德国人品尝一下挨打的滋味。” 

     火光再一次掠过严冬的大地,炮弹飞向了德军被围困的山沟。这次,德 

军已无反抗能力了。 

     利雅鲍康再一次喊话:“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快投降吧!我们希望你们能活着回去!” 

     15分钟后,德军的代表来到了苏军的指挥部,同意缴枪投降。这次战斗, 

苏军并没有损失一个士兵就取得了预期的胜利。 


… Page 33…

                              舞红旗奶牛助战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一支前苏联游击队潜入敌后,奉命炸毁德军的一座 

重要桥梁。 

     桥,就在眼前了,可是很难接近它。因为桥上有岗哨,桥下还有巡逻兵, 

德军看守太严密啦!埋伏在树丛中的游击队员们急得直冒冷汗。 

     游击队员维奥多夫东张西望,忽然看见德军营区附近有个奶牛场,那里 

有几十头奶牛,猛地计上心来,笑着说:“我看还是请奶牛来助战吧!” 

      “请奶牛助战?”旁边的游击队员大为疑惑,“奶牛能听你的指挥?再 

说,奶牛和炸桥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诸君请莫着急。”维奥多夫也不答辩,跑到队长身边“叽哩咕噜”耳 

语了几句,队长连连点头,维奥多夫就沿着树林,向奶牛场的方向跑去。 

     钻出树林,维奥多夫匍伏到奶牛场里,躲到一个角落里。在那里敌人无 

法看到他,只有奶牛们向这个陌生人行注目礼。忽然奶牛发现这个陌生人从 

怀里抖出一面红旗,还起劲地挥舞个不停。刚才还安分守己的奶牛,此时像 

着了魔似的,纷纷冲出牛场,向四处狂奔了起来。它们奔到路上,它们奔到 

山上,它们奔到桥上…… 

     守桥德军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吆喝着分头去围追堵截,兵力马上分 

散开来。在这一片混乱中,端着冲锋枪的苏联游击队迅猛地登上桥头。他们 

消灭了桥上仅有的几个德国守兵,布置好了炸药,“轰隆”一声,桥梁炸得 

零件四分五裂,腾空飞起。德军发觉上当,调头回来时,已经晚了。 

     游击队员凯旋而归。这时,大家已知道了维奥多夫调动奶牛助战的诀窍 

了:原来,红颜色能刺激牛的神经,使它如醉似狂。斗牛场上的斗士,不就 

是舞动鲜红的布巾,挑逗和触怒公牛的吗? 


… Page 34…

                              天兵天将克敌记 



     代号:“台风”行动。时间:10月份。目标:莫斯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贯以“闪电战”为特点的德国法西斯军队,在 

某年夏季攻势中占领苏联的基辅后,又疯狂地积集兵力,气势汹汹地要发动 

 “台风”战役,妄图一举攻克前苏联首都莫斯科。丧心病狂的希特勒,通过 

电台向全世界叫嚣:“我们将在莫斯科过圣诞节!” 

     面对洪水猛兽般的德寇,如何来扼制其嚣张的气焰?如何来保卫自己首 

都的安全……这一系列的问题,紧迫地摆在苏军部的各位将军面前。 

      “我认为,敌人的兵力过于强大,我军不如暂避锋芒,而不必为了一城 

一地之得失伤了元气。” 

      “不行,首都万不可撤离,首都一失,军心涣散,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认为,我们现在唯一的办法是结集各路部队,在莫斯科城外与德军 

决一死战!” 

     统帅部会议室内,烟雾缭绕。将军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可是争来吵 

去,没有一个人的方案被大家一致认为是万全之策。这时,有人开始注意到, 

他们中间有一位将军,时而翻看情报,时而查阅地图,笑而不言。 

      “喂,瓦西里将军,听听您的意见如何?”有人向他发问。 

      “我的作战方案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借助天兵天将。在中国,不是有个 

古老的说法,叫做天兵天将么?我这次要借助的天兵天将是……”瓦西里将 

军微笑着把他的计划娓娓道来。 

      “好,就照您的方案办!”最后,统帅部一锤定音。 

     10月2日,德军进攻莫斯科的炮声打响了。而瓦西里将军所预计的“天 

兵天将”也正式投入了战斗。原来,他所借助的“天兵天将”,是莫斯科冬 

日少有的严寒。这个绝密情报,是他从气象站的综合天气预报中获取的。 

     严寒——这支苏军的“奇兵”,它一出现便迫使敌人残废的残废,染病 

的染病,倒毙的倒毙。它使敌人的坦克无法开动,大炮的瞄准镜失效;枪枝 

因冰冻而卡死。德军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而苏军则派出了一支冬训有素 

的西伯利亚部队,发动了猛攻。德寇顿时溃不成军。从10月初的零下八度, 

到11月的零下40度,严寒这支“天兵天将”,冻死冻伤了德军11万多人, 

它配合苏军先后击溃了敌人100余万。 

     一切都如瓦西里将军所预计的那样,毫无御寒准备的法西斯德军所拟定 

的“台风行动”,就这样在苏军巧借的“天兵天将”面前,宣告破产! 


… Page 35…

                             罗金巧夺顿河桥 



      “德军将向顿河撤退,我们一定要夺取敌纵深卡拉奇附近顿河上唯一剩 

下的一座桥梁!”苏联红军第26坦克军军长罗金少将在作战会议上布置战斗 

任务。 

     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1942年11月21日。两天前,苏联红军在斯大林 

格勒周围地域开始了全线反攻,现在将要全线追击德军。而且要超越敌人, 

切断33万逃敌的退路,这是一个多么艰巨的任务啊! 

     此刻罗金少将环视了一下参加会议的指挥官们,侃侃而谈:“这次行动, 

靠硬拼硬打,是无法抢占顿河桥的,我们应该用心理诈术来智取,两千多年 

前,中国的楚汉战争中,汉将张良曾用 ‘四面楚歌’的攻心战,瓦解了楚军 

军心,这就是一反常规,巧用心理诈术的范例。今天我们也应该一反常规, 

给敌人造点错觉……” 

     22日凌晨3时,星星还没有降落,曙光还没有升起,苏军26坦克军先 

头部队的上百辆坦克全部开着明亮的车灯,成一路行军纵队,沿着从奥斯特 

罗夫到卡拉奇的公路,穿过德军数十公里的防御阵地,向顿河桥开进。 

     以德军的眼光看,苏军坦克夜间进攻不可能开大灯,自己暴露自己;也 

不可能不讲战术,排成纵队开进;更不可能不开枪、不开炮,前来送死。因 

此,他们深信不疑地把这支部队当作自己人,一点儿也没去查问,就让这些 

坦克大摇大摆地开了过去。 

     在顿河桥的上空,升起了七颗红色的信号弹。它在黎明中闪闪生辉,同 

天空中种种奇妙的颜色相比,它的色彩显得最为醒目,最为动人…… 


… Page 36…

                              挖空的一截树桩 



      “轰,轰轰轰……”一列满载军用物资的德国军用列车,在伊凡拉斯村 

附近的树林边经过时,遭到了苏联游击队的袭击,损伤惨重。 

     负责铁路保安工作的党卫军少校门德尔,立刻带领大批爪牙赶到出事地 

点。可是,游击队在炸毁列车后,还把车上的军用物资席卷一空,凯旋而归。 

气得门德尔嗷嗷直叫,这个盖斯太保头目心里嘀咕着,这几次游击队炸车计 

划的成功实施,肯定是事出有因。会不会是内部有了奸细,不然,游击队又 

如何会这般准确地掌握军列的调运时刻呢? 

     然而,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德国军列这几次的屡遭不测,就与他面 

前十几公尺的一段树桩相关呢。 

     三天前,游击队接到苏军指挥部命令,不惜代价,炸毁某日在伊凡拉斯 

附近通过的德国军列。要炸军列,最关键的是要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