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外台秘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外科外台秘要-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药捣筛为散。以温汤服一钱匕,老小半之。(《范汪》同,并出第十九卷中) 
《肘后》疗大走、马奔走喘乏,便饮冷水、冷冻饮料,因得上气发热方。 
竹叶(三斤) 橘皮(三两切) 
上二味,以水一斗半,煮取三升,去滓,分为三服,三日服一剂,良。《集验》用竹叶 
三两。(文仲、《备急》、《范汪》等同) 
又方 
葶苈子(一两熬,捣) 干枣(四十颗) 
上二味,以水三升,先煮枣,取一升,纳葶苈子,煎取五合。大人分一二服,小儿分三 
四服。(并出第一卷中) 

卷第十
卒短气方四首
内容:《肘后》卒短气方。 
捣韭取汁,服一升,立愈。(文仲、《备急》、《千金》同,出第一卷中) 
《千金》疗卒短气方。 
枸杞叶(二两) 生姜(二两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又方 
生姜(五两切) 小麦(一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又方 
紫苏茎叶(切一升) 大枣(二七枚) 
上二味,以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水亦得。又方加橘皮半两。(并出第十七卷 
中) 

卷第十
上气及气逆急牵绳不得卧方八首
内容:《广济》疗肺气,痰上气急及咳方。 
柴胡(五两) 五味子 橘皮 紫菀 贝母 杏仁(各三两) 麻黄(四两去节) 甘 
草(炙) 
上九味,细切,捣令极碎。每服取麦门冬一两去心、生姜半两切、竹叶一两半,以水二 
升五合,先煮麦门冬、生姜、竹叶,有一升五合,纳散二两,煎取一升二合,绞去滓,分二 
服,平旦空肚服之,一服日晚食消后服之,每日作一剂。忌油、面、猪、犬肉、小豆、粘滑、 
酸、咸、海藻、菘菜。(出第三卷中) 
《肘后》疗咳上气喘息,便欲绝方。 
末人参,服之方寸匕,日五六。(出第一卷中) 
《深师》疗上气及诸逆气。神验白前汤方。 
白前(五两) 紫菀 杏仁 浓朴(炙各三两) 半夏(洗) 麻黄(去节各四两) 生 
姜(一 
斤 
上十一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良。忌海藻、菘菜、羊肉、生葱、饧 
又疗肺气不足,咳嗽上气,牵绳而坐,吐沫唾血,不能食饮,补肺溢汤方。 
苏子(一升) 桑白皮(五两) 半夏(六两洗) 紫菀 人参 甘草(炙) 麻黄(去 
节) 五 
味子 干姜 杏仁(去尖、皮、两仁者各一两) 细辛(一两半) 桂心(三两) 款冬花 
(一两) 
射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再。忌海藻、菘菜、羊肉、 
饧、生葱、生菜。(《千金》同) 
又疗诸咳病,上气胸满,昼夜不得卧,困笃。钟乳丸方。 
钟乳(八分) 干姜(六分) 款冬花 细辛 桑白皮 半夏(洗各四分) 贝母 附 
子(炮 
各五分) 蜀 
上十二味,捣筛,蜜和。服如大豆二丸,日三。忌冷食、猪、羊肉、饧、生菜。(并出 
第十八卷中) 
《千金》疗上气不得卧,神秘方。 
橘皮 生姜 紫苏 人参 五味子(各三两)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有桔梗,无五味子,出第十七卷中) 
《古今录验》疗积病后暴上气困笃。投杯汤方。 
石膏(四两碎) 甘草(二两炙) 五味子(三两) 大枣(二十枚) 人参 桂心 半 
夏(洗) 杏仁(各二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生姜(四两)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一服六合,日三夜一。忌羊肉、饧、海藻、菘菜、 
生葱等。 
又疗上气,呼吸牵绳,肩息欲死。覆杯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炙) 干姜 桂心 贝母(各二两) 
上五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则愈。有人先有风患,兼有石热,取冷当 
风,饮酒房室体虚,末春因天行病,至夏中瘥,尚虚,有风热未除,兼药石势过,伤于胃气 
,因腹胀坚如石,气息不利,因自下,后变四肢肿,游走无定,小便不通,积服利药,忽吐 
逆不下食,变哕至掣动百脉,状如嘘唏,积日乃变上气,服此方加杏仁二两,与两剂,上气 
得止。忌海藻、生菜、菘菜。(《范汪》、《经心录》同,出第十九卷中) 

卷第十
咳嗽上气方七首
内容:《病源》咳嗽上气者,肺气有余也。肺感于寒,微则成咳嗽。肺主气,气有余则喘咳上 
气,此为邪搏于气,气拥滞不得宣发,是为有余,故咳嗽而上气也,其状喘咳上气,多涕唾 
,面目浮肿,则气逆也。(出第十四卷中) 
《深师》疗上气咳嗽。苏子煎方。 
苏子(二升) 生姜(汁二升) 白蜜(二升) 生地黄(汁二升) 杏仁(二升) 
上五味,捣苏子,以地黄、姜汁浇之,绢绞取汁,更捣,以汁浇,复绞,如此六七过, 
令味尽,去滓,熬杏人令黄黑,捣令如脂,又以向汁浇之,绢绞取汁,往来六七过,令味尽 
,去滓,纳蜜,和置铜器中,于重汤中煎之,令如饴,煎成。一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忌芜 
荑。(《千金》同) 
又疗咳嗽上气。射干煎方。 
射干(八两) 紫菀(半两) 胶饴(五两) 细辛(半两) 干姜(五两末) 生竹 
沥(一升) 
芫花根(半两) 桑根白皮 款冬花(各八两) 附子(半两炮) 甘草(半两炙) 白蜜 
(一升半) 
。 
上十二味,先切射干,合蜜、竹沥汁煎五六沸,绞去滓, 咀诸药,以水一升四合,渍 
一宿煎之,七上七下,去滓,乃合饴、姜末煎,令如 。服酸枣一丸许,日三夜一。不知, 
稍增之。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菜。(千金同) 
又疗咳上气,中寒冷,鼻中不利。杏仁煎方。 
杏仁(五两) 五味子(三合) 甘草(四两炙) 麻黄(一斤去节) 款冬花(三合) 
紫菀 
干姜(各三两) 桂心(四两)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麻黄减二升,掠去沫,乃纳诸药,煮取四升,绞去滓,又纳 
胶饴半斤,白蜜一斤,合纳汁中,搅令相得,汤中煎如饴成。先食服如半枣,日三。不知, 
稍加之。忌海藻、菘菜、生葱。(《千金》同,出第十八卷中) 
崔氏疗上气暴咳方。 
紫苏(茎叶二升) 大豆(一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大豆,次下紫苏,煮取一升五合,分为三服,昼二夜一。忌醋、 
、咸、酸、油腻等。(出第六卷中) 
《必效》主上气腹胀,心胸满,并咳不能食方。(段明府云极效) 
枇杷叶(一握去毛,炙) 槟榔(三七颗) 生姜(二分) 高良姜(二两) 蜜(二 
合) 酥( 
二合) 
上六味,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大升,汤成后,纳酥、蜜,更煮三五沸,分温三服, 
每服如人行八九里久,甚重者三两剂,任意食之。(出第一卷中) 
《救急》疗上气咳,肺气胸痛方。 
杏仁(三大升) 白蜜(一大升) 牛酥(二大升) 
上三味,杏仁捣碎于瓷盆中,研取汁五升,净磨铜铛,勿令脂腻,先倾三升汁于铛中, 
刻木记其深浅,又倾二升汁,以缓火煎,减至于所记处,即纳白蜜及酥,还至木记处,药乃 
成,贮不津瓷器中。每日三度,以暖酒服一大匙,不能饮酒,和粥服亦得。服一七日唾色变 
白,二七日唾稀,三七日咳断。此方非但疗咳,兼补虚损,去风冷,兼悦肌肤白如瓠,妇人 
服之更佳。(《延年秘录》同,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疗上气,兼咳。苏子汤方。 
苏子(一升) 五味子(五合) 麻黄(去节) 细辛 紫菀 黄芩 甘草(炙各二两) 
人参 
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上气病亦特单煮苏子,及生苏叶,冬天 
煮干枝茎叶亦佳。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生菜。(出第十九卷中) 

卷第十
咳逆上气呕吐方四首
内容:《病源》五脏皆禀气于肺,肺感微寒则成咳嗽也。寒搏于气,气聚还肺,而邪有动息, 
邪动则气奔逆上,气上则五脏伤动,动于胃气者,则胃气逆而呕吐也,此是肺咳,连滞气动 
于胃而呕吐者也。又有季夏脾王之时,而脾气虚不能王,有寒气伤之而咳嗽者,谓之脾咳, 
其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膊背,甚则不可动,动则咳发。脾与胃合,脾咳不已,则胃受之 
。其状咳嗽而呕,呕甚则长虫出是也。凡诸咳嗽甚则呕吐,各随证候知其腑脏也。(出第十 
四卷中) 
《深师》疗咳嗽上气,喉咽中腥臭,虚气搅心,头痛眼疼,耳中嘈嘈,风邪毒注天行, 
食不生肌,胸中隔塞,呕逆多唾,恶心,心下坚满,饮多食少,疗疰并淋。通气丸方。 
胶饴(五斤) 蜀椒(二升汗) 乌头(七分炮) 桂心(六分) 大附子(五枚炮) 干 
姜人 
参(各四分) 杏仁(一升) 天门冬(十分) 蜈蚣(五节去头,炙) 
上十味,末之,捣杏仁作膏,稍稍纳药末捣千过,烊胶饴,乃纳药中,搅令调和。合如 
半枣一枚,日六七,夜二三服,令胸中温为度。若梦与鬼神交通及饮食者,全用蜈蚣。食不 
消者,加杏仁五合;有虚气,少腹急,腰痛,加天门冬、杜仲;有风,加乌头二枚、附子一 
枚,立夏后勿加也;有留饮,加葶苈子一两熬,末之。忌猪肉、冷水、生葱、鲤鱼等物。( 
《千金》同) 
又疗上气咳逆,口干,手足寒,心烦满,积聚下利,呕逆,若坠瘀血,上气,胸胁胀满 
,少气肠鸣,饱食伤中里急,妇人乳饮滞下有邪湿,阴不足,大小便不利,肢节皆痛。硝石 
丸方。 
硝石(一升) 干姜 前胡 大黄(各一斤) 杏仁(一升) 
上五味,捣筛,蜜和。饮服如梧子三丸,日再。五日后心腹诸疾,随大小便去,月经绝 
则通,下长虫数十,亦利血及冷热,赤白汁,症瘕毒悉主之,药利以意消息。 
又疗上气,烦闷呕逆不得饮食。浓朴汤方。 
浓朴(一两炙) 人参(一两) 半夏(四两洗) 生姜(八两) 茯苓 甘草(炙) 橘 
皮桂 
心(各二两) 枳实(二两炙)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醋物。 
(并出第十八卷中) 
《必效》疗上气咳嗽,呕逆不下食,气上方。 
橘皮 紫菀(各三两) 人参 茯苓 柴胡 杏仁(去尖、皮)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患冷,加生姜二两;患热,加麦门冬三 
两去心;不能食,加白术二两、浓朴二两炙。忌醋物、桃、李、雀肉等。(出第一卷中) 

卷第十
上气咳嗽多唾方三首
内容:《广济》疗上气,肺热咳嗽,多涕唾方。 
白前(四分) 生麦门冬(十分去心) 贝母 石膏 甘草(炙) 五味子 生姜(各 
四分) 
黄 
上十一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七合,绞去滓,纳白蜜,更上火煎三沸,分温三服 
,每服如人行五六里,须利三两行。汤成后,宜加芒硝八分。忌热面、炙肉、油腻、醋、食 
、海藻、菘菜。(出第二卷中) 
《古今录验》小紫菀丸 疗上气,夜咳逆,多唾浊方。 
干姜 甘皮(一作甘草) 细辛 款冬花(各三分) 紫菀(三分) 附子(二枚炮) 
上六味,捣筛,以蜜和为丸如梧子。先食服三丸,日再,以知为度。忌冷水、猪肉、生 
菜等物。 
又疗咳气上,多涕唾。杏仁煎方。(出徐王) 
杏仁(一升) 
上一味捣碎,研取大升三升汁,以水和研之,煎取一大升。酒服一匙,日三。忌猪、鸡 
、鱼肉、胡荽等物。(并出第十九卷中) 

卷第十
上气咳方一首
内容:《古今录验》疗咳逆上气,胸满多唾。(太医令王叔和所撰,已更御服,甚良,效方) 
干姜(三分) 石(一分泥裹,烧半日) 蜀椒(五分汗) 细辛(二分) 乌头(一 
分炮, 
去皮) 杏仁(一分) 吴茱萸(四分洗) 菖蒲(一分) 紫菀(二分) 皂荚(一分去 
皮、子,炙) 
款 
上十二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夜卧吞一丸,日二。不知,加之。疗二十年咳,不过 
二十丸便愈。御药也,秘在石室不传。忌猪、羊肉、饧、生菜、冷水。(一方有桂心三分, 
无麻黄,《千金》同,出第十九卷中) 

卷第十
久咳嗽上气方三首
内容:《肘后》疗久咳上气,十年二十年诸药疗不瘥者方。 
猪胰(三具) 干枣(一百颗) 
上二味,以酒三升,渍数日。服二三合,至四五服,愈,服尽此则瘥。(《千金》同, 
出第三卷中) 
《深师》疗久上气咳。麻黄散方。(司马太传咳,常将此服愈) 
麻黄(一斤去节) 杏仁(一百枚) 甘草(二两炙) 桂心(一两) 
上四味,捣筛,别捣杏仁如脂,纳诸末,合令调。临气上发时,服方寸匕,气下止。食 
顷气不下,更服一匕,可至三匕,气发便服即止。忌海藻、菘菜、生葱。(《千金》、《古今 
录验》同) 
又疗久上气咳,亦疗伤寒后咳嗽方。 
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枚)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数用验。忌海藻、菘菜等。(《古今录验》名 
温脾汤,并出第八卷中) 

卷第十
咳逆上气方五首
内容:《病源》肺虚感微寒而成咳,咳而气还聚于肺,肺则胀,是为咳逆也。邪气与正气相搏 
,正气不得宣通,但逆上喉咽之间,邪伏则气静,邪动则气奔上,烦闷欲绝,故谓之咳逆上 
气。(出第十四卷中) 
《深师》疗咳逆上气,支满息欲绝,气结于胸中,心烦躁不安。一合汤方。 
芫花(二分熬) 桂心 干姜(各五分) 甘草(炙) 细辛(各四分) 荛花(二分) 
上六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先食服一合,日三夜一。又云,合汤亦得,分六 
七服,一日尽便愈。一方有菖蒲四分,无荛花。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等。 
又疗咳逆上气,腹中有坚痞,往来寒热,令人羸瘦,不能饮食,或时下痢,此腹中如绞 
,在脐上下关,疝气上肠使然,为病有气涌逆。蜀椒散方。 
蜀椒(五合去目并闭口者,汗) 桂心 甘草(各一两炙) 通草 半夏(洗各三两) 
上五味,捣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并出第十 
八卷中) 
《古今录验》麦门冬丸 主气逆上气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