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外台秘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外科外台秘要-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卷中) 
《古今录验》麦门冬丸 主气逆上气方。 
干姜(六分) 麦门冬(十分去心) 昆布(洗) 海藻(洗各六分) 细辛 海蛤 蜀 
椒(熬) 桂心(各四分) 
上八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以饮服十丸,渐加至二十丸,日三。有人患风虚得冷, 
辄胸中上气,喉中常如吹管声,咳嗽唾清沫,将此丸服,得瘥。若散服,方寸匕,日三。忌 
生葱、生菜。(经心录》同) 
又鲤鱼汤 疗咳逆上气,喉中不利方。 
生鲤鱼(一尾) 熟艾(二升) 白蜜(一升) 紫菀 牡蛎(各四两熬) 款冬花(一 
升) 杏 
仁(二十枚) 豉(半升) 射干(二两) 细辛(三两) 饴(八两) 菖蒲(二两) 
上十二味, 咀,药和,纳鱼腹中,置铜器中,蒸之五斗米饭下,药成。服一升,日 
三夜一。忌生菜、羊肉、饧等。 
又杏仁煎 疗咳逆上气方。 
杏仁(一升) 石斛 干姜(各四两) 桂心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五两) 五 
味子 款 
冬花 紫菀(各三两) 
上九味,捣八味下筛,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取八升,去滓,纳药末,胶饴半斤,蜜一 
升,搅令相得。未食服如枣大一枚,日三。忌生葱、海藻、菘菜等。(并出第二十九卷中) 

卷第十
杂疗上气咳嗽方四首
内容:《广济》疗上气咳嗽,兼水气、癖气方。 
葶苈子(熬) 贝母 桔梗 鳖甲(炙) 防葵(各六分) 白术 茯苓 大戟 枳实 
(炙) 
紫菀 旋复花 杏仁 橘皮(各四分) 芫花(二分) 大黄(十分) 皂荚(一分炙,去 
皮、子) 
上十六味,捣筛,蜜和为丸。空腹以饮服如梧子五丸,日二服,渐渐加至十丸,以微利 
为度。忌桃、李、雀肉、苋菜、醋物、猪肉、陈臭等。(出第二卷中) 
《深师》疗上气抢心胸,奄奄不得息,腹中胀满,食辄吐。苏子汤方。 
苏子(一升) 大枣(三十颗) 半夏(三两洗) 橘皮 生姜 桂心(各一两) 蜀 
椒(二分 
汗)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忌羊肉、饧、生葱。(出第十八卷中) 
《古今录验》半夏汤 疗上气,五脏闭塞,不得饮食,胸中胁下支胀,乍去乍来,虚气 
结于心中,伏气住胃管,唇干口燥,肢体动摇,手足疼冷,梦寐若见人怖惧,此五脏虚乏诸 
劳气不足所致,并疗妇人方。 
当归 防风 黄 (各二两) 柴胡(半斤) 细辛 麻黄(去节) 人参(各一两) 杏 
仁( 
五十粒) 桂心(三两) 半夏(一升洗) 大枣(二十枚) 生姜(五两) 黄芩(一两) 
上十三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沸,去上沫,更入水一升,及诸药,煮取五升, 
分为五服,日三夜二。忌羊肉、生葱、生菜、饧等。(出第十九卷中) 
《近效》疗上气,腹内胀满,饮食不消,欲作霍乱及咳嗽。紫苏子丸方。 
紫苏子 橘皮(各二两) 高良姜 桂心 人参(各一两) 
上五味,捣筛,蜜和为丸。每服十五丸,酒饮任下。若食瓜脍等物,有生熟气,拟似霍 
乱者,即半枣栗许大,细细咽取汁令消尽,应时立愈。常有此药,永不患霍乱,甚神效也。 
忌生葱、猪肉、陈臭等物。 

卷第十一
消渴方一十七首
内容:病源夫消渴者。渴而不小便是也。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久经年。石势结于肾中。使人下 
焦虚热。及至年衰血气减少。不能制于石。石势独盛。则肾为之燥。故引水而不小便也。其 
病变者。多发痈疽。此坐热气留于经络。经络不利。血气壅涩。故成痈脓也。诊其脉数大者 
生。细小浮者死。又沉小者生。实牢大者死。有病口甘者名为何。何以得之。此五气之溢也。 
名曰脾瘅。夫五味入于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溢在于脾。令人口甘。此肥美之所发 
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为消渴也。厥阴之为 
病消渴。气上冲。心中疼热。饥不欲食。甚者则欲吐下之不肯止。养生法云∶人睡卧勿张口。 
久成消渴及失血也。赤松子云∶卧闭目不息十二通。治饮食不消。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 
补养宣导。今附于后。法云∶解衣 卧。伸腰 少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利阴阳。解 
衣者使无挂碍。 卧者无外想。使气易行。伸腰者使肾无逼蹙。 者大努。使气满少腹者。 
摄腹牵气。使五息即止之。引肾者引水来咽喉。润上部。去消渴枯槁病。利阴阳者。饶气力 
也。(出第五卷通按后条古人喜石宜消渴今服石者少何有此症缘酒多令中 三焦热脏腑燥亦 
致消渴不必皆由服石也。但治法颇同)千金论曰∶夫消渴者。凡积久饮酒。无有不成消渴病 
者。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咸。此味酒客多嗜。不离其 
口。三觞之后。制不由己。饮啖无度。咀嚼 酱。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典不懈。遂使三 
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疗之愈否。属在病者。若能如方节慎。 
旬月而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方书医药。实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者有三。一 
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 
不 
可救。深思慎之。深思慎之。凡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虑患大痈。何者。消渴之人。必 
于大骨节间。忽发痈疽而卒。所以戒在大痈也。当预备痈药以防之。宜服麦门冬丸。除肠胃 
热。实兼消渴方。 
麦门冬(八分去心) 茯苓(八分坚白者) 黄连(八分) 石膏(八分碎) 葳蕤(八 
分) 人 
参(六分) 龙胆(六分) 黄芩(六分) 升麻(四分) 栝蒌(十分) 枳实(五分炙) 
生姜屑 
(十分) 地骨皮(六分) 茅根(切一升) 粟米(三合) 
上十五味以水六升。煮茅根及粟米令烂。余十三味捣末。蜜和丸如梧子。以前茅根粟米 
汁作饮。服十丸。日二。若渴则与此饮至足。大麻亦得。忌猪肉酢物。 
又栝蒌汤方。 
栝蒌(五两切) 麦门冬(汁三升) 生姜(五两切) 茅根(切三升) 芦根(切二 
升)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忌如药法。 
又胃腑实热。引饮常渴。茯苓汤。泄热止渴方。 
茯苓(五两一作茯神) 栝蒌(五两) 知母(四两) 小麦(二升) 麦门冬(五两 
去心) 
大枣(二十枚去核) 生地黄(六两) 葳蕤(四两) 淡竹叶(三升) 
上九味切。以水三斗。先煮小麦竹叶。取九升。去滓。纳诸药。煮取四升。分四服。不 
问早晚。随渴即进。非但正治胃渴。通治渴病。热即服之。忌芜荑酢物。 
又猪肚丸。疗消渴方。 
猪肚(一枚治如食法) 黄连(五两去毛) 栝蒌(四两) 麦门冬(四两去心) 知 
母(四两) 
茯 
上七味捣为散。纳肚中。线缝。安置甑中蒸之极烂熟。接热及药。木臼中捣。可堪丸。 
若硬加少蜜和丸如梧子。饮汁下三十丸。日再服。渐加至四五十丸。渴即服之。(翼同) 
又栝蒌散方。 
栝蒌(八分) 麦门冬(六分去心) 甘草(六分炙) 铅丹(八分) 
上四味捣为散。以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忌海藻菘菜。(一方有茯苓六分) 
又黄 汤方。 
黄 (三两) 茯神(三两) 栝蒌(三两) 甘草(三两炙) 麦门冬(三两去心) 干 
地黄( 
五两)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忌芜荑酢物海藻菘菜。日进一剂。服十剂 
讫。服丸药。后肾消门中宣补丸是。 
又方 
取七家井索近桶口结处烧作灰。 
上一味。以井华水服之。不过三服。 
又方 
饮豉汁任性多少。瘥止。 
又方 
浓煮竹根汁饮之。取瘥止。(肘后同) 
又方 
煮青粱米汁饮之。瘥止。(肘后同) 
又消渴阴脉绝。胃反吐食方。 
茯苓(八两) 泽泻(四两) 白术(三两) 生姜(三两) 桂心(三两) 甘草(一 
两炙)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小麦三升。取五升。去滓。纳茯苓等煮取二升半。一服八合。 
日再。(翼同) 
又方 
取屋上瓦三十年者。破如雀头三大升。以东流水两石。煮取二斗。 
干地黄(八两) 生姜(八两) 橘皮(三两)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黄 
(三两) 
桂心(二两) 远志(三两去心) 当归(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二十枚擘) 白 
术(八两) 
上十二味切。纳瓦汁中。煮取三升。分温四服。单瓦汁亦佳。(一方无甘草) 
又疗热病后虚热渴。四肢烦疼方。 
葛根(一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竹叶(一把)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渴则饮一升。日三夜二。忌海藻菘菜。 
又虚热渴无不效。填骨煎方。 
茯苓(三两) 菟丝子(三两) 山茱萸(三两) 当归(三两) 大豆黄卷(一升) 石 
苇(二 
两去毛) 牛膝(三两) 巴戟天(三两) 麦门冬(三两去心) 天门冬(五两去心) 五 
味子(三 
两) 人参(二两) 远志(三两去心) 桂心(二两) 附子(二两炮) 石斛(三两) 
上十六味先捣筛。别取生地黄十斤。生栝蒌十斤。舂绞取汁。于火上煎之减半。便作数 
分纳药。并下白蜜二升。牛髓一升。微火煎之。令如糜。食如鸡子黄大。日三。亦可饮服之 
佳。 
忌酢物鲤鱼生葱猪肉冷水。(一方有肉苁蓉四两) 
又方 
桃胶如弹丸。含之咽津。甚佳。(本方疗渴小便利复非淋) 
又方 
蜡如鸡子大。酢一升煮两沸。适寒温。顿服之。(本方疗渴小便利复非淋通按小便利而 
且长不比淋症之滴沥也故曰复非淋) 
又方 
水和栝蒌散服方寸匕。亦可蜜丸如梧子。服三十丸。 
日再服。无所忌。(并出第二十一卷中) 

卷第十一
近效极要消渴方二首
内容:近效极要论∶消渴旧来以为难疗。古方有黄连汤牛胆丸为胜。亦不能好瘥。自作此方 
以来。服者皆瘥。服多者即吐水。岂有更渴之理。 
又疗消渴麦门冬丸方。 
麦门冬(五两去心) 干地黄(三两) 蜀升麻(五两) 黄芩(五两) 栝蒌(七两) 
苦参( 
八两) 人参(三两) 黄连(五两) 黄柏(五两) 
上九味末之。以牛乳和众手捻作丸子。曝干。以饮服二十丸。日二。加至五六十丸。忌 
芜荑猎肉冷水。 
又方 
黄连(五两) 苦参(一斤) 知母(五两) 栝蒌(二两) 麦门冬(五两去心) 牡 
蛎粉(五 
两熬) 人参(五两) 黄 (五两) 干地黄(五两) 
上九味末之。以牛乳丸。清浆服二十丸。日二服。加至五十丸。忌猪肉冷水芜荑 

卷第十一
近效极要热中小便多渐瘦方四首
内容:近效极要论。热中虽能食多。小便多。渐消瘦方。 
地骨皮(切一升) 麦门冬(三两去心) 黄连(二两) 小麦(八合) 人参(一两) 
上五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八合。去滓。分为三服。间食服之。如不能多服。分作 
四五服亦得。忌猪肉。 
又方 
人参(五两) 麦门冬(八分去心) 牡蛎粉(八分) 干地黄(十分) 知母(八分) 
苦参( 
二十分) 黄连(八分) 栝蒌(八分) 
上八味末之。以生牛乳为丸如梧子。清浆服十五丸。日再。加至四十丸。食后服。忌芜 
荑猪肉冷水。 
又疗小便多或不禁方。 
菟丝子(二两) 蒲黄(三两) 黄连(三两) 硝石(三两) 肉苁蓉(二两) 
上五味。兼鸡 中黄皮三两为散服。服方寸匕。日三服。如行五里久。又一服未有不 
瘥者。忌猪肉。(千金名九房散) 
又疗小便数多不足日便一二斗。或如血色方。 
麦门冬(八两去心) 蒺藜子(三两) 甘草(一两炙) 干姜(四两炮) 桂心(二 
两) 干地 
黄(八两) 续断(二两)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五合。分为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芜荑。(古今录验疗 
肾消脚瘦细小便数赤色似血虚冷者) 

卷第十一
渴利虚经脉涩成痈脓方一十一首
内容:病源夫渴利者。随饮小便是也。由少服乳石。石热盛时。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 
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然肾虚又不能传制水液。故随饮小便也。其病变多发痈疽。 
以其内热而小便利故也。小便利则津液竭。津液竭则经络涩。经络涩则营卫不行。营卫不行 
则热气留滞。故成痈脓也。(出第五卷中) 
千金疗下焦虚热注脾胃。从脾注肺。好渴利方。 
小麦(一升) 竹叶(三升) 麦门冬(四两去心)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炙) 大 
枣(三 
十枚去核) 生姜(五两) 栝蒌(五两) 地骨皮(一升) 
上九味切。先以水三斗。煮小麦取一斗。去滓澄清。取八升。去上沫。取七升。煮药取 
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酢物。 
又疗渴利虚热。引饮不止。消热止渴。茯神汤方。 
茯神(四两) 石膏(八两碎) 地骨皮(一升) 竹叶(三升) 栝蒌(五两) 葳 
蕤(四两) 麦门冬(二升去心) 知母(四两) 生地黄(一升) 宿姜(四两)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下大枣三十枚擘。并药煮取四升。分为四服。忌芜荑。 
又消渴利方。 
生栝蒌根(三十斤) 
上一味切。以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取水尽。以暖酒先食后服如鸡 
子大。日三服。 
又方 
葵根五升盘大两束切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宿不食。平旦一服三升。 
又疗渴小便利复非淋方。 
榆白皮二斤(去黑皮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一服三合。日三服。 
又方 
小豆藿一把。捣取汁。顿服。日三。(肘后文仲同) 
又渴利方。 
栝蒌粉和鸡子。日曝干更捣。水服方寸匕。日三丸服亦得。 
又疗虚热。四体羸瘦。渴热不止。茯神消渴补虚。煮散方。 
茯神(四两) 石斛(八两) 栝蒌(五两)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三两) 苁 
蓉(四两) 
知母(三两) 黄连(八两) 丹参(五两) 人参(三两) 当归(三两) 小麦(三升) 
葳蕤(四 
两) 
上十三味捣筛为散。取三寸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绢袋贮煮之。日再。一煮为一 
服。忌猪肉醋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