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使比丘-人类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使比丘-人类手册-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诸行的舍放称为“行舍智”,为第八阶段的内观。


  (九)随顺智当能对诸有放弃了,心就适合于明了圣谛,能使我们随缘地证入须陀洹道智、斯陀含道智、阿那含道智、阿罗汉道智,任何一道。当有这种心理状态时,称为‘随顺智’,是最究竟适宜于明了四圣谛法的智见,它能毁灭结的烦恼而证悟任何一个果位,为第九阶段。


  从‘生灭随观智’到‘随顺智’已圆满了就称为‘行道智见清净’,是内观慧的第四步骤,清净品的第六层次,可说智见已清净、洁白了,能实践断除烦恼的内观和般若。



  ● 智见清净


  接下来进入第七个清净品,称为‘说智见清净品’,圣道的智见是内观的最终阶段,其成果为内观的第五阶段。


  随后的随顺智是智见的第九层次,也是‘行道智见清净品’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行道智见清净品’和‘智见清净品’两者之间插入‘出世智见’是为区别圣道者和凡夫的工具。但由于‘出世智见’很快就消逝,因此就把它归纳于‘行道智见清净品’中。因为它还是属于欲界的境界,但又的确是介于凡圣之间,或可称为涅槃所缘境的智见。


  总结这五品内观 Vipasana 法门,第一品为‘见清净品’,在这阶段已不再有错误的见解了,因为已知晓人与众生,并可将其区分为各小部份的因缘。第二品的内观法门为“度疑清净品”,在这阶段已知晓因缘和合法,有关于各部份的组合因素是无限的。第三品“道非道智见清净品”,在这阶段已知晓对或错,道非道,已不再迷恋于修定所产生的那超越常人所能预料的奇异事件。第四品为“行道智见清净品”,它又另分为九个阶段,前面已讲述过了,这是能突破三界诸行的智见,是使烦恼不再留下的主要原因。第五品为四个圣道,有须陀洹道智等,道的行持后,必得圣果,这是肯定的,也能产生明了的智见,知道到底烦恼和苦已熄灭了多少,不过这并不在此话题内,因为它并不简单而且也和这里的内观行持没有关系。内观法门总共有五个阶段,加上前面的两个根基“戒清净品”和“定清净品”,共为七个阶段。


  这一切都是修习内观所应注意的事,前天已讲述过了,它具有完整的规则,称为形式止观法门与自然止观法门是一对。在一个小时内想要详细的讲解所有的内观法是超越我的能力范围的。实际上讲几个小时都不足够,只能掌握其要点,做为思考上的正确前导罢了,以防落于错误,因此可说是作为自己继续寻求更详细资料的基本知识。由此缘故便着重的来讲解佛教的修行原则,希望各位别误解此为教育界的事,因此如果不了解这修持事项,我们是无法进入佛教和不能符合修持原则。


  在此做个总结,我们已看出学习内观法的理论有着层次上的原则,然而到底什么是内观法之立身处的根源呢?答案是戒和定。什么是增长、发展内观的所缘“境”呢?答案是一切事物,称为全世间,“三界(有)”、“诸行(一切因缘和合法)”、“五蕴”,因为在这三界中也不过只有五蕴吧了?有如前天所讲解过的。什么是内观的真相形态呢?或透彻看清的状态呢?即是从这充满在三界的成、住、异、灭的无常、苦、无我到产生怖畏、厌离感,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为这种状态,必须要显现在内观法门中。什么是内观法门的任务呢?它的责任是熄灭无明、颠倒妄想。因为内观法门的真正意义就是透视、看清。什么是内观法门的成果,其成果是透澈看清万物后而进入圣道,能完全的扑灭烦恼转为清净、光明、寂静。如果更简捷的说,即是戒和定是内观法门的根基,这五项清净品是内观的真相,能在无常、苦、无我中清彻明了这世间诸界、诸行(一切因缘和合法)或五蕴中寻求智慧,其任务就是要断除这黏缚着世间的无明、颠倒妄想。能产生那彻底看清的光明,染执心已不再遗留下来,把将心和界黏缚在一起的工具断除,就是内观法门心已“解脱(Vimutti)自由”的状态,从诸有解脱出来,心不再有苦了。因再也没有贪爱着任何的界,这种状态称为完全脱离苦了,这就是最究竟的实现道、果、涅槃的佛教任务。


  这些都是在指导如何实行这七个步骤来实践内观法门,其行持的方法又如何?即是要如何的去接触以及看清世间,这九个步骤的智见实行情形,总称为内观法门。除了制定这形式性的步骤外,至于更详细的内容,则可以从佛书中或导师们的指导,继续探讨。在这里主要的重点是预防把错误的内观法认为是正确的内观法,进而迷失于误解中,出现了买卖式的内观修持法,也出现了新的宗派或佛祖,实在是非常可怜的情形。我们理解之后,就应该互相的提防,如果遇到此类事件时,我们才能下合理的判断。
 
第八章 圣者和熄灭烦恼



凡人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围笼之中;

圣人则脱离了三界,认清每一个爱欲世界都惹不得。
 




各位法律系的同学:


  昨天我已简要地讲过内观法门的行持法,也明确地指出哪些是内观的修持法,以发展、培育、升华心识,使其不被苦所控制,这称为已超越苦了。这都由于内心已彻底看清万物真相的力量,也就是心中已明明了了无一物可得。世间万物已没有任何能驱使心的影响力,一切都不值得执取,不再陷入爱恨了。这时心已超越世间,而提升到另一种心的境界,称为出世间,因此我们就要清楚的理解如何超越世间的次第。


  若要清楚的明了“出世间”首先就必须要明白“在世间”。“在世间”时,心识如果处于任何事物都能影响的低劣境地。可以把在世间分为三种类,第一为心识还满意于情欲,喜欢着欲乐的低劣境界,这即是初步的境界-“欲界”;第二是“色界”,心识已不会喜欢那卑下的情欲,但是还喜欢满意于定中的乐,即是攀缘在任何一种色法的境上,但却不与情欲攀上关系;第三是还满意于定中悦乐、宁静的境界,心识所缘的心境是更高超的“无色界”。我们把众生心识的层次和契合众生心识状态所居住的世间或境界,归纳为一对情欲心识状态 (心境) 和情欲心识境界 (世间);以及色欲心识状态和色欲心识境界;无色界心识状态和无色界心识境界。如此观照者将能明了地说出心识状态和境界的等级。因为众生有三种心识状态,因此就有三种的心识境界。


  三个在世间境界仍与世间攀缘连系着,还在世间的支配下,属低级的世间性质。属于欲界的众生,因还受着情欲滋味所支配控制着,所以也就黏缚着情欲的低劣心识;属于色界的众生则黏缚着那粗糙宁静的乐,也即是以色法为所缘的入定心境的乐;属于无色界的众生; 心识则仍然攀缘黏缚着那无色界定中的悦乐或寂静。世间境界是一切众生的境界,虽然有人类、天神、梵神或低劣的畜牲、地狱众生等的差别,但都包括三界之内。


  世上的每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时间,心识都处在这三界的任何一界中,不可能超越这种性质的。众生经常沦落在情欲境界中,即是一般人们的心识都被低劣的情欲所影响和驱使。有时也可能脱离情欲的影响控制,那是因专注于所缘的色法或无色法的定中,而寂静安乐下来。此时人类的色或无色心识,就依随着所修习的定而决定。在古印度的佛世时,整个森林充满着出家寻求色界或无色界的宁静安乐之人。相信现在这种人已不多见了,尽管如此,一般人也可能进入这境界内。在这里我重复说一次,当心识居住于任何一个境界中,它的世间马上转变为心境的那种世间。比如当有人正在色界所缘的定乐中,那他所居住的世间,立刻转变成色界的世间,因此除了色界的感触外,别无其他的感觉了,而他所居住的那个世间和色界世间是相同的,直到其心识境界转变为止。


  在这三界的众生,还不能拔除我执、我慢,还时常分别你我;也还不知晓“自我”的拔除。虽然有时像枯木禅般的寂静安乐,但也还依旧的充满着“我执”。众生依靠着这种种外在的爱欲,或内心宁静微细的爱欲,是轮回的主因,操纵着各种爱欲业力,因此还不能超越“世间”的性质。


  相反地,圣人的境界不是以这三种心识状态为准则,其心识是高尚而又超越世间的“性质”。看出世间没有“自我”、无实体,心识已超越对事物的贪求,或对诸有“三界”的贪求了。圣者的境界-心识状态,也有层次高低的区别,在佛教的言论中,把圣者境界分为四种道、果的层次,这些名词,可能各位也曾听说过,那即是须陀洹界、斯陀含界、阿那含界和阿罗汉界,是圣界中的四种圣人。超越世间和出世间 (Lokufara) 在泰文已演变为另一个名词,即是民间常用的语言,言意为向往的世间; 和想要去这向往的理想世间。但是巴利文经典中; 则译为超越世间或出离世间。至于那演变的字眼,使人误解为西方世界或理想世界,因此要特别小心,应沿用巴利文才为正确。超越世间-“出世间”是指心识方面,而非身体。身体居住于任何一合理的世间或所谓的人间、或天神、梵神的天界,因为这些世间都是适合圣人的心识所依靠的“世间”,而更低劣的世间,如出生在畜牲或地狱是不适宜圣人之境地。这 指出这身体居住在哪 并不重要,但却以心识之境地为准则,如果心识超越了世间的支配控制,即是超越烦恼爱欲的支配,如此这个人可算已居住在四种圣土之中的任何一种圣人了。


  一旦把圣人境界区分为四个阶段,我们就必须去理解其中的差异以便更加明了。要知道四个阶段的差别,那就知道差别的主因,即是圣人完全熄灭各种烦恼,在这里的烦恼才是烦恼的真面目。这确是很细微的烦恼,共有十种,称为“结” (Samyojana) -意为全心以赴, 系缚纠缠。这十种结绑缚着每一众生的烦恼,使众生黏缚攀缘着世间,因此人们才有凡夫、俗世的性质和在世间各种的境界。一旦能断除这部绑缚的工具,心识将会逐渐脱离世间。当完全的断除毁灭烦恼,心识就能解脱而出世间,它是最圆满完善的圣人境界。实际上,十结经常系缚着我们,但是我们却不曾留意它、认识它、关心它,因不认识而把它当成奇异的事; 如果从小就开始认识,那学佛就更为轻易了。由于在风俗文化上的教育都没有学习到这些,也没有人留意,才导致不认识它们。“结”时时充塞在心中使我们把心与其绑缚在一起,因为它与我们有切身关系,所以当我们去认识这深奥细微的烦恼时,也等于在学习、研究自己。



  ● “须陀洹”─熄灭身见结、疑结、戒禁取结


  系缚着我们的十种细微烦恼,第一是认为身是“自我”的“身见结”

  (Sakkaya…ditthi), 错误的误解想像有个“我”,认为身体是“我”和“我所有”,这在四执取的主题中已讲解过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如此的理解“我就是我”,正如笛卡儿的格言“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等。这错误的观念我们也有,但是一般人的认识是除了身或心是“我”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知识了。所以就错误的理解身和心是“我”、“我们”等,或更为严重的迷失,将物质的身体也认为是“我”,甚至将外界的物质当做是“我”,对那没有生命的物质嗔怒,甚至捶打、丢弃。这就像有如撞到柱反而去责打柱子来消除仇恨的小孩一样,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即是基本的自觉有我,如此包袱越背越沉重,直到最后只跟随着“自我”的感觉去做事,这称为“身见结”。

  如此将能看出,每个人的心识中时常的认定有“我”,这就是能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能在险境中斗争,寻找粮食或繁殖等。但这种“身见”是最粗糙的,是自私心,只顾自己。要超越世间,就必须要认识这世间最粗的烦恼,而且一定要将它熄灭。这身见结如果依照文字的翻译为“我的身”,我们应该明白在这里的“身”是包括心在内,但却比较偏重“身”的部分,因为众生们对身较为重视、较为认识,对身的执着也更重。身见结的“见”是见解或观念,因此身见结为“见解中身是我所有”。我们可知道佛教是在指导我们认识日常中所有有关的事务,决不偏离此轨道,引导着我们学习、奉行,直到看出真相后舍弃这身见结。若谁想要战胜世间,就得要先舍去这最根本的烦恼-身见结。


  第二个结称为“疑结”(Vicikiccha),疑结的产生是缺乏充足的知识,而演变成“疑惑”,捉拿不定,犹疑不决,没有勇气下定决心。而这里的“疑”大多数都是针对有关脱离“苦”的行持; 而较为低层次的,就是对于什么是善业、什么是恶业、什么是公平的质疑。这里所要讲的疑是针对脱离苦的疑。有疑是因为不知晓,不能看清和对于无明、愚痴的认定有疑,他不能下决心在离苦的实践上,如:这是否符合自己呢?自己能做到吗?真的比其他更好吗。。。。。等等。其次是对于善业的疑,如:它确实是善业吗?行善有善报吗?有时则误解所掌握到的烦恼也是善业、是好的;在法方面,则有时把“真理” (真理是不思善不思恶) 当做是善业,甚至对于其它要解决的问题也存在着疑。


  “疑”的捉拿不定,犹豫不决,引申到宗教、文化、风俗、习惯或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理论。在佛教对于佛、法、僧也“疑”,对佛陀的疑:是对一个真正觉悟真理的人有疑,对于真正能脱离苦恼的人有疑。对法的疑:是对佛陀的教诲疑,或对追随佛陀的教诲、修持真的能灭苦吗?有疑。对僧伽的疑:是对这些灭苦的修行者产生怀疑,他是否能真正的实践?认为在这世界上不可能有这么超越的人。“疑”可包括一切疑,对法能熄灭苦的疑、对善业的疑、对风俗、文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