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退思集类方歌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02-退思集类方歌注-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防己茯苓汤
属性:治皮水脉浮,四肢跗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水气在皮肤中 
聂动者。 
防己 黄 (生) 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水六升,先煮茯 
苓减二升,去 

退思集类方歌注防己汤类
防己黄汤
属性: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亦治风水脉浮,其人头汗出,表无他病,但腰以 
阴,难以屈伸;又治湿痹麻木。 
防己(一两) 甘草(炙半两) 白术(七钱半) 黄 (一两一分) 锉麻豆大,每 
抄五钱匕,生 
皮中,从腰 
阳气,是外 
防己茯苓汤桂枝,更兼甘草与黄 。脉浮(浮为表)腹满四肢肿,(满肿为水湿)皮水 
阳虚不渴 
而没, 
肤痛;汉 
不须白术 
湿)汗出(湿邪 
水不恶风为别。 
“汉防己太阳经入里之药,泄腠理,疗风水,通治风湿、皮水二证,《金匮》汗出恶风者佐 
白术,水气在皮肤中聂聂动者佐桂枝,一以培土,一以和阳,同治表邪,微分标本。”盖水 
湿之阳虚,因湿滞于里而汗出,故以白术培土,加姜、枣和中,胃不和再加芍药。皮水之阳 
虚,因风水袭于表,内合于肺,故用桂枝解肌散邪,兼固阳气,不须姜、枣以和中也。黄 
汤方下云“服药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可知其汗仅在上部而不至于下,即用白术内 
治其湿,尤必外用被围腰下,接令取汗,以通阳气也。余治太阳腰髀痛,审证参用两方,如 
鼓应桴,并识之 

退思集类方歌注防己汤类
木防己汤
属性:治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 
木防己(三两) 石膏(如鸡子大二枚)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水六升,煮 
取二升,温服 
(烊化),微利 
木防己汤治支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喘满痞坚脉沉紧,(支 
饮 
( 
肺 
一苦一辛,并用能行水散结。而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故又加石膏除热, 
人参益气。)邪留气分此能平,若连血分还宜讯,可把原方去石膏,加入芒硝茯苓进。消痰 
破血后方强,浅深次第医当审。(支饮在气分者,服木防己汤即愈。若饮在血分,深连下焦 
,必愈而复发。以其既散复聚,则有坚物留作 囊,故去石膏气分之药,加芒硝消痰结破血 
癖,合之茯苓去心下坚,且伐肾邪也。此治支饮浅深次第之法,医宜细审。) 

退思集类方歌注防己汤类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属性:治腹满口舌干燥,肠间有水气之证。 
防己 椒目 葶苈 大黄(各一两) 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 
稍增, 
防椒葶苈大黄丸,水客肠间口舌干,(水聚于下而不上潮,则口舌反干燥。)腹满如囊为 
涌水 
( 
椒 
故 
若 

退思集类方歌注防己汤类
防己地黄汤
属性: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者。 
防己 甘草(各一分) 桂枝 防风(各三分) 以酒一杯渍之,绞取汁;用生地黄二 
斤, 咀 
防己地黄汤桂枝,防风甘草五般施,桂草二防俱酒渍,地黄蒸汁冲服之。(桂、草、二 
防, 
热。 
而妄 
为风为 
而心神蒙 
分,大有 
血。余尝 
火之状者 

退思集类方歌注防己汤类
〔附〕防己饮
属性:(汪 庵《医方集解》) 治湿热香港脚,足胫肿痛,憎寒壮热。 
防己 木通 槟榔 生地(酒炒) 川芎 白术(炒) 苍术(盐水炒) 黄柏(酒炒) 
甘草梢 
湿热香港脚防己饮,黄柏槟榔与木通,生地川芎苍白术,草梢犀角用磨冲。(防己、苍术、 
白 
疾 
成 
不 
二 
热 

退思集类方歌注
甘桔汤类
属性:甘桔汤(一名桔梗汤) 治少阴病咽喉痛者。 
甘草(生二两) 桔梗(一两) 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甘桔汤类
〔附〕紫苑汤
属性:(陈实功) 治肺痈浊唾腥臭,五心烦热,壅闷喘嗽。 
甘草 桔梗 紫苑 川贝母 杏仁 水煎。 
甘草甘凉桔梗辛,(名甘桔汤)咽喉疼痛此为珍。(此治咽痛之主方,非独治少阴咽痛也。 
甘 
痛 
肺, 
起者 

退思集类方歌注甘桔汤类
排脓散
属性:枳实(十六枚) 赤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 
鸡子黄相等 

退思集类方歌注甘桔汤类
排脓汤
属性: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温服五合,日 
排脓散汤方有二,汤草枣姜散芍枳,其中桔梗二方俱,可知排脓先提气。气不开提血不 
通, 
泄气 
下。 
欲排其脓,必先提气。举此以推,疡科之要可知矣。) 

退思集类方歌注甘桔汤类
〔附〕甘草黑豆汤
属性:(苏颂《图经本草》) 解百药毒;兼治阴茎挺长,胀痛不堪,此名“筋疝 
甘草 黑大豆 
甘豆汤解百药毒,性味和平功足录。(《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苏颂曰∶孙思邈 
称“大豆解百药毒,尝试之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阴茎胀痛亦能医,此 
名筋疝由淫欲。(筋疝阴茎挺长掣痛,由肆于淫欲得之,用此方者,亦取其解毒。甘草当用 
梢,以梢能径达茎中也。) 

退思集类方歌注百合汤类
百合地黄汤
属性:治百合病。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 
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 
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 
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 
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后见者,各随证治之。若未经吐、下、发汗,病形 
方主之。 
百合(七枚) 生地黄汁(一升) 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 
泉水二升 
如漆。 

退思集类方歌注百合汤类
百合知母汤
属性:治百合病发汗后者。 
百合(七枚煎同前法) 知母(三两别以泉水两升煮取一升) 二汁各去滓,合和共煎 
之,取一 

退思集类方歌注百合汤类
百合滑石代赭汤
属性:治百合病下之后者。 
百合(七枚煎同前法) 滑石(三两碎绵包) 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包) 以泉 
水二升,煮 

退思集类方歌注百合汤类
百合鸡子黄汤
属性:治百合病吐之后者。 
百合(七枚) 鸡子黄(一枚) 先煮百合如前法了,纳鸡子黄搅匀,煎至五分,温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百合汤类
百合洗方
属性:治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 
百合(一升) 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咸豉也。 

退思集类方歌注百合汤类
栝蒌牡蛎散
属性:治百合病渴不瘥者。 
栝蒌 牡蛎(熬等分) 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百合地黄(汤)泉水煎,甘寒清肺热邪宣。(此治百合病正法。百合清肺经气分之热, 
地黄清 
如漆, 
于心, 
肺主卫 
详具 
百合 
属恍 
将百 
之 
性味甘寒,能清热生津,入心、肺二经,然则百合病为心肺郁热所致无疑矣。)余则随机为 
转旋。若经汗后加知母,(名百合知母汤 按∶伤寒误汗则亡阳,热病误汗则亡阴。叶天士 
《温热论》云“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故加知母以养津液。)下后滑石代赭添,(名百 
合滑石代赭汤 伤寒误下则亡阴,热病误下则亡阳。《温热论》云∶“热病救阴犹易,通阳 
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故加滑石利窍。复入代赭石者,晋三所谓“重镇心经之 
气”是也。)吐后鸡子黄参入,(名百合鸡子黄汤误吐伤膻中之阴,故以鸡子黄补心安神。) 
主方百合地黄专。(未经汗、吐、下者,此方主之。)渴者栝蒌牡蛎散,(栝蒌苦寒,生津止 
渴;牡蛎咸寒,引热下行。)更有百合洗方传。(皮毛为肺之合,外洗皮毛,亦可内除其渴。 
洗已,食煮饼,勿啖咸豉,恐咸味耗水而增渴也。王晋三《古方选注》曰∶“通章言百合病 
百脉一宗,不但主于营卫,而手足六经悉能致其病,汗、吐、下皆非所宜。本文云‘百脉一 
宗’,明言病归于肺,君以百合,甘凉清肺,即可疗此疾,故名‘百合病’。再佐以各经清 
解络热之药,治其病所从来,当用先后煎法,使不悖于手足经各行之理,期以六十日,六经 
气复而自愈。若太阴、太阳无病,惟少阴、少阳、厥阴、阳明四经为病,期以四十日愈。若 
仅属厥阴、阳明二经为病,期以二十日愈。读‘未经汗吐下’条,治以百合地黄汤,中病勿 
更服,大便如漆,热邪已泄,再服恐变证也。论证以溺时头痛为辨,盖百脉之所重在少阴、 
太阳,以太阳统六经之气,其经上循巅顶,下通水道,气化不行,乃下溺而上头痛;少阴为 
生水之源,开阖涩乃溺而淅然。若误汗伤太阳者,溺时头痛,以知母救肺之阴,使膀胱水脏 
,知有母气,救肺即所以救膀胱,是阳病救阴之法也;误下伤少阴者,溺时淅然,以滑石上 
通肺,下通太阳之阳,恐滑石通腑利窍,仍蹈出汗之弊,乃复代赭石重镇心经之气,使无汗 
泄之虞,救膀胱之阳,即所以救肺之阳,是阴病救阳之法也;误吐伤阳明者,以鸡子黄救厥 
阴之阴,以安胃气,救厥阴即所以奠阳明,救肺之母气,是亦阳病救阴之法也。以百合一味 
,引伸诸方,总不外乎补阴补阳之理,举此可以类推,学人宜自得之。”旭高按∶王氏此论 
,于病愈之期,并救阴救阳之理,明晰入细,为诸解所莫能及,故备录之。) 

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连阿胶汤类
黄连阿胶汤
属性: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而不得卧者。 
黄连(四两) 黄芩 芍药(各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 水六升,先 
煮芩、连、芍 
则不致凝结而 

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连阿胶汤类
〔附〕黄连阿胶汤
属性:(《医方集解》引王好古方) 治伤寒热毒入胃,下利脓血者。 
黄连(炒四两) 黄柏 阿胶(炒各一两) 山栀(五钱) 每服四钱,水煎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连阿胶汤类
〔附〕驻车丸
属性:(孙思邈《千金要方》) 治冷热不调,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口燥 
小便不利,此湿热郁于大肠,故为此证。 
黄连(六两) 阿胶(炒三两) 干姜(炮二两) 当归(炒一两) 水泛丸,空朝米 
饮下三钱。仲景黄连阿胶汤,黄芩芍药鸡子黄。少阴心烦不得卧,传经热灼致阴伤。酸甘咸 
苦收阴气, 
连直折少 
故再佐 
逆汤收 
尝。(连、 
黄连、阿胶 
动血,此治 

退思集类方歌注
炙甘草汤类
属性: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 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又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心 
悸,虽 
炙甘草(四两) 生姜(三两)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 麦 
冬(半斤) 阿胶 
煮八味,煮取三升,(水 
日三服。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凡虚劳脉结心悸而更 
汗出,阴 
其阴亡而 
桂。此涎 
邪尽之后,气血两虚,故现此证。王叔和《脉经》云∶“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又曰∶“阴盛则结,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几动一息亦曰‘代 
’。”皆血气两虚,经隧不通,阴阳不交之故。)益血生津复脉遵。(王晋三《古方选注》曰∶ 
“此汤仲景治心悸,王焘治肺痿,孙思邈治虚劳,三者皆是津涸燥淫之证,《至真要大论》 
云∶‘燥淫于内,金气不足,治以甘辛’也。第药味不从心肺,而主乎肝脾者,是阳从脾以 
致津,阴从肝以致液,各从心肺之母以补之也。人参、麻仁之甘以润脾津,生地、阿胶之咸 
苦以滋肝液,重用地、冬浊味,恐其不能上升,故君以炙甘草之气浓,桂枝之轻扬,载引地 
、冬上润肺燥,佐以清酒,芳香入血,引领地、冬归心复脉,仍使以姜、枣和营卫,则津液 
悉上供于心肺矣。”喻嘉言曰∶“此仲景伤寒门中之圣方也。仲景方每多通利,于此处特开门 
户,重用生地,再借用麦冬手经药者,麦冬与地黄、人参,气味相合,而脾胃与心经,亦受 
气相交。脉络之病,取重心经,故又名‘复脉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炙甘草汤类
〔附〕生脉散
属性:治热伤元气,倦怠,口干出汗。 
人参(五钱) 麦冬(三钱) 五味子(三钱) 水二钟,煎八分,随时服。 
生脉(散)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李东垣曰∶“夏月火旺克金,当以保肺为主。 
清 
以之治暑病,误甚。观方下治证,并无一字治暑邪者。近人不论何病,每用此方收住邪气, 
杀人无算。”)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汪 庵《医方集解》曰∶“人有将死脉 
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柯韵伯曰∶“仲景治伤寒,有通脉、复脉二法∶少阴病里 
寒外热,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者,制通脉四逆汤,温补以扶阳;厥阴病外寒内热,心动悸 
结代者,制复脉汤,凉补以滋阴。同是伤寒,同是脉病,而寒热异治者,一挽坎阳之外亡 
一清相火之内炽也。生脉散本复脉立法,外无寒,故不用姜、桂之辛散;热伤无形之气, 
伤有形之血,故不用地黄、阿胶、麻仁、大枣,且不令其泥膈而滞脉道也;心主脉而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故去甘草而加五味矣。脉资始于肾,资生于胃,而会于肺,仲景二方重任 
草者,全赖中焦谷气以通之复之,非有待于生也。此欲得下焦天癸之元气以生之,故不借 
草之缓,必取资于五味之酸矣。”王晋三《古方选注》曰∶“凡曰‘散’者,留药于胃,徐行 
其性也。脉者,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