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战舰官兵们立即着手战斗准备。当舰长巡视战舰时,看到舰员们甚至都准备好了刺刀——不消说,这是企图在冲绳登陆后与美军展开肉搏战时使用的格斗武器。他们相信必定会爆发白刃陆战,为此,斗志昂扬。至于在途中将面临被飞机击沉一事,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不久,各舰又接到命令:最近新到舰上的海军学校毕业的后补少尉全部返回陆地。然而,这批人此刻求战心切,决不答应,他们请求道:“我们以能为国捐躯而自豪,在这面临最后大决战的关键时刻,怎么能把我们从队列中赶走呢?对此,我们感到万分遗憾,一旦回国,我们拿什么脸去见自己的父兄?请务必让我们参战吧!” 
  见此情景,各舰长含着激动的热泪劝说道:“这次战斗,决定只让有实战经验的人参加,你们都没有战斗经验,对作战将是一个累赘,因此,才决定下令让你们上岸。”在各舰长的劝说下,他们终于勉强地接受了回返陆地的命令。不久,他们分乘各舰的内燃机小艇,手臂挽着手臂,垂头丧气地黯然离舰而去。最后,他们在对岸列队站立,两眼呆呆地望着舰队,直到太阳落山才恋恋不舍地悄然离去。 
  夜晚,舰队举行了告别酒会。以水雷战队司令古村少将为中心,该战队旗舰“矢矧”号的舰长原为一,各驱逐舰舰长吉田、新谷、小泷、寺内、酒甸、杉原、前川、板谷、广濑等围坐在一起,尽情地说,尽情地唱,以此来度过似乎是一生中最后的一个夜晚似的。他们一口气喝光了30余瓶酒,但是,却无一人醉倒。他们都是在多次战斗中出生入死的骁将,但在这天晚上,他们的心中却萦绕着“令人痛心的回忆”。晚上11时左右,酒干人散,各舰长回到自己的战舰上,又参加了在军官室举行的另一个告别宴会。此时,舰上的官兵们充满着战斗的激情,尤其是年轻的中、少尉,对明天的殊死之战毫无畏惧之感,正在无忧无虑地谈笑风声,开怀畅饮。不一会,《同年级的樱花》一歌的合唱声,仿佛一阵春风似的在内海静寂的水面飘荡回响。面对着如同初绽时樱花一般纯洁的战士,想到在明天他们就要“凋谢”,舰长们个个抑制着夺眶而出的泪水,难过地低下了头。此时此刻,舰长们多么希望日本国民也能置身于这一崇高的、感人的场面,让他们也为日本青年战士非凡的气概流下激动的热泪。 
  深夜,“矢矧”号舰长原为一大佐在走向自己休息室时途中,又见到一个感人肺腑的场面:只见山本一等机械兵身着满是油污的衣服,脸庞漆黑,在给发电机加油。原为一走到他的身旁,询问他为什么不去喝酒,他却平静地回答说:“今晚非同寻常,万一发电机出了故障,造成停电事故,那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啊!所以,我与爱喝酒的战友换了班,自愿来承担发电机房的值班任务。”听完这一席话,原为一大佐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向他致礼。实际上,类似这样的官兵并不仅仅在“矢矧”号上才能找到,在舰队行将灭亡的时刻,献身精神尤为重要。满载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日本舰队在明天就要奔赴最后的战场!   
  (三)仅有10艘军舰的第二舰队——执意冒进,破釜沉舟 
  被纳入死亡之列的日本海军“特攻舰队”的舰只是:战列舰“大和”、巡洋舰“矢矧”、驱逐舰“冬月”、“凉月”、“雪风”、“矶风”、“浜风”、“霞”、“初霜”、“朝霜”,合计共10艘战舰。难道整个日本海军就只有这几艘可以出击的军舰吗?不,还有几艘,只不过由于燃料的关系,现正锚泊在南洋。 
  上述10艘军舰就是莱特湾海战失败后栗田中将率领的第二舰队的全部实力。此外,战舰“金刚”于11月末在台湾海峡的暴风雨之夜被美潜艇击沉( 官兵大部分死亡) ,“榛名”正在修理过程中,“长门”泊在横须贺,两艘重型巡洋舰留在南洋。 
  笔者曾在莱特湾海战的结论中写道:“日本海军已经丧失了作为海军的机能。”这实际上就是指上述的实力状况。 
  也许读者会感到奇怪,既然称作联合舰队,为什么只有第二舰队而没有第一舰队。这是由于丰田副武大将担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之后,在昭和19年5 月把联合舰队司令部从海上撤离转移到陆地上去的结果。关于这件事,将在结论中加以说明。 
  这支集中日本海上作战的全部力量而拼凑的残存舰队于昭和20年4 月6 日下午3时从濑户内海的三田尻海面拔锚启航了。此时,春意正浓,彩云朵朵,海面上撒下淡淡的春光,真是个出征的大好时机。然而,当舰队航行队列刚刚编排就序,美B…29式巨型高空轰炸机就对舰队展开了轰炸攻击,这种高空轰炸就象宣战通告一样,蓦地拉开了海空战的序幕。 
  美B…29式机紧紧地咬住日本特攻舰队不放,把它的行踪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监视网内。对这种严密的空中监视,日本特攻舰队将如何突破呢? 
  夜晚10时,特攻舰队沿丰后海峡南下,第二天( 指7 日) 凌晨2 时,当舰队通过大隅海峡的时候,隐约发现两艘敌潜艇正向特攻舰队逼进,伊藤舰队的处境十分险恶。白天,美B…29式机在高空出没,跟踪监视,夜间,有敌潜艇紧追不放,由此看来,特攻舰队要想成功地突入预定目的地,恐怕连1%的把握都没有。但是,这种可能性在决定进攻时就已经预料到了,因此,舰队仍硬着头皮全速前进。事至如此,正确意义的作战已经不存在了,盲目前进,一意孤行则成为舰队行动的唯一宗旨。   
  (四)“大和”终于葬身海底——令人痛惜的官兵和战舰 
  当夜,特攻舰队越过种子岛和屋久岛。清晨6 时,舰队驶经冲永良部岛向九州西南海面进发。这时,航行队形改变成以巨舰“大和”为中心的环形队列,并以5分钟为间隔,采取了之字形航行法,目标冲绳,高速前进。环形队列是昭和4 年即公元1929年。美国海军进攻太平洋时所采取的渡海作战航行法,原名叫作Ring formation,日本人把它译成“环形队列”介绍过来,作为作战阵形的术语保存至今。拙著中曾几处提到“环形队列”,而这最后一次的“菊水作战”尽管十分凄惨,但舰队还是采取了这一航行法。然而,这与前一章所述的栗田舰队在锡布延海面的那种环形阵列相比,其败落悲凉的情景已大大令人叹息不已。 
  不一会,日方10余架护航机出现在舰队上空,为舰队略助军威,但又马上返回了。为了保卫日本本土,必须珍惜那些有可能被敌人击毁的飞机,因此,特攻舰队又把“大和”、“矢矧”舰上仅有的几架飞机打发到鹿儿岛基地。日舰队虽然没有侦察机,但也清楚地知道,在航线约1 万米的后方海域,有敌潜艇尾随,而空中则有敌侦察机在云层中盘旋跟踪。事到如今,舰队已经没有隐蔽的必要了,日本舰队的出击行动已经完全暴露,美军对此已了如指掌。在特攻舰队的后方,敌潜艇截断了退路,前方,美航空母舰部队主力的数百架满载鱼雷和炸弹的舰载机正严阵以待,至此,空中和海底都布满敌军,特攻舰队已经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此时,日本特攻舰队并没有考虑退却,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明天拂晓突进冲绳,用“大和”那引以自豪的18英寸大炮的巨型炮弹轰击登陆美军的阵地。也许威力巨大的、可以穿透16厘米厚钢板的巨弹能够一举击毁敌桥头堡,也许一发这样的巨弹就可以干掉敌军一个大队——官兵们内心就是这样想着、期待着,作着美梦。 
  巨舰“大和”上带有这种巨型炮弹1000余发。特攻舰队的官兵们在默默地祈祷:上帝呀!给我们一条出路吧!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奇迹,显然都难以打开通往冲绳的道路。果然,中午12时30分,从舰队左方2 万米空中发现敌机2 架,紧接着又发现了5 架,进而,由10架、20架、30架美机组成的机群从特攻舰队前方穿过,不一会,又出现100 架以上的美机大编队以波浪队形迅速将环形队列包围起来。日舰以5000米的间距迅速疏散开来,并以30海里的高速继续南下。海空战的战幕拉开了! 
  美军对“大和”巨舰的攻击( 进行空中轰炸和鱼雷袭击) ,真可谓是不遗余力。这一次是美海空军第四次袭击“大和”。第一次是在锡布延海(1944 年10月24日) ,第二次是在萨马岛海面(1944 年10月25日) ,第三次也是在锡布延海(1944 年10月26日) 。在这3 次袭击中,虽然有10余颗炸弹直接命中巨舰,同时该舰又遭到无数近弹的攻击,但“大和”始终未被击沉。这一次,美海空军立誓“一定要击沉它”!遂动用百余架飞机向“大和”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对此,“大和”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激战中,只见150 余门高射炮和高射机关枪向空中喷吐着火舌,刹那间在上空织出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火力网。虽然相当数量的美机被击毁,但是,不一会,又有一批美鱼雷轰炸机向“大和”扑来,继续进行鱼雷轰炸。日舰上所载的炮弹是有限的,摆在“大和”面前的严重问题是:这一钢铁巨体还能支撑多久? 
  12时40分,美机第一颗炸弹坠落到“大和”甲板上,12时50分左右,巨舰首次被鱼雷击中。在这之后的短暂时间里,10余枚炸弹以及15枚鱼雷直接命中“大和”。巨舰挨打暂且另当别论,单就能够经受如此沉重的打击而言,足以证明“大和”不愧为天下独一无二的坚韧无比的战舰。然而,再坚固的战舰也经受不住连续数小时的狂轰滥炸。美机的轰炸持续不断地进行了3 小时之久,“大和”终于陷入摇摇欲坠的境地。 
  情形万分危急,可是参谋们坚持待在舰桥,决心与舰共存亡。 
  伊藤司令大声喝斥他们说:“年纪轻轻的,怎么能抛弃报效祖国的机会去白白送死呢?马上下来!”参谋们这是第一次听到中将的喝斥声,不得已,大家只好从高高的舰桥上走下来,就在这个时候,“大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逐渐向海底下沉,多数人都被困在舰廊中与舰同归于尽了。此时,在舰桥上尚能看到副舰长正在用绳子将“大和”号舰长有贺大佐捆绑在罗盘上。原来,在此危急的时刻,有贺大佐微笑着坦然地对副舰长命令道:“我的命运和‘大和’是分不开的,我无论如何不能离开这艘同我命运相联的战舰。我的游泳技术好,说不定我还会浮在水面上,或许幸存下来。这儿有一束绳子,请你用它把我10圈20圈地捆绑在罗盘上吧,请满足我这最后的愿望,这也是上级对你的命令呀!”副舰长是深知有贺大佐的性格和为人的,他平时爽朗豪放,此时,确知舰长决心已下,于是,终于服从了有贺大佐的命令。 
  有贺大佐在被捆绑之际,转向了伊藤中将,恳切地请求他说:“阁下是难得的舰队司令,我恳求您安全离舰,你看,我不是在作您的替身吗?”司令官伊藤整一中将象往常一样面带亲切的笑容,向他点了点头,但是,伊藤中将仍旧选择了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托姆·菲利普在马来亚海战中和“威尔斯亲王”号共存亡的道路。伊藤中将在舰上饮弹自杀。 
  伊藤中将也和菲利普上将一样,都是有可能成为下一任海军最高指挥官的候选人才,也都是从军令部次长一类的职务提升为舰队司令的,同样是乘坐“不沉战舰”出征的,也同样死于航空兵的炸弹和鱼雷的攻击,同样是令人惋惜的。 
  无疑,有贺舰长是与“大和”号同时沉没的。而另一艘巨舰“武藏”号的舰长猪口以及大型航空母舰“信浓”号的舰长阿部,都无一例外地一一阵亡了。世界3大巨舰先后都走上了彻底覆灭的道路,难道这是命中注定的吗?昭和20年4 月7 日下午3 时,在坊之岬以南90海里处,世界上空前绝后的巨型战列舰“大和”终于沉没了,永远消失了!人们用双手建造起来的“大和”应该成为一件人类的纪念品,例如,可以由联合国加以保管。但是,如此雄伟庞大的战舰由于奉令参加“菊水作战”而永远葬身在九州南方海域的深渊之中。此次特攻,日本海军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只不过使得冲绳岛本身的战斗在这一天多少显得有点轻松。以后,从联合舰队司令部发来的战功嘉奖令中写道:“由于第二舰队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致使我‘菊水特攻机’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当天,日海军航空兵在冲绳海域上空实施了“特攻”进击) 。出击的第二舰队仅有5 艘驱逐舰得以生还,接此嘉奖令的5 位舰长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地付诸一丝苦笑。   
  (五)两千余名特攻队员死于非命——“神风”不灵 
  昭和19年10月21日,这一天,走向死亡之路的神风特攻机两架( 久纳中尉,国原少尉等) 从菲律宾棉兰老岛的务宿基地起飞了,这是“特攻”的嚆矢。 
  紧接着,23日两架,24日10架,25日22架,26日16架……,就这样,由110 名机上人员、总计共55架自杀飞机组成的敢死队,满载着高爆炸药,怀着一颗用自己的肉体与敌舰同归于尽的坚强决心展开了进攻——这是莱特湾大海战中惊心动魄的事件。不幸的是,尽管自杀机克服了重重困难,但仍然没有发现美机动部队,起飞的绝大部分自杀机由于长时间持续航行,燃油耗尽而白白地送掉了性命。可是,神风特攻这一战术在以后的马尼拉战斗中以及冲绳岛海空战中都取得了相当的战果,毫无疑问,它给美军以沉重的打击,并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恐惧感。 
  从战争的势态来看,日本海军要想取得战局的主动权已经完全不可能了,然而,当时那种被广泛宣传的所谓“七生报国”以七次回生效忠祖国,意即永远报国的意思。的舍生精神却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恐怕它就是慰藉“思念祖国之年轻人”的亡灵的主要供品吧! 
  战争结束后,美空军司令曾向驻横须贺基地的飞行员询问道:“你们如何看待日本的神风特攻机。”10人中有7 人回答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