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生活习俗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生活习俗史-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碎末抛向空中。火化一般要进行二三个小时。火葬后,在石头和亲属们身 

上撒些水,然后再到河水中洗澡净身。 

     尸体火化后,回家路上,要洒些水饭,要赠给祭司衣服、灯和钱。这是 

为了让祭司给死者的灵魂穿上衣服。在屋内和池塘边上立起两块石头,以此 

象征死者的灵魂。十天之内向石头赠送拌有胡麻的米饭和水,头天三次,然 

后每天增加一次,共献75次,每次还要留下一些水饭给旁边的乌鸦。 

     婆罗门的妻子必须表示出万分的悲痛,要痛说丈夫的不幸,要发疯般地 

哭嚎,以表示对丈夫的忠诚。在丈夫死后十天要摘掉所有的结婚首饰,剃光 

头发,穿起孝服。在一年之内,每个月都要举行悼念仪式,一年后每年举行 

一次祭祀,祭祀时可请三位祭司,也可只请一位,其他用草人替代。由祭司 

给死者超度亡灵。还要往圣火中放少许饭和菜。请祭司吃饭并给以钱。亲人 

们频繁地举行各种活动,其目的是给死者赎罪,求神饶恕他们生前的罪过。 

     火化一般都在恒河边上进行,印度人把恒河看做圣河,死后把骨灰撒入 

恒河,是印度教徒平生最大的愿望,他们相信这样才能升天。许多老人孤身 

来到恒河边,他们或许太老了,或许是有重病在身,他们到恒河来洗浴,为 

的是能把自己葬到恒河之中。他们认为在恒河洗浴可以洗去一切罪孽。穷人 

火化买不起大量的木柴,事先请人把尸体剁碎,然后再焚化。富人用芳香的 

檀木来火化。 

     无力火葬的穷人,意外死亡者,传染病患者不进行火葬,直接把尸体扔 

进恒河任其漂流。 


… Page 103…

     印度没有坟墓,恒河就是他们的墓地。 

     马来西亚的丧礼 

     马来西亚回民占大多数。人死后不管城市或乡村,首先要通知当地回教 

堂和管理人,由他们把死者姓名、逝世时间、举行葬礼的时间地点公布在布 

告板上,以便通知众人。丧家也通知亲友,请他们参加葬礼。 

     马来坟场在回教堂附近,并直接由教堂管辖,听到报丧后,马上叫人挖 

墓穴。回教是速葬,习惯上上午逝世的教徒,都在当天下午埋葬,下午去世 

的,最迟在第二天傍晚入土。 

     人在临死前,家人请教堂的主事为病人念可兰经让他安详地无忧无虑地 

去到另一个世界。 

     死者被放在一张铺有白布的台上,尸台通常放在屋子中间,以便亲友瞻 

仰。死者仰卧,双手右上左下平放在胸口,两脚伸直并拢,一条白布兜住下 

巴,以防嘴张口,用布盖住死者全身,在尸台前点燃伽罗木,有些丧家的伽 

罗木要点燃3天之久。 

     探丧的人要肃穆恭敬地掀开白布,瞻仰遗容,马来人的习俗是所有来吊 

丧的,都要对死者表示尊敬,不能高谈阔论,也不能号啕大哭,在出殡的时 

候要念可兰经,气氛严肃。 

     尸体要进行沐浴,由同性别的亲友抬到沐浴的地方,沐浴是一种宗教仪 

式,由同性别的沐浴师主持,尸体用清水和肥皂洗净以后,擦干,涂上樟脑 

和黄檀木的粉末。接着是裹尸。裹尸布撕成上衣,纱笼和头巾式样,不能用 

针线去缝,死者穿上衣后,要包扎三层白布,富人包七层,最后用布条把死 

者的双脚和头都裹起来放入棺中。 

     马来棺材用轻便木板做成,有的棺材底用布代替木板。封棺后盖上好多 

布,最上面的一层有金线刺绣的图案,或是绣上可兰经的经文。 

     在乡村由几个亲友把棺抬到坟场,在城市由教堂的灵车载去。教堂的管 

理人在坟场等待迎接灵车,他开棺,拆除扎住尸体的布条,把死者放入墓穴, 

回教徒死后面向麦加方向。 

     马来人的墓穴,除主穴外,在主穴底部旁边还有个小洞穴。尸体埋在小 

穴里。墓碑在当天装妥,否则就得在立碑处插一树枝为记。墓穴填上后请阿 

訇念经,念完平安经把坐席上放的水洒在坟上,花散在坟上,葬礼结束。送 

葬时妇女不参加,男人送殡回来不洗手不可接触或抱小孩子。 

     吉卜赛人的葬礼十分隆重。死者的尸体要用盐水洗净,然后换上死者生 

前喜欢穿的衣服,戴上金银首饰,双手交叉在胸前平躺在棺中,棺中要放上 

许多陪葬物,如毛巾、餐具、衣服、鞋袜等,有时根据死者的爱好放上生前 

喜欢的乐器、小提琴、笛子等。吉卜赛人认为人死后要升入天堂,从人世到 

天堂要长途跋涉,所以必需准备足够的各种生活用品。入殓时死者亲属围在 

棺旁痛哭号啕。参加仪式的人都手持点燃的大蜡烛或碟式油灯,当悲痛到极 

点时,将圣水洒在死者身上,然后封棺。出殡时,人们抬着棺材走在最前面, 


… Page 104…

紧跟着死者的亲属,朋友,送葬队伍发出悲痛的哭声,走在前面的男人把上 

衣纽扣全部扯下,妇女捶胸顿足,棺材抬到墓地,往棺材上洒些圣水,放入 

墓穴,送葬人往墓中扔下硬币,男人点起蜡烛,女人退到后面。在棺材上凿 

一两个洞,好让死者听到亲友的悲号。下棺后还要在棺上洒些甜酒,剩下的 

酒大家喝掉,墓上埋一根木桩作标志。欧洲吉卜赛人为长辈守孝穿黑色衣 

服,亚洲的穿白色衣服。守丧时不准穿红色衣服。 

     ②东亚。中国丧葬礼仪 

     汉民族的葬俗首推土葬,汉民族把土地视为生命之本,人死后葬于土灵 

魂才能得以安息。即:入土为安。 

     二次大战以后,我国仍沿袭古老的丧葬仪礼。富人去世后,灵堂设在堂 

屋,棺材端正地放在屋内,棺材中放有莲花枕,元宝枕搭脚,棺内铺有黄绫 

褥。子女、孙子女等都穿重孝,粗布白衣大袍系腰带,头上男戴孝帽,女戴 

孝带,脚上穿白鞋。大人们忙于办各种丧事,孙儿辈跪守在灵两旁,女子在 

西,男子在东,按长幼次序一直跪着,有人吊丧,亲属就陪着磕头。亲友们 

吊丧送来各种挽联、挽幛、纸箔、香烛。家中请有和尚多人诵念佛经奏佛乐。 

晚上“放焰口”和尚唱经,抛撒馒头。在下葬之前请有名的人用朱砂“点主”, 

为牌位主字点上点,神主牌上的内容都早已写在上面。出殡之前有辞灵仪 

式,所有直系亲属都参加,向灵柩叩头辞别。家中大门上贴白纸,以示有丧 

事。有的夫妇二人中先去世者棺柩寄存于寺庙内,每年油漆一次,至后者去 

世棺材也暂存于寺内,以后同时下葬。 

     家内设有祖先牌位每年祭日及年节祭祀。 

     我国把丧葬的事与结婚相提并论,称为红白喜事。这体现了我国人民正 

确科学的生死观。汉族北方地区管死叫“老了”,正是这种对生命发展从生 

到死的认识,人老总要死,死是人生一个过程,是最后一站,故也庆贺也摆 

宴席。 

     解放后,我国政府提倡火葬,人们也接受了火葬,它简便、科学、经济、 

方便。现在城市都已实行了火葬。火葬过程简便,人死后放在医院由火葬场 

派车拉到火葬地,殡仪馆给死者化装,亲友佩戴白花参加葬礼,开追悼会、 

追念死者一生事迹,最后进行告别仪式、奏哀乐。仪式后即进行火葬,火葬 

后把骨灰装入骨灰匣中,许多地方设墓地,埋葬骨灰并立碑。 

     农村仍大量实行土葬,个别老年人旧观念重,不愿被烧掉,也千方百计 

逃避火葬。 

     现在农村搞起乡镇企业,农民富裕起来,在有的地方造墓修坟之风盛 

行,大操大办丧事。有的城里人也以送葬队伍汽车之多寡来看死者地位、权 

势、金钱之状况。 

     我国1949年以后逐步施行殡葬改革,改革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 

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提倡节俭、文明办丧事。 

殡葬改革是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在施行中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方法,首 


… Page 105…

先把耕地少,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地区划为火葬区。从60年代以后沿海 

的辽宁、河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上海、天津等十个 

省市共建火葬场582个,占全国火葬场的48%。对于西北,西南、内蒙等人 

口少、荒山沙漠多,交通不便的地区进行了土葬改革,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 

公墓,克服了乱葬乱埋的现象。 

     破除迷信、丧事简办,遗体火化的殡葬改革,在我国取得了很大成绩。 

1983年10月22日民政部党组提出了《关于共产党员应简办丧事、带头实行 

火葬的报告》。83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共产党员应简办丧事、带头实行火 

葬的报告》的《通知》,以后又发出关于党和国家高级干部逝世后丧事改革 

的通知,都要求本着丧事从简的精神办理。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及沿海城市市区火化率已近100%, 

农村和内地的火葬也在大力提倡和推广。但是殡葬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大办丧事的风气又有所抬头,为死者立碑造墓,倾城送葬之举迭起,有些地 

方还趁操办丧事之机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改变这种不良风气势在必行,移风 

易俗,简办丧事仍是我们长期要坚持的方针。由于迷信思想作祟,一些人还 

崇尚厚葬,有的地方活着的人为自己置寿穴,筑坟墓,竞比豪华。有的地方 

在人死了送葬时除了焚纸钱,还竹编纸糊楼房、彩电、冰箱、洗衣机、自行 

车等。归根结底是一些人思想的愚昧,盲目相信死后另有一世界。落后风习 

的彻底改变还有待于科学文化的普及,人们精神文明的提高,人的素质的提 

高。 

     我们相信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科学进步的葬俗一定会 

代替腐朽落后的葬俗。人们会更开明更洒脱地对待生与死。 

     日本 

     病人临终前,医生一般会通知家属做死亡的准备。家属们要给病人嘴里 

点些水,方法是在筷子头上绕些药棉,或用新的毛笔蘸些水进行,次序是先 

亲后疏。病人已经断气,则要用酒精或温水擦洗遗体,在七窍上塞进药棉。 

然后为死者穿寿衣,以前是由家属给裁剪缝制白色寿衣,现在风俗发生了变 

化,只要穿平时的衣服即可。同时在死者手中放上佛珠和6分钱,以便让他 

顺利渡过鬼河。然后将遗体朝北安放,就是“北枕”,遗体上盖上白布,也 

可盖上他的旧衣,或薄被。如果按神式葬仪,则在遗体旁边放上一把小刀, 

注意刀刃不可朝向死者,如果是佛葬仪,则在遗体胸前放把小刀,目的是除 

妖驱邪。 

     治丧吊唁,在死者枕边,倒放一张屏风,前面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蒙 

一层白布,摆上香炉,蜡烛台、花瓶,点燃一柱香一根蜡。花瓶内放一技芒 

草。香火、蜡烛不能熄灭。桌上摆有供品如粘糕、米饭、水果等,还要放上 

一把筷子。 

     请和尚念经,并让死者接受戒名。 

     通知亲朋好友,单位、政府、殡仪馆、神社或教会。把死者原来住的房 


… Page 106…

间收拾干净,准备放祭坛的地方,设计好出棺的通道,以便把棺材抬出去。 

     死者家中大门口如有竹帘要翻过来,缝上黑边,以示家有丧事。屋内一 

切花花哨哨的装饰品全部撤掉,或用白纸蒙住。 

     决定丧主和治丧成员。丧主一般由配偶或法律上的继承人担任,以主持 

丧仪。然后商量葬仪的程序,选出召集人。召集人要管理开支情况,登记收 

到的奠仪钱礼,参加吊唁的名录,以备以后还礼时作参考。 

     发出讣告后,亲友们来吊唁,近亲来帮助。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要尊重 

死者生前的信仰,以合适的方式表示吊唁。如果送供品,一般是鲜花、点心、 

水果之类,送花忌浓艳的香花,白色或淡色最好。 

     死亡法律手续,由医生开死亡诊断书,写明死亡的准确时间和死亡原 

因。必须有死亡诊断才能申报死亡,取得下葬的法律许可证。如果是自杀或 

其他特殊原因死亡的,要请法医鉴定。总之要在葬仪前取得火葬或土葬的证 

明书。24小时内实行火化。 

     葬仪日期地点确定后,用印有黑边的明信片正式通知有关各方。 

     守夜,就是灯火通明追悼亡人。守夜有佛式、神式和基督式。守夜顺序 

按血缘亲疏排列。守夜在日语里叫“通夜”,现在不流行守彻夜,而通行守 

半夜。死者亲人与死者同屋就寝,称为枕勤。守夜时准备酒菜,烹调地要在 

邻居家调治,不用荤,最好吃素,当前日本人守夜多用三明治,日本寿司等 

方便食品。 

     告别仪式与追悼会同时,地点在家中或寺院、斋场。宗教不同,作法各 

异。如果是佛式,家属一般在坛的右侧,吊唁者在左侧,中间是僧侣或导师。 

主持人致悼词、导师烧香,亲属按亲疏顺序进香。僧侣退至一旁,中间通道 

为进行告别仪式用,告别仪式结束。 

     出殡火化为最后一道程序,把棺材从祭坛上搬下来,打开棺盖,让家属 

做最后的告别。把鲜花放入棺内,亲属们用石头钉钉子,进行封棺,按日本 

习惯,亲属,好友要两次拿起石头从死者头部方向开始打钉子两次,据说石 

头有驱邪的作用,这样可以驱逐各种不幸和灾难让死者顺利上西天。棺材钉 

好后,从脚那头把棺材放入灵车,送去火化。参加火葬者要事先拟出名单, 

人数不可太多,一般是亲属及有关的代表。火化前念最后一次经,烧最后一 

次香。火化后骨灰装入骨灰盒。不去参加火葬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