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难经正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47-难经正义-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愈 
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 
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贲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是五积之要法也。 
贲豚者,其状如豚之奔突,以豚性躁动故也。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者,少腹,肾之分部,由 
少腹上冲至心下而止,上下无定时也。喘逆者,足少阴之支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肾气上 
冲故也。肾主骨,故骨痿。肾不能纳气,故少气也。然何以得之?乃脾病传肾,传其所胜也。 
肾当传心,心火当夏适旺,火旺力能拒而不受邪,当复反于脾,而肾水又不能胜脾土,故曰不 
肯受也。邪留结于肾而成积,以夏丙丁日得之者,夏当己午火月,而丙丁火日也,火旺之月日, 
肾水不能克制,即于是月是日而得是积也。 
按∶《伤寒论·太阳篇》曰∶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此因发汗虚其心液,脐下悸者, 
欲动而上奔也,故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保心而制水也。又曰∶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 
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此言发汗既伤其血液,复用烧针令其汗, 
是又伤其血脉矣。血脉受伤,则心气虚,加以寒凌心火,故核起而赤,心虚气浮,则肾气乘而 
上奔,故灸核上各一壮,以通泄其经气,更与桂枝加桂汤,散寒邪以补心气也。此两节论外 
感误治之证,与积久而成者有间。《金匮要略》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 
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此言肝胆因惊骇为病,木者,水之子也,子病发惊,母亦随而上奔也。 
余三病亦因惊发而得,非奔豚,不为详解。又师曰∶奔豚病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 
止,皆从惊恐得之。此因惊则伤心,恐则伤肾,心肾水火之气虚,而不能互相交感,则肾之虚 
邪,反乘心之虚而上奔矣。故总其治曰∶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观《金 
匮》两条,与本经之义相近,然同因惊得,而有肝胆心肾之异。况外感积聚之不同,是受病之 
因,传变之理,不可不察,岂独奔豚一证为然。 

卷四
五十七难
属性:五十七难曰∶泄凡有几,皆有名不?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 
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泄,利也。其证有五,故有五泄之名。后重者,专指大瘕泄而言。盖肾邪下结,气坠不升故 
也。此五泄之目,下文详之。 
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 
胃泄者,甲木之克戊土也。胃主纳谷,风木之邪乘之,胃腑郁迫,水谷不化,必脉弦肠鸣。 
黄者,胃土之色。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者是也。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 
脾泄者,脾土湿寒,不能蒸水化气,故水谷并下,胀满泄注也。食即呕吐者,脾弱下陷,则 
胃逆也,必所下多水,脉缓,腹不痛。经曰∶湿甚则濡泄者是也。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大肠泄者,肠虚气不能摄,故胃方实,即迫注于下,窘迫不及少待也。色白者,大肠属庚金, 
白,金之色也。肠鸣切痛者,气不和则攻冲,故鸣而痛也。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者是也。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 
小肠泄者,小肠属丙火,不化寒水。郁于湿土之中,内热淫蒸,脓血腐化。又小肠与心为表 
里,心主血,盖气不相摄,而便脓血,小便亦不禁也。小肠之气郁冲,下达膀胱,膀胱近少腹, 
故少腹痛也。此即血痢之类耳。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 
大瘕泄者,邪气结于下,成 瘕而不散也。里急后重者,肠气急迫;肛门重坠也。数至圊而 
不能便者,皆 结不散,故欲便而不爽也。茎中痛者,乃湿郁为热,大便气不能达,则移于小 
便也。此即古之滞下,今名痢疾者是也。 

卷四
五十八难
属性: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 
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 
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素问》于风论、热论言之甚详,岂得独遗寒论一门。而热论首言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 
也。既云类伤寒,则有伤寒专论可知,惜乎第七一卷亡于兵火,亦以见古医经以伤寒为外感之 
统名。越人恐后世寒温莫辨,故作伤寒有五之论,以分别其脉证,滑氏以变当作辨是矣。 
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 
中风者,风寒直伤肌腠也。风无定体,偏寒即从寒化,风寒之邪,直入肌肉而伤其营,营血 
伤则血脉弱,而其脉动必缓。阳寸浮者,乃卫阳外越也。阴尺弱者,乃营血受伤也。然必见热 
自发,汗自出,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证,方是风寒中肌腠之的证的脉也。谓风伤卫,寒伤营 
者非也。其实寒伤卫,风伤营耳。或问许学士发微论言风伤卫,寒伤营,成无己以降俱宗之, 
而子独谓寒伤卫,风伤营者何耶?曰∶寒者,太阳之本气也。太阳之阳。发于至阴,而充于皮 
毛,是皮毛一层,卫所居也,卫阳虚,招外寒。致皮毛闭塞而无汗,故曰寒伤卫也。风在六气, 
属厥阴肝木,厥阴主营血,血虚则招外风。夫营血虽与卫气偕行,而究之皮毛一层,为卫所司, 
肌肉一层,为营所宅,风入肌肉中,而营不守卫,是以卫气泄而自汗出,故曰风伤营也。况仲 
景无汗用麻黄,明是治卫气之药,有汗用桂枝,明是和营血之药,安得淆混哉?或问麻黄治寒 
伤卫,桂枝治风伤营,已明其义,何以仲景辨脉篇曰∶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 
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此非风伤卫,寒伤营之明证耶?曰∶ 
此章本《内经》寒伤形,热伤气,阳邪伤阳,阴邪伤阴,统该阴阳二气而言,非谓桂枝主风伤 
卫,麻黄主寒伤营也。读书贵乎融贯,不可拘泥。此所谓风伤营者,言风寒之邪,直中营中, 
逼其卫气外泄,风寒则伤营也。若风温之邪,首先犯卫,卫主气,盖热则伤气矣。所谓寒伤卫 
者,非不伤营,盖寒闭卫外之气则无汗,然亦由敛其营血而然,此《内经》热伤气,寒伤形之 
旨也。设寒热莫辨,执风为阳邪而伤卫一语,以温里和营之桂枝汤治风温,则谬之甚矣。可不 
慎哉。 
按∶此论中风为风寒入肌腠,外感也。若《金匮》所论中风,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之分, 
与此不同,不可误也。中腑之脉多浮,五色必显于面,恶风恶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前,或 
中身之后,或中身之侧,其病在表,多着四肢,虽见半身不遂,手足不随,痰涎壅盛,气喘如 
雷,然目犹能视,口犹能言,且外有六经形证也。中脏其病在里,多滞九窍,故唇缓二便闭者, 
脾中也;不能言者,心中也;耳聋者,肾中也;鼻塞者,肺中也;目瞀者,肝中也。中血脉者, 
病在半表半里,外无六经之证,内无二便之闭,但见口眼 斜,半身作痛而已。至若体纵不收, 
耳聋无闻,目瞀不见,口开眼合,撒手遗溺,失音鼾睡,乃本实先拨,阴阳枢纽不交,为难治 
之脱证矣。此名同而证异者,不可不辨也。 
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 
伤寒者,寒伤太阳之肤表也。华元化曰∶伤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 
五日在腹,六日入胃。是风寒初感之邪,由皮肤毛窍而入,抑遏营气,束于经脉,故脉阴阳俱 
浮盛紧涩而无汗也。然必见头项强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恶寒而喘诸形证,方是 
寒伤肤表之的证的脉也。夫太阳膀胱中所化之气,由气海循冲任,过膈入肺,出之于鼻,为呼 
出气。膀胱所化之气,又有内从三焦脂膜,出诸气街,循肌肉,达于皮毛,为卫外之气。人知 
口鼻出气,而不知周身毛窍,亦无不出气,鼻气一出,则周身毛窍之气皆张,鼻气一入,则周 
身毛窍皆敛。若毛窍之气不得外出,则反入于内,壅塞于肺,上退场门鼻而为喘,故寒伤肤表, 
皮毛之卫气不得外出,则返于内而上壅为喘,皮毛之内是肌肉,寒邪内犯肌肉,故周身疼痛。 
邪犯太阳之经脉,故头项腰痛。人身皮内之肌,俗名肥肉;肥肉内夹缝中有纹理,名曰腠理, 
又内为瘦肉,瘦肉两头即生筋,筋与瘦肉为一体,皆附骨之物也,故邪犯瘦肉,则入筋而骨节 
疼痛。《内经》曰∶诸筋皆属于节者是也。但发其表,则寒邪由内及外,从毛窍而汗解矣,故仲 
景以麻黄汤治之。 
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 
湿温者,暑与湿交合之温病也,其因有三。先受暑,后受湿,热为湿遏者,则其脉阳濡而弱, 
阴小而急,濡弱见于阳部,湿气搏暑也,小急见于阴部,暑气蒸湿也,此本经所谓之湿温也。 
若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 ,湿热相搏,则发为湿温,证见两胫冷,腹满叉胸,头目痛苦妄言, 
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此叔和《脉经》所谓之湿温也。有触时令郁蒸之气者,春分后,秋分 
前,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三气合行其事,是天本热也,而益以日之暑,日本烈也, 
而载以地之湿,三气交动,时分时合。其分也,风动于中,胜湿解蒸,不觉其苦。其合也,天 
之热气下降,地之湿气上腾,人在气交中,受其炎蒸,无隙可避,口鼻受邪,着于脾胃,脉濡 
弱,舌苔白,或绛底,呕逆口干而不能汤饮,胸次软而满闷,身潮热,汗出稍凉,少顷又热, 
此喻西昌所谓三气合而为病之湿温也。然其因虽有不同,而其病多属足阳明足太阴,盖湿土之 
邪,同气相感也。病在二经之表,多兼手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多兼手厥阴包络,以少阳 
厥阴,同司相火故也。识此,庶几知所从治矣。 
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 
热病者,温热病概伏气外感而言也。脉阴阳俱浮者,《金匮要略》云∶浮脉则热,阳气盛故 
也。浮之而滑,沉之散涩者,滑则阳盛于外,涩则阴衰于内也。夫温者热之渐,热者温之甚, 
其实一而已矣,然内外微甚间,不可不辨也。伏气温病者,乃冬日之阳热,被严寒杀厉之气所 
折伏,藏于肌骨之间,至春感春阳之气而触发,热邪内发,阴液已伤,即仲景《伤寒论》所谓 
发热而渴,不恶寒之温病是也。外感风温者,或冬暖不藏,或春日气温,其风偏热,即从热化, 
其证脉浮恶风,发热咳嗽者是也。若内有伏气,外为风热逗引,两阳相合,卫气先伤,误以辛 
温表散,致成灼热,身重多眠,鼻鼾自汗,直视失溲螈 诸逆证者,即《伤寒论》所谓误汗被 
下被火,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之风温,是外感而兼伏气者也。王安道曰∶温热病之脉,多 
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于左手者,良由怫热在内也。或左手盛或浮者,必有重感 
之风寒,否则非温病热病,是暴感风寒之病耳。此温热病脉,一定不移之论也。何以言之?《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血,阴也,水亦阴也; 
气,阳也,火亦阳也。以脉体言,左属血,阴也;右属气,阳也。此即血气之左右,水火之征 
兆也。风热属阳邪,先伤无形之气,风寒乃阴邪,首犯有形之血,亦即《内经》寒伤形,热伤 
气之旨也。识此,当知风热伤卫,风寒伤营,可不致执许学士风伤卫一语,而以桂枝治温热,遗 
人夭札矣。 
按∶伏气之理,未有阐发其义者,请试明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重阴必阳,重阳 
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 疟;秋伤于湿; 
冬生咳嗽。此章经文,尤重在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两句。亦以见天地阴阳之邪,随人身之气化 
感召,而非寒能变热,热可变寒也。其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者,冬至一阳渐生,人身之阳气内 
盛,冬日严寒,杀厉之气,时中于人,入于肤腠,其内伏之阳热,被寒毒所折,深浃于骨髓之 
间,至春阳气盛长,伏邪浅者,亦可随春阳之气渐散,伏邪深者,或遇风寒所遏,或因嗜欲所 
伤,内伏郁结之阳气,为外邪触发,伏气既得发泄,遇天气之阳热,两热相干,发为温病,温 
之甚者,即为热病,此重阴必阳也。夏伤于暑,秋必 疟者,夏至一阴渐生,人身之阴气内盛, 
暑乃阳邪,阳气外炽,则里气虚寒,加以贪凉饮冷,损其真阳,至秋阴气盛长之时,内伏阴邪 
欲出,外袭阳暑欲入,阴阳相持,故发为往来寒热之 疟,此重阳必阴也。春伤于风,夏生飧 
泄,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者,乃阴阳上下之相乘也。夫喉主天气。咽主地气。阳受风气,阴受 
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以春伤于风者, 
夏生飧泄,风为阳邪,泄乃阴病、此重阳必阴也。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是以秋伤于湿,上逆 
而咳,湿乃阴邪,咳为阳病,此重阴必阳也。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身之神气血脉,皆生 
于精,能藏其精,则血气内固,外邪何由内侵。金匮真言论曰∶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 
春不病温。摄生者可不慎诸。 
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温病者,瘟,疫病也,古无瘟字,温与瘟通故也。疫者,役也,犹徭役之谓。多见于兵燹之 
余,或水旱偏灾之后,大则一城,小则一镇一村,遍相传染者是也。乃天地 厉之气,不可以 
常理测,不可以常法治也。故《素问》遗篇有五疫之刺,庞安常有青筋索,赤脉KT ,黄肉随, 
白气狸,黑骨温,五色之治。疫之为病,偏温偏热者多,偏寒者少,然间亦有之。如《病源》 
所载,从春分以后,秋分节前,天有暴寒,皆为时行寒疫也。寒疫初病,寒热无汗,面赤头痛 
项强,盖得之毛窍开,而寒气闭之也,与伤寒异处,惟传染耳。其证多见于金水之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