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道,当行忍辱,复称叹忍;自行慈心,复称叹慈;自行恩惠,复称恩惠。”
      “诸比丘!所有能够统治天下国土的刹帝利灌顶王,都有忍辱之心,也称赞忍辱;
      都有慈悲之心,也称赞慈悲;都有感恩之心,也称赞感恩。诸比丘!你们也是一样
      ,所有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修行生活的人,都应有忍辱之心
      ,也应称赞忍辱;都应有慈悲之心,也应称赞慈悲;都应有感恩之心,也应称赞感
      恩。”
  24。 于是,诸比丘闻佛所说,有作是言:“世尊法主今且住也,彼导说我,我那得不导说
      彼(787)。”
      有些比丘对于佛陀的说法,回答说:“佛陀是法主,佛陀是不受干扰的,愿佛陀现法
      乐住。我们会负责这个斗争、不和、争论、争吵。”
  25。 于是,世尊不悦可拘舍弥诸比丘所行威仪礼节,所学所习,即从⊕座起,而说颂曰:
      “以若干言语,破坏最尊众,破坏圣众时,无有能诃止。
        碎身至断命,夺象牛马财,破国灭亡尽,彼犹故和解。
        况汝小言骂,不能制和合,若不思真义,怨结焉得息?
        骂詈责数说,而能制和合,若思真实义,怨结必得息。
        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
        瞋向慧真人,口说无赖言,诽谤牟尼圣,是下贱非智。
        他人不解义,唯我独能知,若有能解义,彼恚便得息。
        若得定为侣,慧者共修善,舍本所执意,欢喜常相随(788)。
        若不得定伴,慧者独修善,如王严治国,如象独在野(789)。
        独行莫为恶,如象独在野,独行为善胜,勿与恶共会(790)。
        学不得善友,不与己等者,当坚意独住,勿与恶共会。”
      佛陀不认同拘舍弥城的比丘们表现出来的威仪礼节,及知见习气,便从座起身,说
      以下之偈颂:
      “如果有人用种种的争论破坏和合的僧团,当僧团被破坏时,便无法止息争论

四七三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七四 长寿王品第七(72)长寿王本起经第一

        。
        即使是碎身断命,劫夺一切财物,甚至毁灭国家,都还能和解止诤。
        何况你们只是个人的争论,却无法平息和合,如果你们不思考如来所说的真实
        义,你们的怨仇怎么能止息呢?
        所有的漫骂、批评、责备,都是可以平息和合,只要你们思考如来所说的真实
        义,你们的怨仇必定可以止息。
        如果你们想要以争吵来停止争吵,那是永远无法停止争吵,只有忍让才能停止
        争吵,所以忍让是值得尊敬可贵的法。
        如果瞋心对待具足智慧的解脱者,又说出蛮横无耻的话,如此诽谤佛陀,是下
        贱无智慧的人。
        很少有人能像我一样真正理解真实义,如果有人能理解真实义,他的瞋恨必定
        可以止息。
        如果你得到一位有德行、精进的智者做为同伴,你应该排除一切障碍,以悦意
        、正念之心与他共行。
        如果你得有得到一位有德行、精进的智者做为同伴,你应该犹如舍弃领土的国王
        王,独自一人犹如大象走在森林中。
        一人独行,不与愚者为伴,是较好的;一人独行,不造作恶行,不被扰乱,犹
        如在森林中的大象。
        如果没有得到善知识,没有与自己相当的朋友,则应该坚定地独行,不与恶人
        来往。”
  26。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即以如意足(104)乘虚而去,至婆罗楼罗村(791)。于是,婆罗楼罗村有
      尊者(77)婆咎(792)释家子,昼夜不眠,精勤行道,志行常定,住道品法(793)。尊者释家子遥见
      佛来,见已往迎,摄佛衣钵,为佛敷床,汲水洗足。佛洗足已,坐尊者释家子婆咎
      座,坐已,告曰:“婆咎比丘!汝常安隐,无所乏耶?”
      佛陀说完偈颂之后,便以神通力离去,来到婆罗楼罗村。此时,释迦族的尊者婆咎
      住在婆罗楼罗村,他日夜不休,努力修行,常住定中,修习三十七道品。尊者婆咎
      看见佛陀从远处走来,就起身迎接,接过佛陀的衣钵,为佛陀铺设座位,取水为佛
      陀洗脚。佛陀洗过脚之后,坐在尊者婆咎为他准备的座位,坐好之后,佛陀说:“婆
      咎!你是否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四七五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七六 长寿王品第七(72)长寿王本起经第一

  27。 尊者释家子婆咎白曰:“世尊!我常安隐,无有所乏。”
      尊者婆咎回答说:“佛陀!我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28。 世尊复问∶ “婆咎比丘!云何安隐,无所乏耶?”
      佛陀又问:“婆咎!你是如何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29。 尊者婆咎白曰∶“世尊!我昼夜不眠,精勤行道,志行常定,住道品法。世尊!如是
      我常安隐,无有所乏。”
      尊者婆咎回答说:“佛陀!我日夜不休,努力修行,常住定中,修习三十七道品。佛
      陀!我是这样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30。 世尊复念∶ 此族姓子游行安乐,我今宁可为彼说法。作是念已,便为尊者婆咎说
      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38)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从座起
      去,往至护寺林(794)。入护寺林中,至一树下,敷尼师檀(50),结跏跌坐(51)。
      佛陀心里想:“这位比丘能够自在地过着游行的生活,我何不为他说法。”心里这样
      想过之后,佛陀便为尊者婆咎说法,鼓励他,使他心生欢喜。佛陀以各种方法为他
      说法,鼓励他,使他心生欢喜之后,便起座离去,前往护寺林。到了护寺林中,佛
      陀在一棵树下,铺上垫布,盘腿而坐。
  31。 世尊复念:我已得脱彼拘舍弥诸比丘辈,数数斗讼,相伏相憎,相瞋共诤,我不喜
      念彼方,谓拘舍弥诸比丘辈所住处也。当尔之时,有一大象为众象王,彼离象众而
      独游行,亦至护寺林。入护寺林中,至贤娑罗树(795),倚贤娑罗树立。尔时,大象而作
      是念:我已得脱彼群象辈,牝象(796)、牡象(797)、大小象子,彼群象辈常在前行,草为之
      蹋,水为之浑。我于尔时,食彼蹋草,饮浑浊水,我今饮食新草、清水。
      佛陀心里又想:“我已经脱离了狗舍弥城中经常争斗,互相怨恨,彼此不合的比丘们
      ,我不想再忆念那些比丘们的住处。”就在此时,有一只象王,远离群象单独来到
      护寺林。进入护寺林中,象王便站在贤娑罗树旁边。此时,象王心里想:“我已经脱
      离其他的象,包括母象、公象、大小幼象,它们常常走在前面,糟蹋青草,浑浊清
      水。过去我必须吃它们所糟蹋的青草,饮用它们所浑浊的清水,现在我可以吃新鲜
      的青草,饮用干净的水。”
  32。 于是,世尊以他心智(483),知彼大象心之所念,即说颂日:
      “一象与象等,成身具足牙,以心与心等,若乐独住林。”

四七七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七八 长寿王品第七(72)长寿王本起经第一

      于是,佛陀以他心通知道了象王心里所想之事,便说以下之偈颂:
      “大象只要是成象,而且具足象牙,则与其他成象是一样的。同理,象王的心
        与我的心都是一样,欢喜单独住在树林中。”
  33。 于是,世尊从护寺林摄衣持钵(115),往至般那蔓阇寺林(798)。尔时,般那蔓阇寺林有三族姓
      子共在中住,尊者阿那律陀(472)、尊者难提(473)、尊者金毗罗(474)。彼尊者等所行如是:若彼
      乞食有前还者,便敷床,汲水出,洗足器,安洗足蹬,及拭脚巾、水瓶、澡罐。若
      所乞食能尽食者,便尽食之;若有余者,器盛覆举。食讫收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
      着于肩上,入室宴坐(80)。若彼乞食有后还者,能尽食者,亦尽食之;若不足者,取前
      余食,足而食之;若有余者,便泻着净地,及无虫水中(799)。取彼食器,净洗拭已,举
      着一面,收⊕卷床席,敛洗足蹬,收拭脚巾,举洗足器,及水瓶、澡罐,扫洒食堂,
      粪除净已,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着于肩上,入室宴坐。彼尊者等至于哺时
      (79),若有先从宴坐起者,见水瓶、澡罐空无有水,便持行取。若能胜者,便举持来,
      安着一面。若不能胜,则便以手招一比丘,两人共举,持着一面,各不相语,各不
      相问。彼尊者等五日一集,或共说法,或圣默然。
      于是,佛陀便收摄卧具,执持衣钵,从护寺林前往般那蔓阇寺林。此时,有三位尊
      者,阿那律陀、难提、金毗罗住在般那蔓阇寺林中。这三位尊者的生活是这样的:
      如果有人乞食后,先回到住处,就会先铺设座位,取水,率备洗脚盆,设置洗脚垫
      ,擦脚布,并且准备饮用水及洗澡水。如果能够吃完所乞食的食物,便将它吃完;
      如果还有剩余,便放在器皿中盖起来。之后,便收摄衣钵,清洗手脚,将垫布置于
      肩上,进入房间,禅坐思惟。乞食较晚回来的人,如果能够吃完所乞食的食物,便
      将它吃完;如果不够的话,便将他人剩余的食物吃完;如果还有剩余,便将它倒在
      没有草的地方,或没有虫的水中。之后,清洗食具,放在一旁,收摄座位,清洗洗
      脚垫,收拾擦脚布及洗脚盆,并且准备饮用水及洗澡水,清扫食堂、粪便,然后再
      收摄衣钵,清洗手脚,将垫布置于肩上,进入房闲,禅坐思惟。在午后接近黄昏的
      时候,如果有人先从禅坐中起来,看见没有饮用水及洗澡水,便准备之。如果自己
      能够胜任,便自己取水,放在一旁。如果自己无法胜任,便招手请另一位比丘,两
      人共同取水,放在一旁,但是彼此不交谈,不问候。这三位尊者每五日集会一次,
      互相说法,或者默然对坐。

四七九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八○ 长寿王品第七(72)长寿王本起经第一

  34。 于是,守林人遥见世尊来,逆诃止曰:“沙门(9)!沙门!莫入此林! 所以者何?今此林
      中有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难提、尊者金毗罗,彼若见汝,或有不可。”
      于是,守林者看见佛陀从远处走来,便阻止佛陀,说:“沙门!你不可以进去!因为
      这个树林中住了三位尊者,阿那律陀、难提、金毗罗,他们可能不会让你进去。”
  35。 世尊告曰:“汝守林人!彼若见我,必可,无不可。”
      佛陀回答说:“守林者!他们如果看见我,绝对会让我进去,不会不让我进去。”
  36。 于是,尊者阿那律陀遥见世尊来,即诃彼曰:r 汝守林人!莫诃世尊!汝守林人!莫
      止善逝(109)!所以者何?是我尊来,我善逝来。”尊者阿那律陀出迎世尊,摄佛衣钵,
      尊者难提为佛敷床,尊者金毗罗为佛取水。
      尊者阿那律陀看见佛陀从远处走来,就告诉守林者:“守林者!你不要诃止佛陀!你
      不要阻止佛陀!因为他是我的师尊,他是佛陀。”尊者阿那律陀便出来迎接佛陀,
      接过佛陀的衣钵,尊者难提为佛陀铺设座位,尊者金毗罗为佛陀取水洗脚。
  37。 尔时,世尊洗手足已,坐彼尊者所敷之座,坐已,问曰:“阿那律陀!汝常安隐,无
      所乏耶?”
      佛陀洗过手脚之后,便坐在尊者难提为他准备的座位,坐好之后,佛陀便问:“阿那
      律陀!你是否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38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我常安隐,无有所乏。”
      尊者阿那律陀回答说:“佛陀!我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39。 世尊复问阿那律陀:“云何安隐,无所乏耶?”
      佛陀又问:“阿那律陀!你是如何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40。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我作是念:我有善利,有大功德,谓我与如是梵行(25)共
      行。世尊!我常向彼梵行,行慈身业,见与不见,等无有异;行慈口业、行慈意
      业,见与不见,等无有异。世尊!我作是念:我今宁可自舍己心,随彼诸贤(120)心。世
      尊!我便自舍己心,随彼诸贤心。世尊!我未曾有一不可心。世尊!如是我常安
      隐,无有所乏。”问尊者难提,答亦如是。
      尊者阿那律陀回答说:“佛陀!我心里想:‘这是我的利益,我的收获,因为我能够
      与如此修习梵行的人生活在一起。’佛陀!我常常对于这些修习梵行的人,造作身
      体、嘴巴、意念上慈悲的行为,不论是在公开或私下之处,都是一样。佛陀!我心

四八一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八二 长寿王品第七(72)长寿王本起经第一

      里想:‘我愿意舍弃自己的看法,随顺他们的看法。’佛陀!我便舍弃自己的看法,
      随顺他们的看法。佛陀!对他们,我从来没有丝毫不认同的看法。佛陀!我是这样
      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佛陀问尊者难提,所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样。
  41。 复问尊者金毗罗曰:“汝常安隐,无所乏耶?”
      佛陀又问尊者金毗罗:“金毗罗!你是否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42。 尊者金毗罗白曰:“世尊!我常安隐,无有所乏。”
      尊者金毗罗回答说:“佛陀!我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43。 问曰:“金毗罗!云何安隐,无所乏耶?”
      佛陀又问:“金毗罗!你是如何一切安好,饮食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