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素问直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帝素问直解-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卒,音促。下同。肺病发寒热,然其寒热卒发者,乃外邪暴至,不必治其传,言不必以心脏传肺之法, 
而治之也。上文肾因传心,心复传肺,此病之次也。或其传化有不以次,所以不必次入者,乃忧恐悲喜怒, 
五志内伤,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或因而喜大,心气内虚,则肾气乘心矣。或因而怒大,肝气内逆, 
则肝气乘脾矣。或因而悲大,肺气内郁,则肺气乘肝矣。或因而恐大,肾气内虚,则脾气乘肾矣。或因而 
忧大,肺气内虚,则心气乘肺矣。此五志内动,传化之道也。五志层五脏,故病有五,一脏有 
五脏之传,故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所谓传者,即肾气乘,肝气乘,肺气乘,脾气乘,心气乘,故曰传, 
乘之名也。不言脾情也,脾土寄王于四脏也,悲言肺情者,言不但肝怒有余,本气乘于 
他脏,即肺悲不足,本气亦乘于他脏也。 
x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变,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x 
便,平声。见,音现。予,与同。下俱仿此。大骨大肉,两臂两股之骨肉也。大骨枯槁,肾病也。 
大肉陷下,脾病也。胸中气满,喘息不便,肺病也。便,犹利也。下文重言,义俱仿此。其气 
动形,言喘息不便,则气之出入不利,身形为之振动也。期六月死者,能冬不能夏,能夏不能冬,半岁 
而死也。真脏脉见者,即下文真脏至,如循刀刃责责然等是也。乃予之期日者,即《平人气象论》, 
肝见庚辛死等是也。五脏真气,转而不回,真脏脉见,则回而不转,故死也。 
x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x 
承上文肾病脾病肺病,而言内痛引于肩之项,则循经而病于风府,故期一月死。盖卫气之行,循 
于经脉,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至于伏衡,三十日出于缺盆,不能复会 
于风府,则死,若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 
x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 ,真脏见,十月之内,死。x 
肌腠曰肉,脂膏曰 。承上文肾病脾病肺病风府病言兼身热,脱肉破 ,则阴血虚而中土败,若真脏 
脉见,则十日之内死,土之生数五,成数十,十日之内,不逾土数也。 
x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脏未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脏,乃予之期日。x 
未旧本误来今改。肩髓内消,动作益衰,言始则痛引肩项,今则肩髓内消,始则脱肉破 ,动作已衰, 
今则动作益衰,承上文而更进也。真脏未见,期一岁周环则死,若见其真脏,乃予之期日。 
x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 脱肉,目眶陷,真脏见,x 
x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x 
x其所不胜之时,则死。x 
见人之见,如字。肾病骨枯,脾病肉陷,肺病气满,肝木乘脾,则腹内痛,神气内虚,则心中不便。 
此承上文之意,而言五脏皆病也。肩项,所痛引肩项也;肩项身热,破 脱肉,亦承上文而言 
也。目眶陷,则阳明胃气并绝,若真脏脉见,目不见人,神气先亡,故立死。其见人者,神气未亡,至 
其所不胜之时,则死。时,一日十二时也。 
x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x 
x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也。x 
中,去声。承上文之意,而言人有急病,刻时射死,难以脉诊,不可与之期日也。急虚,正气一时暴 
虚也。身中,外邪陡中于身也。卒至,客邪卒至于脏也。此病脏真之神机,不病经脉之有 
形,故五脏之气,一时绝闭,周身脉道,一时不通。气机环转,一时不相往来,库卒之病,死于倾刻,譬于 
堕溺,不可为期。急虚之病,其脉内脱,则绝不来,其脉外脱,则平人一息,脉五六至,其 
形肉虽不脱,其真脏虽不见,而犹之死也。此举一时暴死,不可为期,不必真脏脉见,所以补上文未尽之义。 
x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x 
x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x 
x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x 
x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x 
折,音舌。中人之中,去声。弹,平声。数,音朔。所谓真脏脉见者,如真肝脏之脉至,则中外劲急,其劲 
急也,如循刀刃,责责然,责责,不流通也。如按琴瑟弦,按之一线,不柔和也。有绝脉必有绝色,故色青白 
不泽,青者肝之色,白者金刑木也。夫脉自内以达外,故真脏脉见,必皆毛折乃死,所以然者,本末皆尽也。 
如真心脏之脉至,则坚而搏,坚者牢实,搏者搏击,复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者,坚急而无根也。色赤黑不泽, 
水刑火也,亦必毛折乃死。如真肺脏之脉至,则大而虚,谓无本也,如以毛羽中人肤,谓无末也,色白赤不 
泽,火刑金也,亦必毛折乃死。若真肾脏之脉至,则搏而绝,搏者,转索之状,搏而绝者,转索而若断也。 
如指弹石,辟辟然者,硬而呆实,无胃气也,色黑黄不泽,土刑水也,亦必毛折乃死。如真脾脏之脉至,脏 
气虚,故脉弱,不能达于四脏,故乍数乍疏,色青黄不泽,木刑土也。亦必毛折乃死。此明真 
脏之脉象,必本末皆尽而后死,亦补上文未尽之义。 
x黄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x 
真脏之脉,藏而不见,见则必死,帝既反复详明,更欲推其所以死之故,故探诸岐伯以发明之。 
x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x 
x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x 
x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帝曰∶善。x 
真脏者,脉无胃气也。夫五脏者,皆禀气于胃,是胃者,乃五脏之本也。肺朝百脉,手太阴主之,然 
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肝心脾肺肾五脏,各以其时,自为弦钩毛 
石之脉,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由于五脏之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 
脉无胃气,故真脏之气,独见于脉。独见者,病气胜于脏也。病气胜脏,故曰 
死。此亦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之义,故帝曰善。此一节,帝承玉机之义,而申明真脏也。 
x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复其时。x 
帝既明玉机真脏之义,而形气色脉,皆有神机,故复言之,凡治病者,必察其形之与气,及色之 
润泽,脉之盛衰,与病之新故, 
乃立法以治之,更须无后其时。 
x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x 
x可治。肺弱以滑,是有谓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x 
易,去声。试以形气色脉之顺者言之。形气和谐而相得,病可治也。面色润泽外浮,病易已也。春 
弦夏钩,秋浮冬营,脉从四时,病可治也。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病易治也。形气色脉皆顺, 
虽久病亦为可治。治之无后其时,故曰取之以时。 
x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清,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x 
x察四难而明告之。x 
四难,形气色脉也。试以形气色脉之逆者言之,形弱气强,形强气弱,是相失也,病必难治。面色 
火折,无有润泽,病必难已。脉实以坚,是无胃气,病必益甚。脉逆四时,脏气受刑,病不可 
治。形气色脉皆逆,虽新病亦不可治。告之无后其时,故必察四难而明告之。无容缓也。 
x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x 
x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x 
申明上文所谓脉逆四时者,春得肺脉,金刑木也。夏得肾脉,水刑火也。秋得心脉,火刑金也。冬 
得脾脉,土刑水也。其脉之至,皆悬绝无根,或沉涩不起者,是无胃气,命曰逆四时也。未有 
脏形者,至春夏而脉未弦钩,至秋冬而脉未浮营也。春生夏长,于春夏而脉沉涩。秋收冬藏,于秋冬而 
脉浮大,亦名曰逆四时也。 
x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坚实,病在外;脉不坚实者,皆难治。x 
脉病相反,亦谓之逆。病热则气血不和,今病热而脉静,下泄则土气内虚,今泄而脉大;脱血,则阴 
津下泄,今脱血而脉实,病在中,则正气虚,今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则邪气实。今病在 
外,脉不实坚,此脉病相反,即逆四时,故皆难治。 
x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x 
帝既明形气色脉之要,而形气色脉,有虚有实,有死有生,故探诸岐伯以明之。 
x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x 
五实,五脏之邪气实也。五虚,五脏之正气虚也。病干脏气,虚实皆能死也。 
x帝曰∶息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 
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x 
督,音茂,余篇同。脉者,心之主也。心受邪,故脉盛。皮者,肺之主也,肺受邪,故皮热,腹者 
脾之主也,脾受邪,故腹胀。肾开窍于前后二阴,肾受邪,故前后不通。肝开窍于目,肝受邪,故闷 
瞀。闷,郁也。瞀,目不明也。此谓五实。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 
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x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x 
五脏之气,生于胃土,主于三焦,胃土调和,则浆粥入胃,泄注止,如是则虚者活。三焦通 
畅于外,则身汗,通畅于内,则得后利,如是则实者活。此其虚实死生之候也。 
此一节,论形气色脉,虚实死生,以终玉机真脏之义。 



卷之三

三部九候论第二十篇

属性:原名,决死生,王冰改为三部九候,今从之。 
三部者,头面为上部,胸膈为中部,胁腹为下部也。九候者,一部之中,各有三候,三三而为九候也。 
通体形气,太阳主之,故两举太阳经脉,明其死生,皆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此三部九候之大法也。 
x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x 
x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x 
x行,贵贱更互,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x 
胜,平声。数,上声。藏如字。更,平声。此篇论三部九候,故帝问∶余闻九针于夫子,而九针之数, 
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今余愿闻九候之要道以属我子孙,而使传之后世,其理至微,故当着之 
骨髓,藏之肝肺。其道至遵,故当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者,令人身而合于天道也。必有终始者, 
自始至终,终而复始也。合天道则上应天光,而星辰可以历纪;有终始则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寒往 
暑来,暑往寒来,而冬阴夏阳,凡此皆天地阴阳之要道。以人应之,奈何?而愿闻其方;方,犹法也。 
x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x 
伯赞其问,言九候要道,此天地之至数。 
x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x 
x何?x 
愿闻天地之至数,而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即上文以人应之之意。 
x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x 
x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x 
一者,数之始;九者,数之终。故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奇也,阳也,故一者天;二者,偶也, 
阴也,故二者地;三者,参也,参于天地之间,故三者人。因而三之,则天有天地人,地有天 
地人,人有天地人,故三三者九。以至数而合于天地,故以应九野,九野地里之合于天度也。以至数 
而合于人身,故人有三部,一部各有三候,可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而除邪疾,此天地之 
至数,合于人形血气,而通决死生也。 
x帝曰∶何谓三部?x 
三部何在? 
x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x 
阴阳之理,从阴而阳,自下而上,故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而一部之中,各有三候,三候者, 
各有天有地有人也。必以指循切而按导之,乃为部候之真。有如后文所云也。 
x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x 
是头面之候有三,而为上部也。详见下文。 
x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x 
是手阴阳之候有三,而为中部也。详见下文。 
x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x 
x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x 
是足三阴之候有三,而为下部也。足厥阴,肝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足少阴,肾也,故下部之地 
以候肾;足太阴,脾也,故下 
部之人以候脾,而合于胃之气。 
x帝曰∶中部之候奈何?x 
下部既明,中部之候奈何。 
x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