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素问直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帝素问直解-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此病生于标,取标而得也。有其在 
本而求之于本,此病生于本,取本而得也。二者乃从取之法也。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 
本,二者乃逆取之法也。故申明治有取标而得者,即在标而求之于标也。有取本而得者,即在 
本而求之于本也。有逆取而得者,即在本求标在标求本也。有从取而得者,即在标求标,在本求本也。故知 
逆取与从取之法,则正行而无可问。正行无问,可以万举万当,无有妄行,故又曰∶知标本 
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x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x 
x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弗及,治反为逆,治得为从。x 
易,去声。此复举阴阳逆从标本,至大深远,而治之宜审也。上文论阴阳逆从标本,故曰夫阴阳逆从标 
本之为道也,小而至大,言一标本逆从,而知百病之害,夫小而大者,乃少而能多,浅而能 
博,故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也,浅而博,是以浅而知深,少而多,是察近而知远,故言标与本,言易而知 
之弗及,不知标本,治之相反,则为逆,识其标本,治之得宜始为从,此阴阳标本逆从,而为治之宜审也。 
x先病而后逆之,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x 
x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x 
此下论标本先后之治,与《灵枢·病本》论辞意相同,凡病皆当治本,惟中满而大小不利当治其标, 
更当察其间甚,为并行独行之治也。先病而后逆者,先病为本,后逆为标,当治其先病之本。先 
逆而后病者,先逆为本,后病为标,当治其先逆之本。先寒而后生病者,先寒为本,后病为标,当治其先 
寒之本。先病而后生寒者,先病为本,后寒为标,当治其先病之本。先热而后生病者,先热为 
本,后病为标,当治其先热之本。凡此皆治本之法也。 
x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x 
《病本》篇无此句。此承上文而言,先热后生中满,则不治先 
热之本,而治中满之标。中满,则上下不交,人以中土为本。故治其标。 
x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x 
x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x 
先病而后泄者,治其先病之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先泄之本,先泄则中土先虚,既治其本,必且 
调之,乃治其他病,所以重其中土也。先病而后生中满者,则治中满之标,先中满而后烦心 
者,则治中满之本,虽有标本,中满当先治也。 
x人有客气,有同气。x 
承上文而言,所谓先病先逆先寒先热先泄先中满者,人有客气,有同气也。客气者,风热湿火燥寒之气,侵 
入人身而为病也。同气者,人身厥阴之气同于风,少阴之气同于热,太阴之气同于湿,少阳之气同于火, 
阳明之气同于燥,太阳之气同于寒。病三阴三阳之正气,固有风热湿火燥寒之同气而为病也。 
x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x 
上文中满治标,更当审其小大二便,所以补上文未尽之意。后生中满,而治后病之标者,以中满,则小 
大二便不利,故治其后病之标。若中满而小大利,亦当先治其本。所以申明中满治标,而补其未尽之意也。 
x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x 
x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x 
有余者,邪气有余。不足者,正气不足。病发而邪气有余,则本而标之,申明本而标之者,先治其邪 
气之本,后治其正气之标,此治有余之法也。病发而正气不足,则标而本之,申明标而本之者, 
先治其正气之标,后治其邪气之本,此治不足之法也。《天元纪大论》云∶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 
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火气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 
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以风热湿火燥寒淫气为本,人身三阳 
三阴正气为标。 
x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x 
间,去声,下同,间,相兼也。甚,独盛也。治本治标,其中复有间甚,故当谨察间甚,以意调之, 
如邪正之有余不足,叠胜而相间者,则并行其治。并行者,补泻兼施,寒热互用也。如但邪气有余,但正气 
不足,而偏甚者,则独行其治。独行者,专补专泻专寒专热也。若先小大二便不利,后生标本之病者,无论间 
甚,但治其本,以行其便,是察间甚之中,而小大不利,当先治也。此一节,论标本先后治法之不同。 
x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x 
x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x 
此下皆论病传。其传也,相克而传,故病皆死,与《灵枢·病传》论大旨相同,辞稍异也。《病传》 
论云∶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是病先发于心也,一日而咳,一日始传之肺也,三日胁支痛,又三日而传之肝也, 
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又五日而传之脾也,心肺肝脾相传,则火刑金,金刑木、木刑 
土。又三日而病不已,则死,冬夜半,水刑火也,夏日中,亢极自焚也。日月营运,一寒一暑,言冬可 
以该秋,言夏可以该春。 
x肺病喘咳,三日而胁支满痛,一日身重体痛,五日而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x 
《病传》论云∶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 
日出。肺病喘咳,病先发于肺也。三日而胁支满痛,三日始传之肝也。一日身重体痛,又一日而传之脾 
也。五日而胀,又五日而传之胃也。肺肝脾胃相传,则金刑木,木刑土,又十日而病不已,则死,冬 
日入,气不内归也,夏日出,气不外达也。 
x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x 
x腹痛胫 ,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x 
病传论云,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肝 
病头目眩胁支满,病先发于肝也。三日体重身痛,三日始传之脾也。五日而胀,又五日而传之 
胃也。三日腰脊少腹痛胫 ,又三日而传之肾也。肝脾胃肾相传,则木刑土,土刑水。又三日而病不已, 
则死,冬日入,申酉属金,金克木也。夏早食,寅卯属木,不能生旺也。 
x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 ,三日背KT 筋x 
x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x 
病传论云∶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脾病身痛体重,病先发于脾也。一日而胀,一日始传之胃也。二日少腹腰脊痛胫 ,又二日 
而传之肾也。三日皆KT 筋痛,小便闭,又三日而传之膀胱也。脾胃肾膀胱相传,则土刑其水,脏腑皆病。又 
十日而病不已,则死,冬之人定在戌,夏之晏食亦在戌,皆土不生旺而死也。 
x肾病少腹腰脊痛, ,三日背KT 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x 
x三日两胁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x 
《病传》论云∶病先发于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三日不已死,冬大晨, 
夏晏晡。肾病少腹腰脊痛 ,病先发于肾也。三日皆KT 筋痛,小便闭,三日始传之膀胱也。 
三日腹胀,又三日传之胃,而不传之心也。《病传》论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乃传其所胜,水克火也。 
此下三段,皆不传心与小肠,而传脾与胃,乃传所不胜,土克水也。我克克我,皆为逆传, 
其义一也。三日两胁支痛,又三日而传之肝也。肾膀胱胃肝相传,则水受土刑,土受木刑。又三日而病不已, 
则死。冬大晨,冬之大晨在辰。夏晏晡,夏之晏晡在戌,晡与 同,皆土制其水而死也。 
x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 ,三日背KT 筋病,小便闭,五x 
x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 。x 
《病传》论胃病在脾病下,膀胱在肾病下,乃脏腑相连。此则先脏 
后腑,故胃与膀胱,总列于后也。病传论云∶病先发于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 
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 。 ,HT 也。胃病胀满,病先发于胃也。五日少腹腰脊痛 
,五日传之肾也。三日背KT 筋痛小便闭,又三日而传之膀胱也。五日身体重,又五日传之脾,而不传之 
心也。胃肾膀胱与脾相传,皆土刑其水。又六日而病不已,则死,冬夜半后,其时在丑。夏日 
映,其时在未。皆土不生旺而死也。病传论二日死,此则六日死,盖偶一为二,偶三为六,其理一也。病传 
论夜半死,此则夜半后死,夫夜半之子,一阳初生,阳气不生,虽夜半不死,而夜半后亦死,理亦一也。 
x膀胱小便闭,五日少腹胀,腰脊痛, ,一日腹胀,一日身x 
x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x 
《病传》论云∶病先发于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 
晡。膀胱病小便闭,病先发于膀胱也。五日少腹胀腰脊痛 ,五日始传之肾也。一日腹胀, 
一日身体痛,又一日传胃,又一日传脾,而不传小肠与心也。膀胱与肾、胃与脾相传,则腑脏皆病,水病土 
刑。又二日而病不已,则死,冬之鸡鸣在丑,膀胱肾病,土克水也。夏之下晡在申,脾胃皆病,土不生金也。 
x诸病以次是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间一脏止,及至三四脏者,乃可刺也。x 
《玉机真脏论》云∶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次者,木火土金水相生而传。故诸病以次,是相传之正。 
如是者,谓如上文之相克而传。则皆有死期,虽治无功,故不可刺。若间一脏相传,其病当止。如 
肺欲传肝而肾间之,则金生水,水生木;肾欲传心而肝间之,则水生木,木生火;肝欲传脾而心间之,则 
木生火,火生土;心欲传肺而脾间之,则火生土,土生金;脾欲传肾而肺间之,则土生金,金 
生水。是以其病当止。若不止,及至三四脏者,是以次相传,乃可 
刺也。此一节论病传相克之死期,必相生而传,始可刺治也。 





卷之六

属性:合下三卷,计论七篇,皆名大论。论五运六气司天在泉,天时民病寒热胜复之理。天地之阴阳四时, 
备于人身;人身之寒热虚实,同于天地。首纪天元,而五运五行六气微旨,归于人气以交 
变。更有五常之政,六元之纪,道极其大,理悉其微,至真至要,皆大论也。 



卷之六

天元纪大论第六十八篇

属性:此篇引《天元玉册》之言,以明五运六气,上下相召,五六相合,三十岁为一纪,六十岁为一周, 
周而复始,无有终时,着之玉版,藏之金匮,署曰天元纪,故曰《天元纪大论》。 
《太始天元玉册·运气微旨篇》曰∶太虚寥廓,肇其化元,虚皇转运,变易渊玄,万物资始,五运 
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十二流精,五气横天,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寒暑燥湿风火。天之 
阴阳,天以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地以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 
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五运之德,气建于寅。又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 
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己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 
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 
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x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x 
x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x 
x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x 
天有五行之理,以御天度之五位,而五位之中,以生寒暑燥湿风之五气,数相合也。其在于人,则有五 
脏,化生五脏之气,五气之中,以生喜怒思忧恐之五志,其数亦相合也。《六节脏象大论》,言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谓五运递相承袭,而一岁之中,皆主治之,至三百六十五终期之 
日,则周而复始。其运惟五,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六气之候,奈何合之?帝欲详 
明五运六气相合之道,而问也。 
x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x 
x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x 
五运合于三阴三阳,盖欲昭明天地交会之道,故曰昭乎哉问也。夫五运三阴三阳者,乃上天下地之道也。 
万物之多,皆以五运阴阳为之纲纪。物极之变,物生之化,皆以五运阴阳为之父母。物之始生,物之肃杀, 
皆以五运阴阳,为之本始。是此五运阴阳,乃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x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x 
《六微旨大论》曰∶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故物 
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此万物所以有变化生杀也。 
x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x 
阴阳者,天地之道,至精至微,故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 
谓之圣,此天地神明之府,所当通其神用也。 
x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x 
即上文变化神用而推论之。夫变化之为用也,至神无方。故在天为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