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可汗时代-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攀嵌嗝吹目晒蟆
  九月;肃宗调动了九个节度使的力量进攻安庆绪;兵力达到数十万。可以想见;肃宗是下了多么的决心。但决心与疑心并重;上以子仪、光弼皆元勋;难相统属;故不置元帅;但以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不设元帅;只让一个宦官做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理由绝不是史书上说的认为郭子仪、李光弼等人都是元勋;谁也不好统领谁这么简单;而是由于肃宗不放心将权力交给这些威信与实力都很强的人。
  九节度使围邺;一直围到第二年的二月;郭子仪等人决定决安阳河(通鉴写为漳河;《唐书》写为安阳河;查看地图的话;还是稍有区别的;取《唐书》的说法)水灌城。困守了几个月的邺城情况当时变得更加糟糕;和张巡遇到的问题一样;邺城也是缺粮;老鼠的价钱已经涨到了一只要数千钱;一斗粮食更是卖出了七万的天价;而且也出现了人相食的情况。这时城有人想要投降;却因为水太深;没有办法出去。
  按说这个时候要是破城的话;是绝好良机啊;何况又是九节度可问题就恰恰出在九节度上。由于没有主帅;唐军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错失了良机;又因为邺久攻不下;唐军上下也有点军心涣散。就在这时;史思明从魏州赶到了邺;安庆绪为了能够尽早解围;甚至派人将他的皇帝玉玺交给史思明;不过这当然不是出自他的真心。
  李光弼像
  史思明果然厉害;他断了唐军的粮道;使唐军的优势不复存在。三月;叛军援兵直抵城下;与唐军决战。史思明本人看来也是相当骁勇了;他亲自带领五万精兵与唐军六十万人在安阳河北对峙;但唐军并没有把这支军队当回事;以为是敌军的一支游击分队。由此可见唐军是有些意了。看到敌军松懈;史思明领着这五万人突然冲了过来;唐军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率人先与之战;杀伤相半;鲁炅本人还了一箭。史思明以一敌四(不是单挑的那种将之间的决斗;就是伙一起上的群殴);并且没有处于劣势;不免让人感慨唐军的无能。而郭子仪从后面袭击史思明;本来可以形成前后夹击之势;结果还没来得及布阵;天上就刮起了一阵风;吹沙拔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不过这次也不只是唐军受损;叛军也被吓着了;双方各自败退;辎重都扔了一道;唐军一方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在向南撤退的路上郭子仪命人将安阳桥拆断;目的是为了保住洛阳。但洛阳城里仍然受了惊吓;百姓们惊惶地向山里逃去;而留守崔圆、河南尹苏震等人也纷纷逃走。这两个官员的逃跑;终于使肃宗找到了发泄此战失利的火气的对象诸节度上书请罪;肃宗当然不敢降罪于这些手里握有兵权的人;所以这两个人就荣幸地成为了出气筒;都被贬官了。但终究要有人为此负责;这时那位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鱼朝恩起了作用;他看郭子仪不顺眼;就把责任推给了郭子仪;于是郭子仪被召回长安;李光弼代替他成为了副元帅。   而安庆绪这边也不太平;围是解了;可是安庆绪也不打算再提起旧事;干脆连城都没请史思明进;他本人当然更没有打算出城去看望一下。但安庆绪哪里有史思明的老辣?不几天就被史思明杀掉了。抓安庆绪的时候;史思明责以义;说他丢失了东西两京都没关系;但他最不该做的就是杀他的父亲;弃失两都;亦何足言。尔为人子;杀父夺其位;天地所不容!吾为太上皇讨贼;岂受尔佞媚乎!史思明这样责骂着;却不想两年后他也重复了安禄山的命运。几乎是出于同样的理由;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向他的父亲下手了。史朝义杀了自己的父亲之后;又派人到范阳杀了弟弟史朝清;随后范阳城自相残杀;最后因此而死的达数千人。
  由于有太多的自相残杀;而且首领更换太勤;八年时间就出了四个皇帝;有三个还是通过非正当手段得来的;其两个可以算是无能之辈;因此可以说;这些因素对安史之乱的结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再次印证了城堡总是从内部攻破的这句话。不过安史之乱的最终结束;是在代宗时期。
  有时想想;如果自始至终都是安禄山在指挥叛军的话;战乱会不会持续得更久些呢?当然;我并不盼着安史之乱持续更久;因为这八年的时间;足以让唐朝的实力从天上掉到了地下;足以让盛世的繁华尽化为子虚乌有;足以让生灵涂炭、社稷倒悬。看看杜甫的诗吧;你会觉得从心头油然而起的一股悲哀。在他的笔下;有石壕村那位被强行带走的老妇;有无家可归、无人再相送的老兵;还有与丈夫暮婚晨告别的新娘;但苦难的百姓又何止这些?据官方统计;天宝十四载时;唐的全国人口户数基本保持着盛世时的总数;有891。4709万(《通典·食货七》);而到了肃宗乾元三年;这个数目一下子降到了293。3174万;减少的人口当然不是战死就是饿死;或者还有被人吃的?总之;由于战乱人口锐减是个不争的事实。至于剩下来的人;他们可以说是幸存者;但他们真的幸运吗?其实也不过是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罢了。
  忆昔开元全盛日;邑犹藏万家室;开元时期的这个景象;自此时起;再也没有在唐朝出现了。
  十二
  在燕朝连续发生内讧之时;唐朝内部也同时混乱着。
  唐玄宗从蜀回到长安;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让自己平安地度过晚年。本来前两年还好;肃宗基本满足了玄宗的要求。他让很多人陪在太上皇身边;天天娱乐;玄宗倒也悠哉优哉;而且父子二人经常相互去探望;有时还能在路上相遇。但随着时间推移;事情慢慢地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提起一个人了;即肃宗朝有名的宦官李辅国。
  李辅国在玄宗朝地位很卑微;以至于到了他的主子肃宗当皇帝时;即使他突然间显赫了起来;但仍然很多人都瞧不起他;其包括高力士等人。若说高力士瞧不起李辅国;倒也有情可原;毕竟他曾有四十年是李辅国的上级;而此时概也要叹一声后来者居上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被人轻视;李辅国当然很不高兴;就打算立奇功以自固。但李辅国当然不会上战场去厮杀立功了;他想到的立功办法是向肃宗进谗言;说太上皇每天见外人太多了;而且高力士、陈玄礼等人也有所图谋;这样会对肃宗不利;请求肃宗把太上皇从兴庆宫迁到明宫(玄宗回长安后住在兴庆宫;而肃宗则住在明宫;原文李辅国说的是禁;当指皇帝所在的皇宫;即明宫)。肃宗当时就泣曰:'圣皇慈仁;岂容有此';李辅国当然又得劝一番;但肃宗仍然没有答应。这当然是表面现象;而内心肃宗定对太上皇起了防范之心;因为从此他的态度就有了转变。
  这之后不久;李辅国假借皇帝的名义;把兴庆宫原有的三百匹马调走了二百九十匹;就留下十来匹马。这件事在史书上的记法是矫诏。不错;当时李辅国确实是随意区分;皆称制敕;无敢异议者;随便矫个诏似乎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也没什么不了的;因为没有人告诉肃宗;即使有;肃宗的反应也不过是上颇不悦;而无如之何。但太上皇的事情绝不是一般政事那样简单;李辅国也绝不敢轻易行事;他此前对肃宗说的那番话其实有些投石问路的意思;起码是和肃宗打了个招呼。肃宗纵然没有答应;但也没有批评李辅国。于是李辅国又在行动上投石问路;这一次调的是马;下一次调的就是人了。
  当发现调马行动没有什么严重结果之后;李辅国的胆子越发了起来;在这年七月;又趁肃宗生病的时机;硬是把玄宗迁到了太极宫(西内)。这一次的事情比较;也比较严重;从可以明显看出李辅国是有意要害死玄宗。本来李辅国是矫诏说要玄宗游赏太极宫;当一行人走到睿武门时;他率领着射生五百骑;露刃遮道奏曰:'皇帝以兴庆宫湫隘;迎上皇迁居内。'即使是我们;都能闻出露出的刀剑上带有一股血腥味;何况自李亨马嵬告别以来一直心翼翼的玄宗呢?玄宗当时吓得差点掉下马来也许和年纪了有关。如果单是玄宗自己的话;不知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也许就被杀了;可是值得玄宗庆幸的是;高力士发挥了作用。只听高力士厉声喝道:李辅国安得无礼?快下马来!虽然李辅国很不情愿地下马了;但情势并未好转。高力士很聪明地对众将士说:太上皇问将士各好在否;可各纳刀呼万岁。玄宗终究是唐五十年太平天子;其余威还是镇住了这群将士。事后玄宗拉着高力士的手说:如果没有你;我早就死了。可是迁居还是得照办;玄宗很聪明很听话也很无奈地没有反抗。想想也是;命都差点没了;迁居又算得了什么?说得乐观一点;就是搬个家而已;而且对外还得声称今日之徙;亦吾志也。肃宗对此当时多半并不知晓;但对李辅国几次行动不加干预;说明他实际上是默认了的;至少可说是纵容。如上所说;将玄宗迁到太极宫管起来;对肃宗来讲安全了很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就算当时知道;又何必阻挠?只怕这也是他的本心。
  在唐开国十二年后的一天;同样是一位太上皇;却是从太极宫迁出;而且对外也是宣称此吾志也。不用说;这位是高祖李渊。李渊从太极宫迁到安宫(明宫建造是在几年之后;虽然说是给高祖养老之用;但高祖却在宫殿建成之前就死了);虽然没有记载有人来逼宫;但相信也并非全出于自愿。当时太宗把高祖朝最重要的朝臣裴寂罢免了;然后又为李渊杀掉的刘文静平反(后一任皇帝一般不会推翻前任皇帝对案件的处理结果);也许正是这几件事使高祖感觉有些不妙;于是主动提出迁居。也许这并非太宗本意;但无疑这种温柔的手段实施起来效果更好。如果肃宗哪怕是示个意;相信以玄宗比之高祖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心;是绝对可以主动提出来迁居的。那么说句开玩笑的话;肃宗根本没法和太宗相比;就连逼宫的手段都这么拙劣。   迁居之后;李辅国带着那些将士去找肃宗请罪;肃宗仍然没有怪罪;一方面如前面所讲是他没有反对的理由;另外;他也怕这些将士;所以非但没怪罪;还慰劳了几句话;真真是岂有此理。
  玄宗身边的人就是此时开始被规模清洗;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高力士。对于高力士的流放;玄宗很难过。他们两人虽然是皇帝与臣仆的关系;但玄宗一直呼高力士为将军;可见不是当成一般仆奴来看待的;而是拿他当成心腹;当成朋友;几十年下来;积累了相当深厚的感情。可是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握不了的玄宗;此时又能如何呢?除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远离自己而去;他这回连此吾志也的心情也没了。日以不怿;因不茹荤;辟谷;浸以成疾;我敢说;玄宗是最可怜的太上皇了。
  不过群臣的眼睛是雪亮的由于当时百姓就算知道这些情况也于事无补;起作用的毕竟还是那些朝臣;颜真卿率领着很多人到太极宫参拜太上皇;随后自己也被李辅国找个借口贬谪了;而山人李唐(肃宗见过的山人还真不少;对这些山人这般平易;似乎还得夸赞肃宗两句);则借肃宗抱着幼女的机会说太上皇想念陛下和陛下想念幼女的道理是一致的。这些都没起什么作用;肃宗有时想去看看太上皇;却又怕着张皇后。此外;肃宗也确实在病着;这点上;还是原谅他吧。
  但渐渐的;肃宗对李辅国似乎也心生厌倦了;甚至想杀了他;但却畏惧李辅国手握有兵权。
  真是可悲啊;这边怕着张皇后;那边怕着李辅国;肃宗这个皇帝做得真有些郁闷。肃宗此时多半想不到;在他临死之际;就是这两个人令他死也不得安生。
  十三
  公元七六一年(上元二年)九月;肃宗去掉了前两年太上皇和群臣加给自己的尊号;仍称为皇帝。去掉了年号;只称元年;以建子月即十一月为岁首。这一系列怪异举动;不知肃宗是出于什么目的。去掉尊号还好说;可是为什么要去掉年号呢?难道他也要学嬴政那样元年二年三年、始皇二世三世的这么纪年吗?好在转年肃宗便病故了;一切又恢复到了原来的习惯。
  唐朝的皇帝有的寿终正寝;有的被人杀害;有的是服丹药死的;而肃宗的死却别具一格;居然是在乱哄哄的场面下去世的;死的时候都无法安心;和被杀的皇帝相比;是另一种可怜。
  张皇后;即原先的张良娣;和李辅国一起害死了建宁王;又一起算计把太上皇迁到了西内;可以说他们本来是一伙人;但两人后来也反目了。其原因不得而知;可是这些人闹矛盾还能是为了什么呢;相信生隙的原因超不过权力的范围。从张后自己向太子的陈述也可以看出端倪:李辅国久典禁兵;制敕皆从之出;擅逼迁圣皇(这句话是把责任都推给了李辅国;事实上张后也是参与了此事的;《通鉴》与《新唐书》均有记载);其罪甚;所忌者吾与太子。
  如果肃宗一直都活蹦乱跳地活着的话;张皇后是当朝皇后;有皇帝的保护;没有人敢轻碰;可是肃宗在公元七六二年已经病危;她不得不考虑今后自己的出路。此时张后和李辅国拉拢的重点转移到了太子李豫身上;尽管他们以前可能彼此都以乌鸡目相瞪(张后及李辅国都曾在肃宗面前说过当时还是广平王的李豫的坏话;但有李泌打的预防针;再加上肃宗本身对李豫还算是很不错的;所以没有再发生惨剧);而在这个关头;毕竟谁得到了太子的支持;谁行事就能够名正言顺;所以两人纷纷拉拢起太子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先是张后找太子单独谈话;希望李豫能和她一起诛杀李辅国和他的党羽程元振。李豫则比较谨慎;没有同意这么做。拉拢不成;张后便想到要找人取而代之。张后自己有两个儿子;但兴王佋死得早;定王侗又年幼;显然张后必须得找另一个已成人的皇子作为自己的帮手。她找到了太子的二弟越王李系。李系很痛快地答应了张后的要求;派人在长生殿后埋伏了二百勇士;并于四月十六日召太子进宫。
  张后对太子拉拢不成反而谋害;既有些无奈;也很愚蠢;另外;这样无疑是促成了李辅国和太子的联合。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一方面她不能坐以待毙;一旦对手占得先机;她的地位势必不保;何况太子并非她的孩子;所以如果肃宗去世的话;张后在朝等于没有了根基;这些都促使她要先于李辅国下手;另一方面;张后固然地位是国母;可是手没有实际的权力;尤其是兵权;禁军是掌握在李辅国手;连肃宗都忌他三分;所以张后要想和李辅国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虽然历史上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