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艺术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艺术史-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者互相穿插、绕行变化为主。西班牙北部的纳瓦拉和阿拉贡地区的霍塔最为 

著名。此外还有萨尔达纳、佩里科特、穆伊涅拉、塞吉迪亚、塞维亚纳等具 

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 

     欧洲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有轮舞、小步舞、波尔卡、华尔兹、霍拉、 

塔兰泰拉、科洛、恰尔达什、哈灵、迪斯科等。其中波尔卡是19世纪广泛流 

行于欧洲的一种2。4拍子的对舞。19世纪30年代捷克农村的一种波尔卡节 

奏的舞蹈的舞步为波尔卡提供了基础。1835年,波尔卡首次进入布拉格舞 

厅,引起公众的注意。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 

右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按这种姿势成对地沿 

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1840年,布拉格的舞蹈教师拉布在巴黎表 

演波尔卡一举成功,从而使波尔卡一下子闯进了巴黎的沙龙和舞厅。巴黎的 

舞蹈大师们又把它改编成一种有五个花样的舞蹈,深受公众喜爱,迅即在 

1843—1844年间掀起了一股席卷欧美的波尔卡热。1844年,巴黎的舞蹈教师 

采拉里乌斯将它带到伦敦,又传遍了英国,从温莎城堡到小城镇的舞会上都 

在跳波尔卡。与此同时,巴黎和伦敦的剧院中陆续出现了一些表演性的波尔 

卡变体,作曲家斯美塔纳的《被出卖的新娘》和魏恩贝格尔的《风笛手什万 

达》等歌剧中,也都运用了波尔卡舞。 

     华尔兹原属奥地利、德国的民间舞蹈,18世纪后半叶出现于城镇舞会, 

后进入宫廷,但仍在城市和民间流行。作为一种舞会舞蹈,跳华尔兹的男女 

舞伴面对面站立,一手相握,一手托腰、扶肩,互相保持典雅的姿势,比过 

去的舞会舞蹈那种舞伴同方向携手的姿势更便于舞伴间的感情交流;同时, 


… Page 75…

由于它没有规定的复杂花样,只是一种节奏为三拍子、双脚交替滑行连续旋 

转的舞蹈,形式自由,便于发挥、容易掌握,因而在19世纪压倒了一切舞会 

舞蹈,风靡了欧美各国。华尔兹的深入人心,与其音乐的轻松畅密是不可分 

的。奥地利大作曲家弗朗兹·兰纳和约翰·斯特劳斯、波兰的大作曲家肖邦 

等,都创作了大量的华尔兹舞曲,为华尔兹的发展和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 

许多芭蕾,如《天鹅舞》、《睡美人》中都采用了华尔兹舞段。时至今日, 

华尔兹仍是自娱和交谊活动中一种有生命力的舞蹈。 

     非洲和拉丁美洲幅员辽阔,种族繁多,由于地理、历史和种族的不同, 

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差异,故其舞蹈艺术也是千差万别、五彩缤纷的。 

     非洲舞蹈可分成北非的阿拉伯舞蹈和黑非洲的黑人舞蹈,在这一时期都 

有所发展。飞雷格罗巴舞为几内亚的民间舞蹈。过去一般为小伙子跳,在月 

夜里,他们跳起这种舞,向姑娘们显示自己的健美和活力。到19世纪,女性 

也跳这种舞,以示男女平等。在急剧的非洲鼓点伴奏下,男女舞者抖动双肩 

和上身,自由地摆臂,不时地腾跃、跳转,动作激烈而富有韧性。飞雷格罗 

巴舞富于即兴色彩,舞者可自由发挥自己的舞蹈技巧,表现各种情感和生活。 

     战舞是流行于东非一些国家的即兴式战阵舞蹈。舞者手持特制的长矛和 

盾牌,踏着铿锵密集的鼓点,表演刺杀、格斗,再现激烈的战斗场面,勇武 

刚烈,力度饱满。 

     拉丁美洲的民间舞蹈有伦巴、哈拉韦、巴里涅拉、库埃卡、探戈、班布 

戈、桑巴、霍罗波和踢踏舞等。伦巴是一种自娱性很强的歌舞,它的故乡在 

非洲,19世纪中叶在古巴岛定型和发展,音乐节奏一般为2/4拍的顿音,恰 

好与舞蹈本身的热情奔放相吻合。凡有群众聚集的场合,以任何一个缘由都 

可跳起伦巴。有时一男一女相互追逐,其他人用各种可敲击的器具伴奏助兴; 

也可围成圆圈集体群舞,少数乐手以鼓等打击乐器伴奏。舞步的主要特色是 

肩的抖动和胯的扭摆。以后伦巴传入欧美并逐渐吸收爵士乐和其他一些歌舞 

因素,成为舞厅舞蹈的一种重要形式。 

     哈拉韦又称帽子舞,为墨西哥民间歌舞。18世纪出现在黑西哥中部地 

区,19世纪逐渐传至全国各地,并且演变成墨西哥民间歌舞的代表性舞蹈。 

哈拉韦为多组变化的男女对舞,以扎帕蒂阿多舞步为主。舞者轮换用全脚掌、 

半脚掌、脚跟和脚尖等不同部位,以各种断续的节奏击地发出响声,轻重缓 

急,错落有致,有时与音乐节奏吻合,有时与音乐节奏相交错,有时则不用 

音乐伴奏,从而造成特殊的音响效果,用以反映舞者的情绪变化。但各地的 

舞蹈风格和服饰差异很大,米却肯州的活泼欢快,格雷罗州的轻快诙谐,韦 

拉克鲁斯州的典雅庄重,哈利斯科州的热烈奔放等。 

     马里涅拉为一种秘鲁民间舞蹈,在秘鲁沿海城乡广泛流行。“马里涅拉” 

一词原意是海员、水手。秘鲁人民为纪念19世纪与智利的海战中牺牲的海军 

战士,就以马里涅拉命名而创作了这种舞蹈,因此它又称海军舞。舞蹈形式 

为男女双人舞,音乐节奏为3、4拍,用铜管乐队伴奏。表演程式:以相应的 

舞蹈动作,表演相遇、追逐、相爱,最后以男子单腿跪地表示被爱情征服而 

结束全部舞蹈。表演时男女舞者配合默契,感情表达细腻。 

     桑巴是巴西民间最流行的群众性舞蹈。它最初流行于从非洲来到巴西的 

黑人之中。劳动之余,他们在简陋的住房前,用各种可击响的什物击打节奏 

并随之跳舞唱歌,以解除疲劳。这就是桑巴的雏型。到19世纪,现代音乐和 

大量欧洲移民的流入,对巴西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世纪中叶,巴西年 


… Page 76…

轻一代的音乐家和舞蹈家对桑巴进行了大胆改革的尝试,给传统的桑巴带来 

了新的生命,使它摆脱了原有的拘束,变得更为活泼和富有生气,动作也更 

为丰富,继而产生了表演性桑巴,女舞者的扭胯动作结合大幅度的造型舞姿 

及各种步伐的变化,同时根据舞蹈的人数创造各种队形,男舞者手持各种打 

击乐器边击边跳。桑巴后来发展成舞厅对舞形式,流传至今。巴西每年二月 

末举行狂欢节,桑巴是节日的主要活动内容,成千上万的盛装男女青年,在 

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巴西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常常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3。中国的舞蹈艺术 



     从1840年到1911年这一历史阶段,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舞蹈艺 

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大体情况是:宫廷舞蹈逐渐走向衰亡;戏曲舞蹈 

有新的发展;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在继承中国民间舞蹈优秀传统的基 

础上,有的发展成了地方小戏。 



      (1)宫廷舞蹈 

     宫廷舞蹈是封建社会皇室贵族用于宴享或祭祀的舞蹈,一般为民间舞蹈 

经宫廷艺人整理加工而成,形式华贵雍容,精致严谨。中国自唐宋以来,宫 

廷舞蹈异常发达,至清末已由逐渐衰落到最后走向衰亡。清代的宫廷礼仪宴 

乐舞蹈可分为两大类,一为佾舞,用于祀神,武舞叫《武功之舞》,文舞叫 

 《文德之舞》;二为队舞,用于宴飨,最初名《蟒式舞》(亦称《玛克式舞》, 

原是满族的民间传统舞蹈),乾隆八年 (1743),改各色队舞总名为《庆隆 

舞》,其中包括有《杨烈舞》、《喜起舞》、《德胜舞》等。此外,清代的 

宫廷舞蹈还包括另外八个兄弟民族及外国的乐舞:《瓦尔格部乐舞》(原为 

女真族中的一个部落的民间乐舞)《朝鲜国俳》、《蒙古乐》、《回部乐》 

 (指新疆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乐舞)、《番子乐》(即满族乐舞)、《廊尔喀 

部乐》 (即尼泊尔乐舞)、《缅甸国乐》、《安南国乐》(即越南乐舞)。 

晚清宫廷的喜庆节日以戏曲表演为主,但按例行陈规,这些宫廷舞蹈仍在演 

出。由于表演程式繁琐,内容多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点缀昇平的陈腐东西, 

缺乏艺术生命力,只不过是讲究排场的虚应故事罢了,而最终为戏曲所取代。 

     值得一提的是清末宫廷舞蹈家裕容龄。她出身官僚,自幼喜爱音乐舞蹈。 

12岁时,随父裕庚(清政府外交官)来到日本,学习日本古典舞蹈,准确地 

把握了日本古典舞蹈的艺术技巧和风格。四年后,又随父来到法国巴黎,在 

社交活动中,认识了美国著名舞蹈家、现代舞创始人邓肯。在邓肯亲自指导 

下,她和姐姐德龄一起学习了三年现代舞,并在邓肯编导的舞剧中担任主角。 

后到法国歌剧院从名教授萨那夫尼学习芭蕾。又进巴黎音乐舞蹈院深造,曾 

在巴黎公开演出。回国后,与其姊同为慈禧的御前女官,又以浓厚兴趣向宫 

廷艺人和民间艺人学习戏曲舞蹈和民族民间舞蹈,并常在慈禧面前献舞。一 

次,慈禧观舞兴趣很浓,还特意把袁世凯的军乐队从天津调进宫中,为她的 

舞蹈伴奏,容龄自编自演,先后编演了《如意舞》、《菩萨舞》、《西班牙 

舞》、《剑舞》、《扇舞》、《荷花舞》等。容龄是我国学习西方芭蕾和现 

代舞的第一人。她有较高的舞蹈艺术造诣,但由于其艺术活动仅限于清宫内 

廷,因而对中国舞坛影响不大。 


… Page 77…

      (2)戏曲舞蹈 

     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曲中保存了丰富的传统舞蹈艺 

术。中国戏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被吸收到戏曲中的舞蹈,有的程式 

化了,有的被改造了,有的保留了完整的舞段,如剑舞、袖舞、绸舞等。随 

着戏曲艺术的进步,舞蹈的技巧,尤其在刻划人物性格的表演方面,不断得 

以提高。到了晚清,京剧迅速发展,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 

他们的创造下,戏曲舞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京剧表演上讲究歌舞并重,多 

用虚拟动作,有音乐伴奏,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具有程式化艺 

术特色的中国民族戏曲的艺术体系,清末名重一时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如程 

长庚、张二奎、余三胜、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等,都为以京剧为主的戏 

曲舞蹈艺术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清末民初建立的各类戏曲科班,整理了 

戏曲演员舞蹈基本动作的教材,确立了袖谱、手谱、足谱、腿谱等各类动作 

的规范,创作了许多歌舞并重的剧目,不仅为戏曲舞蹈,也为中国舞蹈艺术 

以创造性的发展。 



      (3)民间舞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舞。各民族的 

民间舞蹈,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 

厚的群众基础;同时,各民族又在政治、经济上相互密切交往,文化上相互 

吸收、融合,互为影响,逐渐形成既有共同特征又有本民族特色的丰富多采 

中国民间舞蹈,并日益发展提高。 

     汉族在中国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4%以上,主要居住在黄河、长江、 

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辽阔的居住区和迥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汉族 

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地方特色。汉族民间舞蹈多达百种以上,如 

龙舞、狮舞、秧歌、绸舞、二人台、二人转、英歌、拉花、洛子、蚌舞、盾 

牌舞、跳春牛、男欢女喜、彩球舞、二人摔、高跷、跑旱船、跑驴、跑竹马、 

霸王鞭、老背少以及各类灯舞、鼓舞等,构成为中华民族舞蹈文化宝库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历史时期,汉族的民间舞蹈不但流传、发展,有的还 

演衍为地方小戏。民间舞蹈趋向戏剧化,是这一时期中国舞蹈的显著特点之 



一。 



     在汉族居住地区,每逢喜庆佳节或迎神赛会上,民间舞蹈就以娱乐的形 

式在广场演出。按各地习惯的不同,把民间舞蹈分别称为“走会”、“出会”、 

 “赶会”、“灯会”、“闹秧歌”、“扮社火”等,有的一直延续到今天。 

组织民间舞蹈活动的,主要是爱好民间舞蹈的艺人,这与大多数少数民族有 

些不同。汉族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受封建礼教束缚较深,故广大人民群 

众很少直接参加自娱性的舞蹈演出活动。其中有些技艺高超的进入大中城市 

以卖艺为生,聚集在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徐家汇、开封的 

相国寺等地。民间舞蹈进入游艺场所,改变了它的自娱性质,促进了舞蹈技 

艺的提高,同时也渗入了迎合市民趣味的表演,赢得了城市各阶层民众的喜 

爱。在广大农村,在民间舞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也日益增多,如花 

鼓戏是在民间歌舞花鼓的基础上形成的,采茶戏是在采茶灯的基础上形成 

的,黄梅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 

上形成的,泗州戏是在民间歌舞秧歌、号子、花鼓、猎户腔的基础上发展而 

成,五音戏吸收了花鼓灯、秧歌的营养而发展成一种地方小戏,花灯戏又是 


… Page 78…

从花灯发展而来,台湾的歌仔戏则是由从福建传到台湾的锦歌、采茶、车鼓 

弄等发展而来。事实上,民国以来,各地民间歌舞向戏曲转化发展的趋势仍 

一直在延续着。 

     汉族民间舞蹈还在农民战争中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如太平天国将士编 

演的矛子舞、麻雀舞、剑桨舞等。 

     中国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55个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