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艺术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艺术史-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由的心声。曼佐尼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戏剧最重要的代表,他严厉批评古典 

主义“三一律”对戏剧艺术的束缚,强调悲剧重在思想内容、反映现实生活, 

其代表作有《卡马尼奥拉伯爵》和《阿德尔齐》。此外,浪漫主义剧作家还 

有福斯科洛、佩利科和蒙蒂等人。 

     西班牙浪漫主义戏剧也兴盛一时。1834年,罗萨《威尼斯的魔法》的上 

演,标志着西班牙浪漫主义民族戏剧的诞生。同年,拉斯又创作了著名的浪 

漫主义悲剧《马西亚斯》。1835年,萨阿维德拉的《堂阿尔瓦罗,或命运的 

力量》演出,将浪漫主义戏剧推向了高峰。索里拉和埃雷罗斯也是浪漫主义 

戏剧的重要代表,前者从古代的谣曲和民间故事取材,主要作品有 《鞋匠和 

国王》和《堂胡安·特诺里奥》;后者以风俗主义的讽刺和写真取代了浪漫 

主义的伤感,传世之作《马尔塞拉或三人中的哪一人?》,以各种当代人物 

和风俗细节表现出了浪漫主义的另一个方面。 

     浪漫主义戏剧不仅剧本文学特色鲜明,还革新了舞台艺术实践。这一流 

派的演员,克服了新古典主义戏剧表演划分严格等级、规定朗诵般的铿锵声 

调和芭蕾般的庄严动作而不注意角色内在情绪的弊病,强调把舞台体验作为 

演员创作的基础,为角色灌注激情,使之成为活生生的形象。其欠缺之处是 

过分注重个人主观激情的抒发而缺乏对社会冷静、深刻的剖析,因而在表演 

时常是奔放洒脱有余而准确细腻不足。浪漫主义戏剧要求布景和服装“忠实 

于历史”,有“地方色彩”,要求群众场面和演出细节上要做到像生活写实 

画那样真实。这一时期,机械舞台的出现,盒式布景的运用,瓦斯灯取代油 

灯和蜡烛,对舞台美术的重视,特别是导演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浪漫主义 

的表演手段和大大提高了演出的质量。 

     浪漫主义戏剧的表演艺术家,重要的有法国的塔尔玛、拉歇尔,英国的 

吉思、欧文,德国的德弗里恩特,俄国的莫恰洛夫等人。 

     弗兰·塔尔玛(1763—1826),生于巴黎,在英国受教育,又回到法国 

学戏。1787年进入法兰西喜剧院,以演出伏尔泰《穆罕默德》一剧开始他的 

演员生涯。1789年,因饰演德谢尼埃反君主制戏剧《查理九世》的主角而一 

举成名,并因此同该剧院保守派决裂。1792年,他创建了著名的共和国剧院, 

演出法国古典剧和莎士比亚的翻译剧。1799年,当两个剧院重新合并为法兰 

西喜剧院时,他作为当时演技最高超的悲剧演员而受到拿破仑的赞扬和保 

护。塔尔玛是法国戏剧浪漫主义的先驱,是 19世纪高乃依悲剧的最佳演饰 

者。他出色的表演对观众有着巨大的感染力,甚至赋予悲剧台本以新的生命。 

塔尔玛还对戏剧演出的服装、化妆和舞台布景进行了改革。名画家大卫是他 

的密友,他受大卫绘画中还原古代服装的启迪,在扮演古罗马悲剧主人公时, 

一反传统习惯,改穿坦肩露背的古罗马长袍内衣,遭到同行的嘲讽,而观众 

却接受并欣赏这种改革。 

     玛丽·拉歇尔 (1821—1858),生于瑞士北部阿尔郭维州,父亲是犹太 

流动小贩,1830年随父母迁至巴黎。她从小受过音乐和舞台朗诵的严格训 


… Page 83…

练,15岁首次演出就非常成功。1838年,年仅18岁的拉歇尔在法兰西喜剧 

院演出高乃依悲剧《贺拉斯》加米尔一角。她的表演朴素自然,极富魅力, 

在短短几个月内,一跃而成为蜚声巴黎和欧洲剧坛的戏剧明星。拉歇尔擅长 

演古典悲剧,但也能出色地演出雨果、大仲马等戏剧名家的浪漫主义剧作。 

1849年,她与桑松合演《阿德里安娜·勒库弗勒》一剧,成了轰动当年巴黎 

剧坛的盛事。她还扮装过拉辛 《费德尔》、《巴耶塞特》等剧的主角。为响 

应法国1848年的二月革命,她还曾将《马赛曲》搬上舞台。 

     艾德蒙·吉恩 (1787—1833),弃儿出身,自幼登台演出谋生。他的音 

乐、舞蹈、击剑和马术的造诣俱高。1814年1月26日,他在朱瑞巷剧院扮 

演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而一举成名。尔后,他进一步在外形 

上将夏洛克这个角色塑造成一个铁石心肠的刻薄鬼,使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他还扮演过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奥瑟罗、理查三世、麦克白、李尔王等角色, 

成为后世许多演员效法的榜样。吉恩是浪漫主义戏剧的杰出表演艺术家,但 

其表演艺术中却有着明显的现实主义因素。他以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激情,严 

肃冷峻的姿态,细致有力的动作和自然而又合乎逻辑的表演,征服了广大观 

众,致使英国著名的新古典主义戏剧表演艺术家约翰·肯波都自愧不如。 

     亨利·欧文(1833—1905),原名约翰·亨利·布罗德里希,生于英国 

萨默塞特。1856年开始演员生涯。1866年10月参加伦敦的圣·詹姆斯剧院, 

在考莱夫的风俗喜剧《美人的诡计》中担任主角。1867年加入皇后剧院,同 

年12月第一次与泰丽同台演出加里克据莎士比亚《驯悍记》改编的《凯瑟琳 

和彼得鲁齐奥》,此后两人合作达20余年。1869年,他与图尔合作在欢乐 

剧院演出拜伦的 《狄克叔叔的宠儿》,扮演舍未尼克斯,获得很大成功,从 

而被誉为“聪明的性格演员”。加入这两个剧团的三年时间里,他共演出300 

多部戏中的约400个不同的角色,以表演细腻、自然见称,给观众留下深刻 

印象。1871年,欧文在自导的《钟声》扮演麦西亚斯获得成功,成为戏剧史 

上的重要事件。此后,他扮演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哈姆雷特、麦克白、奥瑟罗、 

理查三世等一系列人物形象。从1879年起,开始主持伦敦兰心剧院,上演了 

大量莎士比亚名剧和当时的流行剧目。1883年冬赴美演出,大获成功。因为 

欧文在戏剧演出上的杰出成就,1895年被封为爵士,使他成为英国戏剧史上 

第一个获得贵族头衔的演员。 

     路德希维·德弗里恩特 (1774—1832),是德国浪漫主义戏剧的杰出表 

演艺术家,既能表演悲剧,又能表演喜剧,尤其擅长表演那些充满矛盾的、 

恶棍似的角色。1815年经著名演员伊夫兰介绍进入柏林皇家剧院,先后扮演 

过席勒《强盗》中的弗兰茨·莫尔、《阴谋与爱情》中的伍尔姆;莫里哀《悭 

吝人》中的阿巴贡;莎士比亚剧中的法尔斯塔夫、亨利四世、夏洛克、李尔 

王、查理三世;泰伦提乌斯《兄弟们》中的厨子以及伊夫兰和大众戏剧中的 

许多角色,揭示了这些艺术形象的独特个性,为观众所称道。他的兄弟爱德 

华·德弗里恩特,埃米尔·德弗里恩特和侄儿奥古斯特·德弗里恩特都是著 

名的演员,爱德华·德弗里恩特还是剧院领导人、舞台革新家和著名戏剧史 

家,著有五卷本《德国戏剧史》。德弗里恩特戏剧世家,对德国浪漫主义戏 

剧乃至19世纪德国戏剧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巴维尔·莫恰洛夫(1800—1848),生于莫斯科一个农奴演员的家庭。 

1816年在寄宿中学毕业后,随父学戏。1817年首次登台演出受到赞誉,不到 

20岁就成为著名演员。莫恰洛夫是一个具有拜伦式气质的悲剧演员,是俄国 


… Page 84…

戏剧舞台上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主要演出莎士比亚的剧作。创作的最出 

色的角色有奥瑟罗、哈姆雷特、李尔王、理查三世、罗密欧等;同时也扮演 

席勒《强盗》中的卡尔·摩尔,《阴谋与爱情》中的费尔迪南德等角色。他 

的演出总是把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内容摆在首位,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演中情绪饱满,内心活动急遽,注重灵感而轻视技巧,因而具有强烈的艺 

术感染力。 



                2。欧洲现实主义戏剧的兴盛及其艺术成就 



     现实主义戏剧,是19世纪中叶取代浪漫主义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个戏 

剧流派。欧洲各国政治上的反动,工人阶级队伍的扩大和生活条件的恶化, 

孔德唯心主义哲学“实证论”和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是现实主义戏剧 

兴起的历史条件和思想基础。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欧洲,现实主义戏剧 

继浪漫主义戏剧之后,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艺术思潮和流派。到了19世纪中 

叶,资本主义已经在欧洲许多国家取代了封建主义,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 

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此后的现实主义戏剧,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 

社会的罪恶为突出特征,因而又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戏剧。 

     欧洲现实主义运动形成初期,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绘画方面。现卖 

主义戏剧是在 19世纪下半叶欧洲文学艺术中现实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之后 

才兴起的一种戏剧运动和流派。在法、德、英等国,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戏 

剧尚未同浪漫主义戏剧划清界限,不少剧作家沿用浪漫主义戏剧的口号,或 

者本身就是从浪漫主义运动转过来的,莎士比亚是他们反对新古典主义斗争 

中的共同旗帜,在俄国,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戏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令 

人瞩目的进展。别林斯基在提出文学有“现实的”(即现实主义的)和“理 

想的” (即浪漫主义的)区分的基础上,对戏剧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也作过深 

刻的论述。格里鲍耶陀夫的《智慧的痛苦》(又译为《聪明误》),果戈里 

的《钦差大臣》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是现实主义的优秀代表作。 

70年代以后,欧洲出现了一股以批判现实主义为特色的独立的艺术潮流,在 

戏剧创作和舞台艺术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到了19世纪后期,现实主 

义戏剧发展到极端,形成了自然主义戏剧。 

     现实主义戏剧作为一种戏剧流派,它在很多方面是和浪漫主义相对立 

的。由于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戏剧上的现实主义在不同国家的 

表现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征却是大体上一致的。这就是: 

     其一,在题材和主题方面,它反对浪漫主义不切实际的想象和幻想。浪 

漫主义戏剧的题材通常是远离生活的中世纪的传说、故事,或是逃避现实的 

田园生活,自然风貌,主题上崇尚“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偏重 

于对理想的追求。而现实主义戏剧扩大了反映生活的范围,特别注重揭露社 

会的黑暗现象,试图在舞台上暴露现实的真相,激起人们对生活本质的思索。 

     其二,在艺术表现方面,它反对浪漫主义戏剧所强调的艺术家的激情和 

对比、夸张手法的运用,而重视客观性,要求对现实世界作客观精确的描写, 

也就是将客观、真实地再现生活作为创作和表演的基础。他们反对象浪漫主 

义戏剧那样,借人物之口直接抒发作者自己的情感和议论,而必须恪守“代 

言体”的格式,即通过客观的舞台形象自然地流露作者的社会理想和道德激 

情。为使舞台形象真实可信,现实主义戏剧的结构通常具有时间、地点和事 


… Page 85…

件比较集中紧凑的特点,台词采用提炼了的生活化的语言,一般不用韵文。 

     其三,在人物塑造上,它反对浪漫主义戏剧赋予主人公某种抽象品格并 

将它理想化,也反对自然主义将生活现象不加选择地搬上舞台的倾向,而是 

强调艺术创造的典型化原则。它重视细节的真实,重视人的个性特性,再现 

完整的人,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为显著标志。 

     其四,在演出形式上,它反对浪漫主义戏剧那种使舞台色彩斑澜,自由 

多变,充满机巧和突变的作法,要求从生活的真实再现中求美感,致力于在 

舞台上造成逼真的生活幻觉。他们严格划分了舞台和观众席的界限,主张在 

二者之间筑起观众看来透明、演员看来不透明的“第四堵墙”,以便演员更 

好地“生活”在舞台上。 

     现实主义戏剧在欧洲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也与整个欧洲现实主义文 

艺运动的进程和成就不相一致。挪威虽是北欧一个小国,但对现实主义戏剧 

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代表人物是易卜生和比昂松。易卜生曾担任过剧 

院的编剧和导演,他一生共完成25部剧本创作,其中被称为“四大社会问题 

剧”的 《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 《人民公敌》以及其他一 

些剧作,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及其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抨击。易 

 卜生的现实主义戏剧堪称典范,被尊称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他不仅是挪威 

民族戏剧的创始人,而且对欧洲乃至世界戏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 

献。比昂松是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创作的《新婚 

夫妇》、《破产》、《编辑》、《国王》、《新制度》、《黎昂娜达》、《挑 

战的手套》等一系列现实主义剧作,为发展挪威民族戏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他和易卜生的戏剧创作和艺术实践活动,使挪威的戏剧艺术走在欧洲 

各国的最前列。 

     在俄国,1812年的卫国战争,大大加强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我意识,对 

俄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进步的文艺家要求戏剧真实地反映生 

活,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冲突,宣传崇高的理想。这一时期的重要剧作家 

有格里鲍尔陀夫、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奥斯特洛夫斯基、苏霍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