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医系列:刘太医谈养生 作者:刘弘章刘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太医系列:刘太医谈养生 作者:刘弘章刘浡-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晚拉十几次。起先,知府衙门的医官认为是毒痢,然而用了清热解毒的药物无效,后来又认为是肾阳不足,按照五更泻去治,还是无效。这次老毛病又犯了,医官只好给他吃罌粟壳止泻,虽然好一些,但是依然每天拉三四次。他就以此为借口,蔫对抗这道圣旨,不去捉蛐蟀,而是到南京找刘纯治病去了。 

  其实,南京诏狱里的医官一直在研究治疗久痢的有效方法。制造久痢模型是容易的。这队医官挑选200个男女犯人进行如下处理: 

  第一步:强迫口服石灰水,造成胃肠道的损伤,降低消化能力。 

  第二步:吃米饭和蔬菜,造成营养不良。 

  第三步:每天吃一粒巴豆。 

  结果怎样呢?一个月之后,停用巴豆。再看这200个犯人,一个个每天依然要腹泻几次。三个月之后,医官们请刘纯验看,刘纯认为久痢病已经制造成功了,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试验治疗。怎样试验治疗呢?医官们让全部犯人都喝开胃汤:生山楂半两,广木香二两。同时都喝瘦牛肉汤。于是把200个犯人分为甲乙丙丁四批,每批5组,分别给予如下处理: 

  甲批犯人: 

  第1组:每天喝两次黄连汤,给予清热。 

  第2组:每天喝两次枸杞汤,给予补肾。 

  第3组:每天喝两次党参汤,给予补气。 

  第4组:每天喝两次沙参汤,给予滋阴。 

  第5组:每天喝两次当归汤,给予养血。 

  一个月之后,甲批第3组犯人的疗效较好。 

  乙批犯人: 

  第1组:每天喝两次党参、川芎汤,给予补气活血。 

  第2组:每天喝两次党参、贝母汤,给予补气化痰。 

  第3组:每天喝两次党参、沙参汤,给予补气滋阴。 

  第4组:每天喝两次党参、猪苓汤,给予补气利水。 

  第5组:每天喝两次党参、麻黄汤,给予补气定喘。 

  一个月之后,乙批第4组犯人的疗效较好。 

  丙批犯人: 

  第1组:每天喝两次党参、猪苓、酸涩止泻的乌梅汤。 

  第2组:每天喝两次党参、猪苓、止血止泻的赤石脂汤。 

  第3组:每天喝两次党参、猪苓、涩肠止泻的诃黎勒汤。 

  第4组:每天喝两次党参、猪苓、补脾止泻的芡实汤。 

  第5组:每天喝两次党参、猪苓、止痛止泻的罌粟壳汤。 

  一个月之后,丙批第4组犯人的疗效较好。 

  丁批犯人: 

  第1组:每天喝两次党参、猪苓、芡实、芳香化湿的厚朴汤。 

  第2组:每天喝两次党参、猪苓、芡实、温脾调中的砂仁汤。 

  第3组:每天喝两次党参、猪苓、芡实、破气行痰的枳实汤。 

  第4组:每天喝两次党参、猪苓、芡实、理气止痛的香附汤。 

  第5组:每天喝两次党参、猪苓、芡实、调中和胃的小茴香汤。 

  一个月之后,丁批第1组犯人的疗效最好。

  刘纯亲眼看到了丁批第1组犯人的疗效,十分高兴,立即让全体犯人照此治疗。结果在三个月之后,久痢的犯人都痊愈了。 

  这些试验说明久痢属于运化失常证候群,治疗这个证候群应当使用调补脾胃的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丸出自宋朝名医陈师文的著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运化失常引起久痢的名方。该方有升提中气的四君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有健脾止泻的白扁豆、莲子、山药,薏苡仁,有调气的砂仁、桔梗等十味药材,全部药材是研磨成细粉,再加入炼蜜为丸。但是参苓白术丸调补脾胃的作用很弱,因此虽然治疗运化失常有效,可是不能根治。 

  刘纯和医官们反复加减参苓白术丸处方,研究出一种新的药物,叫做承利散。主要成分是:儿茶胶、蝉蜕、鹿茸、槐蘑、西红等。 

  苏州知府况钟到了南京,见了刘纯,就把宣德皇帝朱瞻基下旨让他捉蛐蟀的事说了一遍。今年已经71岁的刘纯,想不到自己的表外甥孙子如此荒唐。于是刘纯留下苏州知府况钟治病,不理睬已经到了苏州衙门,捉蛐蟀的两个太监的拼命催促。官员擅自离任是有罪的,但是刘纯上折子,说况钟病重,朱瞻基能够说什么呢? 

  刘纯让苏州知府况钟先口服加味开胃汤:生北山楂半两,广木香二两,猪苓二两,党参一两。每天一剂,水煎频饮。同时喝瘦牛肉汤。出现饥饿感,再使用承利散。结果不到三个月,况钟的久痢就好了。已经是初冬了,田地里已经没有蛐蟀了,苏州知府况钟就回苏州府衙了。 

  ★总而言之,刘纯认为久痢的病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诱发条件;其中,主观原因=胃气下降+营养不良;客观原因=脾虚+内湿;诱发条件=气机不顺。痊愈=三分治+七分养;其中,七分养=加入党参、猪苓的开胃汤+瘦牛肉汤;三分治=承利散。 

  现代医学怎样解释久痢问题呢? 

  久痢就是现代医学说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该病的病因至今不清楚。有自身免疫学说,但是使用皮质激素不能根治。有遗传学说,但是许多病人没有家族史,而且治愈后不再复发,也排除了先天缺陷。有感染学说,但是使用抗生素无效。有食物过敏学说,但是病人使用特殊食物治疗无效。有精神焦虑学说,但是病人使用安定药物治疗无效。因此西医是糊涂的。 

  病理解剖学发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主要位于直肠与乙状结肠,可扩展到全结肠。肠粘膜有弥漫性炎症改变,有水肿、充血、溃疡、肉芽组织、假性息肉。临床表现,主要是便秘与腹泻交替。腹泻的时候,可以一天十几次,大便呈不成形,或者是糊状,或者是水样。诊断主要靠结肠镜检。西医没有好办法。如果使用柳氮吡啶和强的松无效,就给予手术切除。 

  但是三分治七分养治疗此病是简单有效的。以后几百年的研究使用,发现刘纯的这种方法能够治疗现代病名:慢性结肠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 

  ★请注意!首先口服加味开胃汤:生山楂15克,广木香50克,猪苓50克,党参20克。每天一剂,水煎频饮。同时喝瘦牛肉汤。一个月之后,如果病情不再发展了,那么轻症病人不必用药,重症病人可以加用承利散。 

  治疗期间,应当吃软食。不要误认为是胃寒,而吃热烫食物,以免烫伤食道、胃的粘膜。禁忌烟酒辛辣。要多吃牛奶、鸡蛋、肉类等食物。西医让病人吃素食,是不对的。这样一来,人体缺乏蛋白质,溃疡面就不会愈合,病情也不会好转。 

  疗效统计:从1967年至1997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327例,均经过结肠镜检查确诊,大多数病人,每天腹泻4…6次,大便呈脓血样,用药半年以后,乙状结肠镜复查,全部正常。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共1583例;均经过钡餐造影或者胃镜检查确诊,用药半年以后,经过胃镜复查,溃疡面亦得到愈合。

  (1)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古称久痢) 

  病人男性,1928年出生,甘肃省兰州市火柴厂职员。1979年8月14日凌晨,病人因为腹泻不止,在工厂医务室治疗之后,突然腹胀腹疼。医生即通知家属,病人可能是癌症,赶紧找肿瘤专家看一看。于是家属马上用担架抬着病人,当天中午来到甘肃省水电工程局医院。 

  内科医生询问病史,知道病人从1971年夏天开始,经常便秘与腹泻交替。曾经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诊断是慢性结肠炎,治疗无效。又在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诊断是五更泻,治疗亦无效。今天凌晨,突然腹泻不止,医务室医生迅速处理之后,腹泻迅速停止,但是腹胀腹疼难忍。医务室医生说长期腹泻可能是癌症。让病人赶紧找肿瘤专家看病。病人既然是找肿瘤专家,那就是找院长刘弘章喽,于是内科医生把我找来了。 

  病人腹胀腹疼难忍,这是必须立即查明的急症。我敲了敲病人的肚子,的确很胀,但是没有腹水。那么肚子里就是气体,可是大量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病人发生了肠梗阻呢?可是大量腹泻的病人,肠蠕动是强烈的,怎么会一下子发生肠梗阻呢?还是要用乙状结肠镜查一查。 

  于是我让护士给病人灌肠,准备做乙状结肠镜检。护士刚把灌肠器的探头插入肛门,就说:“院长,阻力太大,好像有占位性物体!” 

  我问:“什么东西?” 

  护士说:“占据整个肛门,很硬!” 

  我问:“活动吗?” 

  护士说:“好像能够活动!” 

  我立即发出指令:“病人改截石位!你用大止血钳夹住它,活动一下!” 

  于是护士坐在病人的肛门前,用大止血钳夹住了这个占位性物体;向我报告:“院长,活动度很好!”话音未落,突然从病人的肛门里喷射出大量的液体。我的眼前一片黄色,把我吓坏了。我迅速定了定神,发现坐在病人肛门前的护士,已经变成了黄色的落汤鸡;再看病人已经昏迷了。我立刻又发出指令:“给氧!输液!抢救休克!”周围发愣的医生护士立即行动起来。 

  那个落汤鸡护士,手里依然拿着大止血钳,呆呆地坐在凳子上,吓的眼睛发直。我接过大止血钳,让她去洗澡换衣服。大止血钳夹着一个黄色的圆柱体,这是什么东西?我忐忑不安地一边用自来水冲洗着,一边用一个止血钳小心翼翼地拨弄。啊?这个圆柱体竟然是一个用药棉包裹的玉米棒子!体积大约是10×3×3厘米,可能是一个玉米棒子的中间部位。

  什么是玉米棒子?就是吃完煮熟的玉米棒之后,剩下的那个圆柱体棒子!为什么往病人肛门里塞入玉米棒子呢?噢,我明白了:病人腹泻不止,可能是医务室医生采取了应急措施。高!实在是高!而且还怕病人不舒服,用药棉把玉米棒子裹起来。啊,真聪明!不!真不是东西。怎么能够往肛门里塞这个东西呢?但是,是不是病人和家属知道塞入玉米棒子,而不告诉我们呢? 

  于是我把家属找来,指着玉米棒子问:“这是谁塞的?” 

  家属是个家庭妇女,她莫名其妙地说:“大夫,什么谁塞的!” 

  我说:“装什么傻啊?我问你,谁把这个玉米棒子塞进肛门的?” 

  家属问:“大夫,您说什么玉米棒子!” 

  我说:“我问你,医务室大夫怎么瞧的病?” 

  家属说:“大夫,医务室的大夫睡觉了,我们把他叫起来,他说我们讨厌,叫我出去,把老头留下,一会儿老头就出来了,也没给药,过了一个多钟头,老头说肚子胀疼,我们又去医务室,大夫说,弄不好是癌症,叫我们找专家看看。我们看《甘肃日报》说您是专家,这不就来了吗?” 

  我明白了,看来,家属不知道玉米棒子的事。 

  那么病人呢?给他肛门塞进玉米棒子,这是很难受的,他是应当知道的。病人已经醒了,躺在抢救床上,肚子已经不胀了,刚才是腹压骤降,发生了虚脱,吸氧和输液之后,已经恢复正常。 

  我问病人:“医务室大夫怎么瞧的病?” 

  病人说:“大夫说,给我屁眼里上点儿药就不拉了。” 

  我问病人:“知道上的什么药吗?” 

  病人说:“大夫,我不知道!” 

  我说:“很好,你真的不知道?”于是,我把托盘端过来,指着玉米棒子说:“给你上的就是这个药!” 

  病人瞅了瞅:“大夫,这是老玉米棒子!” 

  我说:“对,就是玉米棒子!” 

  于是,病人骂了起来:“给我屁眼里捅老玉米棒子!大夫是治病的,怎么这么缺德……”病人气的脸色通红。看来,病人和家属都不知道医务室大夫的胡作非为。 

  还得给病人重新灌肠,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镜检可见乙状结肠的粘膜呈弥漫性充血水肿,粘膜下树枝状小血管模糊不清;粘膜表面颗粒状,触之出血;有多发性散在分布的潰疡面,最大块潰疡的面积约2×1厘米;部分结肠袋已经消失。这是一个典型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没有癌变。然而8年来,病人到处求医却没有得到根治,最后怀疑是癌变,被塞进了玉米棒子。我告诉病人和家属,要口服加味开胃汤:生山楂15克,广木香50克,猪苓50克,党参20克。每天一剂,水煎频饮。同时喝瘦牛肉汤。出现饥饿感,加用承利散。 

  病人回家了,当然要和医务室大夫吵架,而且把大夫打了,据说打得不轻。工厂派人找我调查过。来人说:“医务室大夫说了,这是误会,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了。” 

  我说:“很好,让医务室大夫来一趟,我给他肛门里塞进玉米棒子。告诉他,别把我的好心,也当成驴肝肺。”。 

  结果那个大夫一直没有来,依然当他的大夫。病人呢,倒是经常找我来。半年之后,病人到甘肃省一家医院复查乙状结肠镜,镜检报告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粘膜正常,又做了一个结肠灌钡造影也正常。

  (2)胃溃疡(中医古称胃脘疼) 

  病人女性,1940年出生,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护士。1972年开始上腹部疼痛,经常发作,痛时如刀割,饱则呕吐酸水。曾经在本医院钡餐透视诊断是胃溃疡,医生给予中药汤剂黄芪建中汤,西药普鲁本辛、胃舒平等。1978年在兰州一家医院,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小弯处有一块2×2厘米的溃疡,依然诊断是胃溃疡。依然给予中药汤剂黄芪建中汤,西药普鲁本辛、胃舒平等。病人几乎依然在每天饭后两小时左右胃疼。 

  1980年1月21日上午,因为工作问题与同事怄气,即感到上腹部疼痛加重。午饭后感觉到胃部烧灼,肚子下坠,即去厕所大便,排出黑色稀便。几乎晕倒在厕所里。被人扶出后,化验大便是大量出血。本院诊断是胃溃疡大出血,即给予胃肠减压、禁食水、静脉输液止血等应急措施。病人拒绝手术切除胃的治疗方案。一周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