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医系列:刘太医谈养生 作者:刘弘章刘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太医系列:刘太医谈养生 作者:刘弘章刘浡-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⑿拒绝忌口的人,癌症等于死亡。因为血热妄行在不断加剧。 

  ⒀胡乱吃补药的人,癌症等于死亡。因为破坏了有效的治疗。这些病人的突出表现,是肿块不断生长,而牛筋汤不能控制。最能刺激肿块的药物,是所谓的免疫增强剂,诸如:干扰素、核糖核酸、生长素、细胞介素……以及一些所谓的中药补品。这些药物的刺激性十分强烈,甚至在停药之后,每月测量肿块依然在生长。如果每月测量一次肿块依然生长,连续三个月都是如此,那么癌症等于死亡。当然如果你吃的是假药,那么就算你走运。 

  ⒁癌病人吃活血化痰的药物,癌症等于死亡。因为活血化痰的药物能够促使癌块的转移与破溃。 

  ⒂百岁老人,得了癌症等于死亡。因为百岁老人的胃气很差。 

  ⒃转移癌,在手术切除之后,癌症等于死亡。因为捅了马蜂窝,会造成癌块的疯狂转移。 

  ⒄癌病人并发了脑部转移,而且转移癌块直径大于3厘米,癌症等于死亡。因为原发癌尚未控制,脑部转移癌的脑水肿极难克服;病人必定死于脑水肿。 

  ⒅慢性肝炎合并原发性肝癌,不是大问题。但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出现了肝腹水,又合并原发性肝癌,癌症等于死亡。因为肝脏已经失去了基本功能,其低蛋白血症就足以致病人于死地,谈不上再去治疗肝癌。 

  ⒆癌病人并发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癌症等于死亡。因为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将造成脑缺血而猝死。 

  ⒇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并不可怕。但是心包积液在一些边远小镇就是很可怕。因为一些边远小镇的医生,不敢穿刺心包抽液。因此,在一些边远小镇的合并心包积液的癌病人,癌症等于死亡。因为心包积液能够在短期内造成心脏骤停。

 
  总之,面对许多症状,诸如癌症的疼痛、失眠、胸水、腹水、心包积液、脑水肿、精神失常、癫痫、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截瘫等问题,我是无能为力的。而且实际上,许多垂危病人已经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也只能使用七分养的方法去延长生命。 

  综上所述,癌症不是能够轻易痊愈的疾病。 

  应当指出,一个人有生病的自由,一个医生也有拒绝治疗的自由。这种拒绝是为了避免病人的人财两空和医患纠纷。欧美的医生拒绝手术治疗大于3厘米的癌块;许多中国高级西医也拒绝手术治疗大于3厘米的癌块,这是非常正确的。同样的道理,我也是拒绝治疗七分养一个月之后,不能控制病情的病人。这不叫见死不救,而是实事求是,因为医生不是万能。因此一个人平常必须养生,避免病入膏肓才去看病。 

  我父亲治疗癌症,遇到的困难比我小。那时候医院十分重视体检,而且西医还是规矩的,肿块大于3厘米,或者有了转移就拒绝治疗了。因此胃气不是大问题,倒是缺乏肉食,把病人饿的很馋。买牛筋是很困难的,必须去国营的屠宰场求人,或者到国营的饭馆求人,尤其是小酒馆的牛筋很多。 

  我遇到的困难比父亲大。首先是在中国,每年做体检的人越来越少了,因此一旦确诊,肿块往往大于3厘米,或者发生了转移。肿块直径大于3厘米,就意味着全身发生了转移,而且医生又不做全身的CT扫描。因此在使用控岩散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全身各个部位的肿块缩小变硬,就会出现一会儿这疼,一会儿那疼的现象。又由于胃气很差,肿块气化速度很慢,就会出现压迫症状。最严重的压迫症状是骨转移。避免压迫症状的唯一办法,是大量使用加味开胃汤和食疗,而缓慢增加控岩散的剂量。宁可慢,也要避免压迫症状。刘纯强调三分治七分养,但是对于肿块直径大于3厘米的癌病人,我看不妨强调一分治九分养。因此绝对不是肿块越大,而控岩散的剂量越大。恰恰是相反,是升提胃气和食疗的比例要加大。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其他疾病。 

  因此胃气不好的病人、营养不良的病人、肿块直径大于3厘米的病人、发生全身转移的病人,要特别重视七分养,而要把三分治放在次要的地位。 

  控岩散的剂量保持在每天四次,每次一两粒即可。千万千万不要大剂量使用控岩散。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如果发生全身转移的病人,大剂量使用了控岩散,那么麻烦事就会接踵而来。 

  例如:病人男性,1964年出生,南京军区某部军官。2002年8月,在每年例行体检时候发现右肺癌,肿块直径2×2厘米。即在军区总医院给予手术切除,然后进行放疗化疗。同年12月出现胸椎转移,压迫胸神经而下肢轻度麻木。病人经过别人推荐,使用三分治七分养。由于恨病吃药,不是每七天递增控岩散剂量,而是从第一天开始,就是每天四次,每次五粒。于是十几天之后,下肢瘫痪。这时候他应当迅速减少控岩散剂量,而加大加味开胃汤剂量。但是他不听我的劝告,反而去南京骨科医院,手术切除了胸椎转移癌块。术后发生了脑部转移癌、全身骨转移癌。更要命的是,术后化疗使他发生了顽固性厌食症,于是他死了。癌症是慢性病,在医生发现之前已经存在许多年了。但是,为什么许多年不着急,而一旦发现就急不可耐呢?因此自己的思想,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1994年,我在网站宣传三分治七分养之后,就特别注意中国病人的胃气问题。实际上,我的电话和电子信箱,已经成为死亡热线。 

  ①有的病人不相信“人无胃气不治”,打电话的目的就是争论。其实没有必要争论,因为很多人知道刘家是中国唯一的瘤科世医。 

  ②有的病人认为加味开胃汤、牛蹄筋、控岩散没有通过国家的鉴定;喝加味开胃汤超过三个月没有饥饿感,就必死无疑,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其实,世界上至今没有鉴定中成药的方法。中国人可以出国看一看了,可以买一点国外的中成药,看一看有没有当地国家的批号。你会惊奇地发现,中成药统统没有批号。例如:美国的牛黄丸、新加坡的正红花油、印度的雄油等。只有中国要对中成药进行所谓的科学鉴定,而这种西医式的鉴定是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 

  ③有些病人认为国营医院不会骗人。其实目前国营医院已经从国营转制到私营,这是与国际接轨,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医生追求金钱是不对的。 

  ④病人是无辜的,有病之后,应当得到医生的正确治疗。买电器的人,不必成为电器专家;买服装的人,不必成为服装专家;同样的,病人不必成为医学专家。但是应当具备最起码的生活常识,这个常识就是民以食为天。任何妨碍吃饭的治疗方法,都是有害的。但是有些病人不信这一套,经过治疗不能吃饭了,喝加味开胃汤超过三个月,也不能诱发饥饿感,怎么办呢?我劝他继续喝加味开胃汤和肉汤,等待死亡。 

  ⑤实际上,接受死亡是痛苦的。许多家属在电话里号啕大哭,我只能劝他节哀:“人活一百年也是死,不让病人受痛苦,是件好事。”放下电话,我心里也不是滋味。癌症不是要命的病。人类最可怕的病,是丧失胃气,而很多人浑然不知。这样的人不死,那么谁死呢?即便是百岁寿星,也是丧失胃气而死,何况是有病的人呢? 

  ⑥有些家属不信这一套,依然抬着病人到处乱求医,而有些医生乘机卖出高价而无效的药物,造成家属的人财两空。这是非常糊涂的。尤其是一些大家族,人口众多,娘家人向着娘家人,婆家人向着婆家人,吵得一塌糊涂。我只能出主意,谁说能治,谁掏钱。这场争论马上停止。因为参加争论的人,心里都明白病人要死了,只是想让对方多花冤枉钱。

  我是一个中国人,然而我不能挽救我的许多同胞。这是什么滋味呢?这就像电影里,坏人要杀你的父亲,而你不能救他;坏人要用刀捅你的弟弟,而你不能救他;坏人要强奸你的妻子,而你不能救她。是的,许多中国的癌病人经过西医的摧残,向我哭诉,要我救他;我真是欲哭无泪。我只能让他七分养之后,再看效果。你说我们中国人怎么变得如此愚蠢呢?即便不知道我的三分治七分养,那么不知道挨刀疼吗?不知道放疗是原子弹吗?不知道化疗是毒药吗?不知道医院是收费站吗?为什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为什么不爱惜自己的性命? 

  不仅癌症如此,许多疾病也是这样。 

  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吃激素强的松,造成了全身骨质疏松而病理骨折,已经卧床不起。怎么办?不要乱投医,只能等待死亡。 

  又如,糖尿病,长期吃降糖药,并发了四肢脉管炎,只能截肢;截肢之后不知改悔,依然吃西药,并发了心肌梗塞。怎么办?不要乱投医,只能等待死亡。 

  再如,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给予心脏移植,长期使用化疗药物产生了癌症。怎么办?不要乱投医,只能等待死亡。 

  因为如果自己要找死,那么别人无法救他。就像一个人执意要自杀,那么谁也阻拦不了。这是见死不救吗?不!医生治病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病人的生存质量和自然寿命,不单纯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欧美一些国家提出了安乐死,我认为是对的。人活百岁也是死,病人到了垂死挣扎的地步,何必再受难忍的痛苦。 

  有人说,你是个医生,管这种闲事干什么?对你有什么好处?好像说实话是奇怪的,坑害人反而是正常的。其实中国的传统中医就是如此,欧美的医生也是如此。 

  许多癌病人被治死了,而许多不是癌的人,也被误诊是癌症。这在国内已经不是稀罕事。 

  ①把肺脓疡误诊是肺癌。病人女性,1918年出生,兰州市政府官员。1979年2月5日,受凉后发热,体温高达摄氏396度,伴发头疼、鼻塞、流涕、咳嗽、吐泡沫痰。在医务室给予安乃近之后,体温正常。一周后,咳嗽加剧,2月12日在医务室拍X光片,未见异常,即给予青霉素肌注。3月24日,咳嗽有血丝,偶尔吐鲜血几口。在医务室拍X光片,发现右肺中叶有5×3厘米肿物,怀疑是恶性肿瘤。即转到甘肃省一家医院住院。 

  医院检查,浅表淋巴结不肿大,气管不偏移,X光片报告:右肺中叶有5×3厘米肿物。医生意见:病情发展迅速,是低分化肺癌。即给予放疗。每周五次,每次DT180cGy;三周后,拍X光复查,发现肿块缩小到2×2厘米。但是病人出现了极度厌食,很快死亡。 

  5月5日,医院的尸体解剖证实:右肺中叶肺脓疡。这就叫误诊!因为癌症是慢性病,其肿块的形成要经过2~20年的漫长过程。不可能2月12日拍片没有癌块,而一个月之后,突然出现癌块;而且癌块直径已经超过了3厘米,却不发生淋巴转移,这就违背了癌的发展规律。那么怎样解释肿块缩小问题呢?因为放疗化疗能够杀死一切生活组织,直至把一个大活人杀死。因此不能一见肿物,就诊断是癌症;也不能认为放疗化疗把肿物缩小了,肿物就是癌症。 

  ②把结核病误诊是淋巴肉瘤。病人男性,1934年出生,甘肃省军区军官。1978年开始疲乏,进行性消瘦。1980年4月17日,因感冒发热不退,住进医院。住院检查发现锁骨上、肺门、纵膈及腹腔多发性肿块。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是淋巴肉瘤。即给予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大剂量冲击疗法。每周一次,每次一克。7月5日,出现呼吸困难,X光片发现右侧胸腔积液。医生抽液发现液体清亮,不是血性。继续给予环磷酰胺大剂量冲击。但是病人出现了极度厌食,很快死亡。 

  8月9日,医院的尸体解剖证实:淋巴结核干酪性坏死。这就叫误诊!因为癌病人出现胸腔积液,是胸膜转移的癌块破裂了,是癌块里的小血管在渗血,不可能没有血;第一次抽液应当抽出像静脉血那样的粘稠的血水。而省医生抽出的液体是清亮的,不是血性,这就违背了癌症的规律。那么怎样解释医院的活检报告呢?错误。 

  ③把十二指肠溃疡误诊是肠道原发性淋巴肉瘤。病人男性,1928年出生,中国外交部驻外使馆人员。1982年初,开始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吃点饼干即缓解。11月5日回国后,在北京一家医院就诊。B超发现胆囊结石,即给予胆囊切除。术中发现十二指肠内有肿物。因术前未做准备,所以仅切除胆囊,而结束手术。术后两个月,钡餐检查:十二指肠肠腔狭窄,充缺,粘膜紊乱,长约5厘米,考虑是十二指肠淋巴肉瘤。纤维胃镜检查:考虑是十二指肠溃疡恶变。医生又给予手术切除。术后活检报告:淋巴肉瘤。术后给予化疗。但是病人出现了极度厌食,很快死亡。 

  1983年2月19日,这家医院再次复核术后活检组织切片,证实是十二指肠溃疡。这就叫误诊!因为十二指肠是非常短的肠段,如果此处发生癌变,就必定阻塞胆汁和胰液的分泌,就必定造成消化吸收功能的障碍,就必定造成体重的迅速下降。可是病人没有消瘦,更没有黄疸。而是腹部疼痛,吃点饼干就能缓解。这是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症状。那么如何解释第一次的术后活检报告呢?错误。 

  ④把慢性结肠炎误诊是升结肠癌。病人女性,1944年出生,航天工业部医院医生。1980年夏季开始,受凉后腹泄水样大便,一天2~3次;在医院多次检查大便未见异常。临床怀疑是过敏性肠炎。1983年7月11日,受凉后又腹泄水样大便,病人害怕发生肠癌,即在医院B超检查,发现右下腹有6×4厘米肿物。钡餐灌肠检查发现升结肠有11厘米的充盈缺损,与B超肿块符合。临床诊断:升结肠癌。病人哭的死去活来,要求领导找专家会诊。在京的西医肿瘤专家同意这个诊断。 

  于是领导又找我这个中医会诊。8月13日上午,我去给她会诊。一见面,我发现这个人满脸痤疮。于是就仔细看她的脸,把她看毛了。她说:“你不看病历,看我的脸干什么?”我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