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融大风暴-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机舱内的乘客几乎没有一个留神看这个宣传短片,大概每一个人,包括最后上机的殷家宝在内,都相信空难如果真的发生,晓得如何把救生衣穿上,也是枉然的。    
    谁能逃得过空难,谁不能,都是命定的。    
    殷家宝这样一想,手心又开始冒汗。    
    只不过是一天前的事,他紧握着临终前的小杨的手,听他最后的肺腑之言。    
    “听话,大卫……”小杨称呼殷家宝的英文名字:“好兄弟,你必须走,快走……否则,我怕发生在我身上的意外也会发生在你身上。”    
    “不!”殷家宝急得几乎哭出来了:“我不能走,首先救了你再算。”    
    “不!”小杨额上挂下来的血水,渗进他的眼角,叫他无法不闭上眼睛讲话:    
    “大卫,我完蛋了,不必再顾念我,逃吧……只要你消声匿迹,谁都不会追究了……”    
    “不!”殷家宝有着很大的不忍。小杨是他的好同学、好同事、好朋友,且是亚裔,情谊深厚,怎能置他于不顾。    
    “大卫,你听我说。”小杨的右手在空中乱抓,终于让殷家宝抱住了,他才继续安心说话:“我的直觉告诉我,我们之间,必须死一个……那么,你就不必再平白地牺牲了。”    
    “可是……”殷家宝的神经极度紧张,太多话要说,反而叫他不知从何说起。    
    一切来得太突然。    
    也太恐怖了。    
    “大卫,”小杨气若游丝,殷家宝只能附着小杨的耳朵,才能听到他说的话。    
    小杨竭力地把话说清楚。    
    家宝也尽心地把话记牢下来。    
    小杨紧紧地握住家宝,道:    
    “记着,卡碧的曼谷地址写在我的记事簿第一页,你一定要去告诉她……我爱她……,对不起她……不能照顾她了。”    
    说完了这几句话,小杨的手变得松软无力,殷家宝稍稍把它放开,那只满是鲜血的手就垂跌在小杨的胸前去。    
    小杨死了。    
    


第一部分金融大风暴(6)

    半夜里,这条由纽约通往新泽西的高速公路,分叉出来的A6段小路,偏僻之至,周遭静悄悄的有如鬼域。没有人会听到殷家宝在小杨身边的饮泣声音。    
    一小时前,小杨挣扎着用手提电话摇给殷家宝,才教他寻到这儿来的。    
    当时,小杨在电话里痛苦地说:    
    “大卫,我的汽车失事,脚掣出了毛病……大有可能是人为的。”    
    “小杨……”殷家宝吓得大叫。    
    “你……快来,我把我负责结算的期货买卖记录给你……”    
    把小杨寻到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小小的染满了鲜血的墨绿色记事簿塞到殷家宝手上去。    
    小杨要他带着这份罪证逃亡。    
    “离开美国,回亚洲去。”小杨一再嘱咐。    
    如果殷家宝不照他的遗言办,小杨会死不暝目。    
    殷家宝几乎是在毫无选择之下,坐上了他的汽车,赶赴机场,踏上逃亡之路。    
    当殷家宝抵达机场,买好了机票,走过出境柜位,让美国的出入境官员查看他的护照时,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卜卜乱跳得几乎要冲口而出。    
    那位看来有点脸肉横生的出入境官员,睁大眼凝视着他,好久方才咧开了嘴,笑道:    
    “祝你旅途愉快。”    
    殷家宝如获大赦地接过了他的护照,就在航机要起飞前冲进机舱去。    
    空中小姐给他递过了饮品,机舱内的乘客陆续的斜倚在椅上休息。    
    殷家宝咕噜咕噜的把饮品喝光,定一定神,也闭上了眼睛假寐。    
    要殷家宝完全松弛下来,走入梦乡,是不可能的事。    
    这几天来发生的事,令殷家宝的神经完全处于极度紧张的备战状态。    
    殷家宝自从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之后,在投考嘉富道金融集团的一千零八十六名全美国大学生中,成了十位被挑中的幸运儿。尤其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殷家宝是惟一的亚裔人士,加上他并没有美国的居留权,在这个形势绝不比人强的情势之下被选中,而且获得嘉富道金融集团人事部的默许,会为殷家宝把居留美国的绿咭拿到手,这种待遇实在是非比寻常的。    
    美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多如过江之鲫,尤其是名满天下的嘉富道金融集团,何愁没有人才可用。    
    殷家宝受到青睐,只证明一点,他本身的才具必是鹤立鸡群,不可多得的。    
    能够考进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嘉富道集团工作,等于中了彩票,获得一份难能可贵、金不换银不换的商场历练,是所有心仪金融投资界的年轻人梦寐以求的黄金机缘。对殷家宝,更有多一层的好处。    
    他打算好好服务嘉富道,直至把绿咭弄到手,才回原居地香港发展去。    
    他的这个计划,得到很多人的认同。    
    可是,在他身边赞成这个计划的朋友同学同事们,没有一个真正了解殷家宝要争取绿咭的目的。    
    人们都认为香港回归祖国,前景是好是坏,仍是未定之天。于是能把个外国护照抓在手上,是一项安全措施。    
    这个计算,其实从来不是殷家宝的想法。    
    他喜欢香港。    
    更爱重祖国。    
    尤其舍不得把他抚养成人、仍居香港的母亲樊浩梅,从而他认定了自己要照顾弟妹和回报母亲的责任。    
    如果不是樊浩梅当年收养了殷家宝这个弃婴,他的生命怕早就完结了。    
    这位既是亲人又是恩人的母亲,毕生的牵挂只在那个天生低能的弟弟方力身上。    
    殷家宝要确保方力获得一辈子的完善照顾,以慰亲心,只有两个方法。其一是他能够发达,累积的财富足够供养一个完全没有照顾自己能力的低能弟弟。其二是仰仗社会的福利保险制度。    
    后者在香港是不可能实现的。    
    英国统治香港一百五十年,一直以来的政策都是着重于提供有利条件,培养工商界的势力,再从他们的获利之中抽取巨大利益。至于民生的福利在中国宣布香港主权回归之前的那些年,是完全不被重视的。    
    民生福利和民主精神,都是在香港踏上回归之路的过渡期内,才被港英政府忽然之间培养起来。    
    殷家宝从没有奢望自己会由中产阶层的人物,一跃龙门,而成香港的大富豪。    
    于是,他想到了最切实际的就是在美国争取到绿咭,把母弟申请到美国来,有了居民的身分,就可以享用这个国家完备的福利措施。只要樊浩梅知道方力有资格毕生享用美国对残疾人民的照顾,她有一天撒手尘寰,也会得暝目了。    
    殷家宝认定了这是他自立后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于是欢天喜地的朝这个方向走。    
    故而,他在嘉富道学习行走,是真的全心全力全神全意投入,务求做出令上司极满意的成绩来。    
    事实上,那位身为集团高级副总裁的上司约翰伟诺对殷家宝相当看重,两三年之间,已把他提拔到投资主任的高位上去。    
    殷家宝也从来不负所托,经他手的投资任务,都干出了好成绩来。别说从没有出过乱子,且殷家宝相信他所表现的业绩,让整个属于约翰伟诺管辖的基金投资部门生色不少。    
    殷家宝是约翰伟诺的爱将,几乎是集团内人人皆知的事。    
    除了辉煌业绩令约翰伟诺满意之外,殷家宝那种东方人传统尊师重道,少说话多做事的作风,也深得上司的心。    
    三个多月前,约翰伟诺郑重地嘱咐殷家宝,负责套利投资计划,殷家宝立即全神贯注,悉力以赴。    
    套利投资是利用不同市场之期货价钱差异,在同时间买进卖出之情况下,赚取利润的。    
    这种投资的营利并不高,相对地风险也不大。    
    既是同时进行现货与期货一买一卖的两笔交易,价钱的起跌,都只是差额上的大小,不会一面倒的跌得重,输得惨。    
    只是殷家宝有一天接获约翰伟诺的字条,嘱咐他在套利投资上,只负责买进,而不必同时卖出。殷家宝对这个指令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不同时在买卖上进行两笔一买一卖的交易,就是赌该项期货只升不跌,或只跌不升,那么风险就相当大了。    
    殷家宝看到财务部批下来的投资金额相当巨大,更加禁捺不住担心,跑到约翰伟诺的办公室去,坦诚地把忧疑说出来。    
    出乎意料之外,一向斯文和蔼的约翰伟诺,立即拉长了脸,近乎苛责的对殷家宝说:    
    “大卫,你没有看懂我指令的话,我就找别人代替你执行任务了。”    
    殷家宝觉得委屈,正想据理力争,约翰伟诺就扬扬手,示意殷家宝离去。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上司的脸色,受到上司的白眼。在他还没有挤身于美国金融界之前,有些人曾告诫过他说:    
    “美国的黑奴时代已彻底过去,现仍存在的一些种族歧视已经升级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小心,他们不会真心栽培亚裔人士。”    
    对这种评议,殷家宝不置可否,事实上,从他考取了全额奖学金在哈佛攻读,到他受聘于嘉富道,每一天,他都在美国人的眷顾下如沐春风,自由自在地奋斗,且获得合情合理的报酬。只有这一次,他才遇到这种不平。    
    碰了钉子的殷家宝整天的呆在自己的办公室内闷闷不乐,胡思乱想。    
    从来生活上有什么忧疑,只有一个解困的方法是对家宝最见效的。    
    他抓起了电话筒,摇了个长途电话到香港去,找樊浩梅。    
    “妈。”    
    “是家宝吗?”樊浩梅爬起身来,看看床头钟,才是早上五点半。    
    “把你吵醒了是不是?对不起,妈妈。”殷家宝说。    
    “家宝,有什么事吗?”    
    “没有。妈妈,听听你的声音我就会精神百倍。”    
    “傻孩子。”樊浩梅说:“纽约时间是傍晚了,你还未下班吗?工作是否很劳累?”    
    “还好,妈妈,只是想念你,真的,所以才摇电话给你。”    
    “有什么事要告诉我?”    
    “有,我会好好工作,为了妈妈你开心。”    
    殷家宝说的是真心话。    
    樊浩梅笑起来,道:    
    “事业固然要紧,家庭也不可忽视。你有了对象没有?”    
    殷家宝抓抓头,回答说:    
    “你喜欢怎么样的儿媳妇?还没有给我下订单,详细说明要求,我如何承命?”    
    “我喜欢一个真心真意爱你的儿媳妇,”樊浩梅说:“那不会是件难事吧!”    
    在樊浩梅心目中,殷家宝真是太可爱了。    
    世间上哪儿去找如此一个外貌俊朗、心地善良、有学识,又有志气的男孩子呢?    
    殷家宝听了母亲的话,就说:    
    “我好好去找,找到了再摇电话回来告诉你。”    
    跟母亲谈过了几句话,殷家宝是整个人都轻松了。    
    他挂上电话之后,闭起眼睛来,试行幻想有这么一个画面,他挽了一个女孩子的手,回到香港中环威灵顿街那幢旧唐楼去,敲了门……    
    “我可以进来吗?”有人问。    
    殷家宝从迷惘中醒过来,回应:    
    “请进来吧!”    
    敲门造访的竟是约翰伟诺,殷家宝下意识地站起来相迎。    
    “坐吧!”约翰伟诺说,表情有一点点的尴尬:“我特意来向你解释刚才的事。”    
    殷家宝忙说:    
    “没有什么。你说好了怎样做,我切实执行就是了。”    
    “不,不,我有责任向你解释清楚。”约翰伟诺说:“在套利投资的处理上,我有了新的安排,我嘱你负责买入,同时我打算让小杨负责卖出。”    
    “嗯。”殷家宝点点头,面部表情仍有很大的不解。    
    “为什么不叫你独个儿一手经办,是因为要训练小杨,这是高层决定。小杨也是个人材,让他涉猎一下实际的投资工作,由他上司盯着他干,他也得同时负责结算。这个新的行政安排对小杨有利,原本我们不必向你解释,连小杨本人也只奉命而行,就是怕干不好,对他心理有负面影响。”    
    小杨的全名叫杨保罗,是泰国籍华裔,在嘉富道的年资比家宝长,隶属于另一位高级副总裁佐治夏理逊的投资结算部门。    
    


第一部分金融大风暴(7)

    小杨和殷家宝是相当要好的朋友,除了因为他们在嘉富道是小数民族,自然产生一种亲切感之外,他们同时是哈佛大学的经济系高材生。殷家宝考进哈佛去供读时,小杨还有一年就毕业了。但他们走得很近。小杨对家宝相当照顾,在功课上尤其多加指导,这是令家宝很感谢的。    
    小杨毕业时,把他那些非常有用和珍贵的笔记和参考书都送了给殷家宝,拍拍他的肩膊说:    
    “这是我的遗产,你是承继人。”    
    几年之后,二人在嘉富道重逢,开心得相约去吃晚饭,当夜就喝醉了。    
    小杨还告诉家宝:    
    “我很少喝这么多酒,我的妻子傅卡碧最痛恨我喝酒,她怕我醉酒驾驶会出意外,告诉你,卡碧没有了我,活不成。”    
    说罢,二人哈哈大笑,小杨并约好了将来回泰国去定居时,邀家宝同行,向他提供一个愉快的曼谷假期。    
    在嘉富道的际遇,严格来说是家宝比小杨好,家宝任职于投资部,是前锋,小杨的结算,属于后勤,自然是前者的位置比较受重视。小杨也曾向家宝表示过找机会转部门,故而家宝听了约翰伟诺的新安排,心上不禁为小杨高兴起来。    
    而且殷家宝知道,约翰伟诺如此费劲向他解释,是上司已经给自己足够面子了。    
    美国是举世知名的民主大国,然而纽约的很多财经大机构内,阶级观念依然很重。    
    凡是有资格在董事局内议事的高级职员,从不会坐到他们这起年薪不过十万美元的职员办公室内去。更别说登门造访,是为了要亲自解释误会了。    
    他眼前是一个相当不小的奇迹。    
    于是殷家宝不得不感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