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说不 作者:彭谦、杨明杰、徐德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为什么说不 作者:彭谦、杨明杰、徐德任-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改变不了中国国防投入低水平的基本事实。的确,自40年代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中国军队就有从事农副业生产的传统,这正是为了弥补军费不足,改善军人生活,减轻国家和人民负担的一个辅助性措施。据有的学者统计,目前中国军队大约拥有600个农场,1993年共生产6。5亿公斤粮食,2。25亿公斤肉、鱼、禽、蛋和6亿公斤蔬菜,总计值7亿元人民币,这笔收益全部直接用于改善部队生活。另据瑞典国际和气研究所(SIPRI)统计,1993年中国出口价值4。27亿美元的武器,约占美国出口武器的4%,俄国的9%。按20%的最高利润率计算,中国1993年从出口武其中最多获利0。85亿美元,部队从中所获不会超过0。4亿美元。据美国耶鲁大学学者王绍光计算,上述开支再加上军队所属军需工厂民平生产年收入6。5亿元人民币和从事运输、通信、医疗等商业服务中赢利6。12亿元(1987年数),总共不过2。7亿美元。

  这对于每年仅60多亿美元的中国国防开支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今后只要不出现严重威胁中国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情况,中国的国防费就不会有大幅度实质性的增加。即使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了,国防投入也将是十分有限的、低水平的,不会超出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常需要。至于有人一夜之间巫术般地计算出中国军费开支高达一、二千亿美元,比中国全年国民总收入还要多,这样,中国12亿人每天真的只好喝〃大锅清水汤〃了。对这种愚人节的无聊恶作剧,正常人是不屑一顾的。事实充分说明,中国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的投入是十分有节制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非国防开支在中国处于更为优先的位置。1996年美国《华盛顿季刊》春季号一篇文章曾经指出:“如今在对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作出估计时欺骗多于现实,因而讨论'中国威胁',既不准确也不负责任。中国军队现在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不具备直接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挑战的能力。〃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于1995年1月23日在〃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论坛〃开幕式上更加意味深长地说:〃尽管美国和日本的军事开支庞大,可是如果可以认为美国和日本无害并且不构成威胁,也许我们在看到中国自己的军事开支后就能高枕无忧、不做恶梦了。”

  3。和气与发展:中国不懈的追求

  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国,不比任何人少地更加关心本地区的安全、稳定、和气与发展,更加负责任地对待和处理本地区的安全事务。与一切〃中国威胁〃论鼓吹者的歪曲宣传完全相反,长期以来中国为维护地区和气,促进地区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最大贡献。中国以自己的真诚努力向世人昭示中国始终是维护亚太地区和气与稳定,促进亚太地区的发展与繁荣,乃至维护世界和气,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一支可靠力量。

  中国谋求和气与发展宗旨贯穿于新中国历次颁布的宪法之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起着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明确规定:中国〃拥护国际的持久和气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1954年宪法规定:〃在国际事务中,我国坚定不移的方针是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崇高目的而努力〃。现行的1982年宪法再次确定:中国将〃为维护世界和气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一直面临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孤立、封锁、颠覆和破坏,中国军队不得不处于经常性的临战戒备状态。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仍然在确保国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分别在1955年和1958年对部队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裁减。80年代,当冷战尚未结束,东西两大军事集团军备竞赛还在激烈进行的时候,中国根据对国际战略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出于集中力量加快经济建设的战略要求,突破全球性的冷战思维,于1985年5月作出了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次裁军范围之广、裁减幅度之大,为当时国际裁军领域所罕见。通过裁减,大军区由11个撤并为7个,全军减少团级以上单位5900多个,全军削减各种火炮近万门,各型坦克1100余辆,各型飞机近2500架,各型舰艇610余艘。全国共有101个军用机场、29座军用港口向社会开放,并将部分军事设施改为民用。至1987年全军总员额由423。8万人减至323。5万人,到1990年总员额进一步减至319。9万人,共裁减员额103。9万人,占裁减前总员额的24。5%。在冷战高潮中,中国单方面大规模裁减军队员额,充分表现了中国的和气诚意。这一行动不仅有利于缓和东西方两大集团军备竞赛势头,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而且有助于在世界各国间逐步建立相互信赖的气氛,对推动世界和气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还有计划地全面实施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为此,从1980年到1990年中国投入40亿元人民币支持军转民技术改造,1991年至1995年期间又投入100多亿元人民币。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从原来的单一军旗产业结构逐步过渡到军民品多种生产的模式。目前中国国防科技工业部门已拥有达到经济规模的民平生产线约450条。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的民品产值以20%的速度逐年递增。占国防科技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79年的8%增长到1994年的80%左右。目前,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已能生产50余大类、15000多种民品产品。十多年来,已有2500余项国防科技成果解密转为民用。在开发民品的过程中,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还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至1994年已建立各类中外合资企业300余家。中国实施军转民,利用军工技术造福人类,不仅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而且也为世界各国在和平时期将军事工业转为民用工业,促进和气与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

  中国政府历来反对核讹诈和核威慑政策。中国发展核武器是在受到核威胁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岂不得已作出的决定。中国研制和发展少量核武器,不是为了威胁别人,完全是出于防御的需要,是为了自卫,为了防止核战争,最终消灭核武器。中国在发展核武器问题上一贯持十分克制的态度,核武器一直维持在十分有限的水平上。在核俱乐部成员中,中国的核力量是最小的。据伦敦战略研究所公布的1995年—1996年《军事力量对比》统计,美国拥有洲际弹道导弹和海上(或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981枚,俄国928枚,乌克兰136枚,法国80枚,英国48枚,哈萨克斯坦48枚,中国仅17枚。中国自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气,就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作出并恪守这一承诺的核武器国家。而作为世界上头号核大国的美国至今仍然坚持奉行以核武器为基本作战手段的实战战略,拒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根据1993年克林顿政府确立的〃对抗扩散构想〃,美随时准备对他国包括无核国家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中国从未在境外部署过核武器,也从未对别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从不参加核军备竞赛,在核试验方面也始终保持克制。据美国〃天然资源保护协会〃1996年4月调查结果,从1945年至1996年4月,世界各有核国家和印度共进行了2044次核试验,其中美国1030次(大片层215次,地下815次),前苏联715次(大片层219次,地下496次),法国210次(大片层50次,地下160次),英国45次(大片层21次,地下24次),中国43次(大片层23次,地下20次)。为了推动核裁军,中国支持通过谈判,争取尽早缔结一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为响应广大无核国家的要求,中国政府于1996年7月29日郑重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期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所有核武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主张防止核武器扩散。1992年中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后,严格履行条约关于保障监督等各项义务,并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这些方面进行充分合作。1985年中国宣布自愿将部分民用核设施提交国际原子能机构实施保障监督,并于1988年与该机构签订了自愿保障监督协定。1993年7月,中国正式承诺在自愿的基础上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所有核材料的进出口、核设备及有关非核材料的出口情况。中国的核出口遵循三项原则:仅用于和气目的;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未经中国允许不得向第三国转让。中国一贯尊重并支持有关国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自行协商、自愿协议的基础上建立无核区的要求。根据这一立场,中国欢迎非洲国家达成《非洲无核区条约》,支持有关国家建立朝鲜半岛、南亚、东南亚和中东等无核区的主张。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化学武器。中国在历史上深受化学武器之害,在中国领土上至今还有大量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这些化学武器仍在危害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环境。中国是《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的首批签字国,中国不生产、不拥有化学武器,中国希望人类早日摆脱化学武器的威胁,实现无化学武器的世界。中国还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1984年,中国参加了《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认真、全面地履行所承担的公约义务。中国常规武器的出口也是十分有限的,同美、俄、英、法、德等国家相比,数量极小。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常规武器转让登记,并一贯坚持以下原则:武起出口应有助于接受国的正当防卫能力;不损害有关地区和世界的和气、安全、稳定;不利用军贸干涉主权国家的内政。这与美国利用武器销售加剧冲突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据纽约社会研究学院的世界政策研究所1995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从1985财政年度到1994财政年度,世界有45场冲突的各方得到了美国提供的价值420多亿美元的武器。在1993年—1994年发生的严重的民族和领土冲突中,90%的冲突同得到美国武器或军事技术的一方或者几方有直接关系。

  中国一贯重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推动建立双边信任措施。近年来,中国分别与一些周边国家进行了多层次的磋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实际行动。中国与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开展了广泛的政治对话与军事交流。中国与前苏联签署了《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指导原则协定》。中俄首脑联合发表了关于〃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互不将各自的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的声明。中印缔结了《在边境实际控制线保持和气与安宁的协定》。中国应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的请求,发表了关于中国向两国提供安全保证的声明。1996年4月,中国与俄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签订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协定规定:双方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互不进攻,双方不进行针对对方的军事演习,限制军事演习的规模、范围和次数,通报边境100公里纵深地区的重大军事活动的情况,相互邀请观察实兵演习,预防危险军事活动,加强双方边境地区军事力量和边防部队之间的友好交往。协定不针对第三国,突出睦邻友好和加强政治信任,对保持和加强亚太地区的和气与稳定产生积极影响。为了进一步增加军事透明度,中国于1995年11月发表了《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白皮书,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经东盟论坛同意,中国和菲律宾拟于1997年在北京共同主办建立信任措施会议。这将是中国首次承办关于安全问题的官方多边国际会议。它表明中国在促进地区安全对话,维护地区持久和平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中国一贯主张以和气谈判的方式解决与有关国家在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存在的争议,并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1996年5月,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中国政府公布了部分领海基线,这为中国与有关国家进行谈判和磋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关于南沙群岛问题,中国一直采取十分克制的态度。众所周知,中国最早发现和经营南沙群岛,最早对南沙群岛进行了管辖。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民就在南海航行,先后发现西沙和南沙群岛。并从此在这里开发经营,从事捕捞生产活动。公元789年(唐贞元五年)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清代乾隆(1736—1795)年间绘制的《大清天下全图》明确地把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疆土。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公认。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曾于1937年3月30日侵占南沙群岛。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在收复台湾的同时,于1946年9月2日发出第10858号训令,由内政部、国防部等协助广东省政府从速接收南沙群岛。1946年10月29日,中国接收南沙群岛专员麦蕴瑜、海军上校林遵、姚汝钰率护航驱逐舰太平号、驱潜舰永兴号,坦克登陆舰中建号和中业号,以太平舰为旗舰,由吴淞起航,12月12日抵南沙群岛,进驻主岛。为纪念太平舰收复该岛即以太平舰舰名为该岛命名,并竖立〃太平岛〃石碑,永作品志。同时又赴中业岛、西月岛、南威岛等岛屿建立石碑。在太平岛设南沙群岛管理处,划归广东省政府管辖。本世纪60年代、70年代,美国、苏联、日本、法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和百科全书,均标明西沙、南沙群岛为中国领土。1956年6月15日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郑重声明〃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应当属中国领土〃,1958年9月14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照会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郑重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