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2-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死气不能犯,此解毒之义也。 

上品
桑螵蛸
内容:味咸平。主伤中疝瘕,瘀血凝结中焦。阴痿,益精生子,补益肾气。女子血闭,和 
通血脉。腰痛,强肾之经。通五淋,利小便水道。通肾之府。 
桑螵蛸,桑上螳螂所生之子也。螳螂于诸虫中最有力,而其子最繁,则其肾之强可知。 
人之有子,皆本于肾,以子补肾,气相从也。桑性最能续伤和血,螵蛸在桑者,得桑之性, 
故有养血逐瘀之功。 

上品
藕实茎
内容:一气相通,茎与实无异,非若他药之根实各殊也。味甘平。主补中,味甘淡得中土 
之性。养神,气香而中虚。益气力,脾肾旺则气血强。除百疾。中和之性无偏杂之害也。久 
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和平之效。 
藕者水土之精也,故能养脾胃之阴。生水底污泥之中,而无处不香,无节不通,故又能 
疏达脾胃之气,而滋其血脉。湿而不滞,香而不燥,果中之圣品也。 

上品
橘柚
内容: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开达上焦之气。利水谷。通利中焦之滞。久服,去臭,下 
气,通神。芳香辛烈,自能辟秽邪而通正气也。 
橘柚通体皆香,而皮辛肉酸,乃肝脾通气之药也。故凡肝气不舒,克贼脾土之疾,皆能 
已之 
凡辛香之药皆上升,橘柚实酸,酸主敛,故又能降气,不专于散气也。 

上品
大枣
内容: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建立中气,则邪气自除。助十二经,平胃气,十二 
经皆受津液于脾胃,脾胃盛则十二经皆充也。通九窍,补而不滞。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 
足,周身血气无不补也。大惊,甘能缓急。四肢重,脾虚则重,旺则轻也。和百药。百药气 
味不齐而甘能调之。久服,轻身长年。皆补益后天之功。 
枣味甘,而肉浓色赤,得火之色,土之味,故能建立中焦,温养脾胃,为后天之本。万 
物生于土,土气充盈,诸经自皆受益矣。 

上品
葡萄
内容:味甘平。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筋燥湿。强志,肝藏魂。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 
。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皆培补肝脾之效。可作酒。 
此以形为治,葡萄屈曲蔓延,冬卷春舒,与筋相似,故能补益筋骨。其实甘美,得土之 
正味,故又能滋养肌肉。肝主筋,脾主肉,乃肝脾交补之药也。 

上品
鸡头实
内容:味甘平。主湿痹,腰脊膝痛,下焦湿痰之疾。补中,除暴疾,暴疾皆生于中气不足 
,中气足则无此疾矣。益精气,强志,肝肾足则心气亦宁也。令耳目聪明。充溢诸窍。久服 
,轻身,不饥,耐老神仙。脾肾兼旺则诸效自臻矣。 
鸡头生于水中,而其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虽生 
水中,而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于燥。凡脾肾之药,往 
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中品
石硫黄
内容:味酸温。主妇人阴蚀,阴湿所生之疾,惟阳燥之物能已之。疽痔恶血,亦下焦阴分 
之湿所生病也。坚筋骨,壮筋骨之阳气。除头秃,杀发根湿气所生之虫。能化金、银、铜、 
铁奇物。火克金也。 
硫黄乃石中得火之精者也。石属阴,而火属阳,寓至阳于至阴,故能治阴分中寒湿之疾。 
其 

中品
水银
内容:味辛寒。主疥 ,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解皮毛中湿热之毒,虱亦湿热所生也。堕 
胎,至重能堕胎,又胎气始生肝气养之,金克木则伤肝而胎坠也。除热,杀金、银、铜、锡 
毒,得五金之精气,故能除其毒也。 化还复为丹。水银出于丹砂中者为多,故亦可炼成丹 
石,金精得火变化不测,铅汞皆如此。久服,神仙不死。以其不朽而能变化也。 
水银,五金之精也,得五金之精气,而未成质炼之,亦能为金银等物。其所治,皆皮肤 
热毒之疾。盖肺属金,而主皮毛,亦以气相感也。丹家炉鼎之术,以水银与铅为龙虎,合炼 
成丹,服之则能长生,久服飞升羽化。自《参同契》以后,其说纷纷,高明之士,为所误者 
不一而足。夫水银乃五金之精,而未成金体者也。凡金无不畏火,想水银则百炼如故,以其 
未成金质,中含水精,故火不得而伤之。其能点化为黄白者,亦因药物所炼,变其外貌,非 
能真 
作金银也。今乃以其质之不朽,欲借其气以固形体,真属支离。盖人与万物,本为异体。借 
物之气,以攻六邪,理之所有,借物之质,以永性命,理之所无。术士好作聪明,谈天谈易 
,似属可听,实则伏羲画卦,列圣系辞,何尝有长生二字,此乃假托大言以愚小智,其人已 
死,诡云尚在。试其术者,破家丧身,未死则不悟,既死则又不知。历世以来,昧者接踵, 
总由畏死贪生之念,迫于中而反以自速其死耳。悲夫! 

中品
磁石
内容: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味辛则散风,石性燥则除 
湿,其治酸痛等疾者,以其能坚筋骨中之正气,则邪气自不能侵也。除大热,寒除热。烦满 
,重降逆。及耳聋。肾火炎上则耳聋,此能降火归肾。 
凡五行之中,各有五行,所谓物物一太极也。如金一行也,银色白属肺,金色赤属心, 
铜色 
黄属脾,铅色青属肝,铁色黑属肾。石也者,金土之杂气,而得金之体为多。何以验之?天 
文家言星者金之散气,而星陨即化为石,则石之属金无疑。而石之中亦分五金焉,磁石乃石 
中之铁精也,故与铁同气,而能相吸,铁属肾,故磁石亦补肾。肾主骨,故磁石坚筋壮骨; 
肾属冬令,主收藏,故磁石能收敛正气,以拒邪气。知此理,则凡药皆可类推矣。 

中品
阳起石
内容:味咸微温。主崩中漏下,寒滑之病。破子脏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无子,凡 
寒凝血滞之病,皆能除之。阴痿不起,补不足。强肾补阳益气。 
阳起石得火不燃,得日而飞;硫黄得日无焰,得火而发。皆为火之精,而各不同。盖阳 
起石禀日之阳气以成,天上阳火之精也;硫黄禀石之阳气以成,地上阴火之精也。所以硫黄 
能益 
人身阴火之阳,阳起石能益人身阳火之阳也。五行各有阴阳,亦可类推。 

中品
干姜
内容:味辛温。主胸满,寒邪之在胸者则散之。咳逆上气,辛能润肺降逆。温中止血,血得 
缓而归经。出汗,辛能散逐寒气,使从汗出。逐风湿痹,治寒邪之在筋骨者。肠 下痢,治 
寒邪之在肠胃者。生者尤良。辛散之品,尤取其气性之清烈也。久服,去臭气,通神明。辛 
甚气烈,故能辟秽通阳。 
凡味浓之药主守,气浓之药主散。干姜气味俱浓,故散而能守。夫散不全散,守不全守, 
则旋转于经络脏腑之间,驱寒除湿,和血通气,所必然矣。故性虽猛峻,而不妨服食也。 

中品
苦参
内容:味苦寒。主心腹结气,苦入心,以散热结之气。症瘕积聚,苦极则能泄。黄胆,寒能 
除郁热。溺有余沥,心通于小肠,心火除则小肠郁塞之气通矣。逐水,小肠通则水去。除痈 
肿诸疮皆属心火,心火清则痈肿自去也。补中,《内经》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即此 
义也。明目止泪。寒清肝火,苦除肝湿。 
此以味为治也,苦入心,寒除火,故苦参专治心经之火,与黄连功用相近。但黄连似去 
心脏之火为多,苦参似去心腑小肠之火为多。则以黄连之气味清,而苦参之气味浊也。 

中品
当归
内容: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润肺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皆风寒在血中之病。妇人 
漏下绝子,荣血不足之病。诸恶疮疡,金疮,荣血火郁及受伤之病。煮饮之。煮饮则能四达 
以行诸经。 
按血在经络之中行不流息。故凡用行血补血之药,入汤剂者为多,入丸散者绝少。故古 
人治病,不但方不可苟,即法亦不可易也。当归辛香而润,香则走脾,润则补血,故能透入 
中焦荣气之分,而为补荣之圣药。当归为血家必用之药,而《本经》无一字及于补血养血者, 
何也?盖气无形可骤生,血有形难速长。凡通闭顺气,和阴清火,降逆生津,去风利窍,一 
切滋润通和之品,皆能令阴气流通,不使亢阳致害,即所以生血也。当归辛芳温润,兼此数 
长,实为养血之要品,惟着其血充之效,则血之得所养,不待言而可知。此等当参全经而悟 
其理。 

中品
麻黄
内容:味甘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凡风寒之在表者,无所不治 
,以能驱其邪,使皆从汗出也。止咳逆上气,轻扬能散肺邪。除寒热,散荣卫之外邪。破症 
坚积聚。散脏腑之内结。 
麻黄,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之最清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 
凝血之中。凡药力所不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浓者,其力更大。盖出入于空虚 
之地,则有形之气血,不得而御之也。 

中品
芍药
内容:味苦。主邪气腹痛,肝气乘脾则痛,敛肝气则痛除。除血痹,肝邪凝滞之病。破坚积 
,寒热疝瘕,肝邪结聚之气。止痛,血和则痛止。利小便,肝气下达于宗筋,故小便亦利。 
益气。肝气敛则受益。 
芍药花大而荣,得春气为盛,而居百花之殿,故能收拾肝气,使归根反本,不至以有余 
肆暴,犯肺伤脾,乃养肝之圣药也。 

中品
玄参
内容:味苦微寒。主腹中寒热,积聚,皆火气凝结之疾。女子产乳余疾,产后血亏,冲脉之 
火易动。清血中之火,则诸疾平矣。补肾气,令人目明。除阴分之火,则头目清明矣。 
玄参色黑属肾而性寒,故能除肾家浮游上升之火。但肾火有阳有阴,阳火发于气分,火 
盛则伤气。《内经》所谓壮火食气是也。阴火发于血分,火盛则伤血。《内经》所谓诸寒之而 
热 
者,取之阴是也。产后血脱则阴衰,而火无所制,又不可以寒凉折之;气血未宁,又不能纳 
峻补之剂。惟玄参宁火而带微补,用之最为的当也。 

中品
百合
内容:味甘平。主邪气,腹胀心痛,肺气不舒之疾。利大小便,肺为水源。补中,甘能补脾 
。益气。肺主气,补肺则气益矣。 
此以形为治也,百合色白而多瓣,其形似肺,始秋而花,又得金气之全者,故为清补肺 
金之 

中品
白芷
内容:味辛温。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风在下焦而兼湿热之证。寒热。风在荣卫。风 
头侵目泪出,风在上窍。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风气干燥,风去则肌肉生而润泽矣。 
凡驱风之药,未有不枯耗精液者。白芷极香,能驱风燥湿,其质又极滑润,能和利血脉 
而不枯耗,用之则有利无害者也。盖古人用药,既知药性之所长,又度药性之所短,而后相 
人之 
气血,病之标本,参合研求,以定取舍,故能有显效而无隐害。此学人之所当殚心也。 

中品
黄芩
内容:味苦平。主诸热,黄胆,大肠经中之郁热。肠 泄痢,大肠府中之郁结。逐水,水在 
肠中者。下血闭,血之在阳明者使从大便出。恶疮疽蚀,火疡。阳明主肌肉,凡肌肉热毒等 
病,此皆除之。 
此以形色为治,黄芩中空而色黄,为大肠之药,故能除肠胃诸热病。黄色属土属脾,大 
肠属阳明燥金,而黄芩之黄属大肠,何也?盖胃与大肠为出纳水谷之道,皆统于脾。又金多 
借土之色以为色。义详决明条下,相参益显也。 

中品
狗脊
内容:味苦平。主腰背,强关机,缓急周痹,寒湿膝痛,凡邪气之在骨节间者皆能治之。颇 
利老人。老人精血衰,则筋骨空隙中尤不能舒展,故于此药为尤宜也。 
此以形为治,狗脊遍体生毛而多节,颇似狗之脊。诸兽之中,惟狗狡捷,而此药似之。 
故能入筋骨机关之际,去其凝滞寒湿之气,而使之利健强捷也。形同而性亦近,物理盖可推 
矣。 

中品
紫草
内容:味苦寒。主心腹邪气,去心腹热邪。五疸,湿热在血中。补中益气,荣家之热清,则 
中焦和利。利九窍,诸窍不为邪热所闭。通水道。心气通于小肠。 
紫草色紫而走心,心主血,又其性寒,故能治血家之热。 

中品
水萍
内容:味辛寒。主暴热,得水之气,故能除热。身痒,湿热在皮肤。下水气,萍入水不濡, 
故能涤水。胜酒,水气盛则酒气散矣。长须发,益皮毛之血气。主消渴。得水气之助。久服 
轻身。亦如萍之轻也。 
水萍生于水中,而能出水生,且其叶入水不濡,是其性能敌水者也。故凡水湿之病,皆 
能治之。其根不着土,而上浮水面,故又能益皮毛之疾。 

中品
泽兰
内容:味苦微温。主乳妇内衄,清阳明经络湿热之邪。中风余疾,气温体轻,故能散余风。 
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统治内外一切水病。金疮,痈肿疮脓。亦皆湿毒之病 
。 
泽兰生于水中,而芳香透达,节实茎虚,能于人经络受湿之处分疏通利,无所隔碍。盖 
其质阴而气阳,故能行乎人身之阴,而发之于阳也。 

中品
牡丹
内容:味辛寒。主寒热,中风 、痉,惊痫邪气,皆肝气所发之疾。除症坚,瘀血留舍肠 
胃,色赤走血,气香能消散也。安五脏,五脏皆血气所留止,血气和则无不利矣。疗痈疮。 
清血家之毒火。 
牡丹为花中之王,乃木气之最荣泽者,故能舒养肝气,和通经脉,与芍药功颇近。但 
芍药微主敛,而牡丹微主散,则以芍药味胜,牡丹气胜。味属阴,而气属阳也。 

中品
吴茱萸
内容:味辛温。主温中下气,风寒上逆。止痛,散寒湿之痛。咳逆寒热,寒邪入肺。除湿 
血痹,辛能燥湿,温能行血也。逐风邪,开腠理,辛香散风通窍。 
吴茱萸味极辛,辛属金,金平木,故为驱逐肝风之要药。但肝风有二,一为挟寒之风, 
一为挟火之风。吴茱萸性温,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