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金匮要略心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00-金匮要略心典-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脉数微烦。默默但欲卧。热盛于里也。无热汗出。病不在表也。三四日目赤如鸠眼者。肝脏血中 
之热。随经上注于目也。经热如此。脏热可知。其为蓄热不去。将成痈肿无疑。至七八日目四 黑。赤 
色极而变黑。则痈尤甚矣。夫肝与胃。互为胜负者也。肝方有热。势必以其热侵及于胃。而肝既成痈。 
胃即以其热并之于肝。故曰若能食者。知脓已成也。且脓成则毒化。毒化则不特胃和而肝亦和矣。赤 
豆、当归。乃排脓血除湿热之良剂也。 
再按此一条。注家有目为狐惑病者。有目为阴阳毒者。要之。亦是湿热蕴毒之病。其不腐而为虫 
者。则积而为痈。不发于身面者。则发于肠脏。亦病机自然之势也。仲景意谓与狐惑阴阳毒。同源而 
异流者。故特论列于此欤。 
x赤豆当归散方x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十两)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主之。 
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阳毒非必极热。阴毒非必极寒。邪在阳者为阳毒。邪在阴者为阴毒也。 
而此所谓阴阳者。亦非脏腑气血之谓。但以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其邪着而在表者谓之 
阳。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不唾脓血。其邪隐而在表之里者谓之阴耳。故皆得用辛温升散之 
品。以发其蕴蓄不解之邪。而亦并用甘润咸寒之味。以安其邪气经扰之阴。五日邪气尚浅。发之犹易。 
故可治。七日邪气已深。发之则难。故不可治。其蜀椒、雄黄二物。阳毒用之者。以阳从阳。欲其速 
散也。阴毒去之者。恐阴邪不可劫。而阴气反受损也。 
x升麻鳖甲汤方x 
升麻 当归 甘草(各二两) 蜀椒(炒去汗一两)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雄黄(半两研)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肘后、千金方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 
桂。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 

卷上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属性: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 
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疟者少阳之邪。弦者少阳之脉。有是邪。则有是脉也。然疟之舍。固在半表半里之间。而疟之气。 
则有偏多偏少之异。故其病有热多者。有寒多者。有里多而可下者。有表多而可汗、可吐者。有风从 
热出。而不可以药散者。当各随其脉而施治也。徐氏曰。脉大者为阳。小者为阴。紧虽寒脉。小紧则 
内入而为阴矣。阴不可从表散。故曰下之愈。迟既为寒。温之无疑。弦紧不沉。为寒脉而非阴脉。非 
阴故可发汗针灸也。疟脉概弦。而忽浮大。知邪在高分。高者引而越之。故可吐。喻氏曰。仲景既云 
弦数者多热矣。而复申一义云。弦数者风发。见多热不已。必至于极热。热极则生风。风生则肝木侮 
土而传其热于胃。坐耗津液。此非可徒求之药。须以饮食消息。止其炽热。即梨汁、蔗浆。生津止渴 
之属。正内经风淫于内。治以甘寒之旨也。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十五日愈。设不瘥。当月尽解。如其不瘥。当云何。师曰。此结为 瘕。名 
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天气十五日一更。人之气亦十五日一更。气更则邪当解也。否则三十日天人之气再更。而邪自不 
能留矣。设更不愈。其邪必假血根据痰。结为 瘕。僻处胁下。将成负固不服之势。故宜急治。鳖甲煎 
丸。行气逐血之药颇多。而不嫌其峻。一日三服。不嫌其急。所谓乘其未集而击之也。 
x鳖甲煎丸方x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即射干)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 大黄 桂枝 石韦(去毛) 浓朴 紫葳(即凌霄) 阿胶(各三分) 芍药 牡丹(去心) 
虫(各五分) 半夏(一分) 葶苈 人参(各一分) 瞿麦(二分) 蜂窠(四分炙) 赤硝 
(十二分) 蜣 (六分熬) 桃仁(二分去皮尖研)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 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升。浸灰。俟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 
烂加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方用鳖甲十二片。又有 
海藻三分。大戟一分。无鼠妇、赤硝二味。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 
内藏于心。外 
舍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 
此与内经论瘅疟文大同。夫阴气虚者。阳气必发。发则足以伤气而耗神。故少气烦冤也。四肢者。诸 
阳之本。阳盛则手足热也。欲呕者。热干胃也。邪气内藏于心者。瘅为阳邪。心为阳脏。以阳从阳。故 
邪外舍分肉。而其气则内通心脏也。消烁肌肉者。肌肉为阴。阳极则阴消也。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此与内经论温疟文不同。内经言其因。此详其脉与证也。瘅疟、温疟。俱无寒但热。俱呕。而其 
因不同。瘅疟者。肺素有热。而加外感。为表寒里热之证。缘阴气内虚。不能与阳相争。故不作寒也。 
温疟者。邪气内藏肾中。至春夏而始发。为伏气外出之证。寒蓄久而变热。故亦不作寒也。脉如平者。 
病非乍感。故脉如其平时也。骨节烦疼时呕者。热从肾出。外舍于其合。而上并于阳明也。白虎甘寒除 
热。桂枝则因其势而达之耳。 
x白虎加桂枝汤方x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炙) 粳米(二合) 桂枝(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疟多寒者。非真寒也。阳气为痰饮所遏。不得外出肌表。而但内伏心间。心、牡藏也。故名牡疟。 
蜀漆能吐疟痰。痰去则阳伸而寒愈。取云母、龙骨者。以蜀漆上越之猛。恐并动心中之神与气也。 
x蜀漆散方x 
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 
x附外台秘要三方x 
x牡蛎汤x 
牡蛎 麻黄(各四两)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 
勿更服。 
按、此系宋孙奇等所附。盖亦蜀漆散之意。而外攻之力较猛矣。赵氏云。牡蛎软坚消结。麻黄非 
独散寒。且可发越阳气。使通于外。结散阳通。其病自愈。 
x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x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x柴胡桂姜汤x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 
愈。 
赵氏曰。此与牡疟相类而实非。牡疟邪客心下。此风寒湿痹于肌表。肌表既痹。阳气不得通于外。 
遂郁伏于营血之中。阳气化热。血滞成瘀。着于其处。遇卫气行阳二十五度及之。则病作。其邪之入 
营者。既无外出之势。而营之素痹者。亦不出而与阳争。故少热或无热也。是用柴胡为君。发其郁伏 
之阳。黄芩为佐。清其半里之热。桂枝、干姜。所以通肌表之痹。栝蒌根、牡蛎。除留热。消瘀血。 
甘草和诸药。调阴阳也。得汗则痹邪散。血热行。而病愈矣。 

卷上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属性: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风彻于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闭于一处。故但臂不遂。以此见风重而痹轻。风动而痹着也。风从 
虚入。故脉微。风发而成热。故脉数。曰中风使然者。谓痹病亦是风病。但以在阳者则为风。而在阴 
者则为痹耳。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 
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 
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 
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寒虚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为风寒初感之诊也。浮为血虚者。气行脉外而血行脉中。脉浮者 
沉不足。为血虚也。血虚则无以充灌皮肤。而络脉空虚。并无以捍御外气。而贼邪不泻。由是或左或 
右。随其空处而留着矣。邪气反缓。正气即急者。受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 
急。缓者为急者所引。则口目为僻。而肢体不遂。是以左 者邪反在右。右 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 
右。则有邪正缓急之殊。而为表为里。亦有经络脏腑之别。经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小 
者为孙。是则络浅而经深。络小而经大。故络邪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脏。 
则邪递深矣。盖神藏于脏。而通于腑。腑病则神窒于内。故不识人。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 
则机息于上。故舌难言。而涎自出也。 
x侯氏黑散x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 白术 防风(各十分) 桔梗(八分) 黄芩(五分) 细辛 干姜 人参 
茯苓 当归 川芎 牡蛎 矾石 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 
六十日止。即药积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此方亦孙奇等所附。而去风除热。补虚下痰之法具备。以为中风之病。莫不由是数者所致云尔。 
学人得其意。毋泥其迹可也。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迟者行之不及。缓者至而无力。不及为寒。而无力为虚也。沉而缓者为营不足。浮而缓者为卫中 
风。卫在表而营在里也。经不足而风入之。血为风动。则身痒而瘾疹。心不足而风中之。阳用不布。 
则胸满而短气。经行肌中。而心处胸间也。 
x风引汤x 除热瘫痫。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 
小惊痫 日数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香港脚宜风引汤。 
此下热清热之剂。孙奇以为中风多从热起。故特附于此欤。中有姜、桂、石、脂、龙、蛎者。盖 
以涩驭泄。以热监寒也。然亦猛剂。用者审之。 
x防己地黄汤x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 甘草(各一分) 桂枝 防风(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绞取汁。生地黄二斤。 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药汁。更绞 
地黄汁和。分再服。 
狂走谵语。身热脉大者。属阳明也。此无寒热。其脉浮者。乃血虚生热。邪并于阳而然。桂枝、防 
风、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轻清。归之于阳。以散其邪。用生地黄之甘寒。熟蒸使归于阴。以 
养血除热。盖药生则散表。熟则补衰。此煎煮法。亦表里法也。(赵氏) 
x头风摩散x 
大附子(一枚) 盐(等分) 
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药力行。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痛。 
黄汗出。故曰历节。 
此为肝肾先虚。而心阳复郁。为历节黄汗之本也。心气化液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气。从汗 
孔入侵心脏。外水内火。郁为湿热。汗液则黄。浸淫筋骨。历节乃痛。历节者。遇节皆痛也。盖非肝 
肾先虚。则虽得水气。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湿内侵。则肝肾虽虚。未必便成历节。仲景欲举其标。而 
先究其本。以为历节多从虚得之也。 
按、后水气篇中云。黄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合观二条。知历节、黄汗。 
为同源异流之病。其瘀郁上焦者。则为黄汗。其并伤筋骨者。则为历节也。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 
即疼痛如掣。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趺阳脉浮者风也。脉滑者谷气盛也。汗生于谷。而风性善泄。故汗自出。风血相搏者。少阴血虚 
而风复扰之。为疼痛如掣也。趺阳少阴二条合看。知阳明谷气盛者。风入必与汗偕出。少阴血不足者。 
风入遂着而成病也。盛人脉涩小短气者。形盛于外。而气歉于内也。自汗出。湿复胜也。缘酒客湿本 
内积。而汗出当风。则湿复外郁。内外相召。流入关节。故历节痛不可屈伸也。合三条观之。汗出入 
水者。热为湿郁也。风血相搏者。血为风动也。饮酒汗出当风者。风湿相合也。历节病因。有是三者 
不同。其为从虚所得则一也。 
诸肢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诸肢节疼痛。即历节也。身体 羸。脚肿如脱。形气不足。而湿热下甚也。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湿热且从下而上冲矣。与香港脚冲心之候颇同。桂枝、麻黄、防风。散湿于表。芍药、知母、甘草。除 
热于中。白术、附子。驱湿于下。而用生姜最多。以止呕降逆。为湿热外伤肢节。而复上冲心胃之治 
法也。 
x桂枝芍药知母汤方x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