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金匮要略心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00-金匮要略心典-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由肾发也。 
x奔豚汤方x 
甘草 芎 当归 黄芩 芍药(各二两) 半夏 生姜(各四两) 生葛(五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 
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此肾气乘外寒而动。发为奔豚者。发汗后烧针复汗。阳气重伤。于是外寒从针孔而入通于肾。肾 
气乘外寒而上冲于心。故须灸其核上。以杜再入之邪。而以桂枝汤外解寒邪。加桂内泄肾气也。 
x桂枝加桂汤方x 
桂枝(五两)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此发汗后心气不足。而后肾气乘之。发为奔豚者。脐下先悸。此其兆也。桂枝能伐肾邪。茯苓能 
泄水气。然欲治其水。必益其土。故又以甘草、大枣补其脾气。甘澜水者。扬之令轻。使不益肾邪也。 
x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x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 
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也) 

卷中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属性: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 
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阳微、阳不足也。阴弦、阴太过也。阳主开。阴主闭。阳虚而阴干之。即胸痹而痛。痹者闭也。 
夫上焦为阳之位。而微脉为虚之甚。故曰责其极虚。以虚阳而受阴邪之击。故为心痛。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平人、素无疾之人也。无寒热、无新邪也。而乃短气不足以息。当是里气暴实。或痰、或食、或 
饮。碍其升降之气而然。盖短气有从素虚宿疾而来者。有从新邪暴遏而得者。二端并否。其为里实无 
疑。此审因察病之法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中阳也。而反痹。则阳不用矣。阳不用。则气之上下不相顺接。前后不能贯通。而喘息、咳唾、 
胸背痛、短气等证见矣。更审其脉。寸口亦阳也。而沉迟。则等于微矣。关上小紧。亦阴弦之意。而 
反数者。阳气失位。阴反得而主之。易所谓阴凝于阳。书所谓牝鸡之晨也。是当以通胸中之阳为主。 
薤白、白酒。辛以开痹。温以行阳。栝蒌实者。以阳痹之处。必有痰浊阻其间耳。 
x栝蒌薤白白酒汤方x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胸痹不得卧。是肺气上而不下也。心痛彻背。是心气塞而不和也。其痹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 
痰饮以为之援也。故于胸痹药中。加半夏以逐痰饮。 
x栝蒌薤白半夏汤方x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 半夏(半升) 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心中痞气。气痹而成痞也。胁下逆抢心。气逆不降。将为中之害也。是宜急通其痞结之气。否则 
速复其不振之阳。盖去邪之实。即以安正。养阳之虚。即以逐阴。是在审其病之久暂。与气之虚实而 
决之。 
x栝蒌薤白桂枝汤方x 
枳实(四枚) 薤白(半升) 桂枝(一两) 浓朴(四两) 栝蒌实(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浓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x人参汤方x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生姜汤亦主之。 
此亦气闭气逆之证。视前条为稍缓矣。二方皆下气散结之剂。而有甘淡苦辛之异。亦在酌其强弱 
而用之。 
x茯苓杏仁甘草汤方x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服。 
x橘枳生姜汤方x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痹不用。则筋失养而或缓或急。所谓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者是 
也。故以薏苡仁舒筋脉。附子通阳痹。 
x薏苡附子散方x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诸逆。该痰饮、客气而言。心悬痛。谓如悬物动摇而痛。逆气使然也。桂枝、枳实、生姜。辛以 
散逆。苦以泄痞。温以祛寒也。 
x桂枝生姜枳实汤方x 
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两)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心背彻痛。阴寒之气。遍满阳位。故前后牵引作痛。沈氏云。邪感心包。气应外俞。则心痛彻背。 
邪袭背俞。气从内走。则背痛彻心。俞脏相通。内外之气相引。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即经所谓寒 
气客于背俞之脉。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是也。乌、附、椒、姜。同力协济。以振阳气而逐阴邪。 
取赤石脂者。所以安心气也。 
x乌头赤石脂丸方x 
乌头(一分炮) 蜀椒 干姜(各一两) 附子(半两) 赤石脂(一两)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x附方x 
x九痛丸x 治九种心疼。 
附子(三两炮) 生野狼牙 巴豆(去皮熬研如膏) 干姜 吴茱萸 人参(各一两) 
上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 
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按、九痛者。一虫、二注、三风、四悸、五食、六饮、七冷、八热、九去来痛是也。而并以一药 
治之者。岂痛虽有九。 
其因于积冷结气所致者多耶。 

卷中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属性: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 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趺阳、胃脉也。微弦、阴象也。以阴加阳。脾胃受之。则为腹满。设不满。则阴邪必旁攻 胁而 
下闭谷道。为便难。为两 疼痛。然其寒不从外入而从下上。则病自内生。所谓肾虚则寒动于中也。 
故不当散而当温。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按之不痛者。无形之气。散而不收。其满为虚。按之而痛者。有形之邪。结而不行。其满为 
实。实者可下。虚者不可下也。舌黄者热之征。下之实去。则黄亦去。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腹满不减者。实也。时减复如故者。腹中寒气得阳而暂开。得阴而复合也。此亦寒从内生。故曰 
当与温药。 
病者痿黄。燥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痿黄、脾虚而色败也。气不至故燥。中无阳故不渴。气竭阳衰。中土已败。而复寒结于上。脏脱 
于下。何恃而可以通之止之乎。故死。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寸口脉弦。亦阴邪加阳之象。故胁下拘急而痛。而寒从外得。与趺阳脉弦之两 疼痛有别。故彼 
兼便难。而此有恶寒也。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阳欲上而阴引之则欠。阴欲入而阳拒之则嚏。中寒者阳气被抑。故喜欠。清涕出发热色和。则邪 
不能留故善嚏。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而下利者。里气素虚。无为捍蔽。邪得直侵中脏也。欲嚏不能者。正为邪逼。既不能却。又 
不甘受。于是阳欲动而复止。邪欲去而仍留也。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瘦人脏虚气弱。风冷易入。入则谷气留滞不行。绕脐疼痛。有似里实。而实为虚冷。是宜温药以 
助脾之行者也。乃反下之。谷出而风冷不与俱出。正乃益虚。邪乃无制。势必犯上无等。否亦窃据中 
原也。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浓朴七物汤主之。 
腹满、里有实也。发热脉浮数。表有邪也。而饮食如故。则当乘其胃气未病而攻之。枳、朴、大 
黄。所以攻里。 
桂枝、生姜。所以攻表。甘草、大枣。则以其内外并攻。故以之安脏气。抑以和药气也。 
x浓朴七物汤方x 
浓朴(半斤) 甘草 大黄(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枝(二两) 生姜(五 
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 
姜至半斤。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辅阳驱阴。半夏降 
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浓。而使敛阴气也。 
x附子粳米汤方x 
附子(一枚炮) 半夏 粳米(各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痛而闭者。浓朴三物汤主之。 
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浓朴三物汤。与小承气同。但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 
气。故君浓朴。 
x浓朴三物汤方x 
浓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按之而满痛者。为有形之实邪。实则可下。而心下满痛。则结处尚高。与腹中满痛不同。故不宜 
大承气而宜大柴胡。承气独主里实。柴胡兼通阳痹也。 
x大柴胡汤方x 
柴胡(半斤) 黄芩 芍药(各三两) 半夏(半升) 枳实(四枚) 大黄(二两) 大枣(十 
二枚) 生姜(五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减不足言。谓虽减而不足云减。所以形其满之至也。故宜大下。已上三方。虽缓急不同。而攻泄 
则一。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也。 
x大承气汤方x(见痉病)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满。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大建中汤 
主之。 
心腹寒痛。呕不能食者。阴寒气盛。而中土无权也。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者。阴凝 
成象。腹中虫物乘之而动也。是宜大建中脏之阳。以胜上逆之阴。故以蜀椒、干姜温胃下虫。人参、 
饴糖安中益气也。 
x大建中汤方x 
蜀椒(二合炒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一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二升。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 
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粥。温覆之。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胁下偏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偏着一处。虽有发热。亦是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已其寒。 
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曰宜以温药下之。程氏曰。大黄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细辛之大热。则寒性 
散而走泄之性存是也。 
x大黄附子汤方x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 
进一服。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寒气厥逆。下焦阴寒之气。厥而上逆也。茯苓、半夏降其逆。乌头、细辛散其寒。真朱体重色正。 
内之以破 
阴去逆也。 
x赤丸方x 
乌头(二两炮) 茯苓(四两) 细辛(一两) 半夏(四两)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先食饮。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 
增之。以知为度。腹满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 
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弦紧脉皆阴也。而弦之阴从内生。紧之阴从外得。弦则卫气不行而恶寒者。阴出而痹其外之阳也。 
紧则不欲食者。阴入而痹其胃之阳也。卫阳与胃阳并衰。而外寒与内寒交盛。由是阴反无畏而上冲。 
阳反不治而下伏。所谓邪正相搏。即为寒疝者也。绕脐痛。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皆寒 
疝之的证。白津、汗之淡而不咸者。为虚汗也。一作自汗。亦通。大乌头煎大辛大热。为复阳散阴之 
峻剂。故云不可一日更服。 
x大乌头煎x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必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五合。不瘥。 
明日更服。不可一日更服。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此治寒多而血虚者之法。血虚则脉不荣。寒多则脉绌急。故腹胁痛而里急也。当归、生姜温血散 
寒。羊肉补虚益血也。 
x当归生姜羊肉汤方x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 
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腹中痛。逆冷。阳绝于里也。手足不仁。或身疼痛。阳痹于外也。此为寒邪兼伤表里。故当表里 
并治。乌头温里。桂枝解外也。徐氏曰。灸刺诸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