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金匮要略心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00-金匮要略心典-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腹中痛。逆冷。阳绝于里也。手足不仁。或身疼痛。阳痹于外也。此为寒邪兼伤表里。故当表里 
并治。乌头温里。桂枝解外也。徐氏曰。灸刺诸药不能治者。是或攻其内。或攻其外。邪气牵制不服 
也。如醉状则营卫得温而气胜。故曰知。得吐则阴邪不为阳所容而上出。故为中病。 
x乌头桂枝汤方x 
乌头 
上一味。以水二升。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 
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 
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脉数为阳。紧弦为阴。阴阳参见。是寒热交至也。然就寒疝言。则数反从弦。故其数为阴凝于阳 
之数。非阳气生热之数矣。如就风疟言。则弦反从数。故其弦为风从热发之弦。而非阴气生寒之弦者。 
与此适相发明也。故曰脉数弦者。当下其寒。紧而迟。大而紧亦然。大虽阳脉。不得为热。正以形其 
阴之实也。故曰阳中有阴。可下之。 
x附方x 
x外台乌头汤x 治塞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令人阴缩。手 
足厥逆。(即大乌头煎) 
x外台柴胡桂枝汤x 治心腹卒中痛者。 
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芍药 桂枝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半夏(一合半) 
大枣(六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x外台走马汤x 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绵缠。捶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 
大承气汤主之。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下利不欲食者。此有宿食。当下 
之。宜大承气汤。 
寸口脉浮大者。谷气多也。谷多不能益脾而反伤脾。按之脉反涩者。脾伤而滞。血气为之不利也。 
尺中亦微而涩者。中气阻滞。而水谷之精气不能逮下也。是因宿食为病。则宜大承气下其宿食。脉数 
而滑与浮大同。盖皆有余之象。为谷气之实也。实则可下。故亦宜大承气。谷多则伤脾。而水谷不分。 
谷停则伤胃。而恶闻食臭。故下利不欲食者。知其有宿食当下也。夫脾胃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气。不 
可或止者也。谷止则化绝。气止则机息。化绝机息。人事不其顿乎。故必大承气速去其停谷。谷去则 
气行。气行则化续而生以全矣。若徒事消克。将宿食未去而生气已消。岂徒无益而已哉。 
x大承气汤方x(见痉病)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食在下脘者当下。食在上脘者。则不当下而当吐。经云。其高者因而越之也。 
x瓜蒂散方x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三分煮) 
上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宿食也。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紧中兼有滑象。不似风寒外感之紧为紧而带弦也。故寒气所束者。紧而不移。 
食气所发者。乍紧乍滑。如以指转索之状。故曰无常。脉紧头痛风寒者。非既有宿食。而又感风寒也。 
谓宿食不化。郁滞之气。上为头痛。有如风寒之状。而实为食积类伤寒也。仲景恐人误以为外感而发 
其汗。故举以示人曰。腹中有宿食不化。意亦远矣。 

卷中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属性: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肺中寒。吐浊涕。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 
下无根者死。 
肺中风者。津结而气壅。津结则不上潮而口燥。气壅则不下行而喘也。身运而重者。肺居上焦。 
治节一身。肺受风邪。大气则伤。故身欲动而弥觉其重也。冒者。清肃失降。浊气反上。为蒙冒也。 
肿胀者。输化无权。水聚而气停也。肺中寒。吐浊涕者。五液在肺为涕。寒气闭肺窍而蓄脏热。则浊 
涕从口出也。肺死脏者。肺将死而真脏之脉见也。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者。沈氏所谓有浮上之气。 
而无下翕之阴是也。内经云。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亦浮虚中空。而下复无根之象尔。 
肝中风者。头目 。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善太息。胸中 
痛。不得转侧。食 
则吐而汗出也。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为木脏。而风复扰之。以风从风动而上行。为头目 也。肝脉布胁肋。风胜则脉急。为两胁痛 
而行常伛也。嗜甘者。肝苦急。甘能缓之。抑木胜而土负。乃求助于其味也。肝中寒两臂不举者。肝 
受寒而筋拘急也。徐氏曰。四肢虽属脾。然两臂如枝。木之体也。中寒则木气困。故不举。亦通。肝 
脉循喉咙之后。中寒者逼热于上。故舌本燥。肝喜疏泄。中寒则气被郁。故喜太息。太息、长息也。 
肝脉上行者。挟胃贯膈。故胸痛不能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浮之弱。不荣于上也。按之如索不来。 
有伏而不起。劲而不柔之象。曲如蛇行。谓虽左右奔引。而不能夭矫上行。亦伏而劲之意。按内经云。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与此稍异。而其劲直则一也。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 
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故名肝着。然肝虽着。而气反注于肺。所谓横之病也。故其人常欲蹈 
其胸上。胸者肺之位。蹈之欲使气内鼓而出肝邪。以肺犹橐 。抑之则气反出也。先未苦时。但欲饮 
热者。欲着之气。得热则行。迨既着则亦无益矣。旋复花咸温下气散结。新绛和其血。葱叶通其阳。 
结散阳通。气血以和。而肝着愈。肝愈而肺亦和矣。 
x旋复花汤方x 
旋复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 
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虫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 
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心死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翕翕发热者。心为阳脏。风入而益其热也。不能起者。君主病而百骸皆废也。心中饥。食则呕者。 
火乱于中。而热格于上也。心中如啖蒜者。寒束于外。火郁于内。似痛非痛。似热非热。懊 无奈。 
甚者心背彻痛也。如虫注者。言其自心而背。自背而心。如虫之往来交注也。若其脉浮。则寒有外出 
之机。设得吐则邪去而愈。然此亦气机自动而然。非可以药强吐之也。故曰其脉浮者。自吐乃愈。心 
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盖血虚者。其阳易浮。上盛者。下必无气也。心中痛而自烦发热 
者。心虚失养。而热动于中也。当脐跳者。心虚于上。而肾动于下也。心之平脉。累累如贯珠。如循 
琅。又胃多微曲曰心平。今脉弦。是变温润圆利之常。而为长直劲强之形矣。故曰此为心脏伤所致 
也。经云。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与此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均为上下 
坚紧。而往来无情也。故死。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 
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颠。阳气衰者为狂。 
邪哭者。悲伤哭泣。如邪所凭。此其标有稠痰浊火之殊。而其本则皆心虚而血气少也。于是寤寐 
恐怖。 
精神不守。魂魄不居。为颠为狂。势有必至者矣。经云。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颠。此云阴气衰 
者为颠。阳气衰者为狂。盖必正气虚而后邪气入。经言其为病之故。此言其致病之原也。 
脾中风。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 而短气。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 
洁洁状如摇者死。 
风气中脾。外淫肌肉。为翕翕发热。内乱心意。为形如醉人也。脾脉入腹而其合肉。腹中烦重。 
邪胜而正不用也。皮目 而短气。风淫于外而气阻于中也。李氏曰。风属阳邪。而气疏泄。形如醉 
人。言其面赤而四肢软也。皮目、上下眼胞也。又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浮之大坚。则胃气绝。 
真脏见矣。按之如覆杯。言其外实而中空无有也。徐氏曰。洁洁状如摇。是不能成至而欲倾圮之象。 
故其动非活动。转非圆转。非脏气将绝而何。故死。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浮者阳气多。涩者阴气少。而趺阳见之。是为胃强而脾弱。约、约束也。犹弱者受强之约束而气 
馁也。又约、小也。胃不输精于脾。脾乃干涩而小也。大黄、枳实、浓朴。所以下令胃弱。麻仁、杏 
仁、芍药。所以滋令脾浓。用蜜丸者。恐速下而并伤及脾也。 
x麻仁丸方x 
麻仁(二升) 芍药(半斤) 大黄(去皮) 枳实(各一斤) 浓朴(一尺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 
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肾受冷湿。着而不去。则为肾着。身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皆冷 
湿着肾。而阳气不化之征也。不渴。上无热也。小便自利。寒在下也。饮食如故。胃无病也。故曰病 
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盖所谓清湿袭虚。病起于下者也。然其病不在肾之中脏。 
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 
药。名肾着者。原其病也。 
x甘姜苓术汤方x(一名肾着汤) 
甘草 白术(各二两) 干姜 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肾脉本石。浮之坚。则不石而外鼓。按之乱如转丸。是变石之体而为躁动。真阳将搏跃而出矣。 
益下入尺。言按之至尺泽。而脉犹大动也。尺下脉宜伏。今反动。真气不固而将外越。反其封蛰之常。 
故死。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 
焦竭。即遗溺失便。 
其气不和。不能自禁止。不须治。久则愈。 
上焦在胃上口。其治在膻中。而受气于中焦。今胃未和。不能消谷。则上焦所受者。非精微之气。 
而为陈滞之气矣。故为噫。噫、嗳食气也。下焦在膀胱上口。其治在脐下。故其气乏竭。即遗溺失便。 
然上焦气未和。不能约束禁制。亦令遗溺失便。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也。云不须治者。谓不须治其下 
焦。俟上焦气和。久当自愈。夫上焦受气于中焦。而下焦复受气于上焦。推而言之。肾中之元阳不正。 
则脾胃之转运不速。是中焦又复受气于下焦也。盖虽各有分部。而实相助为理如此。此造化自然之妙 
也。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 不通。 
大肠有寒者。多 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热在上焦者。肺受之。肺喜清肃而恶烦热。肺热则咳。咳久则肺伤而痿也。热在中焦者。脾胃受 
之。脾胃者。所以化水谷而行阴阳者也。胃热则实而硬。脾热则燥而 。皆为坚也。下焦有热者。大 
小肠膀胱受之。小肠为心之腑。热则尿血。膀胱为肾之腑。热则癃 不通也。 溏如 之后。水粪杂 
下。大肠有寒。故泌别不职。其有热者。则肠中之垢。被迫而下也。下重。谓腹中重而下坠。小肠有 
寒者。能腐而不能化。故下重。阳不化则阴下溜。故便血。其有热者。则下注广肠而为痔。痔、热疾 
也。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 
展转痛移。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 
积者、 也。病气之属阴者也。脏属阴。两阴相得。故不移。不移者。有专痛之处而无迁改也。 
聚则如市中之物。偶聚而已。病气之属阳者也。腑属阳。两阳相比。则非如阴之凝。故寒气感则发。 
否则已。所谓有时也。既无定着。则痛无常处。故展转痛移。其根不深。故比积为可治。谷气者、食 
气也。食积太阴。敦阜之气。抑遏肝气。故病在胁下。按之则气行而愈。复发者。饮食不节。则其气 
仍聚也。(徐氏)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 
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 
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诸积。该气、血、痰、食而言。脉来细而附骨。谓细而沉之至。诸积皆阴故也。又积而不移之处。 
其气血营卫。不复上行而外达。则其脉为之沉细而不起。故历举其脉出之所。以决其受积之处。而复 
益之曰。脉两出。积在中央。以中央有积。其气不能分布左右。故脉之见于两手者。俱沉细而不起也。 
各以其部处之。谓各随其积所在之处而分治之耳。 

卷中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属性: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 
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